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合伙人:改善亲子关系的共读法
- 何子静
- 1898字
- 2021-03-28 19:20:46
自序
阅读是一个人终生的好朋友,能带来知识的熏陶与滋养。同时,阅读也是一个人自主学习的基本方式。国家在教改中把语文提升到了核心地位,开启了“大语文时代”。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提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些都在提示我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要求孩子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然而,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的水磨工夫,若没有长期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家庭往往等到孩子在语文学习遇到困扰之后才为阅读能力而发愁,殊不知真正的阅读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早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引导孩子早早接触阅读需要使用适合的工具。图文紧密结合的绘本可以让年龄很小的孩子和家长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不是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指导才能开展,也不必等待孩子们开始接触课本或作业后才进行,家长完全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开启亲子共读之旅。
其实,绘本对于新一代家长而言并不陌生。绘本17世纪诞生于欧洲。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58年编写的《世界图解》,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绘本。到20世纪30年代,绘本从欧洲普及到美国,开启了绘本发展的黄金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绘本在韩国、日本兴起,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台湾引起阅读的热潮。绘本在中国大陆市场出现得比较晚,直至21世纪初才逐渐成为亲子共读的主要选择。
我之前出版了一本以“家庭绘本教育”为主题的图书,应该是国内较早强调把儿童心理学运用到亲子共读的家庭教育著作,受到读者的好评,我也收到不少家长的提问,他们希望了解如何通过亲子共读解决一些育儿中的难题。于是,我专门针对亲子共读中的技巧编写了现在这本书。这本书的很多技巧都来自于我在儿童心理发展领域近二十年的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我非常荣幸能够先后在北京大学和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接受了专业而系统的训练,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大学的苏彦捷教授和伊利诺伊大学的Renee Baillargeon教授。正是她们的引领,让我进入了儿童心理学这一美妙的学术天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人们对于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状态越来越重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有效的亲子共读活动,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这本书立足于当前的家庭教育需求,结合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和本人自身的育儿体验,通过大量亲子共读中的具体案例,把实用性强的亲子共读技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人们对亲子共读常有一个误解,以为孩子年纪太小,还谈不上阅读。其实婴幼儿的认知能力远超我们的预计。我在美国的导师Baillargeon教授,是婴幼儿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她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能力远远超出人们的认识。她的研究在儿童发展研究学会(SRCD)的调查中被评为“自1950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前20项儿童心理研究之一”。虽然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孩子已经能够借助绘本中的图画、文字,在家长的引导下理解绘本的丰富内涵。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语言输入永远要早于他们的输出。亲子共读正是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
亲子共读并没有年龄限制,宜早不宜迟。对于年龄很小的婴儿,绘本里生动的图画和富有韵律感的文字,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难度会增大。对亲子共读的图书选择就越来越有挑战性。这时,故事情节性比较强的书往往是有吸引力的。等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可能就会有点不耐烦,或者孩子变得不耐烦了。有些家长会问:“究竟孩子多大时,应该停止给孩子读绘本?”其实,无论书里是否有许多图画,只要故事本身有吸引力,都是适合阅读的。另外,就像在美术馆里展出的画一样,并不会因为画下面缺乏文字说明而失去魅力,画面本身就是富于内涵的。所以,年纪稍大的孩子甚至成年人也是适合阅读绘本的,只要这个绘本是富有启发性的。有些孩子从上小学开始,父母就不再跟他们经常读故事,不再把阅读当成是一种消遣。看书成为一种应付作业或考试的让人疲惫的事情。这可能是影响孩子阅读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书能顺利出版要感谢我亲爱的家人,感谢他们给我的支持和陪伴,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刘文蕾、张清宇等编辑为这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工作,也感谢其他所有在此书出版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朋友们。
本书的出版受到以下多个项目资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6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763;312007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2YJC190011)、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2WYM_000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以及广州市合生元营养与护理研究院母婴营养与护理基金(2017BINCMCF51)。
最后还想特别感谢我的孩子,在数年如一日的亲子共读中,孩子成长中的奇妙和伟大常常感动着我,并激发了我写作此书的灵感。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孩子,以及所有正在成长的孩子们。
何子静
于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