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宦官究竟起自何时,由于文献不足,已不易查考。以记有宦官的书籍而言,最早的应是《周礼》。据此可知,宦官早在殷、周之时便已有了。在《周礼》中,宦官被称为阉、寺、竖等。这三种称呼,自始并无贬义,但因时间的变易,到了宦官又被称为内监、中官或太监的时候,再以阉寺称之,则已带有一些贬义和蔑视,若以奄竖或是宦竖为称,则不但带有轻贱之意,而且也是斥责他们时的用语了。

最早宦官的工作大概主要是守门,这从那些早期的称谓便不难看出。阉,《说文》的解释是“竖也,宫中阉阍闭门者,从门奄义兼声”。这里,它以阉竖相互对释,可见二者的职司必极相近。寺,《周礼·天官》说是“寺人掌王之内人”,也有监察出入之意,也许寺便是监护内宫门户的人。汉时,宦者常被任为黄门令,一般宦者又习有小黄门之称,黄门即是宫门,宦者主要用于守门,于此亦可概见。

早期既只限于守门,而且那时的宫室也并不大,所以宦官的人数不是很多,百人左右已足够了,因而《周礼》又有“奄寺不及百人”之说。然而这只是在早期,后来宫室日广,职事日多,宦官的人数一直都在增多,降及明、清,宦官的人数早已成千上万,若以拥有宦官的王府合计,数目就更多了。

说到宦官的来源,在早大概只有两条:一是由于战争的掳掠,二是得自籍没罪人的家属。在奴隶制社会时,对外作战,掳获奴隶原本是作战的目的之一,把掳来的幼童净身(阉割)而为宦者,当然也是例有的常事。这种做法不仅古已有之,直至明清,一直还是宦官的来源之一。把罪人的家属没而为奴,这也是行之已久的古法。在这些被没而为奴的家属中便有不少年幼的人被净了身,送进宫去,成了宦官。秦时的赵高,便是这类人中最出名的一个。在宦官的需用不多之时,从上述的两个来源得到的宦官原本足用,但到了需用日多之时,便又时见不足,得另辟蹊径了。

另外的途径有二:一是由宫中的执事太监各向自己的家乡去招选;一是等候一些自宫求职的人自行来投。

那些回乡招选的太监,大都是在宫里已经混出了些头面的宦官,他们自愿干这个差使,一是可以回乡夸耀一番,二是可借此增添自己在宫中的势力。他们所要收的都是乡中较贫苦的幼童,所以首先便要与幼童的家人洽谈他们的身价。一经谈妥,幼童便算已经纳入他的门下,由他为之净身,有时甚至还要改姓,然后便被带入宫去,在他或是比他的身份更高的宦官名下做个小太监,开始练习宫中的诸般事务。由于一经谈妥便要离家、净身、入宫,所以去做宦官也被称为“出家”。

自宫求职,那是宫中并未派人前来招选,而有些人家想要入宫求活,自行先净了身,设法请求入宫的一种做法。这些人虽被称为自宫,其实很多并非出诸自愿,常是由于生活实在困难,父母又受了一些在宫廷中有些门路的人的诱惑,才把自己的孩子先自净了身。希图能被收容进宫,当上一名宦官,借以求生,并图个升发的机会。这些人都比由宦官选招的人稍大些,甚至还有些将近成年的人。当然也有些确是出于自愿而自宫的,这类人的年龄就更大些,有些已是成年人了。这些人都是身临困境,迫不得已才走上了这一条路的。譬如明末盛极一时,被称为九千岁的大珰魏忠贤,便是这类人中的一个。魏忠贤原是个市井无赖,游手好闲,无所不为。他是因为输了钱,欠了很多赌债无法偿还,想躲进皇宫,赖掉那些赌债,才想到了自宫求职这一条路的。

自宫求职既已成为宫中宦官的一条来路,自然也就有了它的供求关系。求过于供,这倒没有什么,无非是宫中人手稍紧一些,及时派出宦官回乡招选,便可加以调节。供过于求,可就有些麻烦了,宫里面的人数已足,再难安插,而自宫求职者却仍源源而来,群聚京畿左近,到处流浪,惹是生非,实在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明代是个宦官用事极久极盛的朝代,故自宫求职一事也以明代为盛。在明宪宗成化年间,自宫求职的人已经多到了无法安插的地步,曾经多次明令严禁,但事已积之,早已势如波涛,虽加严禁,却也难有实效。这个情况,在《明宪宗实录》中已有几次谈到,这里选录几节,以见一斑。

