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仕前后(1021—1046)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十一月十二日,王安石诞生在临江军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府治内。他是时任临江军通判的王益的第三个儿子。王益的前两个儿子安仁、安道,为其前妻徐氏所生。王益续娶吴氏,即安石的生母。吴氏生有五子三女,安石以下,有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四弟和三个妹妹。

王安石的先祖是太原人,后来迁徙到临川。他的曾祖父王明、祖父王用之都是布衣终身。临川王氏一族以儒术起家始自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他登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榜,官至尚书主客郎中。王安石的父亲王益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一直在南北各地为官。在安石出生之前,王益已做过建安主簿等职;以后,又先后出任过临江军通判,新淦、庐陵、新繁等县知县,韶州知州等职。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乡绅吴畋之女。金溪距临川不远,吴家是金溪的大族。吴畋之兄吴敏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王安石的妻子吴氏就是吴敏的孙女。

王益虽然只做过几任地方官吏,但胸怀大志,留心国事,“自任以世之重也”(王安石《先大夫述》)。安石曾回忆父亲道:“先人之存,某尚少,不得备闻为政之迹,然尝侍左右,尚能记诵教诲之余。盖先君所存,尝欲大润泽于天下,一物枯槁,以为身羞。”(《答韶州张殿丞书》)王益为官清廉刚直,不惧权贵,所至皆有善政。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韶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王益到任后,移风易俗,又号大治。他的政绩,曾被当时的儒学大师胡瑗采入所编《政范》一书,作为官吏学习的典范。对于子弟,王益从不打骂,经常在饭前酒后,“从容为陈孝悌仁义之本,古今存亡治乱之所以然”(王安石《先大夫述》)。父亲的言行给安石以极大的影响,他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

王安石青少年时代的家境还是比较清寒的。王益由于仕途蹭蹬,收入不丰,在故乡临川“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王安石《上相府书》),因此每次赴任总是携家眷同赴任所。王安石在少年时期,就已随父母到过江西、四川、广东和江苏的不少地方。他以后经常回忆起少年时期的生活,留下了“匡庐与韶石,少小已尝蹋”(《韩持国从富并州辟》)一类的诗句。少年时期的这种流转不定的生活,开阔了王安石的视野,使他早涉世事,对下层生活和民间疾苦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明道二年(1032),安石的祖父在故乡临川逝世,他随丁忧的父亲从韶州回临川,在故乡住了三年。临川是抚州府治,地处江西省东部,与福建接邻,武夷山绵延东境,境内丘陵广布。临川初名临汝,得名于县境内的汝水和临水两条河流,隋朝起定名为临川县。临川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境内多山水名胜,县城东南的灵谷山等处更是闻名遐迩。安石祖父的灵柩,就安葬在灵谷东北数里的日月塘。少年王安石对故乡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感情。县城内外的清风阁、鲍公水、箨龙轩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以后也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出现在他的诗文中。王安石这时还常去金溪舅舅家玩。舅舅家在金溪的乌塘,此地又名乌石冈,乌石冈以西二十里有一个地方叫柘冈,以辛夷树闻名。安石为这里优美的景色所吸引,流连忘返,以至多年后他还写下了怀念此地景色的《乌塘》一诗:

乌塘渺渺渌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这首诗描写乌塘春天的景色,虽仅寥寥几笔,而浓浓之情却深寓其中。

景祐三年(1036),王益服丧期满赴京叙职,安石也随父亲来到了京师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次年四月,王益被任命为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安石又随父赴任。从此,王安石一家就和江宁结下了不解之缘,江宁成了他的第二故乡。王益在江宁为官不到二年,便因病于宝元二年(1039)二月卒于任上,终年四十六岁。父亲的早逝,使这个有着“内外数十口”的大家庭陷入了“贫苦不足”(王安石《上相府书》)的困境,也使青年王安石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父亲死后,王安石继续“从二兄入学为诸生”(王安石《李通叔哀辞》),刻苦学习儒家经典。科举制度是宋代知识分子的主要进身之阶,王安石的父亲也是由进士及第而起家的。对于王安石来说,科举是他当时进身的唯一选择。王安石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明白如果少年时不立志努力,则终生将一事无成。到江宁后,他就谢绝参加婚丧庆吊一类应酬俗事,整日以读书为业。如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睎。(《忆昨诗示诸外弟》)

