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电商:通过互联网连接世界
- 阿里生态圈:马云在互联网的谋篇布局
- 孙汗青 赵金发
- 14637字
- 2020-05-21 14:55:20
互联网必须是一个生态,这个生态必须由多物种组成。物种越丰富,生态越健康。参与的人越多,才能真正做到共荣共存、相互依赖。
——马云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才刚刚起跑
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马云
马云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好像是3000米长跑,目前中国只是刚刚起跑而已。
“我在新加坡世界经济论坛讲过这样的话,如果把互联网比作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的话,美国今天跑了100米,亚洲跑了不过30米,中国只跑了5米,你可能觉得Yahoo(雅虎)、Amazon(亚马逊)它们现在跑第一,它们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但是,没准儿在200米、300米后它们会掉下来。当年Netscape(网景)真牛,但是,一轮后,它就没影儿了。未来的发展你永远无法预知,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accident(意外事件),是一个事故,是一个偶发事件。”
“Netscape当年计划打败微软,这导致了它的失败。我有一个和我的同事分享过的观念,人类第一代挖石油的人都没有发财,到了第二代才真正富有起来。当时的石油不过是用来铺铺马路、点点煤油灯。所以,就像100年前人类发明电的时候,根本想不到空调的诞生。你无法想象三五年后电子商务会怎样,即使是算命。中国目前只适合做电子商务第一阶段的工作,那我们就把第一阶段的工作做好。”
电子商务第一阶段的工作就是要做信息流。信息流在电子商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的信用环境不好,所以阿里巴巴在刚开始的时候就避开资金流和物流,只做信息流。而且,马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电子商务只能做信息流。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能帮你做信息流,而且还能做资金流,还有物流,我觉得他是在说谎。现在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结合在一起。不是技术做不到,而是很多东西没有具备,没有准备好。”
在互联网这场3000米的长跑中,马云觉得他们的对手绝不在中国。“我们觉得我们的对手,第一,是我们自己;第二,如果说技术上面有对手的话,应该在美国。”所以,阿里巴巴的战略部署是:美国的技术、中国的人力资源、全世界的大市场。
马云认为中国人要做世界级的站点完全能行,为什么呢?
做网络公司有三大要素:第一是人;第二是机器;第三是一间4平方米的小房子。
“一个房间在美国需要1000美元,在中国只需100美元;一台电脑,在美国是多少钱,在中国也是多少钱;请一个本科生在美国一年起码需要5万美元,同样的钱,在中国却可以请5~10个人;营业收入是一样的,而付出去的只有美国的10%。所以,我说,一定能赢。以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巨大的意识和概念,再加上杰出的精英,你可以挑战世界。”
###淘宝诞生:从B2B跨越到C2C
淘宝对我来说是艺术,一个三万四千多人完成的艺术,我们改变,我们创造,我们创作,我们确保这是一件无可复制的艺术品,而且前无古人。
——马云
2003年,阿里巴巴内部网站上出现的一个帖子吸引了阿里巴巴员工的注意力。这个帖子提醒阿里巴巴的员工,要注意有一个制作思路与阿里巴巴极为相似的网站正在迅速聚拢人气,它的名字叫淘宝。
随后,网上的议论也越来越多。没多久,有人把网上的议论搬到了网下,当时有员工还对阿里巴巴高层在此事上的麻木不仁、反应迟钝感到愤怒。有人公开问领导:为什么对这样一个网站不闻不问?马云描述当时的情况,说自己只是“笑而不答”。
首先看出端倪的是公司的老员工,因为这个淘宝网站所有服务人员的网名,用的都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名字。众所周知,马云是个“金庸迷”,于是有人开始猜测淘宝就是阿里巴巴的网站。
这个故事差不多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段子,故事的开头颇多悬疑:2003年,刚过完农历新年,一些阿里巴巴的员工被一一叫到马云的办公室。马云跟他们说的是同样一件事,他说公司有一项秘密任务需要他们去完成,不管愿意与否,员工都必须承诺保密。签订协议后,员工必须单独与一个团队工作一阵子,这件事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和朋友。
来者都表示愿意签协议,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仔细看过这份协议,不仅因为协议是全英文的,当时的气氛也容不得他们细看。所有人都承认,自己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签下协议的,而这些人就是淘宝网站制作的核心成员。
马云后来解释,当时想的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把淘宝制作出来,因此做得有些神秘,制作团队有一种被完全隔离的感觉。接下来就是“非典”,在被“非典”阻断与外界联系的日子里,淘宝网站被制作出来,并于当年5月初在网上正式发布。
此前一直宣称将专心致志并确实一直专注于B2B领域的阿里巴巴,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建一个免费的C2C淘宝网呢?
