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论各种程度的确实性;或者论明证、推测和类比

我只指出各种程度的确实性,且扩展到推理方法,因为它本来就是本章详述的全部内容。

当缺乏理证时,我们拥有事证和感觉明证

我刚才说的明证,以及我所称的“理证”,两者特别具有同一性。关于同一性,我们已经作了证明。应该说这个事实很容易被所有哲学家忽略,尽管他们对明证的核实极感兴趣,且滔滔不绝地谈论它。

我知道,一个三角形明显地是一个以三根直线为边界的平面,因为对任何懂得这些术语含义的人来说,“以三根直线为边界的平面”跟“三角形”是相同意思。然而,一旦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三角形,我就认识了它的本质,我就能够在此本质中发现该几何图形的所有性质。

如果我认知了金子的本质,我同样能通过金子的本质了解金子的全部性质。它的重力,它的延展性,它的可塑性等,这些甚至仅仅是经过转化的金子本质,在这些转化中,金子呈现出各种现象。我可以通过推理在这些现象中发现金子的全部性质,而推理只是一系列同语反复。但是,我对金子性质的认知不是这样来的。事实上,我对该金属设的每个命题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它们就是同一的。这就是:“金子是可塑的。”因为此话的意思是:“我观察到某个可塑的且我称其为金子的物体是可塑的。”相同概念的命题得以自证。

我为某物体设立几个同样是真实的命题,就是表明每一个命题都是相同的,但是我无法认出各命题之间的同一性。无论是重力、延展性还是可塑性,很可能只是某种我未意识到同一事物的不同转化形态。因此我未能实现通过理证认识这些现象,而只能够根据观察来认识,我称“事证”为:我对事物具有的确认性。

我同样可以将事证称作:关于我自己已观察到的现象的确切认识,不过我称其为“感觉明证”,因为正是感觉使我认识各种事实。

理证证明物体的存在

既然物体的各种绝对性质在我们感觉以外,既然我们只能够认识物体的各种相对性质,可见我们发现的整个事实只不过是一个已知关系。然而,要说物体具有相对性质,是指物体的这些性质是相互关联的;而要说这些物体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是指这些物体的性质中的每一个,就其个体来讲,都是独立的,即是某种绝对的事物。因此理证使我们知道绝对性质是存在的,于是知道物体是存在的,但是,理证仅仅让我们知道绝对性质的存在。

我们通过现象、观察和经验所知的

人们通过“现象”正确地理解了各种遵循一系列自然规律的事实,且这些规律本身就是事实。物理学的目的就是认知各种现象,认知各种自然规律,而且尽可能对它们形成系统的认识。

为此,人们特别注意各种现象,察看各种现象中的各个关联,不忽略任何细节,且当通过对各种事实的细察而确认它们时,就称这些事实为“观察结果”。

但是,人要有所发现,总是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必须将掩盖事实的东西全部除去,拉近事实与我们的距离,且将事实置于我们的视野中。这正是人们所称的经验。可以见得必然存在于“各种现象、各种观察结果和各种经验”之间的差异。

推测的运用

人们一下子得到明证的情况是少见的。所有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始于某种摸索。

人们根据已知真实,推测自己尚未确认的事物。很多情况与其说它们是真实的不如说它们是很可能的。人们的推测就是基于这些情况。在通往发现的道路上,我们可是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的,因为推测促使我们去观察。这就是所谓的通过“推测”理解事物。

当人们仅仅因为未看到事物非的一面就确认该事物,此时的推测是最低级的。人们若能容忍这种推测,那么它可能只是像需要加以证明的假设。因此还需要有观察结果或者经验来确认这种推测。

我们好像有充分理由相信自然是通过最简单的途径起作用的。于是,哲学家倾向于认为,在可能产生某事物的多个途径中,自然应该选择的途径在他们看来是最简单的。很明显,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全部自然途径,且能够估计它们的单一性,此时的推测就会有效力,然此种情况极为罕见。[29]

