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28奇谋收服灾民

端蕙玖看着他们撤走,跳起脚追了几步,骂道:“哎,别走!你们这些人空有一身武艺,不去打西凉人,却抢劫自己人。什么德行呐!”

随风远远传来孙三娘一句冷哼:“哼,西凉用大虞边城的百姓做盾,使大虞军连番吃败仗。如今我们连自己家人都养不活,饭都吃不饱,还指望我们去打西凉人?丫头,人各有志,管好自己就行了。”

看着他们已经走远,端蕙玖只好走回来对着空旷的坟地大喊:“贺明哥哥,我来找你啦,你在哪里?”

非烟受了内伤和德康共乘一骥往前疾驰,远远的只听到端惠玖焦急的呼喊声随风传来,却不能回应。他扭头看着身后越来越远的那个人影,掩不住眼里不舍的伤悲,他伸手想要揽住的那个身影,在德康快马加鞭的奔驰下,终归无力再回应她,而被德康裹挟着远去了。

何耀曦夫妻看见这小夫妻俩人出去一天,现在只有一个人回来。就连忙来问缘由:“慧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端惠玖神色黯然的说道:“大虞军连败,德康不甘心自己就这么走,所以把贺明也劫走了。”

季氏闻言担忧的的对何耀曦说:“唉,这往后咱们怕是没有安生日子可过了。他爹,你说这可怎么是好呀?”

端惠玖红着眼对何家二老说:“爹娘,人是追不回来啦,可是我们的日子还得过。今日我累了,我去歇息了。”

何耀曦和季氏闻言对视一眼,又看她神态消沉,季氏安慰她道:“哎,这几天你也忙坏了,好好歇息吧。”

说完夫妻俩就相携着转身离开了,走在回房的路上季氏忍不住问丈夫:“他爹,你说这可怎么办呢?慧儿好不容易招了个女婿,还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人就被别人拐走。以后女儿要是一蹶不振,可怎么办呢?”

何耀曦看了妻子一眼,慢悠悠地说道:“女儿黯然是有,但是她是不会一蹶不振的。老婆子,你可知道?以我这几月和她相处来看,咱们慧儿非一般闺阁女子,她是个胸有丘壑的孩子。你且看看吧,等过几天后,她就会振作起来的。这几天你让人不要去打搅她,吩咐下去好好照顾她就行。”

季氏满脸无奈的叹道:“哎,好。可怜我的慧儿,要是换了别人,这是要哭死了。哎······”

果然端惠玖在自己屋里沉寂了三天,她明白自从知道了非烟的身世,她就有了一个应对两国战局的新计划。所以她才安排桃花卫故意设计逼走非烟,这其中固然是为了自己能有借口面对洛钧舒。但是也是她经过这段时间千思万想,针对西凉的第一步棋。

利用非烟对自己的感情做筹码,虽然不太光明。但是看着边城两国生灵,因为战争而涂炭,也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她计划联合耶律藏,利用非烟的身份,在西凉王城搅起一滩浑水,来影响这场战争的走向,尽快达到两国止战和谈的目的。所以她虽然觉得心里愧对前世今生非烟的深情,也不得不选择牺牲他多年的陪伴和付出。

腊月二十九她给留守的桃花卫甄一鸣传信,安排他给孙三娘传递消息,将她出现在呈轶镇的消息透露给洛钧舒。至于以什么样的方式见洛钧舒,她也做了详细的安排。安排好一切后,她就只带着立春和红梅俩丫头,去了呈轶镇外十里外的黄沙坡,进行她离开何家之前的准备。

此时回归流沙村的卓思朗,已经静静修养腿伤三个月。他的腿伤经过元新打断重接后,如今也能下地做走路的康复练习了。一一兄妹对这位漂亮的舅爹,那是相当的好奇。洛钧舒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也知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跟一一亲娘呆的时间最久的一个人。孩子们期望能从他的嘴里,知道更多关于端惠玖的故事。

他们在此地一连几个月搜寻她的踪迹都无果,孙三娘几个人带着给孩子们的年礼回来,也没有带回好消息。眼看着年关一天天逼近,洛钧舒都等的有点沉不住气了。除了吩咐端十三带领的三十名端家亲卫留下继续搜寻外,就下令所有人于腊月二十八一早启程,回燕梁城和崔氏夫妻团聚过年。

自从孙三娘七人截杀德康过后,留守的桃花卫甄一鸣一直静静等着少主的召唤。腊月二十七接到了孙三娘送来消息的端惠玖,经过一天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让甄一鸣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将她的消息传给洛钧舒。