原来,随着阿里巴巴一路顺风顺水地迅速发展,马云并没有满足于在B2B领域傲视群雄,他将目光投向了用户基础庞大且同为电子商务的C2C领域。从2002年开始,马云就一直关注着C2C的王者——eBay。
成立于1995年9月的电子商务网站eBay,在问世不到7年的时间里高速发展,取得了傲人的业绩,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200万注册用户。2001年,eBay全球年度销售额已超过90亿美元,盈利9000万美元。
中国首家C2C网站易趣网在2002年被eBay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此举表明国际大鳄eBay要来中国抢夺市场了。
2002年年底,马云发现,在易趣网上出现了非个人对个人的大宗交易。这个现象引起了阿里巴巴高层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电子商务原本就不存在B2B和C2C的明确界限,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做大了,实质上与企业对企业的交易并无区别。在eBay登陆中国,并且成功收购易趣后,马云的弦绷得更紧了,建立淘宝网实际上是一种战略的需要。
马云率先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尽管阿里巴巴的高层们都声称除了防止易趣从C2C这一端进攻阿里巴巴的B2B,电子商务其实并无边界。但以马云的性格,他的“如意算盘”应该是让阿里巴巴从B2B去融合C2C。
eBay的出现让马云的算盘打没了,他不得不提前做C2C网站。那个时候,马云面对的不仅仅是慧聪网,以及诸多专业性网站争夺中国制造业商人的市场份额,还要拉出一条战线来与eBay作战。如果只是这样,那问题就简单了,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免费的C2C网站是要烧钱的。
淘宝网的使命是“没有淘不到的宝贝,没有卖不出的宝贝”。天下难道真有免费的午餐?马云用淘宝网给了大家一个肯定的答复。
“免费的午餐”迅速聚拢了人气,淘宝网也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一切都来源于用户的支持。
很多人更关心,为何马云要让淘宝网的制作如此神秘,甚至在淘宝网出现的很长时间内都只宣称它是个个人网站呢?对于这些,马云说只是为了了解用户对淘宝真正的反应。如果知道背后有阿里巴巴作为支撑,用户对淘宝的感情肯定不能被准确地测量出来,这样一来,马云对市场的判断就会出现偏差。
2003年6月,淘宝网在上线一个月后,制作者们按照阿里巴巴的惯例为其在线下和线上都举办了“满月酒”。在线上,淘宝收到了众多的祝福。由于当时淘宝还是以个人网站的名义出现,用户们担心其资金不足,有人甚至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网上商店的部分商品来拍卖,卖得的钱留给淘宝。
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淘宝网注册会员超过6200万,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2007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突破433亿元;2008年第一季度交易额突破188亿元。根据2007年权威机构调研,淘宝网占据中国网购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C2C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淘宝网倡导诚信、活泼、高效的网络交易文化,坚持“宝可不淘,信不能弃”,已成为广大网民网上创业和以商会友的首选。2005年10月,淘宝网宣布,在未来5年,将为社会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帮助更多的网民在淘宝上就业,甚至创业。截至2007年,淘宝已经为社会提供超过2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2015年年底,淘宝卖家已达700多万,天猫商场已有10万多家。
###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
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
——马云
“网上商人,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阿里巴巴到2003年年底的会员数是270万,在中国的会员超过200万。但他们通过网上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惊人的: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的成交率从47%提高到72%;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一次出口成交上百万美元的案例比比皆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20多家成为阿里巴巴网站的专业采购伙伴。”这是《南方日报》2004年一篇报道中对网商的描述。
网商,这个互联网新的应用人群正在逐步扩大。2004年6月12日,阿里巴巴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在西子湖畔联合举办了第一届网商大会。此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网商时代”的到来。马云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格局将发生巨变,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人群正在形成主流,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作为网商的代言人,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
在马云看来,中国互联网一直以来的非电子商务强、电子商务弱的局面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今后,电子商务不仅会改变商人的工作和生活,还将会影响每个人的商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电子商务一定能够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