伊威是一种在壁角潮土中生的湿虫。“生伊威”说明主人足不出户以致室内不通风,或者是主人无暇打扫卫生,由此可见王安石读书时刻苦专心的程度。稷、契是传说中尧舜时代的两位贤臣。王安石企慕稷、契,表明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经邦济世的大志。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王安石对于古代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了解,做好了参加进士考试的准备。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春,仁宗下诏次年春举行礼部考试。王安石这时在江宁已服丧期满,闻讯后即打点行装,赴京应试。次年正月,王安石顺利通过了策、论、赋和贴经墨义四场考试。三月,经御试,王安石高中进士,且在众多的考生中名列第四。王安石进士及第后,被任命为“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离京去扬州就职。这年八月,安石到达扬州,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扬州是东南大郡,地处长江北岸、大运河南端,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当时为淮南路的治所。北宋全境当时分为十八路,淮南路辖境广阔,是其中重要的一路。王安石到扬州时,知州是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宋庠。宋庠与弟弟宋祁齐名,都是北宋著名的儒臣和诗人。宋庠对王安石的才华十分欣赏,上下级的关系十分融洽。次年,宋庠调知郓州(州治在今山东东平)。扬州的部属按照宋庠的意愿,在府署边建了一座园亭。这年四月落成后,王安石写了《扬州新园亭记》一文,这是他现存作年最早的一篇记叙文。王安石在文中赞扬了宋公“化清事省”的为政目标及其治理政事“不烦其民”的特点,从而指出了撰文的本意。这篇文章当是奉命而作,而王安石在扣题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为文不苟作的原则也于此初露端倪。

王安石到扬州后不久,北宋政坛上掀起了一场风暴。庆历三年四月,仁宗任命主张改革的大臣韩琦、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八月,又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范仲淹执政后,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覃恩信、重命令、减徭役”十事作为改革纲领,由仁宗下令颁行全国,史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虽然触及北宋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但是没有触及权力高度集中和土地兼并这两个北宋社会的主要弊端。尽管如此,庆历新政还是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以“朋党”罪被罢职;富弼、韩琦、欧阳修均受牵涉,不久分别出知郓州、扬州、滁州。庆历新政实际实施不到一年,就至此宣告失败。

初入仕途的王安石,充满了理想和锐气。他到扬州赴任后不久,曾写有《上田正言书》,责备田某作为谏议官,在“国之疵,民之病亦多矣”之时,未能“建一事寤主上”;认为这样做官只是“猎取名位”,应该“不矜宠利,不惮诛责,一为天下昌言,以寤主上,起民之病,治国之疵”。庆历三年四月,当他从邸报中得知范仲淹、韩琦任枢密副使时,十分兴奋,写下了《读镇南邸报癸未四月作》一诗:

赐诏宽言路,登贤壮陛廉。相期正在治,素定不烦占。众喜夔龙盛,予虞绛灌。太平讵可致,天意慎猜嫌。

他欢呼范仲淹、韩琦等贤臣像舜帝时的贤臣夔、龙一样得到任用,同时也担忧有奸佞的小人阻挠改革的进程,期望仁宗能始终如一地支持改革。事态的发展,证明了王安石的忧虑是有道理的,这也显示出青年王安石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冷静的政治家的素质。

庆历革新促使王安石对宋代社会进行广泛的思考。他深受改革思潮的影响,开始与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领袖交往,并在作文方面得到欧阳修的指导。欧阳修见到门生曾巩转来的王安石的文章,极为赞赏,“爱叹诵写不胜其勤”,将这些文章选入他编的《文林》一书;并请曾巩转告安石,要“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欧阳修的这些教诲,对于王安石确立自己的文章风格,是很有针对性的。

由于签书判官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幕僚职务,王安石便乘此机会刻苦读书。他喜欢博览群书,而且能不耻下问,“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固书》)。扬州是当时以繁华著称的商业城市,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不但有许多茶肆酒楼一类休憩场所,而且秦楼楚馆之类声色玩乐之处也不少。一到夜间,扬州更是一派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景象。然而,王安石对这一切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以致次日早晨来不及盥漱,就入府办公。新上任的知府韩琦起初见此情景,还误以为王安石沉湎于酒色之中,劝告他道:“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邵氏闻见录》)不久,韩琦知道了原委,对王安石很是赞赏。当王安石离任后,韩琦还念念不忘他。一次,有人给韩琦一信,信中多用古字,韩琦读后,笑着对僚属说:“惜乎王廷评(指王安石)不在此,此人颇识难字。”(《涑水纪闻》)可见,王安石当时已以博学著称。

经过刻苦的学习和探索,王安石收获很大。他不仅熟悉古代经典,而且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开始对宋代社会和学术等问题作系统的思考。扬州时期,不仅是王安石政治生涯的开始,而且也是他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的发轫期。他这一时期的诗作不多,而散文创作则比较活跃。总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丰富,题材比较广泛,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反映了王安石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