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95.苏妈妈与苏青羽(三)

2021年11月3日,星期三,阴18℃

天阴沉。本市新增本地病毒感染者4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早上,苏青羽走到楼下,苏妈妈推开窗挥着手说:“青羽,慢走。”

苏青羽回了声:“好的。”心里照例涌起了一丝不耐。

尽管,前日苏妈妈不舒服,苏青羽很担心,拉着小白嘘寒问暖。今日,苏妈妈起了一大早,神采奕奕,苏青羽又恢复了常态。

“到底怎么了?”苏青羽站在地铁上问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与妈疏离的呢?”

苏青羽努力回想幼时与苏妈妈的点点滴滴,那些遥远而模糊的记忆,尤如夜空繁星忽隐忽现。

小学时,每逢苏爸爸一出差,苏妈妈便牵着苏青羽:“走,妈妈今天带你吃好吃的。”

从清汤龙抄手、豆花饭再到烤鹌鹑……烫着洋气短发的苏妈妈拍拍苏青羽吃得鼓鼓的小肚皮,满意地叮嘱:“不可以告诉爸爸哟”,苏青羽打着小嗝儿,一面奶声奶气地保证不会告诉爸爸,一面表示明早想喝豆浆,并希望能配上两大根油条。

苏妈妈那时还在集体百货商店上班,有时晚上还会值班。苏爸爸会带着苏青羽陪苏妈妈,在柜台的后面,支起一张钢丝床,把被褥往上面一放,就可以睡了。

苏青羽那时特喜欢一家人守夜值班,因为苏妈妈会请她和苏爸爸吃夜宵,卤鸡爪,卤鸡翅,卤鸭肠,卤鸭肝……苏青羽吃得欢快,年轻的苏爸爸和苏妈妈聊得畅快。

苏爸爸作为一名差点儿上了中越战场的军人,对待苏青羽,也有点儿带小兵的感觉。

苏青羽小学二年级的某日,外出办公的苏爸爸对她说:“好好做作业啊,我回来检查。”

结果,苏爸爸前脚一走,苏青羽后脚就跑出去和院子里的小伙伴玩疯了,作业自然是一样没做。回来后的苏爸爸气得火冒三丈,抓起直尺要打苏青羽。

苏青羽边跑边喊:“我找妈妈去,我找妈妈去。”

那时,苏妈妈是小苏青羽温暖的港湾,温暖的挡箭牌,温暖的美食厨神……

“从什么时候开始疏远的呢?”苏青羽在微微颤动的地铁上冥想。

也许,是从苏妈妈的下岗开始吧!

大约在1992年盛夏,苏青羽刚上初二,那家集体百货店在几易其址,店面越来越小后,终于被时代滚滚的潮流席卷而空,不复存在。苏妈妈下岗了,分得了一部人力三轮车,还有一部分卖不出去的小百货。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是重头再来”,下岗后的苏妈妈虽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却也踏踏实实摆起了小摊,卖起了小百货。

苏青羽那时每日吃罢早饭,七点准时蹬着自行车去学校,苏妈妈和苏爸爸便推着三轮车拉着货去原来百货店门口的小角落支摊。

苏爸爸支好摊,赶回单位上班,中午炒好菜陪着苏青羽吃完,装好饭菜给苏妈妈送去;苏青羽下午放学,苏爸爸炒好菜,又给苏妈妈送去,等着夜色深沉,便和苏妈妈收摊回家。

晚餐,苏青羽一个人吃完,然后关好门,骑上自行车赶去学校晚自习。

慢慢地,苏青羽和苏妈妈的交集越来越少。白日里,苏青羽上学,苏妈妈守摊;晚上,苏青羽回家,苏妈妈在灯光下清点货物,清点零碎的钞票……

那些苏妈妈挽着苏爸爸,牵着苏青羽逛百货公司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那些可以靠在妈妈怀里撒娇,缠着妈妈要糖果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那些盛夏吃西瓜,周末吃红烧肥肠,白果炖肚条,清炖鸽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刚踏入少女时期的苏轻羽慢慢地习惯了苏爸爸切的跟手指差不多粗的肉丝,炒老了的白菜;慢慢地习惯了苏妈妈的忙碌;慢慢地习惯了将心事埋在心底。

苏妈妈什么时候白发苍苍的呢?苏青羽真的不知道。

窗外的雨,什么时候下起来的呢?苏青羽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