以下是2005年7月马云在上海网商论坛上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马云表达了他对于电子商务未来的看法:
“我坚信这世界20年以后会有80%的生意是在网站上进行的,网下只不过是把货物运来运去而已。因为5年以后再也没有人会跟你谈网上做生意是不是危险,该怎么做,这是非常基本的技能。大家不要觉得可怕,我觉得电子商务一定会成为人类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像七八年以前,我们那时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是看新闻,而现在你起床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查看E-mail。30年以前你跟朋友说每天和他QQ一下,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10年、20年以后的电子商务跟电视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手段,怎么把它用好是一个技能,不是说用遥控器就可以了,它还是一个工具。
“你要用它来适应这个市场,今天你在电子商务上投下你的钱,未来它才能更好地帮助你。电子商务是投资,语言是一种工具。你英文念下去,念5~8年以后才管用,你不能说今天花50元钱出去学50个单词就管用了,这是不一样的。电子商务市场是一个独特的工具,要发展下去。所以,我再次希望大家一起来创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今天我到这里来是想告诉大家,无论是什么网站,大家都去用用看,如果有免费的,尽量用免费的试试看。我自己也喜欢用免费的东西,但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如果一个女孩跟你好,她又不想嫁给你,麻烦就很大了;男孩也一样。永远记住,免费的是最贵的。与其花这点时间去免费,不如花一点时间真正地去成长,电子商务会走得很远。
“我当年学习英文,根本没有想到后来英文帮了我很大的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问题功利性很强的话,肯定会遇到麻烦。当然,很多我认为是对的事情不一定对你有用,但你经过思考、分析、消化以后,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如今,已有许多网商通过电子商务走向了成功。马云认为:“中国的网商更成熟、更国际化,无论从运作的规模还是从诚信的角度来看都有很大的提高。未来几年网商们一定会为中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一个重要力量。”
###创建网上商圈,打通B2B和C2C的界限
大家去想象一下,假如B2B、B2C、C2C和淘宝、支付宝连串打通,CBBS在同一平台上运营,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们真正在改变这个时代。
——马云
曾有人问马云:阿里巴巴最大的对手是谁?马云不假思索地回答:沃尔玛。
这个答案颇让人疑惑:沃尔玛是做零售的,而阿里巴巴是做电子商务的,两者风马牛不相及,怎么会成为竞争对手呢?
其实阿里巴巴做的事情的确与沃尔玛有相似之处,马云创造的“电子商务+零售”的新商业模式,已经有点“网上沃尔玛”的意思了。
沃尔玛是世界零售巨头,它创造了一个从小镇走向世界的神话,其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严格控制供应链每一环节的成本。麦肯锡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沃尔玛也与一些贸易型公司交易,但更多的是与生产厂家直接交易。沃尔玛选择全部由自己来做,其采购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其实都非常高,但是传统供应链的低效率和多级加价足以支撑起沃尔玛的利润空间。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经为海尔产品进入沃尔玛等超级零售终端的采购体系而喜,却又因为沃尔玛借终端力量向上游供应商榨取利润而忧。对此,马云有自己的对策:沃尔玛的采购与销售链条其实完全可以放在网上。阿里巴巴涉足产业链恰恰是要提高传统供应链的效率,还利润于原始厂商,减轻沃尔玛等零售商的压榨。
沃尔玛通过整合整条供应链,向下游消费者提供具体的有形产品服务。对整条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使得沃尔玛有更大的主控权,这样形成的经济体也更有竞争力。现在B2B、B2C、C2C三种形态趋向合并,如果沃尔玛进军中国的B2C电子商务领域,马云将不得不面对这只全球化的商业巨兽。马云果断判断出沃尔玛的业务迟早会搬到网上,所以两者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马云决定提前“备战”。他为阿里巴巴勾勒出这样的未来:以阿里巴巴为平台,逐步将中小企业的销售中心、人事中心、技术中心、支付中心和财务中心都放在上面,其间阻挡在B2B、B2C及C2C之间的一切障碍都将被打通。那时,阿里巴巴将成为一个虚拟的商务王国,其中有自己的货币、自己的游戏规则、自己的运作体系。
在电子商务行业,大家普遍认为B2C领域处处是黄金,亚马逊当年上市时的空前盛况就能说明一切。短短两年内,亚马逊的股价从17美元一路飙升到140多美元。经过这么多年,B2C在整个电子商务市场只占了不到1%的份额,而后起步的C2C模式已达到市场份额的2%。
因此,马云并不看好传统的B2C,他说:“即使美国有那么好的配送和物流基础,亚马逊也只有5%的利润。在中国,B2C市场已经很成熟,但是亚马逊、当当还是活得很辛苦,这说明这个模式有问题。”马云开始通过淘宝网来探索新的B2C模式,实现他的“网上沃尔玛”之梦。
从2005年开始,马云尝试将阿里巴巴的买家和卖家引到淘宝,鼓励淘宝网的卖家去阿里巴巴进货,再把产品销售给下游的消费者,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打通B2B和C2C的界限。
在这样的构想之下,淘宝网于2006年5月10日推出“淘宝商城”这一B2C交易平台。它成为大品牌商家的乐园,这些被招揽的品牌都是在线拍卖网站最畅销的商品门类中的超级品牌。这不仅仅解决了淘宝网盈利模式的问题,更是马云打通B2B、B2C和C2C的一个绝妙战略布局。
