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物:为何旅游都要下车看庙
- 生活的文化和文化的生活
- 陈慧
- 3256字
- 2020-10-28 16:53:25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第二,必须是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孩子逐渐大了,我每年会抽空带她出外旅游。幼时她并不太在意去别的城市干什么,只觉得换个地方坐车、住酒店,吃东西很新鲜。到了小学,她就生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我们去到哪里,都要去看一些很古老的景点?”这倒把我问住了。
孩子所理解的很古老的景点,应该就是我们平常所指的文物单位或历史遗址。去一个城市旅游,看当地的博物馆、文物单位或历史遗址,确实是必选项。说得简单粗暴点,就是上车可以不睡觉,但下车后人人都看庙。本以为小学生只会问点具象问题,没想到竟一针见血,问了个提纲挈领的“硬核”。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这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完的事儿。
“我们去别的地方旅游,希望看到那里的人是怎么样生活的,那些曾经在这个地方,但已逝去的古代人,他们又是怎么样生活的。现在人的生活和我们差不多,但古代人的生活我们看不到,只能通过文物来了解他们的文化。”这是我思考后对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所作出的解释。
幸好,她似懂非懂地接受了,并没有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万一孩子再问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物、为什么要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我可能舌头打结也讲不清楚了。
为了更好地引起孩子“下车看庙”的兴趣,在之后的旅行,我都会提前一段时间告知她目的地,然后为她寻找一两本与旅行地点相关的书籍,例如韩国出版的历史探险漫画书系列《×××寻宝记》。一个国家或城市里的重要文化知识点、文物都因“寻宝”而被串起来,轻松的文字配上漫画,常常让女儿看得哈哈大笑,又对目的地心生向往。
读五年级的时候,她跟我们去埃及,出发前已把《埃及寻宝记》反复看了两三遍。在进法老的墓道时,两边墙上画满了壁画,但没有人讲解这些图画的意义。“这画的都是什么呀?人还是动物?”同行的一位游客不禁自问。“这个是拉,最大的神。这是安努力比斯,死亡之神。”女儿随口的回答让我和挤在周边的游客们都惊讶地看着她。“这些书里都画了,每个神的模样不一样,他们管理的职能也不一样。”孩子生怕我不信,还赶紧指着壁画里的几个神给我介绍。
经过这事后,以后无论去哪里旅行,孩子都要求我提前告知她地点、行程,自己先去找相关的书看,而且出游时必须把这些书背上。
1.去看古人怎样在生活中吃喝玩乐
“下车看庙”就是看文物的简称,有的人看在眼里的是物化外形,而有的人看到的是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这些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年份长短、艺术水平高低、学术价值高低等不同情况,现存文物主要分为一、二、三级。这个实物可以是很多不同的内容,如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石刻砖瓦、书法绘画、甲骨、符牌印章、货币、牙雕、竹雕、漆器、珐琅、织绣、古籍善本、碑帖拓本、武器。别被名单中那些“高大上”的说法吓着,转换为现代说法,就是古人平时的生活用品、休闲娱乐技艺,以及各种书籍、会议文件。只是因为这些东西年代久远,如今能发掘到的少之又少,所以历史价值高了。
这些文物除了摆出来给现代人参观,还有什么用?“彼之珍宝,吾之草芥。吾之砒霜,彼之甘露。”斯人已去,没法开口讲述当年,我们只能从这些物件中窥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例如甲骨,对现代普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块被刻了符号的兽骨;对当时的古人来说是他们的生活指南。但对于研究学者来说,这就是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商代中国文字已有较完整的一套体系的实物证据。除此之外,还证明了那时的中国人已在关注、思考这个世界的天文、地理等现象。
2.跟考古专家去看大墓
