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方潇的《天学与法律——天学视域下中国古代法律“则天”之本源路径及其意义探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即将出版问世。我个人以为,这是中国法律史学界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某种意义说,甚至是一件大事!

方潇是我指导的2004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他曾以《中国古代天学与法律之关系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答辩委员会各位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中国法制史学科第一篇专门且系统研究天学与法律两者关系的创新和开拓之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博士毕业后的十年中,不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作,一刻未有停息。比如他在原有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添“天学的内涵与外延”此一新的内容,大为充实了原先的天学范畴,完善了天学的意蕴。与此同时,他又在充分吸收和评估学界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关于“法律则天”原则的学术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原有博士论文基础上,增加了极重要的一章“历法法意与法律时间”,这不仅使得天学本身的内容研究全面充实,而且还由此揭示了中国传统历法的作为时间大法的法律属性,并由此探索了中国传统法制中极为重要的法律时间问题。可以说,此新增部分的研究同样十分具有创新价值和学术意义。此外,他还对“灾异论”及其对法律的影响,这一难度较大且少有人深入探究的问题,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理性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等等。凡此种种,均反映出作者立志学术,十年来锲而不舍的专研风格以及持续不懈的学术精神。这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以往的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应当充分加以肯定的;在相关领域中也均有重要学术创新,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坦率而言,我们现有的研究,只能接近真理,而不可能终极真理。方潇等这样的一些学术中坚,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与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从天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法律“则天”“象天”的种种面相,研究了其本源与路径等重大问题,从而使得学界原先基本停留在抽象认识的“法律则天”以丰富具象的面貌呈现出来。不仅如此,从这样的具象研究中,他还引申出颇具思想穿透力的“作为法律资源的天空”的古今意义。可以说,他的这部学术成果,将以重大的理论创新与现实借鉴,呈现给学界与广大读者。

通过阅读这部学术著作,我认为除去上述的研究意义外,还具有弥补学术空白与开拓学术研究领域的重大作用。虽然学术界大都认可“则天立法”“则天行法”之类的古代法律的制定和运行原理,但遗憾的是这些认识基本停留在抽象的“天道”“天理”层面,至于法律到底是如何“则天”、其具体路径是什么,则是无所清晰认识,从而难以真正把握古代法律的真谛。这部著作的重要学术贡献,在于以其扎实的理论知识、翔实的历史史料以及严谨的逻辑体系,从天学这种中国古代版本的天文学的视域,充分具象地揭示了古代法律如何则天的种种具体路径问题,使得“法律则天”此种立法行法的最高原理以饱满的形象展现出来,从而添补了学界在此种重大基础理论认识方面的空白。这样的具象研究,从另一种角度看,实是冲破了以往的研究框架与现有结论,在诸如“法律的阶级冲突观”“法律的经济纷争观”“法律的战争催生观”等基础上或之外,从天学此种王权来源之学的角度,创造性地推进和丰富了“法源于天”的学术观点。即“则天”作为法律的最重要本源,传统的中国法律是通过在不同层面模仿天学原理,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仅成为法律起源学的一家新见,而且也完善了法律起源说的内容。

该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概是因为这部著作的如下研究所决定:天学对法律的影响以至决定,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即得到“天人合一”理论的有力支撑以及“天人感应”的实现途径;通过天学的核心或本质内容星占学,古人以直接和间接的天象模拟来实现具体法律的设置和运行;通过引入“阴阳五行学”这种天学重要课题,古人实现了重大法律路线的选择;通过导入“天命革命说”,催生了法律变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历法此种天学重要内容的法律属性的赋予,建构了历法这种时间大法于统治政治的重要性及对法律时间的决定意义;通过肯定“天学”及“代天刑罚”学说,为刑罚的执行提供了依据,通过肯定“灾异”学说,论证了减免刑罚的重要性。诸如此类,尚有一些。这些都说明此部学术著作,在天学与法律的关系上,特别是在“法源于天”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结构,以及支撑其理论的观点论证。

对于方潇在这部学术著作中所取得的成就,我由衷地感到欣喜。同时,又以《易经》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共勉,共同推进学术研究工作。作为老师,深为中国法律史学术上的这一创新成果而鼓舞,有感抒怀,援笔为序。

郭成伟
2014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