实际上,淘宝算得上是一个依托互联网生存的零售组织型企业,它在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提供了一个以契约制为基础的第三方平台。淘宝承接的是买卖双方的组织任务,要制定基本的规则,调控双方关系以求达到平衡,淘宝一直试图通过不断修订规则来使买卖双方达到最佳的平衡点。
过去,以亚马逊为代表的传统B2C模式必须投入巨资建立仓储、配送中心,中间成本极大,利润则仅能维持在5%左右,而融合了B2B及C2C模式的淘宝B2C新模式则不存在物流、配送、支付等瓶颈。
传统B2C的盈利模式在于压低生产商的价格,进而在采购价与销售价之间赚取差价,在中国电子商务的近10年经验里,以往的B2C模式鲜有成效;而淘宝的B2C新模式将帮助厂商直接充当卖方角色,把厂商直接推到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台前,让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进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和产品创新,最终让广大的消费者获益。淘宝创建全新的B2C模式的目的就是帮助厂商赚钱,帮助消费者省钱,最大限度地压缩中间环节成本,最终达到厂商和消费者共同受益的目的。
截至2006年,包括摩托罗拉、阿迪达斯、苹果等在内的厂商都在淘宝网上开设了专门的网上店铺,而华硕电脑、迪士尼家电、马克华菲时尚品牌等厂商还专门为淘宝网的B2C平台推出了定制产品。
淘宝更像个网上商圈,在这里面,任何零售业态都有。阿里巴巴上的生产厂家通过在淘宝开店,能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其运用阿里巴巴的管理软件可以更为方便地把握市场需求,并做到及时调整库存,这点与沃尔玛十分类似。而马云要做的就是“嫁接”,把传统的零售经验与以前的电子商务经验融合在一起,然后生成新的模式。到那时,他就可以骄傲地说,沃尔玛有的他都有,沃尔玛没有的他也有。
马云通过改进、完善淘宝网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远超过他所获得的收益,这是他在战略上的一个巨大胜利。他通过电子商务将零售业做得像沃尔玛一样完美,又一次印证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思想。
###做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助推器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帮别人把产品卖到我们家来,中国有巨大的需求。
——马云
在2016年3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对外宣布,阿里巴巴2016财年商品交易即时总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3月31日,阿里巴巴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体。
阿里巴巴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对此,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说:“关键是营造一个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不仅消费者、创业者、创新者能看到‘互联网+’大潮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就是‘中国生产’‘中国制造’也能在其中找到升级换代的新途径。”
在中国正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的目标还是去做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助推器:“3万亿元只是新起点,阿里巴巴的目标是在2020财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平台成交额逾6万亿元的公司;2024年,进一步成长为一个服务2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企业的商业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阿里巴巴将会为“中国生产”“中国制造”提供包括销售渠道、品牌认知、客户关系、管理和运营效率、数据保管和分析、云计算等多元化的商业基础服务。
对此,时任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的张建锋表示,平台3万亿元的交易额体现了中国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中国制造”变成海外消费者追捧的热门货。
而在同时,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眼下最热的消费莫过于跨境电子商务。
马云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跨境电子商务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表过演讲:“全球化的核心是给当地创造价值,给当地创造就业,给当地创造税收。我们以前所有的思考,基本上是我的产品如何卖到人家家里去,从人家的口袋里面掏出钱来,阿里巴巴的全球化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帮别人把产品卖到我们家来,中国有巨大的需求。”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国际发布的《2015中国跨境进口消费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天猫国际为国人引进了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品类的5400个海外品牌,超八成海外品牌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上百家国际顶级零售商悉数入驻天猫,其中九成以上已与天猫国际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关系。
