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总释上

本卷对全书所涉各种建筑物及主要构件进行释名,并分别叙述其作用或用途。

【原文】 《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诗》:“作于楚宫[1],揆[2]之以日,作于楚室。”

《礼》:“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室有东、西厢曰庙(夹室前堂);无东、西厢有室曰寝(但有大室)。西南隅谓之奥[3](室中有隐奥处),西北隅谓之屋漏[4](《诗》曰,尚不愧于屋漏,其义未详)。东北隅谓之宧[5](宧,见《礼》,亦未详),东南隅谓之窔(《礼》曰:‘归室聚窔,窔亦隐暗’)。”

《墨子》:“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6]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之法,曰:宫高足以辟[7]润湿,旁足以圉[8]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白虎通义》:“黄帝作宫。”

《世本》:“禹作宫。”

《说文》:“宅,所托也。”

《释名》:“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崇然也。室,实也;言人物实满其中也。寝,侵(寝)也,所寝息也。舍,于中舍息也。屋,奥也;其中温奥也。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

《风俗通义》:“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以为号,下乃避之也。”

《义训》:“小屋谓之廑(音近)。深屋谓之庝(音同)。偏舍谓之(音亶)谓之(音次)。宫室相连谓之謻(直移切)。因岩成室谓之广(音俨)。壞室谓之庘(音压)。夹室谓之厢,塔下室谓之龛,龛谓之椌(音空)。空室谓之(上音康,下音郎)。深谓之(音躭)。颓谓之(上音批,下音甫)。不平谓之庯庩(上音逋,下音途)。”

【注释】 [1] 楚宫:古宫殿名。此宫殿为春秋卫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县)营建。朱熹《诗集传》注:“楚宫,楚丘之宫也……卫为狄所灭,文公徙居楚丘,营立宫室。”下文楚室,同义,楚丘的宫室。

[2] 揆:测度。

[3] 奥: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为祭祀神主或尊者居处。

[4] 屋漏: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辞源》:“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5] 宧:室内东北角。李巡注曰:“东北,阳气始起,育养万物,故曰宧。宧者,养也。”

[6] 陵阜:丘陵。

[7] 辟:同“避”。

[8] 圉:会意字,从囗从幸。“囗”指四面围住,“幸”指被外力控制、不能动弹。圉即受控禁区,也可引申为监狱、养马场等。

【译文】 《易·系辞下》上说:“上古时期,人们居住山洞里,并在野外生活,后来圣贤之士建造了房屋来改变这种居住方式,这种房屋上面有梁檩,下面有屋檐,能够遮风挡雨。”

《诗经》上说:“(当定星,即营室星位于中天时,宜定方位,造宫室)这时正是修建楚宫的吉时。凭借着日影变换来测量方位,正好是修建楚室的风水宝地。”

《礼记》上说:“儒者有一亩地的宅院,他居住在四周环绕土墙、一丈见方的房间(以表清廉奉公之心)。”

《尔雅》上说:“(先秦及之前)宫也叫室,室也叫宫。(这只是因为古今不同的叫法而已,实际是同一种物体的两个名字。)建有东、西厢房的室叫庙(也就是夹室前堂);没有东西厢房的室叫寝(有一间大室)。室的西南角叫作奥(宫室之中隐奥的地方),西北角叫做屋漏(《诗经》上说:尚不愧于屋漏,具体含义不详)。东北角叫做宧(宧字见于《礼记》,具体含义也不详),而东南角叫做(《礼记》上说:‘回家后就聚集在就是幽深的场所’)。”

《墨子》上说:“先师墨子说:上古民众还不知道建造宫室之时,就靠近山陵居住,或者住在洞穴里,地下潮湿,伤人身体。所以圣人和君王就开始营造宫室,其营造法度是:宫室地基高度要确保防止潮湿,四周的围墙要足以抵御风寒,屋顶足以防备雪霜雨露;宫墙的高度要确保男女有别,礼节不乱。”

《白虎通义》上说:“黄帝建造了宫室(以抵御寒暑)。”

《世本》上说:“大禹建造了宫室。”

《说文》上说:“宅,就是用来居住的地方。”

《释名》上说:“宫就是穹,房顶耸立在围墙之上,形成中间隆起,四面下垂的穹庐,显得高大宽敞。室,充实之意,或者说里面住满了人和填满了粮食财物等。寝,也写作侵,就是人们睡觉休息的地方。舍,就是人休养生息之处。屋,即室内深幽之处,温暖而隐秘。宅,即选择之意,指选择吉利之处营造房屋。”

《风俗通义》上说:“自古以来,宫和室就是一回事,皆是代指房屋。汉代以来,那些地位尊贵的人逐渐把自己的住所称为宫,而那些地位低贱的人为避尊者讳,就逐渐把自己居住的房屋称作室。”

《义训》上说:“小屋叫做廑(读近音,今读jǐn)。住宅最里边的深屋叫做庝(读同音)。偏房叫做(读亶音,今读dǎn)就是(读次音)。房屋相连叫做謻(读直、移的切音,今读yí)。傍着山石而建的房屋叫广(读俨音,今读广)。坏掉的屋子叫(读压音)。宗庙内堂东西厢的夹室叫做厢,塔下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阁叫做龛,龛也叫(读空音)。空房子叫做(上音康,下音郎)。里屋叫做(读躭音,今读dǎn)。倒塌崩坏的房屋叫做(上音批,下音甫)。不平坦的房屋叫做(上音逋,下音途,今读bū tú)。”

[1]

【原文】 《周官》:“太宰[2]以正月示治法于象魏[3]。”

《春秋公羊传》:“天子诸侯台门[4],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

《尔雅》:“观谓之阙。(宫门双阙也。)

《白虎通义》:“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

《风俗通义》:“鲁昭公设两观于门,是谓之阙。”

《说文》:“阙,门观也。”

《释名》:“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观,观也,于上观望也。”

《博雅》:“象魏,阙也。”

