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脑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

最早的“大脑块理论”是2013年由进化心理学家Douglas T.Kenrick和Vladas Griskevicius共同提出来的,为了方便区分,他们把人脑从逻辑上分成了七个模块,后来有人说也可能不止七个,它们分别是:

自我保护模块、吸引配偶模块、保住配偶模块、群体认同感模块、关爱亲属模块、社会地位模块和避免疾病模块。

举个例子,有一位小男孩因为同伴的影响而出现偷窃的行为,当他被爸爸严厉批评时,他会跟爸爸承诺说不会再偷东西,但是当他跟其他孩子在一起时又会开始偷窃。这是因为在群体中,孩子大脑内部的“群体认同感”模块在起作用;当孩子在家里被爸爸批评时,孩子大脑内部的“关爱亲属”模块就会起作用,所以孩子会因为爱和亲情而有悔改表现。

用美国科普作家史蒂文·约翰逊的话说:“大脑中的各个模块各有各的专长,它们不仅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

大脑,其实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各模块“指使”大脑的方法,是情感。哪种情感最强,就获得了“话语权”。除此之外,大脑中每时每刻都有多个不同的声音在并行,一个人每一个决策都是这些声音相互竞争的结果,即大脑的“大妈吵架机制”。其中大脑的“最终决策者”是额叶内区(Medial Frontal Cortex,位于前额叶皮质内),它负责把不同的声音汇总起来,从而做出一个最终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如何做呢?很简单,谁的声音大听谁的。

举一个例子。一位爱吃糖的孩子出现在糖果面前,他的大脑会立即出现不同的声音:

声音1:吃糖会蛀牙;

声音2:吃糖会让我更快乐;

声音3:不吃糖会让我成为自律的好孩子;

声音4:吃糖后我会吃不下饭;

声音5:老吃糖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

当“吃糖会让我更快乐”的声音最大时,孩子会不听从妈妈平时的劝告,放纵吃糖;当“老吃糖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的声音最大时,孩子会自我控制不吃糖。

孩子们的“捣蛋行为”,很可能不是因为孩子“捣蛋”。

一位小男孩大热天的,执拗地要穿冬天的黄色毛衣出门。当他被妈妈拒绝和阻止时,不仅气鼓鼓地把妈妈要求他穿的蓝色T恤丢地上,还坚持不把身上的毛衣脱掉。这时,小男孩大脑中“生气”模块的声音最大。

一位小女孩在爸爸的书房里蹦蹦跳跳,影响了书房里看书的爸爸,这时妈妈说:“乖,到外面玩去,爸爸在这里看书呢!”这时小女孩撅着嘴巴说:“不嘛,爸爸在这里看书又不影响我玩!”这时,小女孩大脑中“懒惰”模块的声音最大。

在一个二孩家庭里,哥哥6岁,弟弟2岁。6岁的哥哥看完动画片,兴奋地拿起皮球在客厅拍,“咚咚咚”的响声让房间里的妈妈心跳加速,妈妈意识到会影响楼下的邻居,赶忙走出来阻止。但是,哥哥把妈妈的话当耳旁风,或者他的耳朵屏蔽了所有声音,要不然他为什么还在拍呢?妈妈有些不高兴了,指责孩子不听话,哥哥才不情愿地放下球。但当妈妈刚转身,哥哥又开始拍球。这一次闯祸了!因为哥哥拍球用力过猛,球弹上天花板,撞在电视屏幕上,然后又跳到了茶几上,把茶几上面的玻璃壶撞在地上,“哐当”碎了。

妈妈立即冲向孩子……忽然留意到客厅的另一个角落,2岁的弟弟正在拿着果汁瓶,正想往沙发上倒果汁,妈妈赶紧大叫“不要”,弟弟抬头漠然看了妈妈一眼,义无反顾地还是把果汁倒在了沙发上……这时,哥弟俩大脑中“分心”模块的声音最大。

大家是否联想到儿童叛逆期?其实孩子的叛逆行为,正是孩子大脑“多种声音”作用的结果。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想办法让孩子跟良好行为对应的那些大脑模块的“声音”更大,便能促使孩子良好行为的发生。

在这里,我们已经为一些让人困惑的“无意识”现象找到了答案。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脑科学专家西恩·贝洛克所言,人脑会无意识地控制人的行为。孩子们毫无疑问也是无意识的“偏好者”。在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认知”前,行为总是无意识地受大脑某个模块控制,如同右撇子喜欢右手边的东西,左撇子喜欢左边的,孩子们丝毫没觉察到自己的无意识“偏好”。当孩子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后,大脑便有可能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大脑”。

然而,父母想要真“懂”孩子,认识了大脑“块理论”还不够,父母还需要懂得幼儿期孩子的语言发展和特有的思维特征,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