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府改造了官僚资本纺织企业,使它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随之,对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特点的旧中国纺织工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接着,又稳步地对民族资本纺织企业和手工纺织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新中国纺织工业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遭受过“左”的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影响,但是在总体上保持着稳步发展的局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新中国纺织工业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部门

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由棉纺织、印染、毛纺织、丝绸、麻纺织、针织、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和化学纤维等行业构成。行业结构的完备,是旧中国纺织工业所不能比拟的。

全国纺织工业(指纺织工业部系统,下同)1982年年末共有职工463万人,为旧中国的6.2倍。1949~1982年,新增固定资产248亿元,为旧中国七八十年积累的固定资产的9.8倍。工业总产值1982年为755.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49年增长15.7倍。

纺织加工各个行业的设备生产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棉纺织行业,在旧中国算是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但从1890年在上海建成第一个机器纺织工厂起,到1949年解放为止,近60年间,包括外资建设的工厂在内,才积累起500万棉纺锭。新中国成立后仅33年,棉纺织工业的设备规模就发展到2019万锭,新增1519万锭,相当于旧中国的3倍。

毛纺织行业在旧中国,从1876年创办甘肃织呢总局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为止,70多年才建成13万锭。新中国成立后,到1982年就发展到88.9万锭,相当于旧中国的6.8倍。

具有悠久历史的丝绸行业,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缫丝设备的总规模已经萎缩到9万绪。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恢复和发展,1982年缫丝机达到117万绪,扩大了12.6倍。

麻纺织行业,旧中国只有黄麻纺机2.3万锭和苎麻纺机7700锭。新中国成立以来,不仅黄麻、苎麻纺织的生产能力增长很快,而且新建了亚麻纺织业。1982年,黄麻、苎麻、亚麻的设备总规模已经发展到23.7万锭。

在纺织工业各加工行业中,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是针织行业。在旧中国,针织行业每年最多只能加工13万件棉纱;1982年加工棉纱353.8万件,增长了26倍。

由于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一些主要纺织品的产量增长幅度,比各个行业的设备规模增长幅度更大。

1949年棉纱产量为180万件,到1982年已经达到l868万件,增长9.37倍,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7.3%。1949年棉布产量18.9亿米,1982年已达到153.5亿米,增长7.1倍,年增长速度为6.5%。呢绒的产量,从1949年的544万米,上升到1982年的1.27亿米,增长22倍,年增长速度为10%。丝织品年产量,从1949年的0.5亿米,上升到1982年的9.14亿米,增长17.3倍,年增长速度为9.2%。麻袋从1949年的973万条,上升到1982年的5亿条,增长50倍,年增长速度为12.7%。

各类纺织品在产量幅度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中高档产品的比重逐步增大,品种花色日益丰富多彩。这也是旧中国所不能相比的。

二、纺织工业的行业结构和地区布局有了显著改善

新中国纺织工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根本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畸形发展的不合理状况,建立了行业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生产体系。

旧中国纺织工业部门的各个行业中,只有棉纺织行业规模比较大,基础比较好;至于毛纺织、麻纺织、丝绸和针织等行业,规模都很小,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了尽快解决广大城乡人民的穿衣问题,实行了重点发展棉纺织行业,同时积极发展毛、麻、丝纺织行业的方针。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在棉纺工业大发展的同时,毛、麻、丝纺织和针织行业也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纺织工业部门的行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49年,棉纺织行业与毛纺织、麻纺织、丝绸、针织行业的产值比例是7.2∶l,1982年两者比例已缩小为2.4∶1。行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适应了这个历史阶段城乡人民消费和出口的需要。

与此同时,纺织工业的布局,也有了显著的变化。旧中国纺织工业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以主要生产设备计算,87%棉纺和90%的毛纺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只分别占13%和10%;而且在内地17个省、市、自治区中,竟有10个没有一个纺织厂。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和加强内地建设的方针,在内地的原料产区和广大消费地区,有计划地建设了大批棉、毛、麻、丝纺织厂,使纺织工业的地区布局逐步趋向合理。新中国成立33年来,纺织工业企业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内地省、市、自治区纺织工业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到1982年年末,内地的棉纺锭已由13%上升到43%,毛纺锭由10%上升到34%。地处边疆的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也都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了现代纺织工业。广大内地以及边疆地区的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3年间,在加强内地纺织工业建设的同时,沿海及长江两岸的老纺织工业基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合理发展。上海、天津等老纺织工业基地,经过生产改组和技术改造,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占有经营优势的综合性纺织工业生产基地,在纺织工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三、纺织原料和设备基本立足国内,自力更生的能力日益增强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迅速走上立足于国内的道路。从那个时候到20世纪80年代初,又有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加强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纺织工业是加工工业,要取得迅速的发展和壮大,首先必须有越来越丰富的各种纤维原料的供应。我国是个大国,人口众多,纺织原料的供应,有可能也有必要建立在发展本国资源的基础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纺织原料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使棉花、羊毛、黄麻等各种原料的生产获得了迅速的增长。1982年,在棉纺织用料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5倍多的情况下,原料自给率已由解放前的50%左右提高到84%。在毛纺织用料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11倍的情况下,原料自给率由20%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60%左右。黄、洋麻原料,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依靠从南亚各国进口,在用量增加16倍的情况下,自给率已达到90%以上。丝绸工业所用生丝增加15倍,不仅自给有余,每年还大量出口。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如果纺织原料不是基本立足国内,纺织工业是很难顺利发展的。另一方面,纺织原料立足于发展本国资源的基础上,对促进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的发展,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历年来,虽然每年都进口一部分棉花、羊毛、黄麻,但主要是为了调剂品种和发展出口纺织品生产。