崔豹《古今注》:“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中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垩[5]土,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玄武、朱雀,并画其形。”

《义训》:“观谓之阙,阙谓之皇。”

【注释】 [1] 阙:古代王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高楼。

[2] 太宰:古代官名,相传殷时始设太宰。其职责为掌管国家的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等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为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丞相。周朝之后太宰一职被停止使用。

[3] 象魏:即“阙”,也叫“观”。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用以悬示教令。

[4] 台门: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楼。因用土台为基,故名。《礼记·礼器》:“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

[5] 垩:一种白色土,此处指粉刷的墙壁。

【译文】 《周官》上说:“正月之时,太宰向各国诸侯和天下臣民宣布治典,并以文字的形式悬挂在象魏上。”

《春秋公羊传》上说:“天子和诸侯等可以修建有高台的门楼,天子的阙在外,上建两座楼观,诸侯阙在内,上建一座楼观。”

《尔雅》上说:“观也叫阙。(皇宫门前两边用于观望的建筑。)

《白虎通义》上说:“宫门旁边为什么一定要建造阙呢?阙,是用来区别宫门的,以表示尊卑有别。”

《风俗通义》上说:“鲁昭公在宫门外建了两座楼观,这就叫阙。”

《说文》上说:“阙,就是在门上建造观的意思。”

《释名》上说:“阙,即缺之意,建造在宫门的两旁,中间缺口的地方是通道。观,就是楼观,可以用来观望。”

《博雅》上说:“象魏就是阙。”

崔豹《古今注》上说:“阙就是观。建在宫室前面,用以标明宫门所在。阙门里可以住人,登上去可以远观。大臣上朝时,走到此处要思考自己为人处世的不足之处,所以叫阙。阙上都经过粉刷,下部则画有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指示苍龙、白虎、玄武、朱雀等四个方位,并画着各自的形状。”

《义训》上说:“观叫做阙,阙也叫做皇(登阙为皇帝特权,大臣只可行旁门)。”

殿(堂附)

【原文】 《苍颉篇》:“殿,大堂也。”(徐坚注云:商周以前其名不载,《秦本纪》始曰“作前殿”。)

《周官·考工记》:“夏后氏世室[1],堂修二七,广四修一;商(殷)人重屋[2],堂修七寻,堂崇[3]三尺;周人明堂[4],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郑司农注云: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今堂修十四步,其广益四分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商度以“寻”,周度以“筵”,六尺曰步,八尺曰寻,九尺曰筵。)

《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墨子》:“尧舜堂高三尺。”

《说文》:“堂,殿也。”

《释名》:“堂,犹堂堂,高显貌也;殿,殿鄂[5]也。”

《尚书·大传》:“天子之堂高九雉[6],公侯七雉,子男[7]五雉。”(雉长三丈。)

《博雅》:“堂堭[8],殿也。”

《义训》:“汉曰殿,周曰寝。”

【注释】 [1] 世室:指宗庙。郑玄注:“世室者,宗庙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世室者何?鲁公之庙也……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

[2] 重屋:重檐之屋,商朝的天子用以宣明政教的大厅堂。郑玄注:“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孙诒让正义:“殷人重屋者,亦殷之明堂也。”

[3] 崇:《说文》:嵬高也。从山宗声。这里是高的意思。

[4] 明堂:古代天子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以朝会、发布政令、祭祀等。古人认为,明堂既可通天象,又可统万物,天子在此听察天下、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

[5] 殿鄂:即沂鄂,器物表面的凹凸纹理。沂,凹纹;鄂,凸纹。段玉裁注:“释宫室曰,殿有殿鄂也。殿鄂即《礼记》注之沂鄂。”又:“堂之所以称殿者,正谓前有陛,四缘皆高起,沂鄂显然,故名之殿。”

[6] 雉:古时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7] 子男: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之第四等及第五等。

[8] 堂堭:殿堂。堭,同“隍”,无水的护城壕。

【译文】 《苍颉篇》上说:“殿,就是大堂。”(徐坚的注解说:商周之前的朝代并没有记载殿的名称,《秦本纪》上开始有“先作前殿阿房”的记载。)

《周官·考工记》上说:“夏代后氏修建的宗庙,堂南北深十四步,东西长十七步半;殷商人修建的天子用以宣明政教的大厅堂,南北深七寻,堂高三尺;周朝人修建的明堂,东西长九筵,南北宽七筵,堂高为一筵。”(郑司农注释说:修,是房屋南北进深的长度。夏朝时用“步”来度量距离,如今说堂修十四步,则它的宽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十四步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堂的宽度为十七步半。商代用“寻”来作为度量距离远近的单位,周朝用“筵”来度量,六尺为一步,八尺为一寻,九尺为一筵。)

《礼记》上说:“天子所居朝堂高九尺,诸侯的为七尺,大夫的为五尺,士人的只有三尺。”

《墨子》上说:“帝尧、帝舜的殿堂高只有三尺。”

《说文》上说:“堂,就是殿。”

《释名》上说:“堂,犹如堂堂,高大显赫的样子;殿,是堂的结构高低不平之意。”

《尚书·大传》上说:“天子的殿堂高九雉,公侯的府堂高七雉,子爵和男爵的房屋高五雉。”(长三丈为一雉。)

《博雅》上说:“堂堭,就是殿的意思。”

《义训》上说:“汉朝称为殿,周朝称为寝。”

【原文】 《尔雅》:“狭而修曲曰楼。”

《淮南子》:“延楼栈道,鸡栖井干。[1]

《史记》:“方士[2]言于武帝曰: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帝乃立神台井干楼,高五十丈。”

《说文》:“楼,重屋也。”

《释名》:“楼谓牗户之间有射孔,楼楼[3]然也。”

【注释】 [1] 延楼:高楼。高诱注:“延楼,高楼也。”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鸡栖:鸡栖息之所,鸡窝。井干:一种不用立柱及大梁的房屋结构。该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2] 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使人长生不老的人。

