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传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有文字记载的饮茶历史也有数千年之久。如今全球已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一百六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二十多亿人在饮茶。可以说茶的发现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重要贡献。

要想全面了解茶文化,首先要了解陆羽的《茶经》。它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史上的一部巨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在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是研究茶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

陆羽其人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竟陵子,世称陆处士、陆文学、陆三山人、东园先生等。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据《文苑英华·陆文学自传》记载,陆羽三岁就成了孤儿,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在寺院里。智积禅师让他阅读佛经以及宣扬超脱人世、摆脱世事束缚的书籍,然而陆羽却一心向往儒学。智积禅师屡劝不从,于是令他打扫寺院、清洁僧人厕所、用脚踩泥涂墙壁、背瓦片盖屋顶、牧牛等以示惩戒,但陆羽坚持学习儒家经典的信念却毫未动摇。在繁重的劳作之余,陆羽仍然坚持学习。因没有纸,陆羽用竹枝在牛背上画着学写字。智积禅师知道了陆羽坚持学习这件事后,唯恐陆羽受到佛经以外书籍的影响,离佛教教义越来越远,就将他管束在寺院里,让他修剪寺院杂乱的草木,并让年龄大的徒弟看管他。有时陆羽因诵读经书精神恍惚,看管的人认为他懒惰而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鞭子打断为止。陆羽因此感叹:“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陆羽因为厌倦繁重的劳役和人身不自由的状况,于天宝元年(742)逃离了寺院。陆羽随后投靠戏班,从事优伶之业,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并将平时演戏的角本、民间滑稽故事等整理搜集,著有《谑谈》三篇。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楚地人聚饮于沧浪之洲,当地官吏召陆羽为伶正之师。时任河南府尹李齐物谪守竟陵,在聚会中见到陆羽,握手抚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赠予他。后来李齐物举荐陆羽到火门山(今湖北天门北)邹夫子门下读书,陆羽这才得以接受正规的教育。天宝十载(751),陆羽离开邹夫子,结束了五年的学习生涯。天宝十一载(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羽结识。两人交游三年,经常“相与较定茶、水之品”。临别时,崔国辅特地赠送陆羽白驴、乌犎牛各一头,以及文槐书套一枚。这些物品都是崔国辅所珍视的,由此可见二人交情之深。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士人多渡江向南以避战祸,陆羽也随流民渡江南行。至德二载(757),陆羽至无锡,品惠山泉水,结识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行至吴兴时,结识了皎然和尚,二人同为茶道中人,一见如故,遂结为“缁素忘年之交”。乾元元年(758),陆羽与皇甫冉在南京栖霞寺采茶时相遇。皇甫冉与陆羽离别之时,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唐肃宗上元元年(760),陆羽“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唐代宗大历二年(767)至三年(768)间,陆羽常在常州义兴县(今江苏宜兴)君山一带访茶品泉,他建议常州刺史李栖筠上贡阳羡茶。大历七年(772),颜真卿任湖州刺史,由此湖州文坛品茶吟诗等茶事活动达到了高潮。大历八年(773)三月,陆羽应颜真卿之邀参与重修《韵海镜源》。这年冬天,《韵海镜源》编纂完成,颜真卿在湖州东南建新亭以示纪念,因在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竣工,陆羽名之为“三癸亭”。皎然作《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以记之。

大历十二年(777),颜真卿离任湖州,陆羽也开始了新的游历。建中三年(782),陆羽移居江西。唐德宗贞元元年(785),陆羽到信州(今江西上饶)茶山,与孟郊交游唱和。贞元二年(786),到洪州(今江西南昌)玉芝观、庐山等地,与权德舆、戴叔伦等人交游唱和。贞元五年(789)后,陆羽入岭南节度使李复幕府担任幕僚。贞元九年(793),陆羽由岭南返回杭州,与灵隐寺道标、宝达禅师交游唱和,自此以后行迹不明。陆羽死后葬于杼山,其墓与皎然塔相对。

陆羽在文学、史学、茶学以及地理、方志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据《陆文学自传》记载,陆羽著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三卷,在当时曾产生一定影响,皇帝征召他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皆不就职。

《茶经》的成书过程

陆羽被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后,幼年就在寺中为智积禅师煮茶,因其所煮茶适合智积禅师的口味,以致后来陆羽离开龙盖寺后,智积禅师不再喝其他人煮的茶。幼年这段经历对陆羽后来的茶事影响至深,它不仅培养了陆羽的煮茶技术,更激发了陆羽对茶的无穷兴趣。

