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部首检字法

部首就是意符。古代字典,把意符相同的字都归为一部,把用作意符的那个单体字放在一部的开头,叫做部首。中国最古的字典《说文解字》共收540个部首,后来的字典逐渐简化为214个部首。直到解放前出版的词典《辞源》,《辞海》仍然沿用214个部首。

部首就是意符。

部首检字法有很大的缺点。过去我们要查一个字,必须先分析出它的意符来,才能查到。如果这个字的意符是不容易辨认的,那就困难了。现在的字典,一般都改用音序检字法。我们按照拼音字母的顺序,就能很快地查出字来,方便极了。但是,由于汉字还不是拼音文字,如果我们遇见一个字,还不知道它的读音,也就无从使用音序检字法。在这种情况下,部首检字法还是有它的用处的。因此,《新华字典》前面附有一个部首检字表。

部首检字法有很大的缺点。

为了改善部首检字法,《新华字典》对旧的部首有所改并。改并的根据,主要有三点。第一,许多意符的变形都另立部首,如人亻分立,刀刂分立,心忄分立,手扌分立,等等。第二,分不清部首的字,按起笔的笔形,收入点(、)、横(一)、竖(丨)、撇(丿)、折(乙,包括一冂等笔形)五个单笔部首内,如“永”入、部,“无”入一部“旧”入丨部,“冬”入丿部,“司”入乙部,等等。第三,原来的部首,有些是收字太少而又意义不显,就把这一部取消,这个部的字归到别的部里去。例如《辞源》、《辞海》原来有至部,收了“致”、“臺”(台),“臻”等几个字,现在《新华字典》把“至”、“臻”归入一部,“臺”归入士部,“致”归入攵部,至部就取消了。本来,旧字典的部首由540部减为214部,已经不是完全按照意符的原则;现在《新华字典》这样一改并,更是不拘泥意符的原则,而这样改并了以后,部首检字法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改并以后,《新华字典》的部首共有189部。

部首的次序按部首笔画数目排列,从少到多。检字表内,同一部的字,按除去部首以外的画数排列,也是从少到多。例如“潮”字在氵部,这个字共有十五画,除去氵的三画,还有十二画,我们在氵部十二画的地方就找到了“潮”字。这个按照笔画数目查字的办法,对于《辞源》、《辞海》也是适用的。

部首的次序按部首笔画数目排列,从少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