[3] 楼楼:《说文》:楼楼当作娄娄。娄,空也。这里是空明之意。

【译文】 《尔雅》上说:“狭窄而修长迂曲的就叫做楼。”

《淮南子》上说:“高楼之间凌空架设通道,鸡窝采用井干结构。”

《史记》上说:“方术之士对汉武帝说:黄帝修建了五座城和十二座楼以等候神仙降临。汉武帝于是下令建造神明台、井干楼,高达五十丈。”

《说文》上说:“楼,就是重檐之屋。”

《释名》:“之所以称作楼,是因为门窗之间设有射击孔,光线照射进来而显得宽敞明亮。”

【原文】 《说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从丁声也。”

《释名》:“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风俗通义》:“谨按《春秋》《国语》有寓望[1],谓今亭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有语‘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亭,亦平也;民有讼诤[2],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

【注释】 [1] 寓望:古代边境上所设的以备瞭望、迎送宾客的楼馆。亦指其主管官员。《国语·周语中》:“国有效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董增龄正义:“寓望,谓寄寓之楼,可以观望。”

[2] 讼诤:即讼争。争辩,争吵。《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

【译文】 《说文》上说:“亭,是用来保护人民安定的。亭上有楼,意义同‘高’有联系,字形与高省去部分笔画相像,读音从丁声。”

《释名》上说:“亭,停留之意,是供行人停留集合的地方。”

《风俗通义》上说:“《春秋》《国语》中所说的寓望,就是现在所谓的亭。汉代因袭秦制,大约十里设一亭。亭,即停留之意。现在的用语如‘亭留’‘亭待’,皆是指为旅客提供食宿的馆舍。亭,也有公平之意;指人民有诉讼争论的时候,官吏留下当事人审判甄别的地方,以求不失其公正。”

台榭[1]

【原文】 《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礼记·月令》:“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处台榭。”

《尔雅》:“无室曰榭。”(榭即今堂堭。)

又:“观四方而高曰台,有木曰榭。”(积土四方者。)

《汉书》:“坐皇堂上。”(室而无四壁曰皇。)

《释名》:“台,持也。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注释】 [1] 榭: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的用于休憩的木屋,属园林建筑。

【译文】 《老子》上说:“九层高的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

《礼记·月令》上说:“五月可以居住在高大轩敞的地方,也可以居住在亭台水榭之间。”

《尔雅》上说:“没有室的楼台叫做榭。”(榭即如今的堂堭。)

又说:“建在高处用以瞭望四方的叫做台,用木头建造的叫做榭。”(在四周用土垒起来。)

《汉书》上说:“坐在宽敞的殿堂之上。”(四面没有墙壁的宫室就叫皇。)

《释名》上说:“台,即保持之意。把土筑得既坚硬又高耸,使其能够长久地自我保持。”

【原文】 《周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王宫门阿[1]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国中,城内也。经纬,涂也。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九轨积七十二尺。雉长三丈,高一丈。度高以“高”,度广以“广”。)

《春秋左氏传》:“计丈尺,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2],虑材用,书糇粮[3],以令役,此筑城之义也。”

《公羊传》:“城雉者何?五版[4]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天子之城千雉,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子男五十雉,高三雉。)

《礼记·月令》:“每岁孟秋之月,补城郭;仲秋之月,筑城郭。[5]

《管子》:“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吴越春秋》:“鲧(越)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说文》:“城,以盛民也。墉,城垣也。堞,城上女垣[6]也。”

《五经异义》:“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

《释名》:“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城上垣谓之睥睨,言于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言陴助城之高也;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

《博物志》:“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

【注释】 [1] 阿:屋栋,屋脊。郑玄注:“阿,栋也。”

[2] 徒庸:人工。指用工数。

[3] 糇粮:干粮,食粮。

[4] 版:筑土墙的夹板,通板。

[5] 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仲秋:农历八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6] 女垣:即女墙,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或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因古代女子地位卑微,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上说:“工匠修建城池,方圆九里,每一边有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宫门每栋的规格是高五雉,宫墙的规格是高七雉,城墙的规格是高九雉。”(国家,就在城内。经纬,即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道路。南北和东西道路都可以同时容纳九辆马车通行。轨叫做辙广,一般宽八尺。九轨共有七十二尺。雉长为三丈,高一丈。可以用雉的高度来度量其他物体的高度,用它的宽度来度量其他物体的宽度。)

《春秋左氏传》上说:“计算城墙的长度,设定城墙的高矮,测量城墙的厚度,设计护城河的深度,寻找修建城墙所需的土石物料,商议研究取土的方位和远近,计划工程竣工的日期,统计做劳工的人数,考虑材料的用度,预算工程需要的口粮,以便支持筑墙的各诸侯国之间共同承担赋役,这才是修筑城墙所需要做的整体考量。”

《公羊传》上说:“城雉是什么呢?五块筑墙夹板的面积叫一堵,五堵的面积叫一雉,方圆一百雉为一城。”(为天子而修建的城邑方圆千雉,高七雉;王公诸侯的城邑方圆百雉,高五雉;子爵男爵的城邑方圆五十雉,高三雉。)

《礼记·月令》上说:“每年农历七月,修补城墙;农历八月,修筑新的城墙。”

《管子》上说:“修建在里面的叫做城,修建在外围的叫做郭。”

《吴越春秋》上说:“鲧(人名,大禹的父亲)修筑内城以保卫君王,建造城郭以守护臣民。”

《说文》上说:“城,是用来容纳臣民的。墉,即城墙。堞,就是城上的女墙。”

《五经异义》上说:“天子的城邑高九仞,王公侯爵的城邑高七仞,伯爵的城邑高五仞,子爵、男爵的城邑高三仞。”

《释名》上说:“城,即盛,用来盛装容纳国都之意。郭,轮廓的意思,廓落于城外。城上的矮墙叫做睥睨,是说可以通过墙上的空洞来窥视一些异于常时的情况;这种矮墙也叫陴,可以增加城墙的高度;也叫女墙,是说它与城墙相比显得卑微矮小,就像女人之于丈夫一样。”