在发展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资源的同时,我国还发展了化学纤维生产,实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同时并举的方针。

化学纤维工业的建设,是从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开始的。一般都是先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然后借鉴引进的技术,迅速设计、制造出符合国情的国产设备,用国产设备来装备更多的工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人造纤维生产;60年代前期,开始发展以煤和石灰石为基础原料的维尼纶生产;70年代,开始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基础原料的合成纤维生产。到1982年,全国化纤工业建设规模已达130多万吨,形成了年产68.2万吨的生产能力。1982年我国生产化学纤维51.7万吨,约占当年纺织加工各行业化纤使用量的66%。化学纤维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资源,而且大大丰富了纺织工业的产品品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是与纺织工业部门直接掌握和管理纺织机械制造工业分不开的。

旧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的底子很薄,多数工厂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纺织工业所需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且许多配件也要靠国外供应。纺织机器设备制造能否立足于国内,这是新中国纺织工业能否迅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扩建和改组、改造原有纺织机械厂,并且在山西、郑州等地陆续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具有较新技术装备的纺织机械制造厂;20世纪50年代,这个行业采取专业分工协作配套的做法,很快就造出了成套的纺织专业设备;到1982年,纺织机械产量已达32万吨,大体上适应了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需要。实践表明: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纺织工业部门直接掌握纺织专用设备的制造,可以使新厂建设、老厂技术改造与机械制造三个方面,在统一领导、统一计划下更密切地配合起来。这对保证纺织工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和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纺织科技工作广泛开展,日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旧中国纺织工业科学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机型杂乱,生产效率低,原材料消耗大,劳动条件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3年的发展,纺织科学技术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设备、发展新产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纺织工业部门针对生产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首先抓了制订统一的经济技术指标、节约用棉和节约浆纱用粮、总结推广先进的技术操作经验和改善工厂劳动条件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这些基础性技术工作的开展,不仅对大面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起了推动作用,而且为科技工作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在开展基础性技术工作的同时,还组织全国科研单位、纺织厂、机械制造厂和高等院校的技术骨干力量,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进行了纺纱、织布、染整的工艺和设备的系统研究。针对老设备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工艺流程长、手工操作比重大、产品水平不高等缺点,集中全国纺织工业科研、革新的成果,吸收国外新技术,设计制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套棉纺织设备。以后又逐年改进设计,不断发展、完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纺织工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除纺纱、织布、染整的传统工艺技术不断改进以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工艺技术。我国纺织工业系统对其中的大部分进行了研究,有些研究成果已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气流纺纱,是世界上各种新型纺纱设备中发展最快的一种,我国1974年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都在20世纪70年代建成棉气流纺纱中间试验车间,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条件。这项新工艺技术,简化了纺纱工序,劳动生产率比一般的环锭纺纱高1倍左右,而且车间空气含尘少,劳动条件有显著改善。其他如自捻纺纱、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圆网印花、转移印花等新型纺织染工艺,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化学纤维的制造和加工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生产涤纶、腈纶、锦纶、丙纶等主要化纤品种的工艺技术。计算机和激光、微波、红外线、同位素、电视监控等新技术,也都在纺织行业中开始应用。

纺织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试制、70年代得到大发展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交织的一系列新产品,使国内纺织品市场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国外发展的新一代纤维,如异形、变性、细旦纤维等,我国大部分已经攻下技术关。在提高织物的印染后整理水平方面,发展了各种印花、烂花、磨毛等新工艺,开发了防缩、防皱、抗起球、抗静电等许多新技术,使新花色、新品种不断出现。纺织品市场更加丰富多彩。

五、造就了一支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干部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纺织工业大发展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纺织工业部门,都比较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对纺织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旧中国,培养纺织工业专门人才的高、中等院校,虽然有比较长的历史,但规模小,教学设备简陋,师资不足,在校学生每年只有300人左右。因此,直到解放前夕,全国各纺织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仅有7000余人。在纺织工业系统各行业中,棉纺织行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稍强一些;至于毛纺、麻纺、丝绸、印染和针织等行业,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都非常薄弱。20世纪50年代初,一方面着手整顿原有纺织院校;另一方面,在国家资金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就用了较大的投资在纺织工业比较发达的重点地区,在调整、合并原有院校的基础上,陆续建设了一批新型的纺织院校。新中国第一所高等纺织工业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1951年建立时,拥有6.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可容纳近4000名学生,规模之大,在世界各国的纺织专业院校中,是屈指可数的。同时,还在郑州、上海、天津、咸阳、成都等地,建立了10多所中等纺织技术学校。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纺织院校已有30所,教师3900人,在校学生达1.5万人。33年来,为纺织工业战线各行业培养了5.6万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此外,还为30多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

办好职工教育,是各地纺织工业部门从在职人员中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所采取的普遍措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纺织工业基地就普遍发展了职工业余教育,陆续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到大专的业余教育体系。有条件的省市还举办了全日制半工半读的纺织院校。此外,还采取轮训班、专业班等各种形式,培养了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20世纪80年代初,各地纺织工业部门把智力开发摆到更重要的地位,采取各种形式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982年年末,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已经拥有30万名管理人员和7.5万名技术人员,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正在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