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汉和帝刘肇皇后

姓名:邓绥

生卒年:公元81~121年

籍贯: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

婚配:东汉和帝刘肇

封号:皇后

谥号:熹

邓绥,东汉和帝刘肇的第二任皇后。邓绥外貌出众,身材高挑,很得和帝的喜欢。得宠以后,阴皇后对她嫉恨有加,多次想加害于她,后行巫蛊之术败露,被和帝废黜皇后之位,立邓绥为后。邓绥自小喜好读经史之书,奠定了她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帝去世以后,朝中大权就由邓绥掌握,一直亲政直至病故。邓绥一生宁静致远,勤恳为国,不过毕竟是女性掌权,外朝大臣多有微词,她死后邓氏外戚多有蒙冤。

邓绥

邓家女儿多奇志,不爱女工爱诗书

邓绥乃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孙女,她从小就非常善解人意,通情达理,深得祖母的喜爱。祖母常常亲自带着她玩耍,甚至帮她梳洗剪发。

古时候男女分工比较明确,女孩要熟做女工,针线活和操持家务是主业,男孩子则要诵读诗书,为官报国。但是邓绥从小爱好奇特,她并不喜欢在家里做家务,相反却是特别喜爱读经史和诗书。六岁的时候就能通读史书,十几岁对《论语》《诗经》等书就非常熟悉,并且很有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和兄长们相互讨论。母亲对此非常不满,希望她好好学做女儿该做之事,好在父亲通达,对她读书比较支持,甚至认为她在这方面的造诣可以高于几个哥哥。因此在邓家这个大家庭中,身为女孩子也还是有机会博览群书的。但是毕竟是为女儿身,家事和女工不可避免,因此邓绥就白天和母亲一起学做女工,晚上就孜孜不倦地捧读诗书,这种良好的习惯到邓绥被尊为皇太后摄政还一直保持。

入得宫门得幸宠,无奈深宫恩怨多

十几岁的邓绥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身长眉宽。十五岁那年,邓绥被选入宫中。此时和帝十八岁,也正是对异性充满感情的时期,见到如此貌美的邓绥,一时就陷入爱河不能自拔,第二年就将她封为贵人,地位在宫中大大上升,仅次于皇后之位。

邓绥进宫以后,对人对事都非常谦恭有礼,尤其是对皇后阴氏,处处礼让,处处小心翼翼。这阴氏的母亲是邓禹的孙女,算起来邓绥和阴氏是亲戚,且邓绥还长阴氏一辈。可是在宫中可不讲求这些,阴氏是皇后,在后宫妃嫔中就是最大的。

随着邓绥的到来,和帝原本在阴氏身上的目光就逐渐转移到了邓绥身上,阴氏对此非常嫉恨,所以常常拿皇后的身份来压制邓绥。深知后宫关系复杂微妙的邓绥,做事更加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落下把柄到阴皇后手里。她对宫里的人也非常客气礼貌,即使是下人也经常赞赏和打点,因此非常得人心。在面对阴皇后时,她从来不会去争她的风头,有皇后在的地方她绝对不会和皇后站在同一个层次,更不可坐同排,甚至说话也一定等阴皇后先说,从不会乱插一句。

若宫里举行宴会,大小妃嫔们一定争相斗艳比美,以突出自己夺得皇上的青睐。而邓绥则总是一副高洁素雅的装扮,不过分装饰自己,不弄得自己花枝招展,更加不会让自己的装扮盖过皇后,甚至在选衣服颜色上都一定不和皇后的颜色一致。尽管如此,皇后还仍然视她为眼中钉。长久下来,和帝逐渐感受到邓绥对皇后的谦恭礼让,他感慨邓贵人是有多深的涵养啊!于是对邓贵人更加宠爱,而对阴皇后更加疏远了。

失宠的阴皇后非常忧伤,十分憔悴。邓绥见此情况,还常常避免被和帝多召见,经常找一些借口避开和帝。可是,这也无法减少和帝对邓绥的钟爱,更无法唤回他对阴皇后失去的感觉了。而阴皇后,一直觉得是邓绥导致和帝失宠于她的,所以她对邓绥恨得咬牙切齿。