《博物志》上说:“大禹建造了城墙,强大的人利用城墙进攻,弱小的一方利用城墙防守,敌对的时候可以用来作战。所以,修建城郭就是从大禹时期开始出现的。”

【原文】 《周官·考工记》:“匠人为沟洫,墙厚三尺,崇三之。”(高厚以是为率,足以相胜。)

《尚书》:“既勤垣墉。”

《诗》:“崇墉圪圪。”

《春秋左氏传》:“有墙以蔽恶。”

《尔雅》:“墙谓之墉。”

《淮南子》:“舜作室,筑墙茨屋,令人皆知去岩穴,各有室家,此其始也。”

《说文》:“堵,垣也。五版为一堵。,周垣也。埒,卑垣也。壁,垣也。垣蔽曰墙。栽,筑墙长版也。”(今谓之“膊版”。)“干,筑墙端木也。”(今谓之“墙师”。)

《尚书·大传》:“天子贲墉,诸侯疏杼。”(贲,大也,言大墙正道直也。疏,犹衰也。杼亦墙也。言衰杀其上,不得正直。)

《释名》:“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人所依止以为援卫也。墉,容也,所以隐蔽形容也。壁,辟也,所以辟御风寒也。”

《博雅》:“(力雕切)(音篆)、墉、院(音桓)也。廦(音壁,又即壁反),墙垣也。”

《义训》:“(音乇),楼墙也。穿垣谓之(音空)。为垣谓之厽(音累),周谓之(音了)谓之(音垣)。”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上说:“工匠设计田间的水渠等农田设施,夯土墙厚三尺,高是厚度的三倍。”(高度和厚度按这样的比例,可以互相支撑。)

《尚书》上说:“(如果建造房屋)就要勤于修筑墙壁。”

《诗经》上说:“城墙高耸。”

《春秋左氏传》上说:“墙可以遮掩过错和隐私。”

《尔雅》上说:“墙叫做墉。”

《淮南子》上说:“舜帝建造房屋,用土筑墙,用茅草、芦苇盖屋顶,让臣民都知道要离开岩洞,各自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和家庭,这是建造房屋的开始。”

《说文》上说:“堵,就是墙的意思。五块筑墙的夹板为一堵。,就是围墙的意思。埒,矮墙。壁,也被称为墙。垣蔽也叫墙。栽,筑墙所用的长板。”(如今叫做“膊板”。)“干,筑墙时用在两端的木头。”(如今叫做“墙师”。)

《尚书·大传》上说:“天子筑方正气派的高墙,诸侯只能用衰墙。”(贲,大的意思,是说墙修筑得方正气派。疏即衰之意。杼也是墙的意思。是说诸侯的墙不方正、不气派。)

《释名》上说:“墙,即障碍之意,所以墙有阻挡、遮蔽之功效。垣,支援之意,人们依靠垣来保卫、支援家室。墉,容纳的意思,可以用来隐蔽身形。壁,庇护的意思,可以用来抵御风霜寒雪。”

《博雅》上说:“(读力、雕切音)(读篆音)、墉、院(读桓音)。廦(读壁音,或读即、壁反音),都是墙垣的意思。”

《义训》上说:“(读乇音),就是楼墙。穿垣称为(读空音)。为垣称为厽(读累音),周称之为(读了音)称之为寏(读垣音)。”

柱础[1]

【原文】 《淮南子》:“山云蒸,柱础润。”

《说文》:“[2](之日切),柎[3]也。柎,阑足也。榰[4](章移切),柱砥也。古用木,今以石。”

《博雅》:“础、磶[5](音昔)、磌[6](音真,徒年切)[7]也。镵[8](音谗)谓之铍[9](音披)。镌(醉全切,又予兖切),谓之錾[10](惭敢切)。”

《义训》:“础谓之磩[11](仄六切),磩谓之谓之磶,磶谓之磉[12](音颡,今谓之石锭,音顶)。”

【注释】 [1] 柱础:一种中国建筑构件,清称柱础石,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古人为使落地屋柱不潮湿腐烂,在柱脚上加上一块石墩,起到防潮及加强柱基承压的作用。

[2] (zhì):钟鼓支架及其他器物的足,也指柱下木头。

[3] 柎(fū):钟鼓架的足,也泛指器物的足。

[4] 榰(zhī):柱下的墩子。

[5] 磶(xì):柱下的础石。

[6] 磌(tián):柱下的石礅子。

[7] (zhì):柱下的石礅子。

[8] 镵(chán):锐器。

[9] 铍(pī):大针。

[10] 錾(zàn):小凿,雕凿金石的工具;雕,刻。

[11] 磩(zhú):柱下的石墩子。

[12] 磉(sǎng):柱下的石礅子。

【译文】 《淮南子》上说:“山中云雾蒸腾,柱础石就会潮润。”

《说文》上说:“(读之、日切音),就是,就是栏杆的底部。榰(读章、移切音),就是柱砥。古时用木质,现在用石质的。”

《博雅》上说:“础、磶(读昔音)、磌(读真音),就是。镵(读馋音)叫做铍(读披音)。镌(读醉、全切音,也可读予、兖切音)又叫做錾(读惭、敢切音)。”

《义训》上说:“础叫做磩(读仄、六切音),磩叫做叫做磶,磶叫做磉(读颡音,现在叫做石锭,读顶音)。”

定平

《周官·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垂。”(于四角立植而垂,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庄子》:“水静则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管子》:“夫准坏险以为平。”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上说:“工匠建造国都,在水平的地面上竖立柱子,并用绳子取直。”(在四个角上竖立柱子并使其垂直地面,站在水平的位置查看它们的高矮偏颇,确定高矮之后,就在平地上确定修建的方位。)

《庄子》上说:“取水面静止的时候为水平、正中、标准,这是大匠获取水平的方式。”

