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
- 陆超
- 7字
- 2021-04-01 20:17:25
第二篇 热词解析
特色小镇的房地产纠结
慢开发是合算的,只要控制住现金流,谁握有土地,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碧桂园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
房地产一直是特色小镇的一大纠结。从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到地方政府,“严控房地产”“警惕房地产化”等字眼就一直是各类政府文件里的常客。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严控房地产倾向,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合理确定住宅用地比例,并结合所在市县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确定供应时序。对产业内容、盈利模式和后期运营方案进行重点把关,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中央各部委对房地产的警惕情绪,快速地传染给了地方政府,在各个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里,纷纷明确“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严防借机开发房地产的行为出现”,在某些省份的特色小镇申报规则中,甚至出现了诸如“只要有房地产嫌疑,就一票否决”的严苛红线。
中央号召严防死守房地产化,地方政府积极附和严控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之于特色小镇,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作为城乡统筹的创新载体,特色小镇与房地产化的发展理念貌似格格不入。特色小镇是发展特色产业与特色文旅的重要创新型载体,毫无疑问,新兴产业与特色文化旅游才是特色小镇的两大动力引擎。以浙江为例,浙江特色小镇将其产业定位聚焦于“7+1”。“7”指的是浙江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包括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高端装备制造和金融;而“1”指的是浙江拥有的历史经典产业,主要有茶叶、丝绸、黄金、中药、青瓷、木雕等。“产业为核”是特色小镇的第一大定律,只有产业才能提供就业机会,继而带动人口集聚,繁荣活化小镇,促进生产与生活的平衡。
而房地产主导的小镇,国内外早已有之,我们把它叫作“卫星城”或“睡城”。这类小镇凭借低价的居住成本优势,通过房地产开发来补充与分担主城区的居住功能。诸如距离北京30公里的河北燕郊镇,这个小镇因为上下班高峰期巨大的潮汐交通、拥挤不堪的上下班人流而为人熟知。小镇的大多数居民都是难以在市区租得起一间房的北漂,他们清晨5点就要起床,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租屋,绝大部分人每天都要花上4—5小时在路途上,生活充满了艰辛。像燕郊这类小镇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如过高的住宅用地配比、发育不全的就业供给以及不完善的公共服务及生活配套设施,这些特征让生活在这些小镇的人难以感到舒适,唯一让他们选择坚守的就只剩下哪一天能逃离小镇、搬进市区的梦想。回头看浙江特色小镇的两个模板,“梦想小镇”和“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一个围绕互联网产业,一个聚焦私募基金产业,都是代表未来、拥有无限潜力的高端产业。显然,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小镇开发模式与特色小镇的初衷相去甚远。
2016年以来,高地价及“地王”现象在一、二线城市频出,房企拿地积极性高涨的背后是拿地成本的逐步高企。据中原地产统计,2015年全国拿地超过百亿的房企有17家,而2016年这个数字就将近翻了一番,整个行业拿地平均金额上涨幅度达到86.3%。让人望而却步的楼面价,还有不断挤压的土地供应,让房地产商的利润一降再降,而且随时有“断炊”的风险,为了补仓,房地产商还得硬着头皮去拿高价地,否则企业就运转不下去。
2017年,随着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这为房地产商打开了一扇廉价拿地的窗口,各大房地产商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纷纷抢滩特色小镇,恒大、绿城、碧桂园等传统房地产企业更是提出要在全国打造百个特色小镇。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看到与一、二线城市地产风生水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城市的库存积压,虽然经历了一波去库存的利好,但三、四线城市依然处在深度调整的周期之中,去库存的压力巨大。因此,防范各大房地产企业借特色小镇名义拿地开发房地产,“以特色小镇为名,行地产开发之实”,从而加大房地产库存压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就成为中央部委防范特色小镇跑偏的重中之重。
