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飞来接收大员

翔千毕业那年,日本人投降了。可唐家老老少少开心了没有几天,翔千便发现家里的气氛又变得异常沉闷了,父亲整日里愁眉不展,话也说得更少 了。

唐君远原本也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自从走出日本人的监狱以后,他一直避居上海租界,扩建旧厂,开办新厂,为日后大展身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军投降的消息后,兴奋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任由喜悦的泪水不停地流淌。那晚他辗转难眠,决意重整旗鼓、大干一场,使祖传的基业更上一层楼。为此,他将上海的企业正式改名为上海丽新一厂、二厂、三厂,以及上海协新毛纺织 厂。

经过了长达八年的战争,中国社会曾经被压抑的生产力和消费力,也像火山一样迸发了出来,市面上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大小马路上鞭炮声、鼓乐声此起彼伏,新开张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家连一家挂出了新的招牌;商场里人头攒动,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销售量一天天往上蹿,把商家乐得合不拢 嘴。

那一阵子,丽新厂和协新厂也搭上了“顺风车”,不但机器全部投入运转,还三日两头加班加点。工人们的口袋鼓了起来,唐氏家族更赚了个盆满钵满,年底结账时唐君远喜上眉梢,利润额竟达到了创纪录的七位数。为此,他将生产规模从2 万锭子扩充到了6 万。

然而好景不长,唐君远很快就陷入了失望,他发现从重庆飞来上海的国民党接收大员,跟日本人一样可恶。这些人像蝗虫一样满世界转,拿着封条四处寻找目标,甚至指鹿为马、捕风捉影,在惩治汉奸的名义下,把不少工厂视为敌产贴上封条,从而将私人财产收入自己的囊中。以至于报上每天都有揭露性文章,对这种现象进行冷嘲热讽。说“重庆人”到了收复区,第一件工作是找房子,第二件是弄汽车,第三件是买黄金,第四件是寻女人。更有打油诗讥讽这些接收大 员:

万千钞票绿花 花,

不发洋财是傻 瓜。

快去洋场捞一 把,

国家民族管他 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