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合唱团训练的同一时间

四个妈妈想聚在一起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孩子们早上8点50上学,下午3点15分放学,妈妈们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只有5个小时,走路、健身、跳舞、购物,亲戚、朋友吃饭喝咖啡,等等,还有每周总要抽个时间去趟超市,特别是今年各家又忙着申请私校,报名、表格、针对不同私校要求填写投其所好的各种自我介绍,面试问题应答技巧,所以要大家都有空,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开学前就说要聚,开学了也还没聚成。但是,在课后的各种补习或活动的时间,妈妈们还是能碰上。

贝拉和艾玛周二是合唱团的训练,因为艾玛明天有私校面试,嗓子也有点不舒服,为了保证私校的面试不出错,所以请假了。

贝拉妈妈让贝拉放学简单吃点东西,就一起乘地铁去市中心(DownTown)。由地铁换乘巴士,半个小时路程。

贝拉来多伦多的第二年,元俪在网上Google到多伦多儿童合唱团,贝拉很顺利的考入了。这是元俪认为来多伦多做的比较正确的一件事。当时贝拉英语还不过关,把她丢进纯英语环境,一段时间下来,听、说能力明显提高不少。而且,贝拉有个好嗓子,唱歌是件快乐的事,现在贝拉也确实很开心每周的合唱团训练,还交到了好朋友,两个来自土耳其的同龄女孩,比较Close,还有一个看上去像印度裔的女孩。

多伦多地铁和巴士站,在很多站点换乘是连着的,下了地铁不用出站,直接换乘巴士,不需再买票,一票制,如果再次换乘其它线路,只需在机器上自己取一张换乘票,上车出示即可,单程换乘二小时有效。12岁以下儿童乘坐公交是免费的。

合唱团基本是西人的环境,中国人只寥寥几人。通常贝拉妈妈都是送完贝拉,自己去附近的星巴克,找个临窗的座位,看本书或者美剧什么,也看看街景。去年9月,艾玛加入了。艾玛低一个级别,训练时间比贝拉的级别晚半小时。

元俪把贝拉送进去训练,走到星巴克,隔着玻璃就看到有人向她招手,是合唱团一香港小朋友的妈妈。

一个非常友善的香港妈妈,认识两年,贝拉妈妈和她学会了很多,比如给孩子带午饭的意大利面和酱哪个牌子比较好吃,地铁可以直接换乘巴士,以前都不知道可以这么乘坐,每次是下了地铁急急匆匆拉着贝拉步行约一公里。

元俪放下包和外套,买了杯美式。

这是合唱团附近唯一的一家星巴克,好像总是一些固定的熟面孔,元俪她们聊天的附近有位中年男人经常都能看见,座位距离她们很近。

“贝拉妈妈,今天你比较晚”,香港妈妈微笑着说。

“是的,同样时间出门,今天地铁有一段路程开的比较慢”,元俪坐下,面带微笑说:“见到你很高兴”。这句话真是元俪发自内心的话,来多伦多三年多时间,从开始的一片茫然不知,到现在可以比较自如的生活,她从心里感谢每一个遇到的人,向他们学到了很多。

香港妈妈说,“我和群里的补习老师见面了,两个小时的课,我们上了一个小时,太贵了,还是我自己回家给儿子辅导吧。”

“是的,自己能辅导最好。这种一对一的辅导是比较贵。”贝拉妈妈同意。香港妈妈的儿子今年也申请了私校,多伦多一个著名男校,之前她想找个私校顾问给儿子辅导面试,元俪拉她进了一个“多伦多顶级私校教育群”,群主就是做面试辅导的老师。这老师原来是多伦多教育局下的公校老师,先是兼职做新留学生的英语辅导,后来兼做私校申请,再后来,现在辞了职,专职做私校申请和面试辅导。

仿佛一夜之间,私校变得炙手可热。之前中国人说的话题是买房子,现在开口一聊就是私校,于是各种不同的私校微信公众号,各种群,雨后春笋般涌现,私校中介,替代了房屋中介,俨然成为华人圈又一个新的热门职业。据说当下行情,代理国内留学生申请加拿大私校,申请成功一个学生收15万人民币,申请不成功,收4万人民币。

“面试辅导,一小时65元(约350元人民币),一次课两小时,就约在茶馆,老师开车急急忙忙赶到,心不在焉,手机看个不停,说的都是网上查得到的经验”,香港妈妈说,“我们上了一小时,我跟老师说,今天就这样吧,不要继续了。老师说她忙得很,时间都约满了,想辅导的学生现在都排不上。”香港妈妈很不理解的表情,“65块钱没学到什么……这种辅导,还要排队上这种课。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这么有钱?完全不在乎钱。”

听到香港妈妈的话,元俪想起刚来的那年,一个ESL老师的疑问。ESL和LINC,是加拿大政府面向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和公民学习英语而设立的英语培训机构,新移民和一些刚到加拿大的、母语不是英语的人都会去学习一段时间,一方面学习英语,了解加拿大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可以结识朋友。那时元俪在ESL上英语课,意大利裔的老师有一天说,周末她回到她小时候居住的多伦多附近的小镇,太多中国人!老的居民,她儿时的邻居(白人)都搬走了,小镇几乎给中国人买下来了。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有钱?”

当时那个班里只有两个中国同学,另一个当时还不在。大家都看着元俪。

疑惑中包含明显的不友善。元俪很认真的回答:因为中国人在过去二十年非常非常努力地工作。以她自己为例,做公司的十多年间,没有什么工作、休息之分,即使休息,脑子里想的也是工作,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每件事。

“就好像你们遛狗、喝咖啡聊天、晒太阳度假的时候,中国人都在工作”——这是那天没说出口的。

这位香港妈妈当年中学毕业,来加拿大读书,算起来二十多年了。现在和丈夫在多伦多最大的华人商城,可能也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华人商城,太古广场里做电脑销售和维护,这是大多数早期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的典型生活,餐饮、电器、电子产品,或者杂货店,当然也有在银行、公司工作,做医生,做律师……总之是自食其力,赚钱过日子,虽然谈不上富裕,但赚的收入够生活,日子过得太太平平,直到这近五、六年间,越来越多的内地来的新移民,打破了这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