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人的内心,总会有一个声音,完全按这声音作息,这个人就会成为传奇。
——《激情岁月》
2021年7月15日,星期三,晴,37°
今日事,立此存照:转人民日报微博【SC省地震局:汶川4.8级地震系汶川余震区起伏活动】汶川4.8级地震属512地震余震。7月14日23时36分,四川AB州汶川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SC省地震局表示,汶川4.8级地震#位于汶川余震区南段,属于汶川余震区的一次起伏活动。据了解,1970年以来,此次4.8级地震震中50公里范围内发生4.0级及以上地震120次(含汶川余震)。
“5.12汶川地震”那一刻,是苏青羽和任楂结婚的第五个年头。汶川地动山摇的那一刻,苏青羽恰好从位于四楼办公室的座位上站起来,随即感到一阵眩晕。
“我怎么站不稳,还头晕”苏青羽感到奇怪,在办公室里说。
另一桌的林姐正阅读报纸,报纸和手都在左右晃动,“可能是地震吧。”林姐相当淡定。
“哐当”一声,小刘电脑主机的一块板子掉落。苏青羽心里一惊,脱口而出:“地震了,还不赶快撤离。”
大家赶紧起身往楼下跑,林姐拿着钥匙准备取包。“还是快跑吧”苏青羽提醒。
楼板还在晃动,经过旁的办公室,有的同事还坐着,苏青羽扯着嗓子喊:“快走,地震啦。”
拐角处,听到同事们匆匆忙忙的脚步声,跑到楼下时,院子里已经站了许多人。
大家站在院子里,有些不知所措,那幢五层楼高的破旧楼房,加装改建的玻璃窗在劈里啪啦晃动,停在院子里的车随着地面前后移动。
有人在说:“怕是哪个地方发生了大地震。”
有人附和:“肯定撒,估计跟松潘大地震那一次差不多。”
仍有同事陆陆续续地下来,上气不接下气。
人们聚集在院子里,也不散去,或者根本不知道往哪里去,办公大楼离市中心不远,周围高楼林立。
领导让各部门清点人数,有人尖叫,说还有同事在办公室睡觉;又有人说,让他睡吧,再来不过是余震。苏青羽瞧见档案室的欧阳老师慢悠悠从楼上下来,有同事起哄说:“你再跑慢一点撒,硬是不怕死哟。”
欧阳老师不紧不慢地笑说:“跑撒子跑撒子嘛,跑得脱吗?不过那两三秒,跑得脱吗?”
又有人说:“这地震来头不小,至少七八级”,有人插嘴:“周边附近,该不会是四川吧?”
苏青羽的诺基亚直板手机铃声响起,是任楂打来的:“老婆,你没事吧。”
苏青羽:“我还好。你呢,没事吧?”
任楂:“还好,从办公室出来了。这会儿别上楼上啊。听说是四川那边地震了。”
苏青羽:“不知爸妈怎么样了?”
任楂:“我打电话去问问。待会儿打给你。还有,你的小灵通已经打不通了,记得联系用手机。”
苏青羽有点儿担心,只是有点儿。不一会儿,任楂打电话说苏爸爸家里、手机的电话都打通了,只是没人接,“大概是出去了,你别慌,我待会儿再打打。”
苏青羽:“嗯。你别回办公室里,安全第一。”
不到十分钟,手机上已收到信息:“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有人叹息:“不晓得死了好多人。”
大家在院子里等了一阵子,领导说:“散了吧,市区里面都是高楼。”
有人问:“那明天还照常上班吗?”
领导:“等通知。”
大家赶紧跑上楼拿包包、取钥匙,苏青羽也一样。
那时,六号地铁尚未开通。苏青羽赶到车站,售票口人潮涌动,早已排起了长龙。苏青羽第一次发现,从北城到市区工作的人,竟有如此之多。
人群里有人嚷嚷:“老子就是死,也要回北城死。”
好不容易上了车,又听见一个戴眼镜的男子说:“上了车我就踏实了,之前还担心地震要封桥,过不了江。”
上了车的人都不约而同松了口气,有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有人开始讲地震来临时的惊慌,“哎呦,我们公司在三十五楼,那个晃得才叫吓人。大家跑出来后都不敢坐电梯,都往楼梯跑,三十几楼,跑得飞快。有个戴眼镜的,眼镜都跑飞了。”
众人一阵哄笑。
苏青羽有些疲惫有些沉默地靠在车椅背上,想着爸妈此时究竟在哪里?在做什么?
手机再次响起,是苏爸爸:“我和你妈都很安全。你放心。”紧接着是一阵盲音。
苏青羽坐在大巴车上,感受不到余震,赶紧照着手机上的号码拨回去,一连三遍,无人接听。
有些惊慌失措,她打给任楂:“爸给我打了电话,可没说上两句就挂了。我再打,就没人接了。”
“不用担心,至少他们还是安全的。爸爸有分寸。”任楂安慰,苏青羽心里踏实了一些,又问:“老爸老妈还好吗?”
任楂笑:“也是他们给我打的电话,你放心,都挺好的。回来了打电话给我。”
世事如烟,人生能有几个十年?2018年,距汶川地震十周年,春节,任楂不辞而别,那时,小白即将过七岁的生日,刚上了一期小学一年级……
2008年,苏青羽还在综合部。如今,综合部早已更了名,淡定看报纸的林姐于前年退了休,电脑主机板掉落的小刘跟苏青羽同一年调离了部室,而档案室的欧阳老师,退休不久患上绝症去了世……
灾难之后是重建,岁月也不过那么轻描淡写地成了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