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营清真寺

陈小卡

小东营清真寺

走到广州越华路小东营5号,一座院门上石匾镌刻黑底金字(阿拉伯文与中文)“小东营清真寺”的建筑,诉说着明代回兵的神勇……

中式翠绿瓦檐的伊斯兰风格穹形院门内,杏黄寺墙碧绿瓦顶上,满目映入宁神静心的清光明照,经月门漫步院内,庭院回廊沿墙曲转,坐西向东的典型清真寺大殿高阔。居都市中心的小东营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成化四年(1468),这座少为当地人知的清真寺,却名传中外穆斯林心中。

明代成化年间,两广总督韩雍奏请朝廷调派一千多人的南京回民部队到广东平定瑶乱,平定后回兵留在广州驻防。

回民部队分驻在广州城内外,设大东、小东、西营、竹筒4营,并分别在居地修建了东营寺、濠畔寺、南胜寺3座清真寺,与怀圣寺、清真先贤古墓并称广州五大伊斯兰圣地。今天的小东营街为昔日小东营旧址,为明代中期广州四卫之一,东营寺由此得名。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同治五年(1866)又先后重新修造。2004年,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投入大量资金对该寺进行全面维修。今寺内仍存自清乾隆至宣统年间石碑13块,可证其寺的历史。

当年驻守于此的这支队伍中,指挥一级军官均为世袭,士兵亦都世代相传。他们坚守明王朝为正统的信念,具有伊斯兰教徒对信念生死不渝的忠贞,对明王朝竭尽忠诚。明清交替时,广州回民部队长官羽凤琪,在血雨腥风中选择与明王朝共命运。清军进逼广州时,明王室后裔在广东组建南明政权,羽凤琪也加紧整军抗清。清平南王尚可喜率清军打到广州,重兵围城。羽凤琪率回民兵从小东营出发,到正南门迎敌,亲自巡守城门。

清军攻城战全面打响,羽凤琪指挥将士向城外清兵猛烈开炮,一开战就将清兵狂潮般攻势压住,激战持续一天,因弹尽无援,正南门终于被清军攻破。城破之时,羽凤琪举起长刀率军冲向敌兵,展开肉搏战。他左冲右突,拼杀到最后,如成血人,又一次击退清军,但已感到体力不支,于是回到城楼上。清军不知对手使用何招法,把进攻停下来,可是等了半天,城楼上却没有一点动静,清军想他是逃走了,登上城楼一看,发现羽凤琪穿着整齐军服自缢身亡,身旁还有两位回族军官一同殉节,清军见此情景感叹不已。

清廷对幸存的回民残酷压迫,此后的一百多年,广州的回族人数锐减,东营寺的明代伊斯兰教文物被扫荡无存。今天建筑面积536平方米的东营寺内,存有两块木匾和一块刻有阿拉伯文石碑的文物。一匾悬挂大殿正中,高1米、长3米余,绿底金字,乃明太祖高皇帝御制三圣百字赞木匾,阳刻“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刻匾。另一阿拉伯文木匾悬挂月亮门上,高近半米、长1米多,为同治五年江南凤阳人李成仪书写的《古兰经》选段:“真主的慈恩确临近于行善的人们。”明间大门两侧置民国4年(1915)两广盐务水陆缉私统领马英萃题写的木楹联一副。月房门额悬“教有正宗”木匾,落款为“光绪三十四年湖北江夏县教谕廖寿祺题赠”。

东营寺由正殿、月房、水房、仪门等建筑组成,在建筑风格上已然本土化,又具伊斯兰风格,透映本地伊斯兰教既深纳中华文化为正统,又体现穆斯林对信仰始终不渝坚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