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历法

一年四季有寒暑变化,人们需要在特定的时节播种、收割、打猎、建造房屋,所以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十分重视历法。人们根据天文现象确定历法,以便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人们对历法的研究起源非常早。最早的历法应该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因为早在夏代,我国就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历法了。夏代的历法已经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年当中,用几个特定的星座来标志季节,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记录年月日的计时方法也已经出现了。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成文的历法是周末到汉初的《古四分历》,这个历法已经非常精确了。西汉时期又出现了《太初历》,这是第一部流传下来的成文历法。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精密测算的基础上创制了《大明历》,成为当时最精确的历法。此后,唐朝一行和尚创制了《大衍历》,南宋杨忠辅制定了《统天历》。《统天历》测算的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这一精确数值领先世界三百多年。元朝还出现了郭守敬的《授时历》。

现在我们使用的阴历,又称夏历、农历,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颁布的《时宪历》,它和以前的历书是一脉相承的。阴历是俗称,实际应称作阴阳合历,也就是综合考虑太阳和月亮的情况来确定月份。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每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把一年分成24个节气,便于农业耕作。纪年采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

元代观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