《管子》上说:“准可以破险为平。”

取正

【原文】 《诗》:“定之方中。”又:“揆之以日。”(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也。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

《周礼·天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

《考工记》:“置槷以垂,视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自日出而画其景端,以至日入既,则为规,测景两端之内规之,规之交乃审也。度两交之间,中屈之以指槷,则南北正。日中之景,最短者也。极星谓“北辰”。)

《管子》:“夫绳扶拨以为正。”

《字林》:“(时钏切),垂臬望也。”

《刊谬正俗·音字》:“今山东匠人犹言垂绳视正为也”。

【译文】 《诗经》上说:“定星在黄昏时位于天中央。”又说:“测量日影来确定方位。”(定,即建造房屋之意。方中,黄昏时在四个方位的正中。揆,测量之意。测量日出日落,以知道东西方位。南通常被视为确定北方的标准,以确定南北方位。)

《周礼·天官》上说:“只有在君王建造国都的时候,才会明辨方向和端正位置。”

《考工记》上说:“垂直放置测量日影的标杆,观察它的影子所在。目的是为了识别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影子位置;夜晚考察北极星的方位,以确证早晚。”(从太阳刚升起一直到日落时,记录下其过程中槷影远端的变化,这样可以形成一定的规律;测量槷影两端距离的变化,就是审。测量两端之间的影线,如果与槷影重合,则南北的方位就正。太阳在中天的时候,影子最短。极星就是北极星。)

《管子》上说:“绳子,用来扶持、消除倾斜,以使其保持垂直端正。”

《字林》上说:“(读时、钏切音),就是垂直竖立一根标杆用来观测日影。”

《刊谬正俗·音字》上说:“现在,山东等地的工匠还常常说垂悬一根绳子来观察是不是端正,他们把这叫做。”

【原文】 《周礼》:“任工以饬[1]材事。”

《吕氏春秋》:“夫大匠之为宫室也,景小大而知材木矣。”

《史记》:“山居千章之楸[2]。”(章,材也。)

班固《汉书》:“将作大匠属官有主章长丞。”(旧将作大匠主材,吏名章曹掾。)

又《西都赋》:“因瑰材而究奇。”

弁兰《许昌宫赋》:“材靡隐而不华。”

《说文》:“契[3],刻也。”(契音至。)

《傅子》:“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今或谓之“方桁”,桁音衡。按构屋之法,其规矩制度,皆以章契为祖。今语,以人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契”,盖此也。)

【注释】 [1] 饬(chì):整顿。

[2] 楸:为落叶乔木,干高叶大,夏季开黄绿色的细花,木材质地致密,可做器具。《说文》:“楸,梓也。”

[3] 契(zhì):古代木结构的一种术语,与斗拱结构有关。指上下栱间填充的断面尺寸,与“材”同,皆为建筑尺度的计量标准。

【译文】 《周礼》上说:“任命工匠来整顿用料等事宜。”

《吕氏春秋》上说:“大匠建造宫殿,量一量土地大小就知道用木料多少。”

《史记》上说:“深山里出产上千株的楸树。”(章,就是木材。)

班固《汉书》上说:“将作大匠下面还设置有名为主章长丞的下属官员。”(古代主管材料的将作大匠,官名叫做章曹掾。)

又《西都赋》上说:“就着各种瑰异的木材而建造各种鬼斧神工的样式。”

弁兰《许昌宫赋》上说:“所选木材要材质细密而不浮华。”

《说文》上说:“契,就是刻的意思。”(契读至音。)

《傅子》上说:“建造大厦的人,要先选择匠人,而后才挑拣材料。”(现在也有人把它叫做“方桁”,桁读衡音。按照建造房屋的方法,其中的规矩制度,都是以章契等旧例为原始依据。今天我们把人举止失措称为“失章失契”,大致是从此而来。)

[1]

【原文】 《尔雅》:“[2]谓之槉。”(柱上欂[3]也,亦名枅[4],又曰音弁,槉音疾。)

《苍颉篇》:“枅,柱上方木。”

《释名》:“栾[5],挛[6]也,其体上曲,挛拳然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曲枅要绍而环句[7]。”(曲枅,栱也。)

《博雅》:“欂谓之枅,曲枅谓之挛。”(枅,音古妍切,又音鸡。)

薛综《〈西京赋〉注》:“栾,柱上曲木,两头受栌者。”

左思《吴都赋》:“雕栾镂楶。”(栾,栱也。)

【注释】 [1] 栱:斗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立柱和横梁之间呈弓形的承重结构。

[2] (biàn):门柱上的斗拱。

[3] 欂(bó):柱顶之上承托梁的方木。

[4] 枅(jī):柱上方木。

[5] 栾:柱上成弓形的承重结构。

[6] 挛:手脚蜷曲而不能伸展。

[7] 要绍:屈曲貌。环句:亦作“环钩”,环与环相勾联。

【译文】 《尔雅》上说:“叫做槉。”(即是柱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也叫枅,又叫读弁音,槉读疾音。)

《苍颉篇》上说:“枅,柱子顶端的方形木料。”

《释名》上说:“栾,就是挛,因为它的形体向上弯曲,像是五指紧握的拳头一样。”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说:“曲枅屈曲而环环相勾联。”(曲枅,就是栱。)

《博雅》上说:“欂叫做枅,曲枅叫做挛。”(读作古、妍的切音,也读鸡音。)

薛综《〈西京赋〉注》上说:“栾就是柱子顶端的弯木,两头都承接着栌。”

左思《吴都赋》上说:“在栾上雕刻,在斗栱上镂空。”(栾,也指栱。)

飞昂[1]

【原文】 《说文》:“[2],楔也。”

何晏《景福殿赋》:“飞昂鸟踊。”

又:“[3]各落以相承。”(李善曰:“飞昂之形,类鸟之飞。”今人名屋四阿栱曰“昂”,即昂也。)

刘梁《七举》:“双覆井菱,荷垂英昂。”

