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大成人

聪明的孩子和“高级的烦恼”

春天的时候,我和轩轩妈妈联系上了。

十三年前,轩轩和乐渔在星星雨曾经短暂地做过同学。开始的时候两人都在D组,也就是能力最好、年龄较大的一组,但是乐渔不到一个月就转到了年龄更小、能力较差的A组,而轩轩一直稳居D组的老大。他当时已经7岁了,长手长脚,白净的脸上长着一双灵活的眼睛,举手投足很有小哥哥的派头,处处管着乐渔。有一回上课,他做老师的小助手,端着一塑料筐教具进来,乐渔伸手去摸,他身子一侧,大喝一声:“别动老师的教具!”吓得乐渔赶快缩手跑开了。

那时候,乐渔还不会说完整的句子,而轩轩不但伶牙俐齿,且已经在学读书写字了。当时所有的妈妈都非常羡慕轩轩,都认为以他的能力,他上学是没有问题的。

轩轩果然上了当地的普通小学、中学。现在,他毕业了,没有地方可去,只好留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饭。

轩轩妈妈很苦恼:因为轩轩是那样一个热情外向、有活力的孩子,他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拉住每一个人聊他感兴趣的话题。他有很多想法,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但这一切毫无用处。他不能和人有效地沟通,单方面滔滔不绝的倾诉只能让人望而生畏;他无法深入任何一个话题,他说的内容多半来自外界的灌输,虽然广博却肤浅混乱,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逻辑。他可以学会简单的家务和一般操作,但没有深入专注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那些有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学习对于他来说难如登天。

在就业困难的小城市,他无法找到一份工作,没有合适的娱乐方式和教育场所,过剩的精力无处发泄……在他面前还有几十年漫长的人生。

2017年夏天,我与欢欢母子约在北京南锣鼓巷见面。当年的胖男孩已经成了高大威猛的小伙子,在我们身边晃来晃去好像保镖。

欢欢考上了大学,这在谱系人士当中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个当年在小学几乎被拒绝入学的孩子,后来上了初中、高中,高一时随父母去了澳大利亚。他和父母在国外生活了三年,没有读过语言学校便直接进入当地中学。他在国外读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成绩优良,曾经两次获得全校数学竞赛第一名,可以顺理成章地上大学,但由于父母的工作调动他又回到国内,结果因为学籍问题差点失去上学的资格。几经周折,他终于在2016年考上北京一所大学,学习计算机。

欢欢很喜欢他的新学校和课程,但他几乎从不参与同学的社交活动,而是一放学就回家。对于他来说,从中学到大学,不过是把教室和课堂换了个地方。他温和而有礼貌,在我和他妈妈交谈的过程中,他从不插话,但如果谈话涉及他,他就会仔细听,然后不高兴地打断。“他不喜欢我跟别人说他的事。”欢欢妈妈说。

欢欢的智力很好,学习不用父母操心,但作为成年人,他面对的是就业和生活问题。

“他的生活非常简单,喜欢计算机,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对吃穿都不讲究,没有不良嗜好。如果我们不在了,他一个人是能活下去的。”在妈妈的眼中,欢欢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宅男”。

欢欢妈妈的烦恼在于:单纯的欢欢不是一个有民事能力的“社会人”。如果没有人帮助他管理和处置,即使给他留下再多的财产,他也不会用,反而可能招来灾祸。

轩轩和欢欢,都是个人能力非常好的谱系人士。在家长们当中,他们父母的烦恼是非常“高级”的烦恼,但它依然是真实的、普遍的困境,并不因为级别高低而变质。因为这些困境,所有长大了的孩子都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