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

佛家的修行,并不总是盘腿坐在那里,敲着木鱼念经,闭着眼睛默想。吃饭穿衣也是修行,乃至一言一行都是修行。对佛教徒来说,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我们不妨看看南怀瑾大师介绍佛教徒是如何在生活中修行的。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几千年前他这样说,也没有人相信,觉得他很琐碎,现在科学进步了,都相信了。还有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都要刷牙,没有牙刷,用杨柳枝。所以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的有杨柳枝,大概一方面洒水用,一方面刷牙用。把杨柳枝剪下,放在水里泡,然后拿石头把根根这一节一敲就散开了,用来刷牙齿。这些生活的规律,都属于佛戒律的范围,礼仪都是非常严格的。拿现在的观念来讲,各种的卫生常识,早就有了……”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日中一食;后世弟子们,过了中午一点钟就不吃饭了,这个是佛的制度。”

“……其实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裟,我们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这个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而已。分别身份就在头发,出家人是光头,在家人有头发,衣服都是一样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裟,又称福田衣,袈裟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众生培福的标记,所以叫作福田衣。”

“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穷人化缘,或专向富人化。譬如迦叶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别同情下层的贫苦社会,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同时收些弟子也都是穷苦的人。另外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则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曾把他们两人叫来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候,平等而去,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我们现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门口拿个引磬叮叮,那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风范。”

在《金刚经》的起首的这段文字,讲的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对此,南大师赞不绝口。他说:“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他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象、膜拜。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样。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个非凡神圣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毫无疑问,佛祖确实是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达到了佛的境界。那么一般僧众是否也能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提升境界呢?又如何通过生活的修炼提升境界呢?

首先可以肯定,如果一个僧人能够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各项戒律,境界就比一般凡夫高了。普通人贪图生活享乐,是不管什么戒律不戒律的,只要不受惩罚,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穿,什么都敢做,即使可能受惩罚,也是敢吃、敢穿、敢做的,要不然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就不会这么多了。这种自我放纵的做法,好像一股浊水,哪儿低就往哪儿流,一点境界也没有。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而是说有些人。大部分凡夫还是有一定自我约束力的,只是约束力不够强罢了,所以叫作凡夫。如果约束力很强,就不是凡夫了。

境界比凡夫高了,又如何更上一层楼呢?生活中处处有禅,能不能领悟,这要看各人的悟性。

有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他除惑解疑。佛陀将商人带入一间静室,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对往事的追悔和对将来的担忧。商人讲完了,佛陀温和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都收拾干净了吗?”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干净了。”

佛陀默然不语。

商人急切地问:“您怎么问我一些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案吧!”

佛陀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

商人带着一脸疑惑离开了。过了几天,他终于领悟了佛陀开示的佛理,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商人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追悔烦恼,对明天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那么,佛陀向商人开示的佛理是什么呢?一些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像吃了饭要洗碗一样,理所当然。只要恬淡地看待自然而然的事,悠闲地解决理所当然的问题,何必对可能之事、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得太多呢?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

“怎样用功呢?”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禅师不解地问:“如果这样就是用功,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大珠慧海说:“当然不一样!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不一样。”

是啊,普通人做任何事总是瞻前顾后,有这样的考虑,那样的担心。打个比方,路上遇到一个领导,该不该打招呼?如果打招呼的话,人家会不会笑我巴结领导?如果不打招呼的话,领导会不会埋怨我不懂礼貌?其实,打个招呼是自然而然的事,想这么多干什么?如果没打招呼,跟领导擦身而过,心里又琢磨开了:他会不会给我小鞋穿?他会不会炒我鱿鱼?其实,不想打招呼就算了,结果如何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想这么多干什么?

打个招呼这么小的事都能想上一大堆,一天会遇到多少这样的事呢?心里就像塞满了乱麻似的,“剪不断,理还乱”。由于心理压力太大,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的毛病也随之附身,也就吃不好睡不香了。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通过在生活中修行,悟到“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吃得饱,睡得香,境界就比较高了。如何在此基础更上一层楼呢?还是要在生活中修行。

有一天,一个学僧来请赵州从谂禅师开示禅的真谛。赵州反问:“你吃粥了没有?”

“吃了!”学僧老老实实回答。

“去食堂洗钵盂去!”第一位学僧听到这些似有开悟。

一个新来的学僧也来请赵州从谂开示禅的真谛,赵州问他:“你来多久了?”

“今天刚到!”

“你吃过茶没有?”

“吃过了!”

“到客堂报到去!”

一个随赵州从谂修学了十几年的学僧不满地说:“弟子前来参学,十年有余,不曾蒙受老师开示,今日想辞别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故作惊讶地说:“你怎可如此冤枉我,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有一处没有教导你?”

学僧听了,若有所悟。

赵州又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这个学僧终于恍然大悟。

赵州从谂禅师开示的禅理,耐人寻味:每个人只需要顺从本心,自然而然地做自己想做又该做的事就行了。如果不想做或不该做,就不要做好了。如果认为只能对现实屈服,做不想做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去做。因为想做不想做的事,等于想做的事,何必愤愤不平、满腹抱怨呢?总而言之,只要顺众本心,自然而然,没有多余的想法,心灵自然清净,也就近于佛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