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后20年:圆了“纺织大国”梦,踏上“纺织强国”征途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出现腾飞的局面。作为最古老的传统工业部门,纺织工业在八九十年代也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新气象。正是在这20年间,中国纺织工业在丰富国内市场纺织品供应、发展纺织品国际贸易、发展服装工业和化纤工业等重要环节,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因而到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棉纺织、毛纺织、丝绸等纺织加工生产能力总量过剩的问题。为此,国家果断地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适当压缩棉纺锭、毛纺锭和缫丝生产能力的实际措施。纺织工业各行各业,都在这一时期开始走上集约型发展道路。这20年的重要历史轨迹是:

1.“纺织大国”地位的最终形成 从1979年起的十几年间,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激增,纺织业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刺激下,纺织工业成了投资热门。在地方投资新建、许多国有企业改建扩建、乡镇企业兴起、外资企业涌入等多方面投资汇合下,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印染、服装、化纤、纺机等各行各业的生产能力,又在1978年的基础上成倍地扩大。棉纺织,从1562万绪扩大到1997年的4246万绪;毛纺织,从48万锭扩大到387万锭;缫丝,从72万绪扩大到323万绪。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棉纱、棉布、丝绸、机织服装等多种主要产品的年产量,都已稳居世界首位。化纤和呢绒,也已处于世界第一、二位之间。惊人的发展速度,带来了城乡市场纺织品供应的日益丰富多彩,适应了中国社会从温饱型转向小康的客观需要。实行了长达30年的布票制度,在1983年得以终止。纺织品出口,也因货源极为充足而得以顺利发展。

但工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很快就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生产过剩,市场竞争过度,导致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不少企业陷于亏损。针对这一经济发展中的新矛盾,国务院在1997~1998年间先后作出了压缩淘汰1000万枚落后棉纺锭、100万枚落后毛纺锭、180万绪缫丝设备的果断决策。为贯彻这一重大调整措施,国家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转向集约型发展道路的必要步骤,同时也是中国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契机。

表2可以清楚说明中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取得的新进展。

表2 1978~1998年纺织工业各主要经济指标对照表

续表

2.化纤工业在世界范围后来居上 化学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就世界范围来说始于20世纪初,始于黏胶纤维(人造丝)。1920年世界上总共生产出人造丝1500吨。“二战”中开始有合成纤维(当时主要是尼龙长丝)的工业化生产,但年产仅几万吨而已。“二战”结束后,各国纷纷着手发展化纤工业。1950年世界化纤总产量达到168.1万吨,其后节节上升,到90年代后期世界总产量已达两千几百万吨。

中国开始有化纤工厂,晚于工业发达国家二十几年。最早的两家人造丝厂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一家是在辽宁丹东,设计能力为年产三四千吨,是日资用旧设备建的工厂,但1945年后停产多年并遭受严重破坏;另一家是上海民族资本投资的设计能力为400吨的安乐人造丝厂,但因设备缺损久久不能投产。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制订了发展化纤工业的方针。第一步是修复和改造丹东化纤厂(后来发展成为大型化纤企业),并使上海安乐人造丝厂投产(后成为上海化纤新品种的试生产基地)。第二步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东德引进设备技术,建设日产1吨尼龙丝(锦纶)的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和年产5000吨的保定人造丝厂。这四个厂是中国化纤工业的奠基石。但直到1965年,全国化纤产量还仅是5.01万吨。

在国务院直接安排下,60年代从日本引进万吨级规模的北京维尼纶厂。这在当时竟成为中外轰动的新闻。后来在全国各地翻版建设了九个维尼纶厂,形成了一个专门行业。

战略性的举措发生在七八十年代:国家集中财力、物力,开始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基础原料的合成纤维。先是建成上海(金山)、辽宁(辽阳)、天津(大港)、重庆(长寿)四个大型化纤企业;继则又在河南(平顶山)、江苏(仪征)等地建成了几个大型合成纤维工业基地。特别是仪征化纤,是年产聚酯50万吨的世界级的特大型化纤基地。

在全国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之下,随着一些大中型化纤工厂的建成,到1982年全国化纤产量已达51.7万吨。这一年,全国已有化纤工厂153家(其中大中型厂30多家)。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后进一步发展就比较好办了。