一次和帝重病卧床,邓绥一直伴随着和帝,替他祝福祈祷。阴皇后见和帝病重,心想和帝看来是无法好转了,一旦和帝病逝,那作为皇后的她岂不就掌权了?她想那个时候邓绥就失去了和帝这个保护伞,她要狠狠地处置邓绥!这事传到邓绥耳里,她十分吃惊也十分害怕,谁也不知道和帝什么时候能好,万一真如同阴皇后所说,和帝驾崩,大权确实有可能落入皇后之手,到时候自己岂不是阴氏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尤其是汉朝还曾有过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的先例,不仅潸然落泪。这时候,她想到唯一的解脱之法就是死,只有死,才能避免悲惨的厄运。她哀叹一声,自己一生小心翼翼对待阴后,却没料到会得到这样的报偿,是多么伤悲啊!身边人都替她落泪伤心,对她更为同情和敬重,也更加地憎恶阴氏了。

阴氏这边,其姨妈邓朱还常入宫中走动探视皇后,见阴皇后如此憔悴,甚为可怜,就想到方法帮她。当时汉朝颇为流行巫蛊之术,据说诅咒别人十分灵验。于是阴皇后就和邓朱合谋,诅咒邓绥,望她早死。

好在和帝的病治愈康复,邓绥也不用害怕到要自杀,这才破啼为笑,阴皇后巫咒邓绥的事情也被人揭发,和帝派人搜寻也证实证据确凿。和帝非常生气,一纸诏书说阴皇后没有母仪天下之德,犯大逆不道之罪,废黜皇后位,打入冷宫。

羽人骑马玉雕汉

采用白玉圆雕而成,阴线刻绘细部,仙人双手扶马,马四蹄蹬在刻有云纹的长板上,作飞腾遨游状,雕刻精细,形象优美,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谦恭礼让有大体,众人支持主后宫

阴皇后同邓朱行巫蛊之事暴露后,邓绥还替阴氏求情,希望和帝宽恕。可是巫蛊之事祸害过很多人,一直有人因此而死于非命,在汉宫中是严令禁止的。但是和帝见邓绥这么宽仁,内心里更加喜欢她,也对她更加深了一层敬意。

早在先前,邓绥也经常为和帝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从小通读诗书的她也懂些治国之道。并且她见阴皇后和她自己都未能为和帝生下子嗣,为了汉室后代,她还常亲自为和帝挑选一些年轻妃子陪侍和帝,以留下汉室血脉,承继江山大业。邓绥的事迹大臣们闻之也觉得她是非常之人,谦恭礼让又识得大体,所以在阴氏皇后位被废黜以后,群臣奏请立邓绥为皇后,和帝当然满心应允。不过邓绥自己还觉得德行不够,多加推让,和帝坚持,最终邓绥坐上皇后之位。

当上皇后以后,邓绥并没有恃宠傲物,而是保持一贯谦虚谨慎,勤俭克己的做法,后宫之事尽量节俭。那时候按照惯例,皇后的父亲和兄长应该要封为列侯的,和帝也想按照惯例行事,但是邓绥拒绝了。她秉持着控制外戚势力才能保持外戚能持久不衰的理论,不想让自己族人趁此机会行奢侈跋扈之事。所以在和帝在位时,邓绥的兄长等人都没有当什么特别高的官,更不像有些外戚垄断朝野。

一身肩负天下任,太后摄政勤治国

公元105年,和帝病死。死时和帝也才27岁,即使有孩子也可想年龄之小,更何况和帝生的子嗣大多都早夭,当时只有一个大儿子刘胜被封为平原王,然而他却有痼疾。另外一个小儿子刘隆不过百天,藏在民间。此时支撑天下的大任就落到了皇后邓绥的肩上。邓绥立即迎立养在民间的小皇子回朝即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殇帝。因皇上太小,邓绥就作为皇太后,辅佐小皇帝,实际上就是临朝称制,是朝廷的实际掌权者。

邓太后掌权以后,首先就大赦天下,对阴氏以及前朝马氏等被废黜的皇后家族都加以赦免,不再是罪人,回复平民的身份。对宫里的吃穿住行,全部实行节俭,大兴节俭之风。

邓太后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自小喜读诗书,因此深谙政治之术,很懂得治理国家,做事和处理案件也都明察秋毫。因此邓太后时冤案就比较少。有一次,有人告发和帝时的一个宠臣行巫蛊之术,那个人不堪刑法的折磨就屈打成招了。案件呈上来,太后一看,觉得事有蹊跷。这个臣子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先帝很忠诚,从来没有逆行的苗头呀。再说一个臣子又怎么会此种法术,还要等先帝死后再实行?于是太后亲自来审问这个案件,经过一番调查,证明他是被冤枉的。众人无不对太后叹服:实在是明察秋毫的典范啊!