我们不仅可在文物中发现古人生活的蛛丝马迹,在文物中总结推断出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进程,还能根据每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倒过来推断或证实一些文物的真伪,或为其断代。如一些电视台的鉴宝节目,虽然是文化类节目,却有众多老百姓热情参与,抱着传家宝而来。专家的水平有高低,传家宝也有真假,但在这个过程中,真的能学到不少文化知识。许多时候,专家鉴定一件文物的真假或价值,都要参考同一时期的文化。鉴宝现场我没去过,但跟专家去古墓现场勘查倒有一次。
可能是盗墓笔记类的小说看多了,我总觉得每个古墓里都会有未破的机关等待我们去触动。不是每一座古墓,都被列为文物。想要位列“文物”,得经专家考证年代、规模、等级、是否稀缺等一系列内容。近年,国家重视文物保护,于是许多地方政府会对自己辖区内的一些重要历史遗迹做测评,看是否属重要文物。一次听说政府请了一位大学考古系专家对某条村里已被列为文物的大墓重新评估,于是我连忙跟去凑热闹。
这座城市宋代才设县,且许多土地是后期的淤泥冲积而成,因此,一直以来就没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去之前我上网查了一下当地政府对外公布的关于大墓的宣传资料。这是一处明代古墓葬,除了占地面积等,还有“依山势呈梯形,分四层建筑。墓冢及外围檐墙均用红砂岩砌筑,每层墓地两侧檐墙角上都饰有石雕麒麟。檐墙之间设拜台,共四级,中间两级用雕有琴、棋、书、画的石板砌成台基”等描述。
专家到了现场,掏出激光尺,前前后后勘察了一番。从形制上看,该墓也确是明代,对于一个仅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城市来说,明代文物已是久远之物。重要判断完成,专家就开始细看墓前的碑文、墓台等,助手则在一旁记下他所说的一些专业术语,如“祥云拱月纹饰”等。大墓分四级,每两级中间有台基,上面还有一些纹饰,但因年代久远,现在已无法看出当初是什么纹饰。专家只让助手记下“纹饰不明”。看过政府宣传资料的我赶紧提示:“资料里说这是琴、棋、书、画。”专家又认真看了一眼那些已经被岁月冲刷的石板,摇了摇头:“肯定不是。”
“那是什么?”不甘心的我又问。“不知道是什么,但肯定不是琴、棋、书、画。”专家轻松又不像是开玩笑的回答让我很是惊讶。在看不清是什么纹饰的情况下,为什么他能笃定上面的纹饰不是琴、棋、书、画?
对于我这种一问到底的考古“小白”,专家解释道:“以琴、棋、书、画作为纹饰的这种风气是清朝才开始的。清朝的审美已渐渐向具象发展,描画的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或物。而明朝的纹饰和审美风格不一样,许多时候出现的纹饰并不是具象的,而是一些抽象的、经过提炼的形象。经各种测定,这个墓是明代墓无疑,所以这些纹饰就算已看不清,但绝对不是清朝才时兴的琴、棋、书、画。”
3.让后世考古学者犯难
专家的这一番解释,立即让我有种涣尔冰开的感觉。文物是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其行径范围也必须与当时的文化相印证。有时在鉴宝节目中,也常会听到一些专家说某件宝物不符合其年代特征。我曾突发奇想,如今社会上,惊世骇俗的年轻人不少,这会不会让后世专家在考古断代上犯难?
例如某个现代年轻人的性格多元,有时候穿的服装与现今潮流不同,甚至是新奇到让人目瞪口呆。那N年后,这件衣服要是出土了,会不会让后世的专家认为不是这个年代的服饰?还有一次,某同事对于家门口附近新开的一家饮料店的名字颇有意见。那是一间叫“丧茶”的奶茶饮品连锁店。店开后,她儿子天天吵着要去买饮料。现在年轻人所说的“丧”,很多时候只是指情绪、运气不好或垂头丧气,并不是老一辈人传统文化中所指的“有人去世”。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吉利,一般对死亡等悲伤的事情都较隐晦。喝饮料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丧茶”确实让许多传统文化观念较深的人难以接受。因此,同事觉得家门口附近开了间这样名字的店,看着就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其实是无法接受这种与传统文化观念相冲突的年轻人的文化。若后世专家考古发现了这种饮料,会对断代犯难吗?
转念一想,我这想法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在变,它也会变。这些与现在认为的传统文化观念冲突的事物出现,而且还不会被强制,本身就是这个社会多元文化的体现。随着网络联通、中西交汇,加上不同年龄层人群表达个性的多渠道,这个社会的文化也在创新变化。至于现代的文化,你和我都是创造者,后世的考古专家也自有其那个时代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