关于《茶经》的成书时间,学界有上元二年(761)以前、广德二年(764)、大历十年(775)、建中元年(780)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根据上元二年(761)陆羽《陆文学自传》一文中提及所列著作已有《茶经》三卷,由此说明《茶经》成书于陆羽撰写自传之前。日本学者布目潮沨先生考证《茶经·八之出》所列产茶州县地名均为758—761年所改,因此推断《茶经》初稿形成于761年以前。第二种说法根据《茶经·四之器》记载陆羽自制风炉,其足铭文有“圣唐灭胡明年铸”,“圣唐灭胡”即指763年平定安史之乱,陆羽于764年铸风炉,当然也可看作是对《茶经》的一次修订。第三种说法是陆羽在大历八年(773)应颜真卿之邀担任《韵海镜源》编撰工作时,接触到大量新的文献资料,这有助于补充修订《茶经》中关于历史、文学、医药、人物等相关的资料。因此陆羽在完成《韵海镜源》编撰工作后,于大历十年(775)又对《茶经》进行第二次修订。第四种说法,建中元年(780)指的是《茶经》的正式刊行时间。主要依据是此后陆羽移居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却未如在浙江湖州时那样将所经历地区的茶产细致记入《茶经·八之出》的小注文中,说明未再修订,即使修订也未能刊刻行世。

以上四种说法各有依据,可以肯定的是,《茶经》在完成初稿后的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而且初稿和修订稿都曾在社会中广为流传,但最终修订完成不会晚于780年。

《茶经》的内容

《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章,七千多字。

上卷三章,分别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一之源”主要论述了茶树的形态、植物性状、“茶”字的构造及其名称、茶树的生长环境、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也提到了茶叶采摘、制造不及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等。“二之具”详细介绍了采茶、蒸茶、压制饼茶、封藏饼茶的十多种器具,从形状、质地、尺寸到用法、功能一一详细说明。“三之造”论述了茶叶的采摘时间、采制方法以及成品茶的外形特征与鉴别方法。中卷一章,为“四之器”。详细介绍了风炉、灰承、筥、炭挝、火䇲、、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䇲、鹾簋、揭、熟盂、碗、畚、纸帊、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煮茶和饮茶用具,每种煮茶和饮茶用具都写明制作原料、制作方法、规格及其用途。下卷六章,分别为“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五之煮”详细介绍了唐代茶汤完整的煮饮程式。其先用火烤炙、再蒸捣成末、然后再用炭火择水烹煮取饮。“六之饮”详细论述了饮茶的现实意义、饮茶的风俗和饮茶的方式方法,重点分析“茶有九难”及正确的品饮方法。“七之事”比较全面地收集了有史以来至初唐的有关茶的历史文献资料四十八则,按其内容可分为医药、史料、诗词歌赋、神异、注释、地理和其他七类。“八之出”论述了唐代全国名茶产地和茶叶品质高低。作者实地考察以及亲身体验的地区记之较详,而对未曾到过并进行实地考察的地区,则称“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由此体现作者客观诚实的科学态度。“九之略”论述了在一定条件下怎样省略茶叶采制工具和饮茶用具。在放松自由的山林里,运用茶具要讲求灵活性,器具足用即可,“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说明王公贵族之家,只有完整使用全套茶具,茶道才能存而不废。“十之图”中要求将全书内容在白绢上写录下来,挂在室内观看,使其内容“陈诸座隅”“目击而存”,既便于记诵,又便于欣赏,实际上是指明《茶经》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茶经》的版本