要管理政事,所以白天太后很是操劳,但尽管如此,邓太后一直保持着晚上翻读史书的习惯。她自己热爱学习,所以也很提倡学习之风,凡爱好读书者她都加以封赏和鼓励。因为经常读书,她也发现很多书中都存在谬误,为了不让这些谬误误导后人,邓太后专门派一些人修订典籍,并且让宫里的人每天诵读这些典籍。这无疑可以教化宫里的人,而且修订史书典籍也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但是古来女性专权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必定会大力任用外戚,导致外戚势力膨胀。邓太后当政以后也一样,大力任用其兄弟,邓氏兄弟几乎是她的左膀右臂。不过邓太后任用邓氏之人并非是出自一己私欲,巩固自己家族势力,而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太后本身一个女流之辈,古时候是不兴女子抛头露面的,所以太后不便经常出面与大臣谋事,大多时候只是待在后宫之中,有事即传召哥哥入宫商议。其兄邓骘等人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妹妹专权而飞扬跋扈,反而都是勤恳为国,方方面面都是为国家社稷着想。邓太后一直深知外戚势力过分庞大不好,和帝曾经想加封她的兄弟,她都婉言谢绝,现在重用也实在是自己亲兄弟更容易信任一些。为了牵制邓氏家族以防止他们乱来,邓太后吩咐臣子们一旦发现他们有人越矩礼法的,都可以上报,太后绝不姑息。

除了任用外戚之外,太后也大量任用身边的宦官,这为东汉后期政治的混乱埋下了隐患。在这些宦官之中,东汉著名的造纸家蔡伦,就得到太后的重用。

在邓太后的勤恳治理之下,国家政治还算稳定,国民生活也比较和谐。

女性专权遭非议,身后冤屈史家叹

在汉朝,女性专权也不足为奇了,从吕雉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了太后临朝称制的先例。但是从中国的传统来讲,对女性专权还总是有所非议的。邓太后在统治期间,遇上诸多天灾,水旱蝗灾都有,而且自然灾害又难以治理,当时的预防措施也不强。邓太后在遇到灾情的时候总是积极治理,并常自我反思,检查治理是否不当,查证民间是否有蒙冤之事,宫内生活也更加节俭。然而,有些臣子则多认为天灾是老天对朝廷的一种惩罚,一定是太后当政导致上天不满。

更为让大臣不满的是,殇帝在位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夭折,太后和她的哥哥仍然以平原王刘胜有痼疾为理由,不迎他为皇上,反而是去迎立了和帝兄弟之子刘祜为帝,是为安帝。平原王刘胜是和帝的儿子,而这刘祜是和帝的侄子,哪有皇子不为皇上而立侄子为皇上的呢?大臣们当然不满,猜测太后是想自己掌权,甚至有人想私谋刘胜为王。邓太后对这些持有异议的人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打击,她会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但她也不允许别人撼动她的权力。也许,有一句话说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女人也难以逃脱对权力的欲望吧。

公元121年,邓太后病重,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似乎无好转的迹象。她深知自己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但还是坚持出朝处理朝政事务。因操劳过度,当年太后就去世了,享年40岁。

安帝已经逐渐长大成人,自己亲政的愿望也比较强烈,但是太后却一直不放手,所以安帝心里本来就有些不满。太后去世以后,一些臣子就开始鼓动安帝,说邓氏家族中有些人之前设立阴谋想拥立平原王,安帝就拿邓氏家族来开刀,导致邓氏家族许多人被诛杀或者被逼死。邓氏家族勤恳为政,却蒙此大冤,大司农朱宠冒死为邓家申冤,安帝这才赦免邓氏兄弟的罪行。

东汉从这以后,也就逐渐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