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学中很丰富的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可以说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它们都是欧洲奴隶社会的产物。古希腊文学中的神话和史诗则反映了更早的、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时的希腊生活和斗争。罗马文学产生在古希腊文学之后,它使我们对欧洲奴隶社会的生活和斗争有更充分的认识。它是古希腊和后代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成就。近代欧洲各国文学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获得不少启示,不断从中吸取养分。

公元五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地区相继进入封建社会。作为封建制度支柱的基督教教会,一开始就敌视并摧残古代的重视现世生活的文学和“蛮族”的固有文化;有时则加以改造,以适应其自身的需要。后来教会在文化上取得了垄断地位,又通过宗教文学宣扬否定现世生活的蒙昧主义思想。但欧洲中古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在各族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雄史诗、反映世俗封建主内部骑士阶层理想的骑士文学,以及城市兴起后作为资产阶级文学前身的城市文学。

十四至十六世纪,资本主义因素在欧洲不少地区得到发展,在封建王国的基础上,许多近代国家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最早,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表现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在古代文化重新被发现的条件下,产生了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新文学。这种新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是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

十七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有所增长。这时期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是古典主义。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权相联合的产物。它在一些方面继续并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传统,崇尚理性,以古代文学为典范,统治欧洲文坛将及两个世纪之久。

十八世纪,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再一次产生了启蒙运动文学。它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同封建主义和教会势力进行顽强斗争,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在十九世纪初蓬勃发展,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应运而生。一部分浪漫主义作家在革命的鼓舞下歌颂进步的理想,另一部分则对于革命后的社会感到失望,缅怀往古,表现出消沉的情绪。但他们在艺术上大都冲破了古典主义的樊笼,大胆革新。

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急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落后国家的封建统治更趋反动。批判现实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得到发展,它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对资本主义秩序起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艺术技巧也取得巨大成就,达到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顶峰。但是贯穿其中的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在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也暴露出它的消极和保守的一面。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同时,欧洲文学中出现了两种突出的现象。一方面是自然主义和形形色色的颓废文学。这些流派风靡一时,从本质上说,它们反映着资产阶级精神力量的崩溃,是资产阶级文学走向堕落的标志。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巴黎公社文学继英国宪章派诗歌和德国一八四八年革命文学之后,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特别是在俄国一九〇五年革命的进程中,产生了无产阶级文学最成功的代表者,第一次塑造了工人和劳动人民的新典型,表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无产阶级文学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新探索,标志了欧洲文学以及世界文学发展的新方向,预示着社会主义文学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