蓝城农业小镇
原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可能就是这一波特色小镇地产化的典型代表了。将绿城从一个无名之辈带上中国房地产“第二把交椅”的宋卫平,将“赌性”融进了绿城的发展血液,在2008年经济危机房地产商普遍谨慎的大环境下,绿城逆势而动疯狂拿地。最终,绿城倒在了“新国四条”面前,宋卫平忍痛贱卖了多个项目后一蹶不振,在2014年将绝大部分股份转让给了融创的孙宏斌。
逐步淡出绿城的同时,宋卫平一头扎进了他的新事业“蓝城”——一家以养老、度假地产为主的公司。蓝城在乌镇旁边的第一个养老项目“乌镇雅园”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个以民国建筑为特色,集合康复医疗、养老地产、商业休闲等业态的复合型“养老乌托邦”。如果说,乌镇雅园还有康复医疗等养老辅助业态,勉强算是个小镇,那么蓝城在全国其他地方的所谓小镇项目就只能算是纯地产项目了。宋卫平在接二连三拿下浙江安吉、德清等地的几个养老项目之后,计划把他的所谓农业小镇项目复制推广到全国,“十年百镇万亿”成为蓝城的新目标。
这些农业小镇都拥有标准化的配方。选址方面,小镇更青睐一线城市周边,距离市中心50—120公里,如果是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则要求距市中心更近;生态方面,地块内部或周边需有自然水体资源、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沉淀;最为重要的是用地指标,项目必须能提供1000—1500亩、最少不低于50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
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的宋卫平骨子里流淌着浪漫主义的血液,他把绿城对楼盘的品质追求延续到了蓝城。宋卫平认为美好生活首先来源于以建筑为主体的生活环境的美,“房子是有生命的,是我们生命精华的转移”。宋卫平对建筑品质的苛求声名在外。据说他在打造桃花源项目时,发现一块价值好几百万的巨石与周围环境不符,叫人直接敲碎拖走,丝毫没有心疼。蓝城的地产开发以中式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典雅精致,不失秀美,充满了田园趣味,为平庸的乡村地产注入了一股新风气,参观完杭州“桃李春风”的人无不为蓝城对整体氛围的把控、品质细节的苛求而赞叹,房子自然好卖到一扫而空。
▲乌镇雅园:建造精良的养老乌托邦
如果没有特色小镇的名头,蓝城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拿到这么多区位优良、景观优美、价格低廉,并且配套有如此之多建设用地指标的地块,相比于市中心2000万一亩甚至更贵的土地,这些近郊的土地价格一亩往往不足百万元。
尽管蓝城和宋卫平在多个场合替他们的房地产项目打圆场,把他们称之为小镇,并且鼓吹这些小镇将为中国的城乡一体化作贡献,是改变城市面貌、乡村面貌,提供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眼光犀利的业内人士还是一眼就看穿了本质,乌镇的“操盘手”陈向宏造访蓝城时委婉地说道:“我觉得我现在做的模式跟蓝城的模式还是有点不一样,你是做一个小镇,把你小镇的房子卖掉;我是做一个小镇,依托这个小镇卖我的生活、卖我的文化、卖我的商业业态,这是两个不同的小镇模式。”
碧桂园科技小镇
蓝城的“十年百镇万亿”宏大叙事,显然只是房地产商们高举特色小镇旗帜,抢滩登陆、跑马圈地的其中一个场景,而在这些跑马之中,有一匹跑得特别快、特别稳,它就是老牌房地产商碧桂园。
以“周转快,效率高”著称的碧桂园于2016年8月发布产城融合战略,启动科技小镇计划。截至2017年5月,短短9个月就已签约9个项目,首个科技小镇在广东惠州潼湖上马开工建设。
在中央三令五申“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炒的”“限购、限卖、限价”等调控手段层出不穷的背后,传统地产板块的天花板开始显现。虽然碧桂园的地产业绩还在不断增长,但老板杨国强的危机感与日俱增,据他的身边人说,他每天都在担心企业明天就可能倒掉。
产业地产是碧桂园迈出转型步伐的第一步。华夏幸福已经在这一领域干的风生水起,这两年无论是万科收购普洛斯、泰禾入股北科建,还是招商蛇口联姻武钢,都显示出房地产开发商大力布局产业地产的趋势。
碧桂园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主要业务板块无疑还是地产。但从短线快周转的城市地产转向长线的小镇地产,对于碧桂园究竟意味着什么?从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的一番肺腑之言,也许我们可以从中一窥传统地产商的苦恼与心思。“2003—2013年,碧桂园在广州开发了一个叫凤凰城的楼盘,也是碧桂园历史上最大的楼盘,占地近1万亩。碧桂园花了10年时间将其全部开发完毕,赚了近200亿元。但2017年,碧桂园在拿凤凰城周边招拍挂的400亩用地时,花费了将近200亿元,也就是几乎将之前凤凰城项目1万亩所赚的钱都投在了这400亩之上。”