依托于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化战略,天猫国际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各国政府展开合作,在2015年共开设13个国家馆,重点引进了水果、生鲜、牛奶等各国当地特色产品。仅在天猫全球“双十一”狂欢节当天,就有超过9500万名消费者访问了天猫国际,其中30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国际品牌。
这些数据都可以证明,在天猫国际等平台创造的条件之下,全球零售业巨头正在主动通过互联网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表示,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和创新,将形成全新的消费格局。首先,中国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到全球的优质商品,从而实现消费提档。其次,跨境电商可以为中国消费者减负,减少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支出。“说到跨境电商必谈母婴,必谈纸尿裤,为什么同样的纸尿裤,国内外的销售价格差距那么大?这与商业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系。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国内销售渠道能与海外生产商一起努力,让中国人的钱花得更值。”
同时,跨境电商也可以激励国内产业进行升级。刘鹏说:“中国人千里迢迢跑到日本,买回来的马桶盖却是‘中国制造’;跨境电商既可以避免中国消费者出境消费,也可以让中国生产商得到一手市场信息,激励他们进一步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在阿里巴巴的3万亿元交易额之中,并不包括由外国消费者所贡献的比例。
全球速卖通是阿里巴巴旗下为帮助中小企业解除海外终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缩短优化外贸产业的供应链,以帮助中国商家获得更高的利润为目标而全力打造的集订单、支付、物流于一体的外贸在线交易平台,中国生产商和经销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拓展海外市场。以俄罗斯的情况为例,从专业网站流量调查网站SimilarWeb的数据来看,速卖通在全俄网站排名第12,成为俄罗斯访问量最高的电商网站。阿里巴巴方面透露,中国生产的皮草、羽绒服最受俄罗斯消费者青睐。此外,小家电、化妆品的销量也节节攀升。
针对日渐增长的海外市场,张勇表示,接下来速卖通还将与天猫联动为适合“走出去”的商家提供翻译、选品参考等全球销售工具和服务,并联合菜鸟网络共同为商家提供跨境物流解决方案,让众多天猫企业以更加快捷、方便的方式走向全球。
###大手笔推行“移动战略”
我个人觉得手机将来会成为数据消费器,它真正改变了的是生活方式,无线互联网是生活方式的变革,中国未来会因为无线互联网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云
阿里巴巴在移动端这一块儿的业务从未停止过运作,因为马云对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看好。
阿里巴巴曾经推出过一款通信软件——来往,其与腾讯推出的微信其实是同一时期的产物。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微信火了,来往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微信本身对阿里巴巴没有造成威胁,但当微信作为一个载体,接入移动支付功能之后,马云立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力推来往,并通过一系列收、并购行为,如美团、丁丁优惠、UCWeb、湖畔、来往、淘宝地图、友盟、陌陌等,希望以此来完善自身在移动端的产业链短板。
相关人士就来往与同性质的微信做了一番比较:目前微信早已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来往要想与微信抢市场,就必须玩出新花样。但就目前来往的实际情况而言,更像是在亦步亦趋地模仿微信,而且在用户体验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之后,无线淘宝又推出了一款类似于微信的产品——微淘,并将其定位为阿里系电商未来阶段实现SNS、移动购物流量入口等重要依托。此外,支付宝在移动端的卡位也十分成功,并有意将线上线下打通,进而构建O2O与LBS等众多商业模式的闭环。
阿里巴巴为什么如此大手笔地推行“移动大战略”?原来,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爆炸式的增长对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吸引力是持续而有效的,这能够为移动电子商务源源不断地吸纳资金。截至2013年年底,移动商务消费已占到整个零售电子商务的15%。
正因为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马云才会在来往与微信之争上铆足了劲儿。在阿里巴巴内部的一次分享中,马云说了如下一段话:
“这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来往,别告诉我你不可以,除非你不愿意。别看今天在无线互联网中微信那么强大,其实与2003年的互联网格局差不多,那时候的新浪、搜狐、网易也不是高不可攀,无线互联网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然而,马云提出让来往与微信竞争,其目的并不纯粹是要与微信一争高下,而是想通过竞争的方式,让其中一个变得更强,从而做大移动支付市场这块蛋糕。互联网的每一个细分行业都不应该只存在一个巨头,需要其他的对手与其竞争。来往正是在充当这样的挑战角色,“就算最后成不了气候,也能促进微信的创新和发展”。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马云认为,仅仅依靠关心,来往必然是要失败的。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宁可死在来往路上,也决不活在微信群里”。
###淘宝与eBay:对手也可以走合作共赢的道路
10年以后成功的企业一定比今天多,有钱的人一定比今天多,但是不是你,你要想明白,你一定要听消费者、听市场的,因为市场才能决定未来。
