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鸡当代最具影响力文化人物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宝鸡市委员会
- 3367字
- 2021-03-29 00:59:52
从铁路装卸工到时代记录者——著名作家 莫伸
莫伸,原名孙树淦,生于1951年,江苏无锡人,长期在宝鸡生活。1968年赴秦岭山区插队务农,1972年后历任宝鸡车站货场装卸工,《西安铁道报》记者,西安铁路局文联副主席,西安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出版个人专著20部。长篇小说有《远山几道弯》《尘缘》《权力劫》等,长篇纪实文学有《大京九纪实》《东欧纪实》《一号文件》等,另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窗口》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沉寂的五岔沟》获小说界优秀中篇小说奖,《尘缘》获啄木鸟优秀长篇小说奖等。其中《尘缘》1996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小说连播中播出,并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一号文件》2018年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黄土高天》并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在央视一套黄金段播出;另有《头版新闻》《挑战极限》等7部作品被改编成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创作的影视作品颇丰。电影有《支书和他的媳妇》《城市中央》《古路坝灯火》等,长篇电视连续剧有《东方潮》《郭秀明》《一起走过的日子》等。影视剧本先后获建国四十周年优秀电影剧本奖、夏衍电影剧本奖、老舍剧本奖提名奖等。自编自导的影视剧先后获得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编剧奖,陕西省首届文艺创作大奖等。
“在西安生活的时间虽然远远超过了在宝鸡生活的时间,但是从感情上说,我更喜欢宝鸡。”2019年已经68岁的莫伸,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宝鸡,他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一头扎进生活的海洋,用作品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反映着人民的思考,用朴实的语言承载着他最真挚的感情,从而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作家陈忠实评价说,莫伸的作品反映出“为生民立命”的思想境界;文学评论家李星认为,莫伸是用他的良知和真诚,用他积累了半生的观察和思考,深思熟虑地在写作。
实事求是,想人民之所想,言人民之欲言,莫伸的作品是留给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莫伸原名叫孙树淦,之所以起“莫伸”这个笔名,缘于一次偶然。他的第一篇小说《人民的歌手》发稿时,是在1977年。那时整个社会刚从“文革”中走出,社会氛围还习惯地沿用着一些当时的套路。发稿时编辑部曾提出在他的名字前冠以“革命工人”字样。莫伸觉得作品就是作品,不宜把艺术当成政治标签,于是委婉地提出“是否换一种署名法,起个笔名。”没想到编辑部非常开明,欣然同意。
可是起个什么笔名好呢?田野、原野、江河、日月……感觉都不理想。恰巧前一天晚上他读到陈毅元帅的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觉得这个意境很好,于是便起了“莫伸”的笔名,借以警醒自己。1977年5月,他的第一篇小说《人民的歌手》正式发表,从此“莫伸”这个笔名一直沿用至今。
莫伸出生于1951年,7岁时随修建宝成铁路的父母来到宝鸡生活,“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住在铁路两边的茅草房里,墙是泥的。记忆中三年困难时期我上午上课,下午谋生。十岁之前我养过羊,喂过兔子、猪;挖野菜就更不用说了。”那时他年龄小,穿衣吃饭的事情有大人操心,小孩的天性是玩,而玩总是快乐的,所以印象中欢乐多于担忧。“直到离开了宝鸡,离开了上马营铁路地区,才恍然发现,曾经的一切多么宝贵,又多么浪费。”
1968年10月28日,莫伸来到宝鸡陈仓区天王镇十二盘村插队落户,那段知青生活极大地锻炼了他。他曾在《那片难忘的土地》一文中写道:“今天想起来,感谢农村生活,是它为我揭开了真实生活的幕纱,让我了解和懂得了生活中的许多复杂和曲折。”“正是农村生活,让我这个完全不谙世事的城市青年开始想问题,开始走向成熟,也使我对插队这一段生活抱有特别的感谢。”
莫伸爱宝鸡,将宝鸡写进了一部部作品中。谈起创作初衷,他说:“写宝鸡不光是因为情怀,更是因为我在那里生活过,占有和积累了许多生活素材。写作品光有情怀没有生活是不行的。情怀和生活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在宝鸡上马营地区的生活经历,没有在十二盘村下乡的生活经历,没有在宝成线、宝天线来来回回奔波的经历,我绝对写不出许多与宝鸡有关的作品。”他说:“宝鸡的经历是宝鸡情怀的铺垫,也是宝鸡情怀的基础,否则你的情怀就是空的。”