伴随着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碧桂园从一个千人级的公司生长为十几万人的巨型公司,成绩骄人。然而,土地的快速增值、拿地成本的不断高企吞噬了企业的大部分利润,新一轮的土地调控更是限制了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空间,提升了生产成本。向俊波算过一笔账,如果碧桂园当年只开发凤凰城1万亩中的9000亩,那今天剩下1000亩产生的效益要比这9000亩要多得多,也就是说慢开发是合算的,只要控制住现金流,谁握有土地,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套慢开发的理论背后,是中国过去10年货币供应量增长4倍、一线城市地块楼面价增长10倍的惊人事实。房地产作为货币大水漫灌下最大的蓄水池,承担了大部分流动性资金,大水也养大了碧桂园这样的大鱼。但如今,一方面中央要逐步调控水量(流动资金),确保水不再流入地产池;另一方面,提高鱼饲料价格(土地价格),地产池的大鱼们就有渴死饿死的危险。提前布局、积蓄饲料、准备过冬自然就是碧桂园们的必然选择。
和蓝城一样,碧桂园的小镇也拥有一些标准化的配方。2—10平方公里,三大主要用地类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用地,以商业、酒店为主的产业配套用地,还有生活配套住宅用地。这三大主要类型用地各占约1/3,也就是说一个3平方公里的小镇,住宅建设用地就要近1500亩。虽然碧桂园一直对外回应,试图洗刷圈地开发地产的嫌疑,但如此大量的囤积土地,似乎很难让人信服。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地产出生的碧桂园自然还是聚焦房地产,涉及产业招商运营的部分,碧桂园就发动他的朋友圈。2016年,碧桂园与深圳百富东方成立平台公司,碧桂园负责硬件建设、开发和运营,而百富东方负责产业导入和运营。凭借雄厚的实力和极高的品牌知名度,碧桂园的产业朋友圈星光熠熠,包括思科、富士康、清华大学、红杉资本等,遍及产业、院校及资本圈。据报道,碧桂园已集聚产业资源超18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2家,中国500强101家,龙头企业410家,上市公司442家,集聚平台圈层资源近300家等,覆盖电子信息、智能创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碧桂园科技小镇的遍地开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说碧桂园还有其强大的朋友圈为小镇背书的话,那么大多数房企恐怕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于是,这些房企的通常做法,就是先用产业小镇的名义把地圈下来,在配套基本不足、产业招商乏力的情况下,先把房地产开发了,最终的结局往往有两种:一种是房子卖得不错,地产商获利出逃,小镇不了了之;另一种是因为配套欠缺或是本来地方地产库存就很大,导致房子滞销,留下一地的鸡毛,等着政府收拾烂摊子。
房地产功能
房地产似乎成为特色小镇开发绕不过去的一个症结,一些地方政府更是干脆一刀切地排斥房地产,只要有房地产开发嫌疑,一票否决。“以小镇为名,行地产之实”的房地产化固然要防范,但房地产是不是就不该出现在小镇的功能板块之中呢?房地产开发对于特色小镇的创建与开发又意味着什么呢?
特色小镇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创新空间载体,终究是为人而创造建设的空间,生产与生活的主体是小镇居民,生态优化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提升小镇居民的生活品质。住是小镇居民的首要需求之一,房地产自然就是小镇必备的要素供给,无论是产业类小镇还是文旅类小镇,常态化的入住居民都是小镇拥有活力的基本保障。房地产搭起了小镇的基本框架,原住民的小镇生活更是小镇重要的吸引力来源。
特色小镇亦是新的投资空间载体。资本逐利,有投资必然追求回报,相比于长周期的产业投资和旅游投资,房地产无疑是回收周期最快、回报率最高的板块。
梦想小镇是浙江特色小镇中的翘楚,仓前街道围绕龙头企业阿里巴巴延伸创业产业链条,重点打造出互联网和天使投资两大板块。一方面,小镇鼓励泛大学生群体创办电子商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动漫设计等互联网相关领域产品的企业;另一方面,小镇以互联网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重点培育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集聚天使投资基金、股权投资机构、财富管理机构等,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梦想小镇所在的仓前街道,是典型的江南郊县,梦想小镇所依托的空间载体,曾经是江南著名的粮仓所在。仓前街道通过对12幢老旧粮仓、部分旧城镇和旧厂房进行统一改造升级,新旧融合,将“江南古粮仓”变身为创业青年的“梦想种子仓”。