类比有不同程度的确定性

各种推测介于明证和类比之间,而类比本身常常只是一种确定性很弱的推测。所以必须将不同程度的类比加以区分,其根据是,看它们最终是基于各种相似关系,还是基于因果关系和果因关系。

地球上有人居住,所以其他行星上也是如此。这样的类比其确实性是最弱的,因为该类比仅仅基于某种相似关系。

但是,假如人们注意到行星有周日运行和周年运行,于是行星的各个部分相继被照亮和受热,这些看上去不就是有人居住的先决条件吗?而这种基于最终途径关系的类比要比第一种类比有效些。然而,假如此类比证明地球不是唯一的有人居住的星球,它还是没能证明所有行星上都可能有人居住。这是因为自然创造者为了同一个目的在宇宙中的几个部分重复进行创造,很可能有时候自然创造者仅允许宇宙按照一系列一般方式存在,还有可能某个有人居住的星球经过一次转动后变得无法让人生存了。

基于果因关系或者因果关系的类比是最有效的。当它被汇集起来的各种情况证实时,它甚至成了一种证明。

地球有周日运行和周年运行,基于该事实的证明是一个事证;而地球的周日运行和周年运行可能是地球运动所致,或者是太阳运动所致,或者是地球和太阳整个运动所致,基于该事实的证明则是一个理证。

但是,我们观察到,行星轨道是围绕太阳的,且根据事证我们同样确信,一些星体绕自轴转动,而且与自轴多少有倾斜。

然而,根据理证,这种双重转动必然产生日、季和年的交替,所以说地球有双重转动,是因为它有日、季和年的交替。

这个类比意味着,同样的结果有同样的原因;通过新的类比和新的观察结果确认的命题将不能再存有疑问。优秀哲学家就是这样表现的。如果人们想跟他们一样学会推理,最好的途径是学习自伽利略到牛顿的各种发现。[30]

正因为如此,我才力图在本书中进行推理。我们已观察了自然,也学会了分析自然。我们以此方式研究了自我。通过一系列同语反复,发现了我们的各个概念和我们的各种机能仅仅是不同形式的感觉,我们对它们的起源和生成逐个进行了确证。

我们已经注意到,我们的各种概念和我们的各个机能的发展只有运用符号才得以实现,没有符号它们就得不到任何发展,因此我们的推理方式只能够在纠正语言的过程中得以纠正,又,全部推理方法归结为做好各门学科用语的创建工作。

最后我们证实了,初始语言的形成其开端是好的,因为支配初始语言形成的玄想虽然还不是像今天那样的一门学科,却是自然赋予的一种直觉。

所以,真正的逻辑应该从自然中学。这里我要说说我的目的,那就是,让本书以更加新的视角、更加简明扼要的语言来阐述逻辑。自然永远不会忘记教每一个想学习的人。因为自然永远以最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自然更加给人以教益。我们若能同样准确地表达思想,我们将成为最聪明的人。但是我们往往会因为废话连篇以致不能将完备的推理进行到底。

我认为在这里应该对想学习这本《逻辑》的青年人说几句话。

给想学习这本《逻辑》的青年人的忠告

既然全部推理方法归结为做好各门学科用语的创建工作,那么很显然,学习一种阐述得很完美的科学归结为学习一门创立得完美的语言。

但是,学会一门语言,也就是要熟悉这门语言,要做到这一点,唯有长期使用这门语言。因此,应该多多地阅读加思考,以所读内容为根据表达思想,为确保把思想表达得更好,还需要再阅读。

你们将容易理解这本《逻辑》最前面的几章。但是,如果说由于理解了这些内容,就以为可以一下子跳到后面,那么势必走得太快了。只有当读懂了前一章的各种概念和语言才转至新的一章。如果你们在阅读时另辟蹊径,那么读起来就不那么顺利了,有时候会感到茫然。