《义训》:“斜角谓之飞。”(今谓之下昂者,以昂尖下指故也。下昂尖面下平。又有上昂,如昂桯挑斡者,施之于屋内或平坐之下。昂字又作枊,或作者,皆吾郎切。,于交切,俗作凹者,非是。)

【注释】 [1] 飞昂:即飞枊。昂是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在斗拱中前后斜置,起杠杆作用,且是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飞昂可分为上昂、下昂,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

[2] (jiān):木楔。

[3] 栌:即斗拱。

【译文】 《说文》上说:“,就是木楔子。”

何晏《景福殿赋》上说:“飞昂状如鸟儿飞跃。”

又说:“栌相互错落,以彼此支撑。”(李善注释说:“飞昂的形状,就像鸟飞翔之姿。”现在人们把房屋的四个斗拱叫做“昂”,就是昂。)

刘梁《七举》上说:“一双水菱藻井,荷花栩栩如生,就像从飞昂上垂下来的一般。”

《义训》上说:“斜角就叫做飞。”(如今我们称之为下昂,是因为昂尖向下指的缘故。下昂尖的表面很平滑。再比如上昂,如昂桯挑斡一类,可以用在屋内或者平坐下面。昂字又写作枊,或作,读作吾、郎的切音。,读于、交切音,一般认为可写作凹,其实不可以。)

爵头[1]

【原文】 《释名》:“上入曰爵头,形似爵头也。”(今俗谓之“耍头”,又谓之“胡孙头”。朔方人[2]谓之“头”。音勃,音纵。)

【注释】 [1] 爵头:斗拱的基本构件之一,属铺作的构件。通常位于最上一层栱或昂之上,与挑檐桁相交而向外伸出,出头多作蚂蚱头状。

[2] 朔方人:朔气指北方的寒气,北方寒冷,又可称朔方。朔方人即北方人。

【译文】 《释名》上说:“上部从里面伸出的叫做爵头,形状像鸟雀的头部。”(即如今我们俗称的“耍头”,也叫“胡孙头”。北方人则称之为“头”。读勃音,读纵音。)

[1]

【原文】 《论语》:“山节藻棁[2]。”(节,栭[3]也。)

《尔雅》:“栭谓之楶[4]。”(即栌[5]也。)

《说文》:“栌,柱上柎[6]也。栭,枅上标也。”

《释名》:“栌在柱端。都卢[7]负屋之重也。枓在栾两头,如斗,负上檼[8]也。”

《博雅》:“楶谓之栌。”(节、楶,古文通用。)

《鲁灵光殿赋》:“层栌磥佹以岌峩。”(栌,枓也。)

《义训》:“柱斗谓之[9](音沓)。”

【注释】 [1] 枓(dǒu):柱上支撑大梁的木构件。枓与弓形承重结构交错层叠,层层向外探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以支承荷载,且兼具装饰作用。

[2] 山节藻棁(zhuō):语出《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指古代帝王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3] 栭(ér):柱顶承托梁的方木。

[4] 楶(jié):斗拱,承托大梁的方木。

[5] 栌:柱上方木。

[6] 柎(fū):此为“柎”另一义。即斗拱上面的横木,主要支撑设置于其上的短小木构件。

[7] 都卢:古代杂技名。

[8] 檼(yǐn):屋栋;脊檩。

[9] (tà):柱子上的木叫。柱斗也就是

【译文】 《论语》上说:“刻着山形的斗拱,画着藻文的梁上短柱。”(节,就是栭。)

《尔雅》上说:“栭叫做楶。”(就是栌。)

《说文》上说:“栌,就是柱子上端的柎。栭,就是枅上的方檩。”

《释名》上说:“栌在柱子的顶端,就像是玩杂技的人爬杆顶碗一样,不可思议地承担着房屋的重量。斗在栾的两头,形状如斗,承担着上面脊檩的重量。”

《博雅》上说:“楶就叫做栌。”(节、楶在古文里通用。)

《鲁灵光殿赋》:“层层栌斗重叠高耸入危,一派巍峨雄伟的样子。”(栌,就是枓。)

《义训》上说:“柱斗叫做(读沓音,今读tà)。”

铺作[1]

【原文】 汉《柏梁诗》:“大匠曰:柱榱欂栌[2]相支持。”

《景福殿赋》:“桁梧复叠,势合形离。”(桁梧,枓栱也,皆重叠而施,其势或合或离。)

又:“栌各落以相承,栾栱[3]夭矫而交结。”

徐陵《太极殿铭》:“千栌赫奕,万栱崚层[4]。”

李白《明堂赋》:“走栱夤缘[5]。”

李华《含元殿赋》:“云薄万栱。”

又:“悬栌骈凑。”(今以枓栱层数相叠出跳多寡次序,谓之“铺作”。)

【注释】 [1] 铺作:即斗拱,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斗、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等构件组成,在柱上伸出悬臂梁支撑屋檐悬出部分的重量。因结构部件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宋代称“铺作”,清代称“斗科”或“斗拱”,江南亦称“牌科”。

[2] 榱(cuī):椽子,放在檩上支承屋面和瓦片的木条。欂栌:指斗拱。

[3] 栾栱:柱顶支承梁木的曲木。

[4] 赫奕:形容光辉炫耀的样子,或者显赫、大美之貌。崚层:高耸层叠。

[5] 走栱夤缘:攀附上升。后引申为攀附权贵,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译文】 汉《柏梁诗》上说:“大匠说:柱子、椽子、斗拱等相互支撑。”

《景福殿赋》上说:“门梁、窗框上的横木和屋梁两头起支架作用的斜柱相互交叉重叠,虽然各有其形,但其结构用力均匀合一。”(桁梧,就是斗拱,都是重叠错落而建,其外形有时相互结合,有时候又各自独立。)

又说:“栌错落有致以相互支撑,栾栱外形伸展屈曲而相互结合。”