《茶经》自问世以来,历代传抄刊刻不绝。据宋陈师道《〈茶经〉序》记载:“陆羽《茶经》,家书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民国时期,《茶经》版本有六十多种,现存的自宋代至民国的版本约有五十余种。宋时磊《唐代茶史研究》中说:“《茶经》的版本流传可分为抄本和刊本,刊本按形式可分为丛书本、独立刊本、附刊本三种,按内容可分为初注本、无注本、增注本、增释本和删节本五种。”丛书本,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咸淳九年(1273)左圭的《百川学海》本,后又有《百家名书》本、《格致丛书》本、喻政《茶书》本、《重订欣赏编》本、《清媚合谱》本、《唐宋丛书》本、《五朝小说大观》本、《唐人百家小说》本、《稗史汇编》本、宛委山堂《说郛》本、《古今图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唐人说荟》本、《学津讨原》本、《植物名实图考》本、《湖北先正遗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独立刊本如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柯双华竟陵本、万历十六年(1588)程福生竹素园陈文烛校本、万历十六年(1588)孙大绶秋水斋刊本、明乐元声倚云阁刻本、明汤显祖《别本茶经》本、清雍正七年(1729)仪鸿堂本、民国西塔寺常乐刻《陆子茶经》本等。附刊本如清雍正十三年(1735)陆廷灿寿椿堂《续茶经》之《原本茶经》本、道光元年(1821)《天门县志》附刊《陆子茶经》本等。

另外,《茶经》也流传到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据日本京都大学森鹿三教授《中国茶书的日本传入》一文中称,1191年7月荣西从宋国携带其手写的《茶经》入日本,这是《茶经》引入日本的开端。日本学者布目潮沨认为明代万历年间,日本开始出版《茶经》的单行本。日本元禄五年(1692)《文益书籍目录》录有春秋馆发行的《茶经》两册,这是最早的日语版《茶经》。韩国的版本有崔凡述《韩国之茶道》本、韩雄斌《茶文化之研究》资料本、徐延柱《茶经》本、金荣学《韩国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经》刊本、金明培《茶经》刊本等。美国有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本、弗郎西斯·卡朋特《茶经》本,英国有《大百科全书》本,意大利有《陆羽〈茶经〉》本,另外法国和德国也有《茶经》译本。

《茶经》的影响和意义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被奉为茶文化的经典,在茶文化史上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茶经》的出现,使茶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通志·艺文略·食货类》《郡斋读书志·农家类》《直斋书录解题·杂艺类》《宋史·艺文志·农家类》等书中都有著录。

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并序》对陆羽和《茶经》推崇备至:“自周已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未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矣。”宋陈师道《〈茶经〉序》的评价亦堪称精到:“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异域遐陬,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可谓智矣。”今人王旭烽《瑞草之国》认为:“《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性文本,使茶文化具备了经典的意义,完成了茶从粗放性走向艺术化的过程,使一种物质事象和精神事象结合成一种文化事象……也为后世的茶文化活动提供了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茶经》是中国茶学的开山之作,在《茶经》的影响下,茶学专著随之涌现,较为著名有五代毛文锡《茶谱》、宋蔡襄《茶录》、宋赵佶《大观茶论》、明朱权《茶谱》等。与《茶经》同名或相似的则有宋周绛《补茶经》、明真清《茶经外集》、明孙大绶《茶经外集》、明张谦德《茶经》以及清陆廷灿《续茶经》等。这些茶书既有对陆羽《茶经》的注解,又有补充和发展。因此陆羽《茶经》的问世,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将茶推上了“国饮”的高度。

《茶经》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以及近年在东南亚和欧美盛行的茶文化,无一不是在陆羽《茶经》的影响下而渐次发展起来的。茶叶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陆羽《茶经》亦当推首功。

本书的处理方式

本书以现存最早刻本南宋咸淳九年(1273)左圭的《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并参酌《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进行校勘。

本书在整理过程中,还曾参考吴觉农《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7)、鲍思陶纂注《茶典》(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宋一明《茶经(外三种)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沈冬梅编著《茶经》(中华书局,2010)、朱自振、沈冬梅编著《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杨东甫主编《中国古代茶学全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于良子注释《茶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曹海英译注《茶经·续茶经》(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崇贤书院译《图解茶经·续茶经》(黄山书社,2015)、肖思学译注《茶经·续茶经》(团结出版社,2016)、郭孟良注译《茶经·续茶经》(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宋时磊著《唐代茶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文轩《茶经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8)等专著,另参阅沈冬梅论文《陆羽〈茶经〉的历史影响与意义》(《形象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在此一并致谢!

为方便读者阅读,依照本套丛书体例,原文一般不出校记,明显文字错讹径改;一些影响理解原文的错漏之处,在注释中做简要说明。注释除了一些疑难字词的注音和解释外,侧重典故、名物等文化常识的说明。译文以直译为主,以便读者理解原文本意。点评部分尽量融汇各章内容进行解读,并适当扩展,为读者品读提供参考。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本次整理中定有不少谬误与不当之处,敬祈读者指正。

杜斌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