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器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取代手工纺织业

纺织工业在中国,作为动力驱动的大机器工业生产,取代有三、四千年历史传统的手工纺织业,滞后于英国纺织业(世界范围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源头)整整一个世纪。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远在4700多年以前,已能织造比较精细的麻布和丝绸。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商周时代,规格化的麻布(

、绤)、丝绸(绢、帛)已作为商品以至交换手段在市场上广泛流通。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初年,手工纺织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从汉代到唐代,大量的精美丝织品经海路、陆路向外输出,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因而被欧亚诸国誉为“丝绸之国”。到了两宋和元代,随着棉花在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手工棉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手工棉纺织业无论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发展规模,都在全世界领先。18世纪前、中期,中国的“松江布”、“南京紫花布”和生丝一样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独步天下的中国手工丝绸业,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到了历史高峰。

但手工纺织业终究要被机器大工业替代。19世纪中后期几十年间,始则是出于生丝贸易的需要,东南沿海城市开始出现机器缫丝工厂。继则是在洋务运动中,创办棉纺织厂成了洋务派官僚和一些主张实业救国的上层人士关心的热点,稍后又出现了民族资本投向纺织业和外资在华设厂的热潮。

一、机器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发端

揭开中国纺织工业最初一页的是:

1876~1877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创办怡和纺丝局;

1880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兰州创办的甘肃织呢总局建成;

1882年,英佐卿在上海创办拥有100台缫车的公和永缫丝厂;

1889年,由李鸿章支持的中国第一家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建成开工;

1891年,上海道台唐松岩领衔创办官商合办的华新纺织新局(后改为纯民营的恒丰纱厂);

1894年,盛宣怀奉李鸿章之命,创办拥有6.5万棉纺锭、750台布机的官督民办的华盛纺织新局。同年,浙江候补同知楼景晖在萧山筹设通惠公纱厂,朱鸿度在上海创办裕源纱厂;

189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896年,杭州人吴季英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家针织厂——云章袜衫厂(即后来的景纶衫袜厂);

1897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支持的湖北织布局在武昌建成;

1899年,吴调卿创办的天津织呢厂开工。

经过这最初一轮的建厂热潮,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外资在上海创办的大型机器纺织厂,已有英商怡和、纶昌,法商信昌、宝昌,美商旗昌洋行,德商瑞记等七家,雇中国工人约6000人。

到1895年,中国已有纺织厂79家。全国共有纱锭17.5万锭、织布机1800台。其中最大的工厂有职工4000人,全国纺织产业工人总数达5万人,占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数(15万人)的1/3。

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当时清政府在社会舆论压力下采取了一些提倡和鼓励私人投资经营工业的措施,于是民族资本纷纷投入纺织业,形成了新的热潮。上海、江苏无锡、浙江宁波、杭州、萧山等地,一批纺织厂陆续建成开工。美、英、法等国资本家也来中国设厂。到1900年,全国共有棉纺纱锭49.7万锭。

进入20世纪,中国纺织工业加快发展。1905~1908年,由于抵制“洋资、洋货”运动进一步高涨,以及日俄战争的影响,纱布畅销,纱厂利润突增,再次引起民族资本投资建厂的热情。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北至南通,南至杭州、宁波增设了不少新厂。与此同时,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也加紧在中国建厂,同民族工业激烈竞争。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取得了在中国设厂的权利,很快就在上海办了几家纺织厂。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资本主义国家共在上海设厂8家,总规模为纺纱机33.9万锭,织布机1986台。纺纱机占上海棉纺业总锭数的70%,占全国的41%。其实力以英国为最大,日本居次。由于外商资本雄厚,规模大,设备技术管理比较先进,而清政府又优待外商,使民族资本纺织厂在同外商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中国纺织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

