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内有一些學者倡議建設“中國古典學”學科,開展相關研究。有人想當然地認爲,中國古典學就是研究中國古典。我們一直在研究中國古典,現在又强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國古典學”不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其實問題没有這麽簡單。古典學的概念是西方人創立的,我們是從西方借入這一概念的。要構建中國古典學,首先就面臨兩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即我們所要構建的中國古典學,與西方古典學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與中國傳統的古代歷史文化研究之間,又存在怎樣的不同。

西方人之所以創立“古典學”這一概念,與西方文明的發展過程有關。以希臘、羅馬文化爲主體的西方早期文明,在公元四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中世紀後,陷入沉寂。直到十四世紀以後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西方才重新挖掘和認識希臘、羅馬文化。這一傳統發展到十八、十九世紀後,逐漸形成了現代學術意義上的古典學研究。先是以研究希臘、羅馬文化爲主,後來逐步擴展到對中世紀文化的研究。也就是説,西方古典學的誕生和發展,主要是因爲西方文明曾出現斷裂而造成的。它也因此具有一系列特點,如特别注重對早期語言、文字的辨識,特别注重對手稿、版本和僞造文獻的鑒别,特别注重對早期文獻的載體如紙草、銘文、錢幣和其他考古材料的考察,特别注意將有限的文字文獻與遺存的碑刻、雕塑、建築等實體文物結合起來考察等等。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西方古典學對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和中世紀文化中的歷史、思想、制度、技術、藝術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展開全面的研究。

在西方古典學的直接影響下,當西方學術界開始將眼光投向東方時,誕生了東方古典學。最初主要是研究東方古代文化與西方古代文化的關係,然後逐步發展到以研究東方古代文化本身爲主,並且逐步演化出亞述學、埃及學、赫梯學、古代希伯來文明、伊朗學和印度學等諸多分支領域。由於這些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也大多經歷了斷裂期,甚至已經滅絶,所以東方古典學的研究基本上也是按照西方古典學的模式展開的,如也是從辨識早期的甚至已經失傳的語言、文字開始,特别注意將有限的文字文獻與遺存的碑刻、雕塑、建築等實體文物結合起來考察,相應地也特别注重將語言、文學、歷史、宗教、藝術、建築等學科打通研究等。東方古典學的誕生和發展,首先也是因爲東方諸多文化曾經經歷沉寂甚至滅亡,與近代之間有時間上的斷裂;其次是因爲東方古代文化對西方世界來説,是一種遥遠陌生甚至神秘的文化形態,在空間上有距離。

總之,西方古典學(含東方古典學,下同)的誕生和發展,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是西方文明和部分東方文明特殊發展過程的産物,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因此,西方古典學和東方古典學的存在没有問題,中國學者在中國研究西方古典學和東方古典學,也没有問題。但要構建中國古典學,是否必要?如何構建?就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