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礼部奏:“近有不逞之徒,往往有自宫其弟□子侄,以希进用,聚至四五百人,告乞奏收,群众哄然,阻遏无计。”奏入,有旨:“此辈逆天悖理,自绝其类,且又群众喧扰,宜治以重罪。但遇赦宥,锦衣卫其执而杖之,人五十,仍押送户部,如例编发海户当差。自后有再犯者,本身处死,全家发边远充军。礼部仍移文天下禁约。”

十三年三月,自宫以求用者积九百余人,礼部以闻,上曰:“此辈以规避差役,违禁自宫,锦衣卫其执杖之,人三十,遣还当差,有再犯者,必罪不宥。”

十六年六月,礼部进自宫者至千余人,喧扰宫府,散满道路,乞照旧例,令巡城御史、锦衣卫五城兵马等官逐回原籍宁家。

二十一年正月,周洪谟等疏言:“自宫求进称为净身人者,动一二千人,虽累加罪谪,旋得收用,若不痛惩,无有纪极!今各王府累求内使,宜量以赐之,否则,仍发原籍原卫。今后宜依先年枷项放遣事例,勿复收用。”

《明世宗实录》对自宫之事亦有所记载,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记道:“时自宫无票帖未收者尚数千人,先是,正德二年(1507)九月,申男子自宫之禁,令锦衣卫五城兵马限三日尽逐出之,有潜留京者,坐以死。时宦官窃权者,泽及九族,愚民尽阉其子若孙以图富贵,有一村至数百人者,虽严禁亦不之止也。”

从以上所引各条来看,最先自成化十一年开始禁逐,至嘉靖十一年所记,历时已逾三朝,达五十余年。多次严禁、杖逐,非但不能禁绝,反而越禁越多:人数从成化十一年的四五百人,到成化末年,十一二年间,已增至动辄一二千人了。到了嘉靖年间,未收用者更已达数千人,甚至一村之中,自宫者便已多达数百人了。这个势头实在惊人。明宪宗认为这些人之自宫乃是为了规避差役,明世宗又说这些人是贪图富贵。这两种说法虽非全虚,但却都没能说到根本之处,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人们的生活日困,无以为生的人太多,所以才会有这样多的人不惜自残其身,或是伤及子孙,以求找到一条求生之路。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才会弄成这样的局面。

民间对于宦官,历来好评不多,提到宦官常带有一些轻贱憎恶的情绪。这种看法一是由于形貌,二是由其行为。宦官因为受过阉割已是一种六根不全的人了,在形体上表现出的是光面无须,嗓音尖窄。这种身残形变的人,原已使人易生憎厌,加以宦官外出办事,每每以为身在皇家,高人一等,显出一种倚势欺人、威福自恣的样子,而其所干的事又通常都是替皇家来盘剥人民,自然就更觉可恨可厌了。

对于宦官在形体上的变异感到憎厌,很多方面乃是由于受到长久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读书人更加憎厌宦官。读书人一向读孔孟之书,习圣人之礼,对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一语是奉行唯谨的,肤发且不敢伤,伤及本根,形变身秽,那还了得,真是“所恶有甚于死者”。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因替败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刑后他痛不欲生,只是为了要完成他的《史记》一书,才忍辱苟全,勉强活下来的。他在《报任少卿书》一文中,曾多次说到宫刑使人感到的奇耻大辱。他说:“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者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色变,自古而耻之。”他又依次历数诸刑,最后才提到宫刑,说是“最下腐刑极矣!”《文选注》于此释曰:“宫刑腐臭,故曰腐刑。”由此可见宫刑给人带来的切身的耻诟。太史公之身受宫刑,是由于汉武之一怒,应说是一场飞来的横祸,比不得那些自愿以此作为宦官的人,但他还要自憎不已,觉得已经成了“天下观笑”的人。并非自愿,尚且如此,对于甘心以此自献的宦官,洁身自好者对他们的轻视和鄙视,当然就更不待言了。