莫伸曾撰文回忆,说自己有三个故乡。“第一是江苏无锡。但是我并没有真正在江苏无锡生活过,那里只是我的祖籍。因此它对我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在填写籍贯时才用得上它。第二是宝鸡。这里是我青少年时代生长的地方。至今那些童年往事仍然不可磨灭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说宝鸡是我的故乡,名副其实。第三就是我下乡插队的农村。这里是我迈向实际生活的第一步,也是我走向社会的头一站,说它是我的故乡,同样当之无愧。值得一提的是,我下乡是在宝鸡县天王公社的十二盘村。所以,第二故乡也罢,第三故乡也罢,其实都在宝鸡。我感觉宝鸡是一座很好的城市。”
当作家,起初莫伸连想都不敢想。“当年作家柳青、杜鹏程等人在‘文革’时虽挨着批斗,但在大家心目中他们仍然是神圣和崇高的。有朋友劝我‘写作这条路太难走了,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个其他路。’我也认真思考过,觉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要想在学习上努力前进,几乎无路可走。大学招考连想都不用想,所以反复考虑,还是练习写作吧。当不当作家是另一回事,至少不荒废岁月,能提高自己。”
后来莫伸就这样一直写作,起初无论是艺术质量,还是社会环境,他写的作品都谈不上发表。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了,社会环境变得宽松起来。恰好他写了短篇小说《人民的歌手》,邮寄给《延河》杂志(当时叫《陕西文艺》),没想到杂志社非常重视,小说编辑组组长路萌专门来到宝鸡,赶到宝鸡铁路东站货场找到他。那时,他正在货场当装卸工。
路萌在货场见到了一身灰尘的莫伸,夸他作品写得好,告诉他稍加改动就能够发表,1977年5月,《人民的歌手》经过修改后果然发表。令莫伸没有想到的是,作品竟然轰动全国。
很快,莫伸第二部短篇小说《窗口》在1978年第一期《人民文学》的头题位置发表了。《窗口》通过铁路售票这个小小的服务窗口,呼唤优良而真诚的服务质量,表达人们对美好心灵、美好人格的强烈渴求。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读者给编辑部的来信如雪片般飞来,自然《窗口》也成了不少人街谈巷议的内容。这一期杂志出版时正值冬季,许多人为得到这本杂志,冒着刺骨的寒风排队购买。
1978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时,《窗口》名列前茅,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窗口”逐渐演化成直接面向社会,接待和服务群众的岗位代名词,并渐趋扩大,有了“窗口单位”。
在第四届文代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表扬粉碎“四人帮”后出现的十多部优秀小说时,莫伸的这两部作品均榜上有名。《人民的歌手》和《窗口》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编为广播剧,《窗口》还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成为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电视剧。
《窗口》改变了莫伸的命运,他被调到了《西安铁道报》当记者。从此,他的创作积极性愈发高涨,更进一步坚定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信心。到1996年莫伸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大京九纪实》时,他创作的仅铁路题材的文学作品已经超过了百万字。
此后,莫伸笔耕不辍。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铁路局撤销,他调至西安电影制片厂,先后担任了编剧、导演、文学部主任。在以后的岁月中,莫伸凭借着对陕西的文化艺术贡献,被聘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也担任了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至今,莫伸已创作发表和投入拍摄了千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有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影视剧本等。他的小说曾被翻译成英、日、西班牙等多国文字。他采访创作的两部反映铁路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第一路》和《大京九纪实》,至今被铁路人士认为是描写铁路建设纪实作品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富艺术含量的。
莫伸的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除过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奖,还有许多影视作品奖。2003年,莫伸吃住在农村,深入采访并写作出电视连续剧剧本《郭秀明》,之后又担任导演,使得这部片子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好评如潮,播完不到一周,又在央视黄金时段重播。
2018年年底,根据他的长篇纪实作品《一号文件》改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黄土高天》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被认为是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上的一份艺术大礼!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