并嘱咐他只将洛钧舒主仆秘密引到呈轶镇,其他人按照原定计划回燕梁城待命,等待她在合适的时机回归。

端蕙玖觉得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在心里一直思索多日的,关于改善边民生活的计划,可以就此开展了。这样也可以分散她对非烟的愧疚感。

于是她在第二日,就带着立春和红梅俩丫头,去了镇西十里外的黄沙坡。

辰时她派人将何耀曦夫妻也接来这处新买的荒地。然后指着眼前荒地上的大片矮小灌木和枯草,对他们说:“爹娘,经过这几个月,我实地考察。发现咱们这里多是盐碱沙地,不适宜粮食生长。但是咱们当地一些野生耐旱耐盐碱的草药,却长得很好。您看这片荒地上的大片枯草,就是上好的野生草药枯枝叶,在如此贫瘠的沙地,也曾经生长的很茂密。

这里常年风沙大,所以我计划过完年后,由咱家出头在呈轶镇大量购置那些无主的盐碱荒地,推广甜根草和罗布麻以及麻黄,这些野生草药的大量种植。结合我前期提出来,过年后在咱们田庄上大片种麻豆和高粱以及沙棘,这样双管齐下,如果这个种植模式成功,以后可以大大改善边城百姓的生活现状。不知您二老意下如何?”

何耀曦捋着胡子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黄沙,沉吟一下说道:“你说的这些东西听起来好是好,但是咱家从来没有人经手过这种新式种植方法,也不知好坏。再说现在兵荒马乱人心惶惶的,咱家也没有那么多现成人手开荒种地啊。”

端惠玖立刻接着说:“要不是贺明出事,我还想不到如此改造这里。我们何家在这里算是薄有恒产,尚不能摆脱战乱给自家人带来的危害。何况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的普通百姓?咱们趁此机会可以招募大批的灾民开荒,招募条件我已经想好了,是根据每个人或每一家开荒的田亩数,就地按种植的分成,签契约安居。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灾民,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在当地引起骚乱。灾民通过开荒一家老小的生活得以保障,还让他们看到可以安居的希望,浮动的人心就安稳了。”

何耀曦听了感叹道:“我儿大义,为父自愧不如!”

端惠玖苦笑道:“我自幼身世特殊,身负家国重任,不敢独自默守一隅偷欢。女儿只是身不由己而已!适逢战乱我流落在此,这几个月承蒙二老对我的厚爱,视如己出。慧儿无以为报,临行前我想将二老和何家的未来都安排好,这样我走的也心安。”

季氏立刻惊讶的问她:“慧儿,你想起自己的身世了?”

夫妻二人看到端惠玖点了点头,无奈的对视了一眼。何耀曦接着说:“看来我儿是要做大事的人,你能想起自己的身世,这也是好事。你有此抱负为父当不阻拦,然我们这里的人,对你说的这些种植都不懂,要如何做才能普及旁人呢?”

端蕙玖立刻对他说道:“过完年后,马上就到了春耕。我会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书,在三月春耕前,说服几个本地的乡绅一块加入。然后让熟悉当地种植的老农,来田里手把手教我们的人学会。只要我们按照要求种植,能保证草药的品质优良,不管种多少,销路都不愁。收获的麻豆和沙棘可以深加工,这些作物加工剩下的下脚料,还可以酿酒,还能做饲养牲畜的饲料。农作物经过这样连续利用,就盘活了百姓留下耕种的热情。百姓生活好了,就可以安居。边关民心稳定,戍边将士们的粮草就有了着落,这样把西凉人赶走,就指日可待了。”

何耀曦看着她,说道:“看来你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

端惠玖点了点头说:“是的,本来我和贺明说过此事,可惜······现在他踪迹全无。现在前方的战局严峻,西凉人驱赶大虞百姓上战场做盾,大虞军在战场上投鼠忌器连连失利,致民怨沸腾。西凉人心思恶毒,想逼边民暴乱,使大虞军腹背受敌,这对我大虞军很不利。西北边城的民心不乱,我朝军心才会稳。军民一心,军队才有决心尽快将西凉人赶出中原。身为世家女,女儿不敢忘记祖辈的责任和期望,望爹娘莫怪女儿自作主张。也请二老助我一臂之力,为边城的百姓谋一条能持续发展的活路。如果爹娘同意,回去后我会派别人来辅助二老完成这件事。”

何耀曦认真的想了想说:“能为边城的百姓尽一份心,为国家安宁出一份力,为父也觉得如此甚好,我和你娘都听你的。”