说到宦官来到民间总是干些倚势欺人、祸国殃民的事,实在也有很多必然的原因。首先,凡是能够出宫来为皇室办事的宦官,为首的常常都是在宫中已经爬上去的有些头面的人物,能跟着他出来的,也都是看着他的颜色干,一心想爬上去的各类小太监。但在这个数以千计的宦官群中,要想设法爬上一个较好的阶层,实在是很难的。因为竞争的对手都是六根不全、注定无后的宦官,他们为了竞争不得不拉帮结派,并投在已经攀上高位的大宦官的门下,以便得到援引。但因他们的特殊环境,彼此之间以诚相见的可以说是绝少,相互猜忌、排挤倒是常事。有利可图时,仇者可以暂时相亲;一旦逢到灾难,任谁都可出卖。很多一时颇有权势的大宦官,被扶植起来的门下倾害至死的事,实在是很习见。正因如此,巧于钻营的宦官都得练出很多狡诈的本事,才能保住自己,顺利地向上爬。还有,宦官所侍奉的不是后妃嫔御,便是诸王公主,这些人都是天潢贵胄,万不可轻易触怒。惹恼了这些人常会有不测之祸,所以对其更要尽心趋奉,不可或违,但得其高兴,就是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也得满口称叹,装得像是真的一样。“指鹿为马”,他们的老前辈赵高,老早就给他们留下了示范的教材。

他们在宫中是历尽那么多艰辛才爬起来的,一旦到了民间,自然便要任性而为,恣情掳掠一番了。况且他们出宫办事,多半总是奉命去向民间罗掘财物。为了便于复命,并也用以自肥,当然要大肆搜刮,扰得人民财竭力尽。出来办事的宦官要多捞些余润用以自肥,实在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来可以有些额外的供献,以博讨主子的欢心;二来出外办事是个肥差,宫里的大宦官也都在等着他们的供献。此外,如果出了什么差错,这些也可用来作为保命的本钱。

宦官们最怕的是朝政清明,一切井然有序,因为越是这样,他们就越少可以任性胡为。反之,朝政越是混乱,宦官们便越能得逞。宦官为害之烈,大多都在每个王朝的末世。因末世的宫廷常是贪奢无度,常常放出很多宦官到民间去任意搜刮,为害也就越厉。史册说到宦官为害之烈,每以汉、唐为言,实际上指的也都是汉、唐的末代。

史册所谓宦官为祸最烈的汉代,指的乃是东汉,特别是从汉和帝(刘肇)到汉灵帝(刘宏)的那一段时期。东汉时的宦官之所以得势,乃是由于他们帮助皇帝打倒了专擅朝政的外戚,渐次掌握了朝权和禁军之故,而外戚之得以专权,则又是幼主在位很难避免的事。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垂帘听政乃是必然之事,而太后的家人由于帮助太后理事而得总掌朝纲,也就是无可避免的事了。但等到皇帝年事稍长,自理朝政的心意日切,而久于专权的外戚却又恋恋不肯归政,自然不免要发生冲突。皇帝深居宫中,在他的左右能为之效力的只有一些宦官,他既不满于外戚,自然只有和宦官在暗中计议,共同设法除去外戚。宦官于是就有了主管朝政的机会。不过也有些已近成年的幼主,对于专权的外戚还并无太多的不满,倒是宦官们看不过外戚们长久掌权,怂恿着皇帝设法把外戚们除掉的。但不管是皇帝主动召集宦官,或是宦官说动了皇帝,结果反正都是一样:去掉了外戚,朝权便告易手,外戚倒后,宦官的势力便为之大增。更巧的是,自汉和帝以来,撇开那些为时极暂的少帝、冲帝、殇帝等人不说,即便是在位略久的诸帝,竟也全都是尚在冲年便即帝位的,所以太后临朝,外戚主政便不断重复,而宦官们协助皇帝又除去外戚,就不断地又重复了多次。

最先引起外戚与宦官之争的汉和帝,是在章和二年(88)二月,于汉章帝刘炟去世后继位为帝的,那时他才只有10岁,由于年岁太小,不能自理国事,所以由他的母亲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因而得以主政,掌握了朝权。待到永元四年(92),宦官郑众利用汉和帝不满于窦宪的一切专断的机会,暗中与和帝谋议,杀死了窦宪,朝权初次落入了宦官之手,使他们实力大增。

元兴元年(105)汉和帝去世,殇帝刘隆继位为帝,他在位不及一年便早死。又由汉安帝刘祜继位,刘祜即位时仅13岁,所以又由邓太后临朝,外戚邓骘主政。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邓骘仍旧紧握朝权,不肯放手。那时汉安帝已29岁,不能再行等待,便与宦官江京、李闰等人在暗中谋议,设法除掉了邓骘,夺回了朝权。宦官们经过这次斗争,势力较之以前,又增长了一步。