——马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日益深化,客户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机会日渐增加,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有的商人感慨道:“现在的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恨不得所有的方案都是为他们私人定制的。”私人定制的前提就是对客户要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洞察需求的目的是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解决消费者问题的目的是获取利益。
21世纪以来,关于淘宝和eBay在中国市场上谁能打败谁的话题一直没有消停过。截至2012年,尽管淘宝在总体实力上与eBay仍有较大差距,但淘宝的快速成长也让eBay不敢小觑。2010年,相互竞争了多年的马云与eBay总裁约翰·多纳霍心平气和地坐在了一块儿,共商合作大事。这一次,马云打算将淘宝推销给eBay,借助eBay的力量让淘宝腾飞。
约翰·多纳霍:我认为回到互联网早期,市场的平台都是C2C。有的消费者创业了,有的人在eBay上开辟第二职业。eBay最大的卖家是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他在全球有700名员工,4000万美元的营业总额。卖家团体越来越成功,同时,我们也在不断进化,提升用户体验。过去100%是竞拍,现在很多是设定固定价格;过去很多二手货,现在70%~80%是新产品。我们需要跟随卖家、买家需求来创新。其实很简单,听取消费者的声音就对了。
马云: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应该卖二手货,从C2C开始,但是3周以后,我们认为C2C拍卖在中国并不可行。淘宝启动前只有7名员工,每个人都说应该在家里找一些用过的东西在淘宝上拍卖,可是连10件都找不到。中国人可能与美国人不一样,淘宝不应该是C2C,应该是B2C,现在淘宝97%的商品都是新品。美国、日本有很多很好的二手货,但是中国大部分的二手货很糟糕,是不能卖的。
约翰·多纳霍:我认为互联网的最佳领导,是那些懂得去寻找机会、更好地服务客户的领导。有两个机会可以帮助eBay更好地服务客户。既然消费者需要低价格、高品质的商品,中国又是提供这类产品的好地方,我们可以提供条件让eBay卖家在阿里巴巴的采购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其实,已经有很多eBay卖家从阿里巴巴进货了。我们可以与阿里巴巴卖家展开在支付系统方面更好的合作,使得美国买家更容易批量购置货物。
在共赢的策略之下,马云仔细分析了客户eBay的需求,然后愉快地表示:“我有两个希望。第一个与约翰讲的类似,我想让阿里巴巴服务所有B2B企业,eBay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持,eBay不仅在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如欧洲,都非常厉害,我们可以帮助阿里巴巴的用户和中小企业通过eBay的支持直接向欧美开价销售。同时,我认为eBay也是我们的消费者,中国有巨大的制造力,我们可以帮这个制造力找到出口。我希望这一天能尽快到来。我们两支团队可以支持这一天尽早到来。第二个希望,就是阿里巴巴和淘宝也能够成为像eBay这么稳定、稳健的公司。我们目前面临很多挑战,其实eBay过去以及现在也在面对,我希望5年之后阿里巴巴和淘宝能够像eBay一样强健。”
就这样,经过一段简短的聊天,马云成功地将淘宝推销给了eBay,昔日的对手也走上了合作共赢的道路。
###坚持从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
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的一颗颗石子,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这些石子全粘起来,用混凝土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和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博大、以快打慢。
——马云
1999年,马云应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在大会上,马云发现虽然是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可大多数的演讲者是美国的嘉宾,听众也多是西方人,而所有的案例用的全是“eBay”“雅虎”这些公司的。于是,马云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电子商务,亚洲电子商务。以前的电子商务都是美国的,美国的模式、美国的听众。亚洲是亚洲,中国是中国,美国是美国,美国打NBA打得很好,中国人就应该打乒乓球。”这是马云最早的构思。不过,当时连马云自己也没想好中国的电子商务应该是个什么模式。
“回国的路上我觉得,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是不是eBay我觉得时机不到,是不是雅虎这样的门户网站我也没看清楚,但是我相信如果围绕着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成功,我们是有机会的。”
从新加坡回来后马云就决定,阿里巴巴要为中国80%的中小企业服务,因为:“亚洲是最大的出口基地,我们以出口为目标,帮助中国企业出口,帮助全中国中小企业出口是我们的方向。我们必须围绕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无论是在‘中国黄页’还是在外经贸部做客户宣传的时候,会见一个国有企业的领导要谈13次才能说服他,在浙江一带去3次就可以了。这让我相信,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更有希望,更好做。”