季氏也点头:“嗯,为娘虽不懂这些。但听我儿说的很是好,我儿有大才能深谋远虑,我也不会拖你后腿。”

听到何耀曦夫妻同意了自己的想法,端蕙玖高兴的说:“女儿多谢爹娘深明大义,爹爹先看看我这里写的招募条件是否合理。若是爹爹觉得方法可行,那年后我就下去安排了。”

“嗯。”何耀曦点了点头。

何耀曦夫妻跟着她回到荒坡上,她安排下人临时搭建的草屋里。将端蕙玖早早拟定好的那份招募灾民的规划书,详细的看了一遍。看完后何耀曦心里不由得,对这个女儿的才能惊叹不已。能有这般才华,若是男儿必将是个能光宗耀祖的人才。他立刻拍板同意了,端蕙玖的这份关于未来生产的规划书。

得到何耀曦的认可,端惠玖的执行力度也非常到位,第二日她就借着给乡伯送年礼的机会,和几个当地乡绅拉好了关系,承诺要拉着他们一块发财,说服了四人一块收购荒地统一种药材。这样她关于改变边民现有生产模式的初步计划,第一次得到了实际实施。

话说洛钧舒一行人带着孩子走了二百八十里,是回燕梁近一半的路程,到了三良城西一个叫博夏的小镇。眼看着天色昏暗,一行人就地找了家客栈刚安顿下来。铁匠胡涛就气喘吁吁的跑到房前敲门,并激动的大声喊:“姑爷,小的有急事禀报。”

洛钧舒和几个丫头,正在安顿几个孩子。这几个月没有找到端惠玖,让他倍受打击,心情很是沮丧。就头也没有抬,端着茶盏边喂一一水,边意气低沉的问:“何事?”

“下属来传:呈轶镇发现一女子,说话做事特立独行。据当地几位乡绅说,此女说话行事有异于常人,好像是呈轶镇首富何老爷新认的女儿,叫何玖慧。现在她和当地乡绅正大肆购置荒地,招募流离失所的灾民,想联合他们在当地大量开荒种地。最让人惊奇的事,此女能荐人入军,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洛钧舒初听他言,心里并没有太大波澜。只是听到胡涛说她能让人参军,还有这个名字?立时心里一震,对胡涛急问道:“你说她叫什么?”

胡涛重复道:“何玖慧。”

洛钧舒喃喃地反复念着这个名字:“何······玖······慧?玖······慧?”

然后他眼睛一亮,惊叫一声:“······惠玖!难道真是小九儿?”

他连忙吩咐胡涛说:“胡涛,此事现在真假难辨,若真是小九儿现身,此事也不宜声张!记住为防节外生枝,让其他人继续前行。悄悄让吴猛给我备马,知会元新先陪我返回去看看。”

“是。”胡涛应了一声立刻就去安排去了。

今年的除夕夜,何府格外的热闹。何耀曦得意于自己捡到个才华出众的女儿,吩咐何元给府里帮端蕙玖做事的下人,都加了双月利银子。受何耀曦夫妻态度的影响,何家下人,对这位何大小姐越发的恭敬了。

大年守岁,初一祭祖过后,端蕙玖也没有闲着。她趁着给亲朋好友拜年的机会,到处游说有能力收留灾民的人,加入自己这个边民生活改造计划。

消息传播之快,前后不过二天,那些衣食无着的灾民,听到这个传闻。不顾正月初二新年的习俗,慕名在何府所在的何家巷排起了长队。

何元带着府上所有会写字的人,在何府门口支起两个暖棚,给前来询问的灾民,一一解答登记。愿意留下开荒的人,都登记在册,领了何府发放的农具和粮食,带着一家老小,欢天喜地的前往分派的荒地开荒去了。有意参军的青壮年,都经过何家小姐亲自接见,然后拿着她的亲笔手书,前往三良城县衙报名。

正月初三,还没有到农忙春耕之时,何府的荒地上,造房伐木的匠人就冒着寒风开始了劳作。衣衫褴褛的百姓,一改往日绝望,充满希望的眼神,拉家带口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

短短两日,何家荒地就招揽了一百来人。何家巷招募灾民的盛况,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洛钧舒和元新带着吴猛返回呈轶镇,已经是正月初二了。他们先在呈轶镇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客栈住下,计划先歇息一天,打算明天再去街上打听消息。

再说外人看到何家荒地上的开荒,如火如荼的进行。几个和端蕙玖谈过的乡绅,也坐不住了。也开始在自家门前贴出告示招揽灾民,只是招揽的效果没有何家的好。

一连几天,招揽的效果都不理想。他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最后不得不提着礼品,去何家想找何耀曦父女理论一番。

东街的庞成利作为他们推出的领头人,进门坐下后,就对何耀曦不客气的说:“何老弟,我们是来找令嫒要个说法的。这几位是史家村周围几个村的村长和族长。这几天我等遵照世侄女的意思,招揽灾民开荒,结果却不尽人意。不妨请出令嫒给我等解释一番!”