延光四年(125)汉安帝去世,最初继位的是被称为少帝的北乡侯,由阎太后临朝,外戚阎显当政。这次是因宦官们感到不满,由孙程等19名宦官带头闹事,杀了阎显,改立了当时年仅11岁的刘保为帝,也就是后来的汉顺帝。这时,宦官的势力已比昔日更强,所以敢于自己起来废立改立。

建康元年(144),汉顺帝去世,继之而立的有冲帝刘炳和质帝刘缵,这两个人都是幼年便被立来继位,但又都是即位不久便夭折了的。最后登上帝位的是汉桓帝刘志,他即位时15岁,原已不算太小,但却仍旧依照惯例,由梁太后临朝,外戚梁冀当政。梁冀是所有当政的外戚中最横暴的一个,汉桓帝受其欺压,早已极为愤恨,终于在延熹二年(159),桓帝与内监单超等人暗中计议,安排妥当,先动手杀了梁冀和他的家人,然后又把梁冀的党羽三百余人也都拿住杀了。在桓帝即位之际,宦官的权势原已增大,但经梁冀专权多年,对宦官不断予以压制、分化,宦官的势力已经弱了很多,如今一举除掉了梁冀,消灭了他的党羽,宦官重又掌权,他们的势力重又振兴起来。宦官们这次做得比以前更为彻底,他们把朝中事务几乎全都抓尽,不但朝内朝外大小官职差不多都为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党羽所据,甚至连朝野名流和太学生的利益也都成了他们攫取侵夺的目标。名流和太学生们为此对宦官极为不满,不断指责他们,说他们“虐遍天下,民不堪命”。

永康元年(167),汉桓帝刘志去世,继之登上帝位的是年仅12岁的汉灵帝刘宏。新即位的皇帝刘宏又因年幼不能理事,例由窦太后临朝,外戚窦武主政。当朝的窦武,一上来就感到棘手,因为宦官们得势已久,朝中诸务尽都落入了他们的手中,很有些尾大不掉之势,他的政令很难施行。窦武很想把这些跋扈的宦官们除掉,却又怕自己力量不足,招来不测,就想联合当时的名流共同除去他们。他不断与名流李膺、陈蕃等人私下商议,还安排了动手的步骤。然而事机不密,他们的布置还未就绪,却已为宦官们得知,并且在他们动手之前就先下了手。建宁元年(168),宦官们开始动手,先杀了窦武、陈蕃和他们的全家,随后又杀害了李膺、范滂等一百多人,并把和陈蕃、李膺等常通声气的所谓清流者们也都抓了起来,予以禁锢,人数共约六七百人,还有太学生们,被捕的也有一千多人。杀掉了外戚窦武和名流多人,宦官们的势力至此而益增。

光熹元年(189),汉灵帝去世,少帝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外戚何进主政。那时宦官的势力已大到空前,朝中一切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何进当朝不过是挂个空名,朝中诸务几乎毫无可由他着手之处,何进心有未甘,也想动手除掉这些宦官,他找到手中握有相当武力的司隶校尉袁绍商谈此事,但又怕袁绍握有的武力不够充足,暗中又派人到陇中去招请当时领军屯驻在扶风的前将军董卓,要他率领所部即行进京,想让他与袁绍合力,一举灭绝宦官。何进召集兵马,干得有欠周密,董卓应召,还在路上,宦官们却已先知道了。他们大为吃惊,抢先在宫中动起手来,不但杀了何进,就连何太后也被他们杀了。在外边的袁绍,听说宫里的宦官们已经开始动手,为了自保,便也纵兵杀入宫去。混乱之中,袁绍干得倒很得势,他吩咐杀入宫中的军兵,见到宦官便杀,一个也别放过。他这一仗杀得很是彻底,宫中的宦官几乎被他完全杀尽,甚至一些没有胡须的人,也被误认为是宦官,全被杀了。宦官与外戚之争,经袁绍这样彻底地一干,宦官一时元气大伤,算是终于告一段落。但紧跟着的却是董卓率军入京,赶走了袁绍,废了少帝刘辩,另外立了汉献帝刘协。汉献帝是汉代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先在董卓的手中,后来又转入曹操的手中,苟延残喘地当了31年的皇帝,其时虽然不再有宦官与外戚之争,但汉之为汉,却已名存而实亡了。