20世纪最初十几年间,资本主义国家纺织品的倾销和资本输出,曾使我国民族资本纺织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力。1914年后的几年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美等国忙于应付战争;战后几年,为了医治战争创伤,也无暇顾及亚洲市场。这就使我国民族纺织工业发展得到一个机会。这几年外国输入中国的棉纺织品锐减,如果以1913年为100%,1914年到1916年为95%(三年平均数,下同),1917~1919年为59%,1923~1925年为13%,1929~1931年为5.5%。由于输入的纱布急剧减少,引起纱布价格猛涨,纺织厂都获得厚利。16支棉纱每件(400磅)盈利1914年为19.5元,1917年达到36.9元,到1919年高达170.5元。再加上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的巨大影响,民族纺织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到1931年全国民族资本的纺纱机发展到245万锭,织布机发展到1.7万台,分别为1913年的5倍和8倍。这个时期民族资本纺织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被称为“黄金时代”。规模最大的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到1931年已有9个工厂,纺纱机达到56.7万锭,占全国民族资本纺织业总锭数的23%,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纺织工业的实力发生很大的变化。日本利用欧美国家无暇东顾的机会,在中国大力发展纺织工业。当时,日本国内纺织业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便把大量纺织设备转移到中国来发展。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资就在中国增加了20万纺锭和600台织机。接着在1920~1922年,日本又在上海、青岛设立了9个公司,共计纺纱机29万锭、织机1500台。1923年以后,又通过新建和兼并,不断扩大。到1931年,纺纱机已达到171.5万锭,织机1.6万台,在中国棉纺织设备中所占比重分别上升到39.5%和44%。其他一些国家在华纺织工业则在减少,美国、德国资本全部撤走,英资纺织企业也有很大削弱。

到1931年,全国棉纺业共有434万锭,比1914年增加4.2倍。其中民族资本占57%,日本和其他国家资本占43%。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九一八”事变,是旧中国纺织工业取得较大发展的阶段。

三、“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纺织工业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不仅在军事上大举入侵,而且在经济上也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纺织工业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资本纺织工业遭到了很大的打击。日本侵略势力步步深入,加紧在中国各地投资建厂,还并吞中国的纺织厂,逐步在中国纺织工业部门形成垄断地位。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和经济侵略的打击,加上国民党政府不断发动内战,加重财政的搜刮,以及受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空前发展的中国民族纺织工业,逐步陷入困境。1932年后中国市场上纱布销售滞塞,价格猛跌,工厂普遍停工减产,直到1935年下半年情况才有好转。在这期间有多家华商棉纺织厂亏损破产或被迫出卖。天津原有7家民族资本纺织厂,在这几年中先后有裕元、裕大、华新等厂因无力偿还日本债务而被收买,民族纺织业的纱锭、织机减少了一半。上海有些纺织厂在“淞沪战役”的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而在当时,日资纺织企业却大肆扩张。1936年是旧中国拥有纺织设备最高的年份,全国共有棉纺510万锭,织机5.8万台。其中日本资本拥有的纱锭占41.8%,织机占49.5%。不论纱布生产销售,还是原料供应,都为日本垄断资本所控制。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纺织工业最集中的上海、天津、江苏、山东等地都陷入敌手,大批纺织厂遭到战争破坏,大约有120万纱锭、2万台织机被毁,占当时全国纱锭的24%,织机的35%。与此同时,有一部分民族资本纺织厂迁入内地,到1939年3月止迁到四川、陕西等省的纺织厂达59家,共有纺锭16万锭、织机800台。当时,中国民族资本的纺织业只有迁入内地的一些厂和在上海、天津外国租界的一些纺织厂,约有纺机100万锭,织机1万多台,只占全国设备的1/5;日本资本和被日本掠夺控制的纺织企业则已拥有纺机400万锭,织机5万台,占全国总数的4/5。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纺织工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日资纺织厂全部由国民党政府接收,形成庞大的官僚资本系统。民族资本纺织企业也有了恢复,国民党政府控制了一大批纺织厂,于是在1945年12月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统一管理。总公司设在上海,并在天津、青岛、沈阳设立分公司,全公司拥有纺机180万锭、织机3.9万台。民族资本棉纺织企业有纺机250万锭、织机2万台。当时资本雄厚、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纺织企业有:上海申新纺织公司、永安纺织公司、诚孚纺织公司,无锡的丽新、庆丰纺织公司,青岛的华新纺织公司,南通的大生纺织公司,常州的大成纺织公司等。此外,还有少数的英资纺织厂。