马云说:“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和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它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的一颗颗石子,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这些石子全粘起来,用混凝土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和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博大、以快打慢。”
马云还形象地将大企业比作鲸鱼,把小企业称为虾米。虽然国外的B2B都是以大企业为主,但阿里巴巴坚信自己的判断,以中小企业为主。因为,“中国没有多少鲸鱼,即便为数不多的那么几条鲸鱼,还有些是不健康、贸易流程不一样、信息化程度低的,等等。”
正因为马云对中国企业很了解,所以他说:“让别人去跟着鲸鱼跑吧,我们只要抓些小虾米。我们很快就会聚拢50万个进出口商,我怎么可能从他们身上分文不得呢?”
“一抓住了虾米就有机会捕鲨鱼,可抓住了鲨鱼却可能被咬死。”斯坦福一家顾问公司的总裁克莱格·莫斯对阿里巴巴的模式也表示认同:“美国只有20家大公司有购买一个集装箱锤子的需求,但有555个五金批发商,20900个零售商只要买一箱或一盒锤子,这些小企业就会对阿里巴巴非常感激。”
另外,马云对中国经济的正确分析,也是他坚持从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的一个原因。
“我们关于大局的判断是中国终将加入WTO组织,这是一个时间问题,一定会加入。不是说要不要,因为WTO组织如果缺少中国,这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终将加入WTO组织,大批的外商到中国投资,中国企业也可以到外国做生意。我们通过互联网帮助中国企业出口,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
后来的事实证明马云的思路是正确的,证明阿里巴巴的模式是成功的。
###放眼全球,打开国际电子商务市场
这个世纪出现了互联网,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套互联网式的WTO组织,专门帮小企业做全球的贸易,帮消费者马上可以采购,全球购、全球买,主要是帮助中小企业,这个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马云
马云做企业,一开始是不被人理解的。他没有按常理竞争国内市场,而是将眼光放到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用他的话说就是“避免国内甲A联赛,直接进入世界杯”。
刚创立公司的时候,马云就将公司定位为全球化的企业,因而名字也应该是响亮的、国际化的。为了注册一个好的名字,马云思索了很久。直到一次在美国一家餐厅吃饭时,他突发奇想,找来了餐厅服务员,问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服务员回答说知道,并且还跟马云说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咒语是“芝麻开门”。
之后,马云又在各地反复地询问他人,他发现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并且不论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他开玩笑说从外婆到孙子,都读阿里巴巴。就这样,马云将公司的名字确定为“阿里巴巴”。
对于起名,马云还有一种说法:他选择“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是希望企业能够成为全世界的十大网站之一,也希望全世界的商人都用阿里巴巴。既然企业定位是国际性的,那就必须有个优秀的品牌,而响亮的名字是关键。
马云又提到取名“阿里巴巴”还有更深层的目的:取“阿里巴巴”这个名字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他做淘宝,有一天也要走向全球。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优秀大企业。
1999年,马云参加完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便意识到一个巨大的机会即将出现。当他决定建立阿里巴巴网站的时候,他就明白这个机会的价值链是双头并举的:一头是海外买家,一头是中国供应商。但在当时,中国的工厂还未成气候,商业模式中所有成功的关键因素都集中在海外。
马云说,当时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中国公司,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中国不可能有好的互联网公司。同时,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超级买家都在西方,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企业都在西方,能向互联网投资的主流资金也都在西方,所以马云决定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机会,首先搞定国外市场。
要实现这个目标,马云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网站必须是全球性的,仅做国内只会将阿里巴巴变成没有买家的卖家。他认为阿里巴巴必须迅速覆盖全球,否则将失去“第一”,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马云认为他的企业是帮助中国企业出口的,中国产品对应的肯定是海外的买家。至于如何让那些企业成为买家,他有个形象的比喻:办一个市场就像办一个舞会,舞会里面有男孩子、女孩子,如果要把他们都请进来很难。马云的策略是先把女孩子请进来,再把优秀的男孩子请进来,这样市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那个国内互联网行业轰轰烈烈的年代,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在国外宣传造势。马云表示,1999年、2000年阿里巴巴的战略很明确:第一,迅速实现全球化,成为全球电子商务企业;第二,打开国际电子商务市场,培育国内电子商务市场。