唐代宦官的声势称盛,开始于唐德宗(李适)在位的兴元元年(784),那时唐代的藩镇割据之势已成,因而唐德宗对于领兵在外的将领们都不放心,要派出一些他所亲信的宦官去监视他们。他最初派出窦文场和霍仙鸣这两个宦官,让他们到左、右神策军中去做监军。等到贞元十二年(796)时,唐德宗便将左神策大将军柏良器的官职贬去,而任窦文场为左神策军中尉,霍仙鸣为右神策军中尉,并明令左、右神策军此后俱由中尉来管辖。这样一来环绕京畿一带的禁军便全落入了宦官的手中。窦、霍二人又不断加以扩充,后来所辖人数竟达十五万之多,他们的势力也随之增大了。

晚唐时期的宦官由于手中掌握了这么大的兵力,他们的声势实已远远超过了东汉末年的宦官。东汉之末的宦官不过只杀了几个外戚,对于皇帝可是一个也没敢杀过;晚唐的宦官可就不同了,那时不但很多皇帝的拥立和废黜都由他们做主,就连一些皇帝的生死,常常也是由他们来决定的。

晚唐时期,第一个由宦官所立的皇帝乃是唐宪宗李纯,他是由宦官俱文珍和当时的一些朝臣联合着拥立的。那是在唐德宗去世后,唐顺宗李诵初立,局势未定,俱文珍等趁机把他拥上帝位的。李纯因为是由宦官拥立而得帝位的,所以他就特别倚信宦官,其中最为他看重的便是宦官吐突承璀,他任命吐突承璀为内常侍,知内侍省事,统率所有的宦官。他还任命他为左神策军中尉,不但把禁军交由吐突承璀来掌管,甚至将当时中外诸将的调动指挥权也交由吐突承璀来管。唐宪宗一共做了15年的皇帝,他是由宦官所立,但到后来,也是被宦官给杀掉的。唐宪宗为了求仙和长生,很早便开始服用丹药,由于药性燥烈,他变得性情烦躁怪异,动辄便要杀人。常在唐宪宗左右的,差不多都是些大大小小的宦官,因此在他性发时被杀的,常常也就是这些宦官。唐宪宗李纯,倒是个颇能有些作为的皇帝,在平定各路藩镇上,他还做出了一些成绩。由于他的性情,那些拥立了他的大宦官们,早已兴起了废立之心,想另立一个和顺点儿的皇帝来代替他。不过唐宪宗又颇具杀伐手段,使宦官们也不敢轻动。然而唐宪宗的暴烈,终于使得他们忍无可忍,就在元和十五年(820),寻到个机会把唐宪宗杀了。

由于唐宪宗还在世时大宦官就已想着要试行废立,所以在那些大宦官的心目之中,各有各的继位人选。宦官梁守谦和王守澄等人所看中的人是皇太子李恒,他们认为,父死子继,这样最为合适,也少争端;然而,有军权在握的吐突承璀却不赞成,他想要使之继位为帝的是和他亲近的澧王李恽。他们相互争持着,一时不相上下。但得到弑杀唐宪宗机会的是梁守谦和王守澄那帮人,他们杀掉了唐宪宗后,先把唐穆宗李恒拥上了帝位,然后顺手又把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也都杀了。宦官们胆敢杀掉一个在位已有15年的还有些作为的当朝天子,跟着又杀了一个有争位身份的亲王,这实在是旷古未有的奇事,而更奇的却是,满朝的文武官员竟眼看着他们不断地杀,却都噤不敢言,连说个“不”字的都没有。由此也可看出,晚唐时宦官们的势焰之大,已经到了何等的程度。

由梁守谦和王守澄所立的唐穆宗李恒,在位为时实在很短,他和唐宪宗一样,也是个渴望长生,拼命乱服丹药的人。他在位只有4年。从元和十五年(820)初,到长庆四年(824)初,他便因所服丹药的药性发作而短命身亡了。

继唐穆宗李恒被立为帝的乃是唐敬宗李湛,他也和唐穆宗一样,是个只想着过自己的放纵生活,对于朝政绝不过问的人。这样,在他在位之时,朝政便更进一步地落入了宦官们的手中。唐敬宗比唐穆宗在位的时候更短,他从长庆四年元月登基,只坐到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在位还不满3年,便被一心想要拥立唐宪宗的儿子李悟为帝的宦官刘克明所杀,结束了他的皇帝生涯。

