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做 孩子长得高 视力好
- 李爱科
- 1651字
- 2021-03-25 12:48:51
孩子长高个,调好脾胃是前提
孩子能否长高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脾胃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个子高高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后天之本——脾胃。脾胃好了,孩子身体就高大健壮,反之则爱生病,不是虚胖就是瘦瘦小小的。中医说“脾主肌肉”。如果把脾比作树干,那肌肉就是枝叶。树干粗壮,枝叶自然茂盛;树干瘦小,枝叶当然稀疏枯黄。
中医认为,脾胃互为表里,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们主要作用是运化水谷,也就是消化食物并吸收所含的养分供身体利用。脾胃功能越健旺,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便越充分,孩子的气血就越旺盛,身体也越健康;脾胃功能减退,吸收不充分,难免面黄肌瘦、体倦神萎,食少多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脾胃虚弱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脾胃的调理。
长夏养脾最关键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夏季炎热多雨,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且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症状表现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欲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因此,在长夏一定要注意饮食、起居的应时应季变化,以预防疾病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清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苡仁、芡实、赤小豆,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腹泻,所以大鱼大肉等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吃海鲜和烧烤时,也要注意食材的新鲜。
饮食三分饥、七分饱
孩子往往是爱吃什么就使劲吃,尤其是吃些不易消化的肉食。吃多了一是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导致营养不良;二是造成脾胃食积。中医认为“久饥化热”,有内热容易导致外感,易生感冒等。
若想脾胃好,要把饭菜嚼成浆
中医认为,“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饥。”细嚼慢咽对孩子的脾胃及整个身体都有着许多好处,包括预防口腔疾病、增进营养吸收、增强食欲、减少胃肠道疾病、预防肥胖、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防癌等。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做到慢食呢?
可以让孩子在饭前喝温开水或淡汤以增加饱腹感,或者多吃耐咀嚼的食品,如红薯条、鱼干、带骨鱼、牛肉干、煮玉米等。
适当吃点健脾安神的茯苓
茯苓是菌科植物,性平、味甘淡,有健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心悸、失眠、水肿等症。用茯苓做成的食物美味又健脾,如茯苓栗子粥。
思伤脾,及时发现孩子的心事
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思虑过多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胸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状。因此,父母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事,积极为孩子排除烦恼。
体育锻炼增强肠胃功能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的肠胃功能,促进肠动,加快消化液分泌,从而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加快,并且能够充分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加快,消化系统也不容易老化,所以孩子在平时生活中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对孩子蛮补无异于“拔苗助长”
一学就会的脾胃保健操
大多数健脾药物都有清热作用,经常服用容易反而伤害脾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给孩子养脾胃还得慢慢来,走捷径只会反受其害。家长们可以学一套保健操,如果孩子脾胃较弱的话,可以多做一做。
一般情况下,在饭后1小时做脾胃保健操会比较好,坚持进行,便可以让孩子由开始病恹恹的状态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脾胃保健操的具体做法
补肾经
揉中脘
按揉足三里
按揉双腿外侧的足三里穴,各按揉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