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思想的穷

红河村村部,李天喜和刘二强说了菌棒的情况。他考察几家企业之后,选择了一家适合的企业。这家名叫绿荷的企业也是刚开始创业不久,质量是有保证的。绿荷是企业所在地的市里扶持的企业。绿荷还愿意为洪河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人们脱贫。

刘二强和徐立功没有对李天喜的先斩后奏表态。刘二强关注的重点,不在是不是向他汇报,而是能不能赚钱。

“李书记。”徐立功问:“这个,你准备让谁家做啊?这个大棚的环境是有要求的吧?”

“是有要求的,有些人家院子里的大棚种菜可以,种蘑菇的条件需要高一些。是需要投资的。”

“这个钱,总不能村里出吧?”徐立功问李天喜。

刘二强一个眼神,徐立功就知道什么意思。这就是从小跟着刘二强养出来的能力。

“我去市里和县里找资金。”李天喜说:“如果没有,我再想办法。”

“李书记。”刘二强一摆手,“这件事,我们一起去。先找镇里。这是好事。”

洪河村的养殖一直没搞好,和资金投入有很大关系。马家镇的资金也有限。不可能有容易出成绩的村不投,投到洪河村。年年如此,洪河村和其他村就越来越拉开了距离。

刘二强不是没去镇上要过资金,可就是要不来。投到这,打水漂的概率太大了。要不是这次脱贫攻坚的时限,镇上可能还挤不出资金来给洪河村。

李天喜没想到和刘二强谈养殖蘑菇这么容易。他就又抛出了剪纸的事。

“这个……”刘二强沉吟了一下:“我也同意。但是村里的培训,人家不能来。家家有地,有园子,有自己的活计。到金老太太那里学,恐怕都不大乐意。即使来了,也很难保证时间。”

刘二强这是暗示李天喜要拿出培训费。

“这个不行。”李天喜说:“这笔钱出不来。学的人要转变态度。你学这个,是为了将来赚钱的,而不是为了培训费的。金老太太那,子云说给她的是‘授课费’。大家不交钱学,已经是不错了。再发工资,那这事就变了味了。”

徐立功说:“那这帮老娘……”

刘二强瞪了徐立功一眼,他将话咽了回去,“这帮妇女不一定去啊。是吧刘嫂。”

刘嫂叫刘英,村里的妇女主任。她说了:“李书记说的这事,按理说是我们妇女该组织的。我应该支持。可家家的女人都不容易。就像刘支书说的,男人打工去了,女人要伺候老人,要伺候孩子。院子、地里和家里都是活。这时间怎么办?”

“下午一点到三点。”李天喜说:“这个时间,天热也干不了什么活。”

其他人互相看看笑了。“李书记,总得有点闲暇时间吧?”

李天喜突然之间觉得有些无力了。你想帮着大家脱贫,大家想的却是能休息休息。

“大家不想过好日子吗?”李天喜有些犹豫的问:“学习也就是一阵子而已。将来要是赚钱,不是好事吗?多给孩子买几件衣服,多给家里做点肉吃……”

刘二强说了一句关键的话,“谁来保证剪纸赚钱呢?”

李天喜语塞。

“您不能保证,沈子云也不能保证。”刘二强说:“天喜啊。你在基层时间少,不了解情况。这村里有些人得看到了有肉,他们才能动起来。就好比前些年你要做养殖科普讲座,你得先将中午的炖肉架在那。”

“这事,我们再议吧。”李天喜说:“明天再说,我回去好好想想。”

回家路上,李天喜真是头疼。一边是沈子云说的“不能给钱。”另一边是刘二强说的“先得让人看见肉”。李天喜觉得双方说的都对。可都对的事,怎么就弄不明白了呢?

李天喜回到家,看到沈子云在他家里。姚琪今天难得下班早,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来犒劳李天喜。

沈子云笑着说:“我也刚到。”

李天喜一皱眉,“你闲的吧?”

“我不得解释一下吗?”沈子云说:“怕你在门口看到鞋,就生气的走了。”

“我闹心,别气我。给我盛碗饭。”

“刘支书不同意白学?”沈子云给李天喜盛了饭。“这是你家,让我盛饭?”

“就盛饭不分彼此。”李天喜一脸愁容的说:“你说的有道理,刘二强说的也有道理。这帮人,看不到结果,他们未必上心,也未必有空。”

沈子云严肃的说:“这就是我一直和你说的主观能动性了。”

沈子云将筷子放下说:“只有看到了结果,才能有动力。这本身并不是他的内部动力。而是告诉他‘你能成’,他才做的事。这个质量是要打折扣的。你就像是一个很准的‘算命先生’。”

“如果给点钱,先让她们做呢?”

“那你就要想好,这到底是谁给谁的好处。”沈子云说:“钱发出去不难。就算是学半年,六万块钱也差不多够了。可给了钱,算是公司带薪培训吗?她们算是你的员工吗?将来是走计件,还是她们各自在家的小作坊?”

李天喜说:“你原来怎么想?”

“原来是家庭作坊。”沈子云说:“我们只是一家帮着他们找销路的人。没有雇佣关系,也没有其他责任。质量好的留下,质量不好的退还。”

姚琪说:“如果给他们参加培训的钱,这个就麻烦了。这些人会认为自己是公司的员工。公司是扶贫的。到时你不收都不行。”

沈子云说:“喜子。我这么做,是在向洪河村的人们脑中输入市场经济。你学的好,你的剪纸就做的好,将来赚钱也就容易。洪河村的穷,是思想的穷。”

李天喜放下碗,他明白了。刘二强说的是‘对’,可这个“对”的逻辑本身就不对。

培训是提升个人的机会。怎么还必须得有肉呢?“等”和“靠”以外,还有一个“懒”。

“不见兔子不撒鹰。”李天喜说:“可看见兔子再撒鹰。这兔子早就被其它的鹰叼走了啊。什么都晚了。”

“是这个道理。”沈子云说:“过去是一次次的强化了村里的行为。你不炖肉来的就少,越炖肉,下次不炖肉就没人来。这就像是条件反射,摇铃流口水。”

“我再想办法。”李天喜说:“不能在这么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