徐陵《太极殿铭》上说:“成百上千的栌结合在一起,光彩夺目,壮观显赫,成千上万的栱层层重叠高耸。”

李白《明堂赋》上说:“走栱攀缘着交互上升。”

李华《含元殿赋》上说:“薄云之中成千上万的栱时隐时现。”

又说:“斗拱相互依靠在一起,紧密相联。”(如今人们把斗拱的层数相叠和出跳的多少,叫做“铺作”。)

平坐[1]

【原文】 张衡《西京赋》:“阁道[2]穹隆。”(阁道,飞陛[3]也。)

又:“隥道[4]逦倚以正东。”(隥道,阁道也。)

《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5],缘云上征,中坐垂景,俯视流星。”

《义训》:“阁道谓之飞陛,飞陛谓之墱[6]。”(今俗谓之“平坐”,亦曰“鼓坐”。)

【注释】 [1] 平坐:也称复道、阁道。建筑物周围用柱、梁、额、斗拱等铺设的平台。平坐斗拱上架设楼板,并置钩阑,做成一周跳台。高台或楼层用斗拱、枋、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称作平坐。

[2] 阁道:复道。《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3] 飞陛:通往高处的阶道。

[4] 隥(dèng)道:隥,古同“磴”,阶梯;石级。即登山之道。

[5] 揭孽:亦作“揭业”。极高的样子。

[6] 墱:古同“磴”。

【译文】 张衡《西京赋》上说:“阁道幽长曲折。”(阁道,就是通向高处的台阶和道路。)

又说:“登高的道路逶迤辗转向东。”(隥道,就是阁道。)

《鲁灵光殿赋》上说:“通向高处的阶道高耸矗立,沿着云彩步步攀升,坐在台阶正中可以观赏阶下的风景,甚至可以低头俯瞰飞逝的流星。”

《义训》上说:“阁道叫做飞陛,飞陛叫做墱。”(如今俗称“平坐”,也叫“鼓坐”。)

【原文】 《尔雅》:“杗瘤[1]谓之梁。”(屋大梁也。杗,武方切。瘤,力又切。)

司马相如《长门赋》:“委参差之糠梁[2]。”(糠,虚也。)

《西都赋》:“抗应龙[3]之虹梁[4]。”(梁,曲如虹也。)

《释名》:“梁,强梁也。”

何晏《景福殿赋》:“双枚既修。”(两重,作梁也。)

又:“重桴乃饰[5]。”(重桴,在外作两重,牵也。)

《博雅》:“曲梁谓之罶[6](音柳)。”

《义训》:梁谓之[7](音礼)。”

【注释】 [1] 杗(máng)瘤:杗,房屋的大梁。瘤,树木干、根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2] 糠梁:虚梁,结构中不存在,其特点是无刚度、无自重。

[3] 应龙:应龙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4] 虹梁:即弧形梁。李善注:“应龙虹梁,梁形如龙,而曲如虹也。”

[5] 双枚既修,重桴乃饰:两重檩条(桁条)。古代建筑常有檐檩及挑檐檩,有时可用两根。李善注:“双枚,屋内重檐也。重桴,重栋也。在内谓之双枚,在外谓之重桴。言重檐既长,因达于外,而重栋以施彩饰也。”吕延济注:“双枚,屋内两重作梁也。重桴,在外作两重牵也。”

[6] 罶(liǔ):古同“”。捕鱼的竹篓子,鱼进去就出不来。《诗·小雅·鱼丽》:“鱼丽于罶。”

[7] (lì):正梁,栋。

【译文】 《尔雅》上说:“瘤叫做梁。”(即房屋上的大梁。杗的读音是武方切,今读máng,瘤读力又切,今读liú)

司马相如《长门赋》上说:“承托住屋顶上大小长短不一结构的架空的梁。”(糠,虚的意思。)

《西都赋》上说:“能够承担如长着双翼的应龙般弯曲如虹的梁。”(梁,弯曲如虹。)

《释名》上说:“梁就是强梁。”

何晏《景福殿赋》上说:“屋内两重作梁已然修建完毕。”(两重的意思是在屋内用两根木头作梁。)

又说:“在外面的两重牵引的梁又施以彩饰。”(重桴,在外部作两重作梁,有牵拉的作用。)

《博雅》上说:“弯曲梁叫做罶(读柳音)。”

《义训》上说:“梁叫做(读礼音)。”

【原文】 《诗》:“有觉其楹[1]。”

《春秋·庄公》:“丹桓[2]宫楹。”

《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黈,黄色也。)

又:“三家视桓楹[3]。”(柱曰植,曰桓。)

《西都赋》:“雕玉瑱[4]以居楹。”(瑱音镇。)

《说文》:“楹,柱也。”

《释名》:“柱,住也。楹,亭也,亭亭然孤立,旁无所依也。齐鲁读曰轻。轻,胜也,孤立独处,能胜任上重也。”

何晏《景福殿赋》:“金楹齐列,玉舄[5]承跋。”(玉为矴以承柱下。跋,柱根也。)

【注释】 [1] 楹:厅堂前部的柱子。

[2] 桓: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前作标志的木柱,又称华表。

[3] 桓楹:古代天子、诸侯下葬时下棺所植之柱。柱上有孔,穿绳悬棺以入墓穴。

[4] 玉瑱:瑱为耳饰。玉瑱本意为古人冠冕上垂于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器。此处指美石制的柱础。瑱,今读tiàn。

[5] 玉舄(xì):同“玉磶”,玉制柱脚石。李善注:“《广雅》曰:‘磶,也。磶与舄古字通。’”

【译文】 《诗经》上说:“房屋巍峨方正全要依靠高大挺拔的柱子。”

《春秋·庄公》上说:“用朱砂涂染宫殿里的华表和堂前柱子。”

《礼记》上说:“给堂屋前的柱子刷漆,天子的要用红色,诸侯官邸要用青黑色,大夫府邸要用青色,一般士人就用黄色。”(黈,即黄色。)