唐敬宗突然被杀,引起了朝中极大的混乱,那时已经身为枢密使的宦官王守澄,为了争夺势望,发动了禁兵入朝平乱。他杀掉了宦官刘克明和绛王李悟,而改立唐文宗李昂为帝。这位唐文宗乃是唐穆宗李恒之子,原名李涵,受封为江王,是在即位为帝时才改名为李昂的。唐文宗最初乃是个不甘心由着宦官们来摆布的皇帝,他在位时,曾不断秘结朝臣,设法与宦官对抗。但是,那时宦官的势力已成,根基已深,他的多次挣扎都以失败告终。到太和九年(835)唐文宗又与李训、郑注等人密谋杀尽宦官,但他们为执行此事而策划的“甘露之变”(1)因出了岔子,也失败了,结果唐文宗倒成了宦官们的俘虏,被软监起来,孤零无助,每日唯以饮酒消愁。他曾赋诗自遣,自称受制于家奴,境遇比周赧王、汉献帝还要不如。唐文宗就这么一直活到开成五年(840),才因病而死。

在唐文宗之后即位为帝的是唐武宗李炎,他是由宦官仇士良和劫余后的朝臣们共立的。唐武宗由于任用了颇有才能的李德裕为相,对内对外都颇有成就,宦官们的势焰也略见减弱。但唐武宗也是个迷信服食丹药可以长生的人,他服食到会昌六年(846),又因药性发作而去世了。

继唐武宗而为帝的是唐宣宗李忱,他也是由宦官们的拥立而登上帝位的。这唐宣宗为人颇有智术,即位以来便严禁朝臣与宦官之间有所往来,这个禁令使朝臣与宦官们声气难通,彼此对立,这样便使为势已大的宦官们的势头稍见减弱,他也可以略有所为。唐宣宗和在他以前的几个皇帝一样,也酷爱服用那些据说可以长生的丹药。但他是在大中十三年(859)去世的,也是死于药性发作,只是他在位的时间略长。

紧接着唐宣宗被拥上帝位的是唐懿宗李漼,他是在大中十三年八月唐宣宗去世便登上帝位的。唐懿宗才即位便赶上了浙东农民起义。那时宁国人裘甫率众起义,首先攻下了剡县,很快就集众至三万余人,造成了很大的声势。这次的起义虽说前后只有几个月就被官军大力镇压下去了,但它却代表着农民的心声,农民的意念。这次的起义竟成了农民起义的嚆矢,此后的农民起义便此起彼伏,不断发生了。

唐懿宗是在咸通十四年(873)死去的,在他在位的这十多年里,虽说没再发生过比浙东农民起义更大的暴动,但旋起旋灭的农民起义还是不断发生。他去世以后,唐僖宗李儇登基。其在位期间,由王仙芝和黄巢所率领的彻底动摇了李唐王朝的农民大起义,便爆发了。

唐僖宗李儇是由宦官田令孜拥立为帝的。宦官们为了便于掌握由他们拥立的皇帝,在拥立之初,先杀光了唐懿宗所遗留的年长诸子,只留下了年仅12岁的李儇,让他来当皇帝。那时的朝政全由田令孜一人把持,唐僖宗不过是个傀儡,摆在那里做个样子而已。李儇成天只是玩耍,一切实际也真得全要依靠田令孜,他甚至称田令孜为“阿父”。

最初发动农民起义的王仙芝,乃是濮州人,他是于乾符元年(874)在河南长垣县带头起义的。起初,他只聚集起了数千人,直到次年,乾符二年(875)他攻下了濮州和曹州,四方的农民才纷纷起来响应,人数一下子也多了起来,黄巢便是在那时和王仙芝会合在一处的。黄巢是山东冤句县人,他在王仙芝起义后,也聚集起了数千人遥为呼应,和王仙芝会合后,他带领的起义军不断扩大,很快便增到了数万人。唐代从乾符元年到中和四年(884),是晚唐农民大起义从爆发到兴盛,又转到消亡的一段时期。到中和四年以后,实际的局势已成为以李克用和朱全忠为主要人物的藩镇相争的局面,宦官们把持着的那个朝廷竟已成为政令不行,势难自保的小朝廷,干不成什么事情来了。虽然在唐僖宗之后又由宦官杨复恭在文德元年(888)三月拥立了唐昭宗李晔,表面上还保持着宦官专权的样子,实际上却已是政令难出国门,无足为道了。