1986年突破100万吨大关(101.7万吨)。

1992年突破200百万吨大关(211.1万吨)。

1997年跃到471.6万吨的新高峰。同年中国化纤工业生产能力为504万吨,仅次于美国。而且从黏胶人造丝、人造棉到合成纤维类的涤纶(的确良)、腈纶(合成羊毛)、锦纶(尼龙)、维纶、丙纶、氨纶(弹性丝),品种齐全,且均有相当大的工业规模。化纤使用量在全部纺织原料中的比重,已上升到45%左右。

1998年,在又一批新建的大中型化纤工厂投产的情况下,全国化纤总产量又创510万吨的新纪录,跃上世界首位。

化纤工业作为化学合成的新型材料工业,在世界范围基本上属于新兴工业。中国化纤工业的后来居上,值得国人自豪。

3.完成“成衣工业化”的大战略 中国社会传统上采取家庭劳作的方式缝制衣裳。一些商品经济比较发展的地区,则由手工业者(裁缝师傅)和手工作坊(前店后厂的裁缝店、成衣铺)承担这项社会分工。

19/20世纪之交,上海、广州等沿海大城市出现了专门生产内衣、袜子的针织厂,但在当时中国社会影响不大。

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工业——以工业方式批量生产服装,萌芽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先是生产西式衬衫。30年代初,全国各地已有一百几十家衬衫手工作坊,最早脱颖而出、演化为工厂的是上海“新光标准内衣制造厂”(后来创出“司麦脱”名牌衬衫)和“标准服装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后来创出名牌“康派司衬衫”)。同一时期,上海涌现出20多家雨衣专业厂店,以“ADK雨衣”闻名全国的永新雨衣制造厂脱颖而出。但直到40年代中后期,服装工业在中国还处于萌芽时期。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共有服装工厂(绝大多数是手工业工场)2000家左右,职工5万余人,工业化成衣约4000多万件。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年间,社会购买力较低,服装加工就整体来说尚处于手工业阶段(归“二轻”系统手工业局管理),发展相当缓慢。直到1963年全国服装工业产量还仅2.56亿件。又经过15年,到1978年还仅6.73亿件。

为促进服装工业的发展,1987年11月,国务院做出将服装工业划归纺织工业部统一管理的决定,当时全国服装工业年产25亿件左右。其后,国家在政策上多方扶持,再加上社会购买力迅速提高,人们解除了“衣着打扮”的思想顾忌,服装工业很快就出现了超速发展的局面。全国服装产量,1990年达到了31.7亿件;这一年,全国服装工业产值500多亿元,服装企业35000多家,职工300多万人。又经过一些年的发展,到1997年全国服装生产企业已达4.4万家,服装产量达到96亿件左右(这还不包括90亿件的针织服装)。同年,国内市场衣着类商品零售额达到2950多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0倍多;服装和衣着附件出口创造了317.8亿美元(其中,机织服装169亿,针织服装117亿)的历史最高纪录。

1997年服装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中,最高的达38.67亿元,最低的1.2亿元。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涌现出杉杉、雅戈尔、罗蒙、美尔雅、黎明、康赛、雅鹿等著名服装大企业。用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的西装、衬衫、羽绒服、牛仔服、童装以至女性时装等,把中国城乡纺织品市场装点得万紫千红。

随着现代服装工业的建立,中国的工业成衣率,在80年代中后期20%~30%的基础上迅速上升。1991年达到40%,90年代后期已达到70%左右,已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85%)接近了。

4.开始面对买方市场:纺织品从限制消费到鼓励消费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伊始,就直面人民群众衣被供应的严峻问题。1949年全国生产棉布18.9亿米,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仅3米多。在纺织生产迅速恢复的情况下,1952年全国生产棉布38.3亿米(已超过新中国成立前最高水平),人均也仅6米多,只能勉强维持全国城乡市场纺织品供应。

“一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顺利发展,1953年全国棉布产量上升为47亿米,比1949年增加150%。但终究由于人口压力大,而且城乡市场购买力开始上升,纺织品供应仍然吃紧。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从1954年9月15日起,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就这样,开始了长达30年的发布票限量供应、限制消费的短缺经济漫长历程。

经过“一五”的顺利发展,1957年国内市场棉布零售量为46亿米,同年纺织工业生产棉布50.5亿米,在低水平上(每人十几市尺棉布)保证了供应。但好景不常,50年代后期那场“大跃进”把纺织工业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大批工厂因缺乏原料而停工数年,棉纱、棉布产量锐减。在最困难的二三年间,“凭票供应”量甚至减到了每人每年七八市尺。经过几年的严重折腾,“人民衣被甚少”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直到1965年国内市场限量销售的棉布还仅47.1亿米,甚至还低于1957年的供应水平。