又说:“(公室成员下葬比照的是丰碑的规格)而仲孙、叔孙、季孙等三家下葬比照的就是桓楹了。”(四根大木柱称为植,也为桓。)

《西都赋》上说:“雕刻美玉作为基础,来承托宫殿的柱子。”(瑱读镇音,今读tiàn。)

《说文》上说:“楹就是柱子。”

《释名》上说:“柱,就是住。楹,就是亭,亭亭孤立,旁边没有什么依靠。山东一带的人读轻。轻,就是胜任的意思,孤立独处,能够承担上面的重量。”

何晏《景福殿赋》上说:“金色的柱子整齐排列,玉制的柱底石承托着柱子根部。”(用玉来作为承托柱子的墩子。跋,就是柱子的根部。)

阳马[1]

【原文】 《周官·考工记》:“商人四阿重屋[2]。”(四阿,若今四注屋也。)

《尔雅》:“直不受檐谓之交。”(谓五架屋际,椽不直上檐,交于檼上。)

《说文》:“柧棱[3],殿堂上最高处也。”

何晏《景福殿赋》:“承以阳马。”(阳马,屋四角引出以承短椽者。)

左思《魏都赋》:“齐龙首以涌霤。”(屋上四角雨水入龙口中,泻之于地也。)

张景阳《七命》:“阴虬[4]负檐,阳马翼阿。”

《义训》:“阙角[5]谓之柧棱。”(今俗谓之“角梁”。又谓之“梁抹”者,盖语讹也。)

【注释】 [1] 阳马:亦称角梁。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最下用大角梁(老角梁)、子角梁承受翼角椽尾。子角梁上,逐架用隐角梁(由戗)接续。用于四阿(庑殿)屋顶、厦两头(歇山)屋顶转角45°线上,安在各架椽正侧两面交点上。

[2] 四阿重屋:即在四坡屋盖檐下,再设一周保护夯土台基等的防雨坡檐。“四阿”指四面坡,“重屋”指两重檐。该造型重叠巍峨,有崇高庄重感。

[3] 柧棱: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

[4] 阴虬:有角的龙。古人以龙为阴物,故称。

[5] 阙角:觚棱,即柧棱。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上说:“殷商朝的人们喜欢修建四阿重屋。”(四阿,就像如今的四面有坡的四注屋。)

《尔雅》上说:“桷直立,而不承受屋檐的重量,叫做交。”(称之为五架屋际,椽子不直接连接上檐,而相交于屋脊之处。)

《说文》上说:“柧棱,位于殿堂上最高的地方。”

何晏《景福殿赋》上说:“承托着阳马。”(阳马,从房屋的四角引出并承托短椽的结构。)

左思《魏都赋》上说:“从状似龙头的地方喷涌出水流。”(雨水从屋檐的四个角上灌入龙口中,再倾泻到地上。)

张景阳《七命》上说:“角龙托住屋檐,阳马承托着四角的栋梁。”

《义训》上说:“阙角叫做柧棱。”(如今俗称“角梁”。也有叫“梁抹”的,大概是以讹传讹了。)

侏儒柱

【原文】 《论语》:“山节藻棁。”

《尔雅》:“梁上楹谓之棁。”(侏儒柱也。)

扬雄《甘泉赋》:“抗浮柱之飞榱[1]。”(浮柱,即梁上柱也。)

《释名》:“棳[2],棳儒也:梁上短柱也。棳儒犹侏儒,短,故因以名之也。”

《鲁灵光殿赋》:“胡人[3]遥集于上楹。”(今俗谓之“蜀柱”。)

【注释】 [1] 抗浮柱之飞榱:抗,举。之,犹“与”。吕向注:“浮柱,梁上柱也。”“飞榱,椽也。”语出《文选·扬雄》:“抗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言檐宇高峻,若神暗中相扶。

[2] 棳:梁上的短柱。

[3] 胡人:狭义的胡人就是指匈奴人,后泛指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后来西域地区的人。《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译文】 《论语》上说:“刻成山形的斗拱,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

《尔雅》上说:“房梁之上的楹柱称为棁。”(即侏儒柱。)

扬雄《甘泉赋》上说:“承担梁上短柱的椽子。”(浮柱,即梁上的柱子。)

《释名》上说:“棳,就是棳儒:梁上的短柱子。棳儒也指侏儒,因为短的缘故,所以以此命名。”

《鲁灵光殿赋》上说:“北方游牧民族的形象出现在高高的柱子上的浮雕中。”(也就是如今俗称的“蜀柱”。)

斜柱

【原文】 《长门赋》:“离楼梧而相摚[1](丑庚切)。”

《说文》:“樘,袤柱也。”

《释名》:“梧[2]在梁上,两头相触牾也。”

《鲁灵光殿赋》:“枝樘杈枒[3]而斜据。”(枝樘,梁上交木也。杈枒相柱,而斜据其间也。)

《义训》:“斜柱谓之梧。”(今俗谓之“叉手”。)

【注释】 [1] 离楼梧而相摚:离楼,亦作“离搂”,众木交加之貌。李善注:“离楼,攒聚众木貌。”摚,古同“撑”,支撑。下文“樘”同。

[2] 梧:斜柱的一种。其名有五:一曰斜柱,二曰梧,三曰迕,四曰枝摚,五曰义手。下文枝樘亦是其一。

[3] 杈枒:亦作“杈桠”,参差交错的样子。

【译文】 《长门赋》上说:“众多木料交互叠加在一起,制成支撑房屋的斜柱(摚,读丑、庚切音,今读chēng)。”

《说文》上说:“樘,就是纵长的柱子。”

《释名》上说:“梧这种斜柱位于房梁上,两头于房梁处相交抵。”

《鲁灵光殿赋》上说:“枝樘这种斜柱参差交错,斜着挺出支撑着房屋。”(枝樘,就是梁上的交木。斜柱相互交错,支撑着整座房屋的各个角落。)

《义训》上说:“斜柱叫做梧。”(如今俗称“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