读者碰到的一个很大的不便,就是对书中内容不甚理解,因为他们会使用自己的语言来留住某些事物的记忆。依我看,他们可能以为自己使用的是一种难以理解的行话。这种事尤其会出现在那些自以为有知识的人身上,或者是因为他们读过一些常常被人极不适当地称为哲学的东西,或者是因为他们受过教育。不论以什么方式读我的书,难以做到的是,仅仅为了学会我所教的而忘记自己已学的。他们会不屑与我一道重新开始学习。假如他们意识到自己没读懂我的著作,他们就会不太当它是一回事;又,假如他们以为自己读懂了我的著作,那么他们就愈加不当它是一回事,因为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且认为从中没学到任何东西。在那些自以为博学的人中间,对于最好的书,人们普遍认为只需细读自己熟知的,其结果是,他们读了这些书,却没有学到什么。他们从未从一本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著作中领会到新的内容。

我的著作也是为普通人写的。既然他们不会用任何科学语言来表达思想,那么他们就可能较容易地理解我的语言。我的语言比任何其他的书所用的语言都容易被他们理解,因为我教他们到自然中去学习,而自然是怎么对我说的,同样也可以怎么对他们说。

但是,假如读者遇到某些读不下去的部分,而且又不愿向如我刚才说的那样的博学者请教,那么他们最好去请教其他阅读过且理解了我的著作的普通人。

但愿他们想:在这本著作中,我们只是从已知走向未知:因此若对某章节在理解上感到有困难,只是因为我对前面数章不够熟悉。此时他们会察觉到他们应该翻到前面去,而且如果他们有耐心这么做,他们将无师自通。读者在无外来帮助时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理解。

这本《逻辑》的篇幅不大,可见它没有让人望而生畏。它只要求读者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没有必要一定要再花时间去阅读另一本逻辑学著作。

我认为,人们一旦读懂了我的著作,且通过对逻辑的认识,他们的思想表达就能够达到自如状态,而且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一再使得思想表达达到自如状态。我要说的是,当人们读懂了我的著作时,将可以在阅读写得很完美的科学书籍时少一些迟钝,而且有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速成课程来学习科学。因为快速地从认知走向新的认知,只需让自己适应逻辑方法,这是一种特别完好的方法,因此同样是适用于所有科学的方法。

读者在研读我的《学习课程》一书的基础课程的同时,如果结合《语法》一书第一部分一起阅读,那么将容易理解这本《逻辑》。因为认真地阅读过这些书,可以容易理解我的全部其他著作。

但是,我还想提醒年轻人远离一种偏见,年轻人一开始持有这种偏见是自然的。因为一种推理方法应该教会我们推理,而我们倾向于相信,对于每一个推理,最先做的事应该是考虑形成此推理应该依据的各种规则,然而我们错了。不是由我们去构想这些规则,而是在我们未构想规则时,规则就引导我们了。人们不会说这样的话,开始说每句话前,一定要留心语法。然而,推理方法,正如所有的语言那样,只有在人们尽力自然表达思想时才可被使用得当。你们平时在思考问题时要去想推理方法,多多地想它;而当你们在想其他事情时,就不要再去想推理方法了。某一天,你们会对推理方法的运用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那时,推理方法总伴随着你们,提醒你们朝唯一正确的方向思维,使你们留心不让思维整个地偏离正道。所有这些正是你们对推理方法所期待的。悬崖边设置的栅栏不是为了阻挡旅行者行进,而是为了阻止人们坠落悬崖。

如果在开始时你们在理解我传授的推理方法方面有困难,那不是因为该方法艰涩,既然它是自然的方法,它就不会是艰涩的。然而,要是你们觉得它确实难掌握,是因为你们养成的不良习惯曲解了自然。只要改掉这些习惯,你们就能很自然地进行推理。

看来我早应该在这本《逻辑》的开头就提出这些意见,不过要是这样读者可能不理解。再则,对那些从第一次读书时就懂得如何读书的人来说,以及对其他一些敏锐地感觉到需要这些意见的人来说,这些意见放在书末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