十年动乱时期,局面稍许稳定后,周总理亲自过问纺织品生产。年复一年由国务院直接召开全国棉花会议。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集中资金建设上海石化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等大型化纤基地。纺织生产迅速复苏。特别是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纺织工业生产显著上升。当年棉纱产量达到1162万件,棉布达到94亿米,创历史最高水平,布的国内销售总量69.5亿米,比1952年(30.8亿米)增加1.3倍。

1978年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指引下,纺织工业开始进入黄金时期。1981年布的生产量又创153.5亿米的历史纪录。相应地,同年国内棉布销售量达到96亿米的新水平(这一年,呢绒销售量1.6亿米,绸缎3.8亿米,针棉织品9.5亿米,都创历史纪录)。纺织品供应大大丰富起来了,渐渐地,人们对布票无所谓了。正是在这样的良好发展势头下,经过纺织工业部和商业部多次会商,最后又经国务院郑重审议,1983年12月1日由商业部发出通告:“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由于关系重大并以防万一,通告中“临时”二字,还是由国务院最高决策层在审议时加上去的。

1984至90年代后期的十六七年间,中国最先在纺织业发生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出现了时装工厂、时装公司、时装杂志、时装设计师、时装模特等鼓励消费的新事物。“人民衣被甚少”的问题,在中国社会已成为过去。

5.世界第一纺织品出口国 中国曾经有过“丝绸之路”的历史光荣。中国出产的蚕丝(生丝)和土布(手工纺织的“松江布”等),在十八九世纪曾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倾销“洋纱洋布”和呢绒、毛线的大市场;中国生产的纺织品(除日益萎缩的生丝贸易外)基本上被挤出国际市场。“二战”结束后,仅有少量针、棉织品出口南洋诸国。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十几年间,中国致力于解决国内市场纺织品供应问题,再加上遭受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无力也难以大举进入国际市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仅有少量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前苏联、东欧。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总额,1952年仅0.4亿美元。60年代起,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纺织工业把纺织品出口的重点转向欧、美、日本、东南亚市场。但举步维艰,直到1978年出口总额还仅24.3亿美元。

在这以后的一些年,随着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更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推动,抓住西方国家纺织工业实行战略转移的有利形势,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出现了大大超过国内外业界人士预料的局面:1990年达到138.5亿美元,几乎是1978年的6倍;仅隔两年,到1992年又跃升为253.4亿美元,进入世界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行列。

1993年后的一些年,由于我国服装业的产品日趋精良,同时又有服装来料、进料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因素,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呈现跳跃式局面。199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455.8亿美元(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317.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4.9%。同年,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达330亿美元,约占我国全部商品贸易顺差的3/4。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429亿美元的较高水平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稳居纺织商品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

6.基本形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外资和民间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纺织工业,成了纺织工业腾飞的新动力。截至1997年底,开业投产的纺织业三资企业已有1.5万家,总共吸纳外资150亿美元。其工业产值、出口额、利税已分别占到纺织工业的22%、27%和24%。

集体经济(主要是乡镇企业)的纺织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达3万家左右,职工人数近500万,产值近4000亿元(已相当于国有经济的195%)。私营纺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其热点地区在浙江、江苏、福建,尤以福建的石狮,浙江的绍兴,江苏的江阴、常熟、张家港等地最为活跃。在乡镇企业和私营纺织企业烘托下,这些中小城市到90年代中后期已成了著名的纺织城或服装城。

全国纺织业上市公司,到1998年也已达70多家。

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工业史上是空前的。中国人口众多,要达到温饱水平决非易事,要达到小康水平更非易事。纺织工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工业部门,在中国社会解决这两个历史课题中起了卓越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催化下,90年代后期,中国纺织工业以其2/3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造成了城乡纺织品市场的一派繁荣景象;以其1/3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形成了“世界第一”纺织品出口国的地位。中国人已圆了“纺织大国”梦。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十多亿人民群众的衣着问题、家用纺织品问题和多种多样现代产业部门需用的纺织品供应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国计民生问题。当代中国人必须自力更生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是在小康水平上。纺织工业发展得好、管理得好,还可以为国家带来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并对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城镇居民就业水平起到重要作用。纺织工业在中国是“永恒的工业”,这是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中国现在已是“纺织大国”,中国纺织工业将通过调整结构、改善内涵、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而继续得到发展。人们完全可以指望:中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完成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