何耀曦哈哈一乐说:“庞兄不妨说说,你们招揽灾民的条件,我听听再说。”

等到他听完几个人对灾民安置的条件后,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他扫了几个人一眼,笑着说:“老哥,你们定的这个做佃户的条件,自然是招不到人的。而且眼下他们衣食无着居无定所,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开荒。荒地出产你定下七三分成,开荒的人白忙活一季,交完赋税最后自己一家人还是吃不饱。这和他们现在的境况,何其相似!你没有让他们看到一家人的希望,如何能招募到人?”

史家村的族长史广金不服气的问:“何老爷此话怎讲?我们出钱给他们添置农具,免费给他们地种,让他们一家人有吃有住,免受流离失所之苦。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何耀曦看着他一笑,说:“史族长此言差矣!你只顾眼前利益,却白白丢了送到嘴边的发财门路。”

庞成利紧接着问:“何老弟何出此言呐?”

何耀曦看了他一眼说:“众所周知我是个生意人,最擅长的就是算账。我给诸位算一笔账,你们就清楚问题所在了。现下我家买下一千三百亩荒地,按一家四五口人算,能开荒十到二十亩,正好需要五十到一百户人。我分别赊给他们每人每天一斤麻豆和高粱,按照四口之家算,每天每户必须开出一亩荒地。并派人每天登记在册,等他们地里有出产时,再按原数还我。再者我和他们签订了三七分成的耕种契约,若是他们开出十亩田,拿出六亩分别用来种麻豆和高粱。一亩麻豆和高粱分别产出二百斤,交给我三成后,他们一家子两样庄稼加起来,还有八百四十斤余粮。而另外四亩草药种植,几乎不需要人力和肥料照料。农户一家人是自由身,孩子若有出息,也没有身份上的约束。前期我还可以助他们家有出息的孩子读书,学成后,他们一家必须再为我家干完三年,才可以搬走自谋生路。这些利好条件,加上农户一家人的温饱安居有望,就会更尽心的去多开荒耕种。我的一千三百亩无毛荒地,一季就能增加七万八千多斤白得的粮食,以后这个数字还会年年递增。我要是再用这些粮食,再招募一些百姓为我去饲养些马牛羊,你们说他们会拒绝吗?这马牛羊的价值,不用我算各位也知道行情。如果没有这些人辛苦劳作,这么多荒地,诸位靠自己的力量能做到吗?在本朝商人的身份始终是低人一等的,若是我遇有难处时,我资助的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出去后,不会个个都是忘恩的白眼狼吧?我家女儿说,这个方法叫以小博大借鸡生蛋法,以后还可以生生不息下去。那么史族长还觉得自己为他们出的钱亏吗?”

史广金闻言尴尬的抬手捂嘴,假装咳嗽:“咳咳······”

何耀曦扫过其他几个人脸上的神情,接着说:“这还没有加上另外四亩草药的收益,干货甜根,现在二十七文一斤,干麻黄四十文一斤,罗布麻六十五文一斤,这三种草药均亩产二三百斤。这三种草药的价值,就比粮食值钱得多了。这一千三百亩荒地,我坐在家里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进账三百二十多两。我给农户一家生活的希望,随着他们的日子有了盼头,他们就会更勤恳的开荒。那时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所以我儿先前并没有对你们说谎,她确实想带着你们一块发财的。没有这些人的辛勤劳作,荒地对我来说,就是一文不值的废地。我家的人再能干,也不可能一下子能耕种这么多地。这乱世中舍小利,我和他们双赢,他们只会更感激我。到时我何家的资产,会是个怎样的盛况?不用我再算下去,诸位也都清楚了。”

庞成利几个人听完了何耀曦一席话后,都被他算的这个帐震惊的沉默了,再也不能开口反驳。最后庞成利起身对着何耀曦拱手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是以后我等还有疑惑,上门厚颜叨扰老弟,还请你不吝赐教。”

何耀曦扶起他说:“庞兄不必客气,好说。”

庞成利和其他几个人一齐起身向他告辞:“告辞。”