很多人认为,阿里巴巴在国外的名气比在国内大,这与其1999年到2001年的全面战略有关,阿里巴巴在这3年间迅速打入海外市场。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实现全球化了,但是全球化并非请几个外国员工或者在海外建厂这么简单,阿里巴巴在全球化的战略上做过很多事。1999年、2000年、2001年阿里巴巴的基本活动是在欧洲和美国,马云在欧洲和美国做了很多演讲。马云记得最惨的是2000年在德国组织的一次演讲,1500个座位,结果只来了3个人,他觉得很丢脸。但没有办法,他还是得讲下去,那时候阿里巴巴的推广工作很难做。作为一个国际网站,阿里巴巴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出口,因此必须在海外寻找买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外国人先了解阿里巴巴。
中国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所以马云将阿里巴巴总部定在了那里,他希望建立一个由中国人创办,让全世界骄傲的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国设立了研究基地,在伦敦设立了分公司,然后在杭州建立了它在中国的基地。
马云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他都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他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作自己的使命,从企业初创就开始放眼全球,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逐步完善,一直在为圆他们“电子商务帝国”的梦而努力。
###开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之旅
未来的30年我们应该专注于那些80%的中小企业,80%的发展中国家,80%的妇女和年轻人,让他们更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面发展。
——马云
阿里巴巴刚创立时,天下IT精英蜂拥而至,不少人是为了阿里巴巴的上市,是为了阿里巴巴的股份。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以及阿里巴巴团队中的骨干则没有对自己的“身价”多作计较,因为他们的目标是要做世界上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
单从流量和注册用户来看,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之一。
马云虽没有“海归”背景,却从不缺少海外文化的滋养;他成长于“草根”阶层,对中国国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完美结合,使马云看上去不“土”不“洋”。用马云自己的话说,这叫“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
马云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他的英语又很有特色。马云讲话的内容和风格很中国化,具有中国式的含蓄与机智,这使得外国人都很喜欢听他讲话。在国际交流中仍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这与马云做事的风格十分相近。
悠游于中西两个世界的马云很快发现,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电子商务都立足于为大企业服务,而中国八成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资讯信息的缺乏、国际贸易成本偏高,这些都是让中小企业发愁却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马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商机,他给阿里巴巴的战略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在当时,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是盲目拷贝欧美国家的模式,马云却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之旅,并一举开创了一种电子商务的新流派。这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过程,需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马云做到了,他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模式,也创造出一个新的商界“神话”。
马云,这个昔日的英语教师,非网络专业人士,毅然下海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中搏击。作为文化人,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眼光,追求“以文治企”、以求变求新赢得企业的长期发展;作为商人,他又有着敏锐的市场意识,善于抓住每一次市场机会,不断开拓出新的市场。
马云是个演讲天才,他的演讲天马行空,常能给人带来“拨云见日”的感觉。在马云的众多演讲中,不乏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句,而他能够在短短6分钟内让软银的孙正义掏出2000万美元,更令无数人钦羡。
近年来,马云多次应邀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沃顿商学院等全球培养MBA的顶尖学府,以及达沃斯论坛、世界企业峰会上演讲。他善于学习,并能引经据典、灵活运用所学,用历史上成功战役的经验来指导阿里巴巴的一场又一场“商战”。
马云重视企业文化。在阿里巴巴成立初期,他就开始用文化为企业打下根基,后来便有了“六脉神剑”的企业价值观……
现今的马云早已成为名扬全球的优秀企业家,阿里巴巴也毫无争议地成了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马云的成功是一个艰苦锻造神话的历程,阿里巴巴的成功更是如此。没有任何人和事是能凭空而起的,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还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