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忙完了

一辆吕少寅借来的伏尔加24,一辆皇冠,外加辆212一同开进崇仁区招待所,你就别管里边坐着的到底是谁,这场面就够让接待员足够引起重视!

不夸张,如今是1980年,小车就意味着权力与地位,不同车子还代表着不同的级别,不能乱坐的。

只住一晚,招待所把最好的房间都拿了出来,宫雪入住的这间单人房还有单独的卫生间。

这常常是县里各种会议的召开地点,虽不高档,却胜在设施齐全,还非常干净整洁,加上新造不久,整体条件其实比县招待所都要好。

明早出殡,有时间送逝者最后一程的非亲属吊唁者,那就得早起。

梳洗过后,宫雪躺床上很快就睡着了,并没有多想事情,今天实在有些累了。

逝者的非亲属、远亲们能找地方休息,这停灵的最后一晚,至于逝者的后辈直系亲属,除了年纪实在太大、太小,或者身体不好的,今晚上没人会睡觉,也没得睡。

都要醒着到天亮!

醒夜,陪逝者最后一晚。

在由专业人士选定的时刻,逝者落棺,由儿子形式上喂了逝者最后一顿饭、一口水之后,即将盖板。

作为孙子,自个站在边上,想起儿时奶奶照顾自己时的点点滴滴,眼圈泛红。

在父亲拿走沾水的汤勺后,相伟荣将手中的一个小东西塞进了奶奶的左手里。

又到另一侧,将另一件塞进右手,自个的动作只有父亲看见,大哥和小弟正忙着搬运被子、衣服。

连两个姐姐和嫂子、弟媳妇都看不到,女人,这会就是在一边哭,甭管哭不哭得出来,都得嚎着!

这也是规矩。

之后“材脚先生”再过来,将几床新被子,还有奶奶的几件新衣服放进去,每放一样还要吆喝一声,说明是后代谁送的,让逝者在阴间能暖暖和和不受冻。

最后,板子盖上,长长的钉子钉上,敲钉子那一刻,相伟荣都忍不住掉下了几滴眼泪。

好了,等着天亮,时辰已经选好,到时候就送上山。

一早,亲朋好友排好队,最前边打头的是提着个大篮子的大姐夫,这叫买路烧纸。

原本这位置是大女婿的任务,奶奶只有独子,这活就成了大孙女婿上。

父亲捧奶奶的照片,大哥打黑伞,而自己和小弟,老老实实走在遗像边就行。

出发,队伍绕村一圈,这才沿着田间最宽的道路往东北。

上山...

半早上的功夫,队伍就回村,与去时队列整齐不同,回时零零散散。

按照乡间规矩,直系亲属必须原路返回,去时兜了多大的圈,回时就得沿着原路走。

至于旁系亲属,或者没有亲属关系的吊唁者,可以抄近路“跑回来”。

一到家进门,人人喝点白糖水,再洗下手、擦把脸,这都是规矩。

后头就是等着吃饭。

桌子上的酒水、碗筷已经由之前留守的村人摆上,其它不论,一瓶茅台就让村人们惊叹,特别是一些第一次知道这酒大名的村民!

八块多一瓶,还基本属于有钱买不到,主家大手笔!

山珍不少,海味就食品公司那搞来的一份海蜇皮凉盘。

但就算再丰盛,相伟荣是没多少胃口了,忙忙碌碌几天,铁人都会累。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大量余下的肉菜分给关系好的亲朋好友,这也是传统。

菜太多,每桌都余下不少。

像永强母亲就拿回去两只多下来的蹄髈,其中一个就是永强所在这桌上的,压根就一筷子没动。

另一个也就被人吃了一半不到,是大姐夫所在那桌上的。

这也算农村式的光盘,余下这么多菜,主家怎么着也吃不掉的,大部分都会让亲朋好友拿走。

拿走的人也绝对不会嫌弃这些菜被人吃过,这都是传统。

饭后,一般的亲朋好友各自告辞离开,这边告知“五七”日子,请大家到时候有空的话,还要来大吃两顿。

之后自家三兄弟与父亲一道“复山”,就是去查看坟墓的封闭情况,上午送殡队伍下山时,请来的泥水匠和石匠、小工们正开始“封门”。

送殡队伍,那是不能看完“封门”全过程。

这比较快,一小时不到就打来回。

宫雪、管敏义等人要走了,相伟荣送人家到廿八都村口。

伏尔加的后备箱里塞了几大捆糖芦稷,等到了崇仁后,还要放150斤香榧。

至于另外150斤,让管敏义他们带回去。

“慢慢开,路上安全第一!”

提醒上几句,这到海门还算好,快些四个来小时也到了。

到沪上,300多公里,没个八小时到不了。

“我过几天再去你那,京城那边新片开始筹备,不是我出面,但到时候也会陪你过去一趟...”

嘱咐几句,都快下午三点,不耽误人家,暂时告别。

回到自己家,晒场上的东西都已经撤掉,小狗,还有苏汉正带着梅梅在打扫卫生。

过两天梅梅就到良种场干活,过会有一堆好吃的让他带回去。

小狗和苏汉这几天是出了大力,得留两人吃晚饭。

今天晚饭,除了余下的菜,都会是自己人烧饭烧菜。

打了招呼,回到家里,这头大姐一家人就要回去了,永强开车送他们。

自己找了张椅子坐在堂屋,其他什么都没变,就是奶奶不见了,只留下一张“五七”之后才会上墙的照片。

空落落的,这人一辈子就是如此,生离死别看得越多,对人生也就看得越透彻。

父亲走过来,也找了张椅子坐在边上,看了自家二小子几眼。

“你把什么让你奶奶带走了?”

父亲看见了。

“金钱。”

说着在兜里摸了摸,掏出一个来,递给父亲。

之前让永强去了趟良种场,拿了几个来。

从五台回来时,原本还想着全留着不散掉,全自己当收藏,但这两天想明白了。

人就一辈子,及时享乐,除了留给后代一些东西之外,难道当貔貅很好玩?

至于散掉,要不是自己挖了那,让将来那帮修庙的遇上,也是一个散,还散得更彻底,连银匣子都不见踪影!

让奶奶带两个走,下边不受穷,还有神佛护佑,本乡传统里本就可以这样,原本就在的那两个铜钱就是这意思。

这头父亲接过金钱看了看,又拍回二小子手里。

“别乱分,一般人扛不住!”

语带双关,这钱“太大”一般人玄学上扛不住?

还是黄金晃人眼,结果扛不住?

或许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