梦想小镇是一个政府主导的产业小镇,国资是搭建小镇开发平台的主体,阿里巴巴每年给街道贡献70亿的税收,因此小镇完全有能力围绕阿里巴巴打造产业生态圈,挖掘出龙头企业的潜在红利。据报道,短短两三年之内,政府就投入了二三十亿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在3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之内,因为基本围绕存量建筑打造物理空间,所以并没有房地产板块的空间。但我们最终发现,产业、人才、资本资源的快速集聚给小镇周边的土地带来了明显的增值效应,短短时间之内,梦想小镇周边的房价就从1万元增长到了3万多元每平方米。
地产收益不是梦想小镇最显性的价值,但显然地产给予了小镇快速回笼资金、平衡项目开发压力的能力。在做大产业圈、创造产业蝶变环境的同时,还能推动区域的快速增长与整体发展,完成资本闭环,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的当下,梦想小镇的商业模式值得学习。
▲新旧巧妙融合的梦想小镇
近两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四部委关于规范特色小镇建设的文件亦明确严防政府债务风险,尽可能避免政府举债建设而加重债务包袱,鼓励引入央企、国企和大中型民企作为小镇主要投资运营商。但无论是国资背景,还是民营企业,投资一个3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必然涉及计算投资回报的根本问题,产业的培育需要时间,农业和旅游的投资回收慢,且小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整体环境的提升优化,都不具备资本回报能力,这就要求顶层设计者在小镇的商业模式上寻找足够有分量的盈利点。
“中国园林上市第一股”东方园林打造的无锡“田园东方”项目,在国内刮起了一阵“田园综合体”的旋风。2017年,基于无锡田园东方的实践,“田园综合体”一词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在全国予以推广复制。田园东方地处无锡阳山区,是一座以台湾田园文创为特色风格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合理适当的地产开发,巧妙地在投资闭环与常驻人气提升方面找到了突破口。
田园东方一期开发以文旅为引领,通过改造老宅、提升环境、完善设施、增加文化休闲功能,引入客栈、书院、咖啡馆、面包坊、亲子空间等业态,还原了一个重温乡野、回归童年的田园人居环境。开园后的田园东方游人如织,异常火爆,但门票及常规运营的收入显然难以覆盖高昂的一期投入。事先考虑到项目中农业与旅游的回报周期慢,田园东方一期规划了将近300亩的田园地产,因为接近无锡主城区,加上乡野环境的提升,300亩的别墅很快就销售一空,均价甚至超过了无锡市区的房子。
通过配套地产的销售,田园东方不仅为综合体引入了常住人口,提升了项目人气,避免了在乡村旅游萧条时节如冬季或周中等时段“遇冷”,而且顺利地收回了一期投资,完成了资本投资回报的闭环。
国内的特色小镇大都处于创建阶段,由于地理位置大都位于城市近郊或者远郊区,住宅配套往往都有欠缺。部分小镇依托优越的山水自然条件,打造文旅类或者康养小镇,甚至是从一张白纸做起,因此集聚常住人口的房地产更是不可或缺。特色小镇的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如国外的大多数特色小镇,都是经过十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自然发育、演变而来,人口的集聚更是通过长期的积累慢慢形成,因此小镇的居住空间并不欠缺,反而因为长期的经营,呈现出独特的地域风貌与较高的旅游吸引力。
如何平衡好房地产开发与特色小镇的创建培育初衷?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盈利点少、盈利难的情况,要通过房地产指标供给,为投资者完成投资回报闭环设计,让小镇开发成为可能,使得房地产成为集聚人气、吸引常住人口、提升小镇活力的手段;另一方面,又要严格控制房地产化倾向,避免“假小镇、真地产”现象出现,扭曲特色小镇的开发初衷。具体来讲:
第一,控制房地产的开发比例。筑好房地产的天花板,参考现行的镇规划标准,居住用地的比例在28%—43%之间,将小镇的房地产用地指标控制在30%以内。碧桂园科技小镇的地产配套约1/3,相比而言,蓝城的地产比例就要高得多,控制地产的开发比例,将从源头上杜绝“假小镇、真地产”的出现。
第二,控制房地产的开发时序。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共同开发协议中,明确房地产的后开发条款。“先产业,后地产”,开发商有义务先将小镇的独特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待人气集聚之后,再逐步开发房地产,既规避了开发商地产开发后出逃的可能性,又让小镇的地产真正能升值变现,让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发展的成果。
第三,控制房地产的建设品质。小镇的地产不同于城市地产,既要能满足基本的居住品质要求,还要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满足观光旅游的辅助要求,通过构建具有独特气质的建筑群落,来提升小镇物理环境的品质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