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文|维马丁

自己的诗歌被中国大诗人伊沙翻译成中文,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中国出版,被著名诗人沈浩波创办的磨铁图书公司选中,应该写篇什么样的自序表达心情呢?

我最关心的东西总是诗歌本身,特别是中国当代诗歌,用汉语普通话写作的诗歌。当然中国还有很多其他非常好的东西,包括用汉语之外的语言写的或唱的作品,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创作的作品,等等。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自己知道并深感荣幸的是,我可以参与一些文学方面的事或活动。那么在当下文学的世界里,有多少人关注的是文学之外的事情呢?非常多,我要说,这种情况在中国和其他各国都很普遍。

中国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这样问,包括很多中国人自己。因为中国很大,而且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这样问。同样的问题,奥地利是怎么样的?美国呢?拉脱维亚呢?巴西呢?这两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难民问题、就业问题、种族问题等等,很多情况一直每况愈下。与此同时,无论在哪里,关注自然环境问题的人都越来越多;还有一种感觉是,人们意识到对抗是必须的,用于反对某些不好的趋势。所以也许可以说,我们还有希望。

那么这些问题跟伊沙翻译我的诗歌有什么直接关系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伊沙说他一直觉得应该关注中国或东亚之外的西方当代诗歌,从他开始写作起就一直这样想。我也一直这样觉得,要关注外国的诗歌。生活在奥地利,这个情况对我来说也许更复杂一些,比如我上大学时,虽然除了汉学也攻读了德语文学,我自己当然也用当代德语写作,但是德语文学不是我主要关注的。这样的背景和态度当然有长处也有短处。

总之,我走进了当代汉语诗歌,这很像一个奇迹。从2013年我第一次跟伊沙见面,我一直觉得伊沙就是在创造奇迹,伊沙创造和组织了一个奇迹般的诗歌疆域——《新世纪诗典》,比我以往在其他任何地方碰到的文学组织都要开放,比我以往见到的文学形态都更接近普通人和真实的生活。所以我更觉得非常非常荣幸,非常非常幸福。中国对我来说,是一个以西安和诗歌为中心的奇迹,是古老的西安和古代中国的诗歌传统延续至今天的奇迹。

2019年春天于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