何耀曦拱手回道:“诸位慢走,何某就不送了。”

走出何家庞成利感叹道:“何家父女心地忠厚眼光深远胸怀若谷,怪不得他能富甲一方。诸位庞某是服了,这就归家好好安排一番,明日请何老爷父女过府一叙。”其他几人也都思量着回去重新安排一番。

正月初三这日,何耀曦坐马车带着女儿,被请进了庞府。庞成利将父女二人让进会客厅内坐定,互相寒暄了几句,就进入了正题。

他笑着对父女二人说:“今日将何老弟和侄女请来,是庞某有事请教。前几天因为我和灾民之间因为耕种分成谈不拢,这些人坐地起价不愿意入我家开荒。还请二位帮忙来劝导劝导,只要他们同意入我家开荒,我也愿意在契约上退一步。”

端蕙玖看了他一眼,直接说道:“庞世伯,请恕小女直言。你若想保住自己的家业,只能按照何府的规矩照章办事,否则我和爹爹不会帮您做这个和事老。”

庞成利闻言立刻黑着脸,对何耀曦说:“老弟,你就任由一个女娃娃,这般没有礼数插话吗?”

何耀曦哈哈一乐道:“不瞒庞兄,我也赞成小女的意见。何况这事本就是小女一手促成的,我儿有才,我也乐意做个甩手掌柜。”

庞成利被他理直气壮的话,堵得胸憋一口气,结结巴巴质问他:“你······你······怎能如此溺爱一个没······女子?”

端蕙玖看着她,嘲讽的翘起嘴角道:“世伯是想说我和爹爹没有血缘关系吧?那又怎么样呢?何家爹娘心地良善忠厚,对我视如己出,这就是我们一家人的缘分。慧儿身无长物,唯有脑子还够用。如今这乱世之中,自当全力保全何氏家业和所有人丁。想必庞世伯也听过,幽亳城沦陷时,城中首富孙埠全一家人覆灭的遭遇。他为了活命,钱财和妻女都成了西凉人炫耀的战利品。即便是投敌变节,也不能保全自己遗臭万年屈辱的性命。事实证明一个只顾眼前利益,而又自私自利的人,是走不到人生终点的。我家起意收留灾民,说白了也是为了在乱世中自保。幽亳城沦陷时的教训告诉我,流民在走投无路时,会变成残忍无人性的暴民仇富。若是因为战乱引起民乱,到时不用西凉人动手,世伯如今的财富和身份都会化为泡影。家园被毁人财两空,到时您也就成了如今的他们。慧儿虽然是个女子,也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自然知道山河有恙,倾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现在国有难,身为大虞子民,我们本是同根同宗的汉民。同胞落难您岂能为一己私利,去做西凉人落井下石的帮凶。小女不才,也有一腔为国的热血。不忍看自己人互相践踏同室操戈,寒了前方浴血奋战万千将士的心,让他们的流血牺牲白费了。目前我尚有余力为边城同胞尽一份微薄之力,共度国难。待他日和平之日,就是我边城百姓翻身逆袭之时。世伯也是个聪明人,应该能看透这本就是一个造福子孙千秋的功绩,那么您还在担心犹豫什么?侄女言尽于此,我父女告辞了。”

“······!”一个名不经传的黄毛丫头,能有如此长远的目光和胸襟,果然是和何耀曦夫妻有缘分。庞成利听得心里震撼,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说完这番话,端蕙玖就扭头对着何耀曦说:“爹爹,我父女帮不了庞世伯,咱们走吧。”

何耀曦起身对着一旁怔愣的庞成利一礼道:“好。庞兄,在下告辞。”说完父女俩互相搀着走了。

两日后,庞成利带着前几次的几个人,上门给何耀曦父女道歉。同时他还联合当地其他一些乡绅,对呈轶镇辖地内的灾民,按照端蕙玖制定的规矩统一招募。

三良城的县令申伟祖自从上次被洛钧舒教训一顿后,在自己的辖地上听闻此事,就亲自带着师爷上门拜访何耀曦。事后他积极派了一群衙役过来,帮着招募安置灾民。并联合周围华良、槽墨、儋庆、安陵四县县令联名上书。将呈轶镇的灾民安置方法,让百姓签了万民书上报京城,为何耀曦父女的义举请功。

至此西北大多数流离失所的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端蕙玖的这一举措,迅速在边城各地掀起轩然大波。各地有志之士纷纷响应,边城的百姓同甘共苦共渡国难的信心高涨,端蕙玖第一步稳定西北民心的计划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