抗战胜利初期,全国各地纺织厂原料缺乏,电力不足,资金短缺,设备开工率一般只有50%。从1946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政府在“美援”支撑下大量进口美棉,纺织厂获利较丰;同时,由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和相应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市场上投机盛行,棉纱、棉布成为重要的筹码,纺织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纺织设备也得到了扩充。1947年全国共有纺机492万锭,织机6.6万台。但是随着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靠廉价美棉和投机活动所维持的纺织工业再度陷入困境,开工率低,资金拮据,不少企业濒于破产的境地。

五、旧中国纺织工业的若干特点

旧中国纺织工业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因而不能不带有深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

第一,外国垄断资本和官僚资本占有支配地位,而民族资本一直处于被排挤、被压抑的地位。19世纪末纺织工业发展的初期,英美日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就依靠其特权在中国建厂,打击民族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趁机在中国大量投资,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后,中国纺织工业大部分被日本控制。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在纺织业中居于控制地位,而美国垄断资本又通过“美援”的方式控制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原料、生产和销售市场,民族纺织工业长期处于被束缚和控制之下,纺织工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十分明显。

第二,纺织原料和设备大都依赖从国外进口。中国在宋代已开始种植棉花。但在现代纺织业发展起来后,棉花一直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生产需要。“七七”事变后,受到战乱影响,农村凋敝,棉花生产大为减少,棉花进口量急剧增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更大量进口美棉,1946年进口棉花占全国纺织厂用量的1/2,上海、天津各纺织厂基本上是依靠进口棉花生产。至于纺织设备,更几乎全部依靠外国供应。

第三,工厂企业集中在少数沿海城市,主要是上海、天津、青岛等通商口岸。在全国500万棉纺锭中,上海、青岛、天津三市就有313万锭,占62%,其中上海一地就有236万锭,占48%;毛纺设备的75%在上海;缫丝、织绸设备有80%集中在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内。由于帝国主义在这些城市享有更大的政治经济特权,同时由于纺织原料、设备都要依赖进口,因而造成纺织工业集中在少数沿海城市,远离原料产地和内地消费市场的畸形状况。

第四,技术与管理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当时除少数大企业设备和经营管理比较好外,绝大多数是小厂,资金不足,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劳动条件恶劣。不少业主是官僚士绅,工厂里冗员充塞,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下。至于官办企业,则尤为严重,依靠减税免税、垄断原料等特权取得高利。很多工厂有比较浓厚的投机性,利用当时经济秩序混乱、物价暴涨的机会,囤积居奇,谋取暴利,更不愿在改进管理、改进技术设备上花力量下工夫。到解放前夕,这个传统工业部门更是已经全面陷入困境。

在中国近代史整整110年(1840~1949年)这个历史时期,纺织工业作为中国当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其发展过程历尽艰难。最后以积累棉纺业500万纱锭、毛纺业13万锭、缫丝业9万绪和一批印染厂、针织厂、服装厂、染织厂、麻纺厂、纺机厂以及棉纱最高年产量245万件(每件400磅,即181.44千克)、棉布最高年产量28亿米、呢绒最高年产量750万米、丝绸最高年产量2.2亿米,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作了百年历史的终结。这也就是新中国纺织工业赖以起步的基础。在后代人看来,这样一些工业基础,似乎算不了什么,但从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来看,从新中国纺织工业赖以顺利起步来说,应该说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