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府诗集全鉴(典藏诵读版)
- 郭茂倩
- 6字
- 2021-03-29 16:01:53
卷三 横吹曲辞
木兰辞
无名氏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抒声,惟闻女叹息[1]。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咋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3]。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4]。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5]。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8]。
出门看火伴[9],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
【注释】
[1]唧(jī)唧:纺织机的声音。当户:对着门。机:指织布机。抒(zhù):织布梭子。
[2]忆:思念,惦记。
[3]军帖:征兵的文书。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指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4]阿爷:和下文的“爷”一样,都指父亲。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5]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6]戎机:指战争。朔气:北方的寒气。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7]明堂:明亮的厅堂,此处指宫殿。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8]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9]火伴: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火:通“伙”。
[10]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傍:贴着。
【作者介绍】
【赏析】
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二是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关于木兰的姓名也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姓花,名木兰。千年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诗歌充满传奇色彩。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结束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木兰辞》是一首乐观、机智、幽默的叙事诗,同时也是一出充满想象、夸张、铺排和悬念迭出的多幕喜剧,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沈德潜《古诗源》盛赞此诗:“事奇,诗奇,卑靡时得此,如凤凰鸣,庆云见;为之快绝。”它不仅是北朝民歌中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它不仅代民族立言,代妇女立言,同时代自己淳朴善良的人性立言。在民族存亡、国家危难的紧急关头,在阿爷年龄已老、自己又没有兄长的情况下,花木兰挺身而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保家卫国进行英勇的战斗;打破了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偏见,成功地阐释了男人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的信念。战争结束后,她对功名利禄的鄙视,辞去了“尚书郎”和各种物质的赏赐,是对当时男尊女卑和功名利禄思想的辛辣嘲讽。
通观全诗,木兰这位女英雄的形象是完整的,她有着坚韧不拔的独特个性,也有着普通妇女的丰富情感,所以显得质朴真实,生动感人。另外,洋溢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明快昂奋的情调,也让人心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