自唐而下,历经五代、宋、元,宦官在朝政中虽仍占有一些颇具影响的地位,但与汉、唐相比,却又显得望尘莫及。到了明代,宦官的活动变得触目惊心,另具特色。

明代是宦官用事历时最久的一朝。明初,在明太祖和继之而即位的建文帝时期,由于那时对宦官的管束极严,他们的活动很少,可以忽略不计。但从明成祖夺取帝位以来,直至崇祯十七年(1644)明代灭亡,二百多年来,都是宦官极为活跃的时期,历时之久,即以汉、唐而言,也难与之相比。但明代宦官用事的时间虽长,势焰却又不够,在对于皇帝可以兴废由己这一点上,却又远远不及汉、唐。即如明末天启年间,已经成为干儿义子满朝堂,生祠遍天下、被人呼为九千岁、与称万岁的天子几乎已是平起平坐了的大珰魏忠贤,原已起了篡位之心,并且很不想让人把信王召进京来嗣位,但因他所握有的朝权、军力等都还不足,不但未能阻挠崇祯嗣位,而且在崇祯即位三个月后,便完全垮了。这种情况,若和汉、唐相比,特别是和晚唐时的宦官相比,在气势上可又差得太远了。

清代入关以后,一切都因袭明制,然而对于宦官却一反明代之所为,对待他们变得很是严厉,立有不许宦官出京之戒,在宫中的限制也较明代为多。所以清代宦官的权势比着明代要差得多,为害民间的处所也少于明代。但宦官身居宫中,在帝左右,要想让他们与政治绝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在一向以英明自诩的清高宗(乾隆)的鼎盛时期,还发生了军机大臣于敏中与宦官高从云等内外勾结,窃探硃批的事情,使乾隆感到非常羞怒,大发了一阵雷霆。于敏中因有失圣意而病,乾隆派人前往探病,带去的恩赐之物,竟是他常在大臣们身后赐给他们用于在棺内覆盖尸身的陀罗经被。于敏中睹物会意,不久遂以病势不起,已经去世见闻。此事在清代流传很广,人们论及内外交接最应慎戒时,每每以此为例。清代宦官最为活跃的时期,是在清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在先慈禧所最宠爱的宦官是安德海,慈禧常叫他为小安子。这个小安子仗恃着慈禧的宠爱,平日无恶不作。为了讨好慈禧,小安子时常外出,到各省去横行勒索,其势焰之高,为害之大,比起明末那些在外横行的宦官来,几乎还有过之。那些地方官们,知道安德海是太后身边的红人,都很怕他,由着他在境内横行。但是那时却也有不怕祸事,敢于打击邪气的人,譬如山东巡抚丁宝桢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次,小安子去到山东,在省城一带大肆横行,丁宝桢得知这个情况,便以“祖宗向有内监不许出京之戒”为由,指称小安子是个冒充太监,招摇撞骗的恶棍,吩咐人们把他拿来,问也不问,马上杀了。丁宝桢奏明慈禧也说他在济南拿到一个冒充安德海的恶棍,已经即行正法了云云。慈禧虽然知道丁宝桢是存心要杀安德海的,但因他抬出了“祖宗严禁宦官出京”之戒,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忍了。

在小安子之后见宠于慈禧的是宦官李莲英。李莲英原本是给慈禧梳头的太监,小安子被杀后,他就窜上来了。李莲英得宠后所干的坏事比小安子要多得多,但他吸取了小安子的教训,除非跟着太后,他自己只在京中横行,决不单身出京。

清末的宦官,其势焰远不及明末的宦官那样豪横,这虽与清朝执行禁例比明朝要严有关,但时势的变易也是原因之一。在太平天国革命以后,封建王朝的崩溃已极显见,宦官们无论自觉或是不自觉,大概都已经感到,他们的来日实在是已经无多了。

(1) 甘露之变是密谋除去宦官的李训在郑注去往凤翔后,唐文宗自己单独安排的。他先在左金吾厅近处设下数百名伏兵,然后令人谎奏在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降有甘露。唐文宗故示不信,派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领众宦官去那里察看,以便在那里把他们围杀。仇士良等抵达前发现了伏兵,率众逃回殿上,先把唐文宗劫持在手,然后派出神策军分头杀了李训、郑注等人,这次事变宦官们前后杀了李训、王涯、郑注等共达一千数百人,朝陛为之一空,而宦官们则更进一步,完全控制住了皇帝。他们的势焰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