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

洋洋刚上二年级,课余时间特别喜欢打乒乓球,而对踢足球不感兴趣。但他却有个足球迷的父亲。

父亲看到洋洋经常去练习打乒乓球,就教训他:“小球没有出息,去练大球!”

洋洋不愿意踢足球,父亲就强迫儿子和他一起去足球场练球,弄得洋洋总是不开心。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女儿想学长笛,母亲却非要她放弃长笛改学钢琴;儿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为他选择理科……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痛苦的,对此,成年人应该感受最深。父母同样应该明白: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强迫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总会不开心。要是让孩子按父母的意图去行事,就可能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和反抗。

当然,有些父母可能会说这样“难为”孩子,其实是“望子成龙心切”,是善意的。但是,父母的“善意”有可能带来“恶果”,这等于抑制了孩子的长处,而放大了孩子的短处,有时可能会弄得孩子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都没有了兴趣,结果得不偿失。

也许有的父母这样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那就应该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去实现。可孩子们并不接受,他们觉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主。于是,两代人之间发生了冲突。

其实,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父母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就像上面提到的父母,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当一遇到要选择的情况时,就拿不定主意,只能听从父母的决定。这样,孩子就会形成没有主见、做事犹豫不决的性格,这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首先,那些没有主见的孩子,在心理上是自卑的。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做出过低的评价,进而自我否定。自卑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总是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常常很敏感地把别人的不快归为自己的不当。所以总是一味责备自己,讨好别人。

其次,没有主见的孩子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对某些事情难以下决定,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容易受他人影响。

再次,没有主见的孩子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要经过反复比较,反复动摇。结果错过了成功的最佳时机,最后一无所获。

最后,没有主见的孩子的口头禅是“我再想想”、“我先问问我妈妈”、“我不知道对不对”,也因为如此,很多人不喜欢与没有主见的人交往。

总之,一个人遇事反反复复,犹豫不决,总拿不定主意的现象,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选择能力的形成,而选择能力的强弱又对人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是在各种各样的选择中度过人生的每一步的。其中,有些选择会直接影响自己或他人一生的命运。而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正是选择的大敌。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最好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即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再去帮助孩子。

对此,妈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的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很多妈妈在要求孩子做事时,往往喜欢用命令的口气:“就这样做怎么能行!”“你该这样做!”“我不允许你和谁谁交往!”,等等。这种命令式的语气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长的话是说一不二的,自己只有服从家长的意志行事,而孩子这样做心里能高兴吗?

作为一个聪明的妈妈,你不妨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商量式语气,比如:“这件事怎样做更好呢?我想能不能这样做?”“我想你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会更好一些!”等等。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孩子按自己的意志主动处理好事情的能力。

用商量代替命令,不仅能鼓励并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思想,而且也能体现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作为一个聪明的妈妈,你应该给孩子表达意愿和想法、自己进行选择的自由和机会。比如,给孩子买玩具时,家长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尽量买孩子喜欢的玩具;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选择购买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物品。给孩子报特长班时,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选,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妈妈要多多支持。

2.让孩子在限定范围内选择

有位美国家长,带着他2岁多的女儿去吃饭,在饭桌上,女儿不肯喝果汁,嚷着要和大人一样喝可乐。

3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但是,在中国家长看来,孩子这样是“不乖”的表现,可是,这位美国家长却没有强求孩子喝果汁或可乐。

当着客人的面,这位妈妈说:“喝完你杯子里的果汁,可以在我杯子里喝一口可乐。”这其中隐含的选择是:你可以不喝果汁,但也没有“可乐”喝。

这位美国家长很具体地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以及每种选择行为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妈妈对女儿没有提什么要求,只是让女儿自己选择做决定。

后来,3岁多的女儿想了想,还是喝完了自己杯子里的果汁。这位妈妈说话算数,当场兑现,笑眯眯地允许女儿在自己的杯子里喝一口可乐。

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面对过多的自由和选择,反而不利于他选择和做出决定。因此,作为妈妈的你,可以给孩子一定范围的选择权利,也就是让孩子在限定的范围中进行选择。这样,孩子会逐渐树立起适当的选择意识。

3.让孩子自己作选择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幼年时长着碧蓝的大眼睛,鼻梁挺拔端正,一头金色的卷发,显得英俊、神气,很招人喜爱。尤其是他那一头金黄色的卷发,非常漂亮,妈妈很喜欢富兰克林这头漂亮的卷发,并喜欢用各种服装来打扮年幼的富兰克林。

但是,妈妈为他选择的衣服,富兰克林并不喜欢。

有一次,妈妈想给富兰克林穿绉边的套装,富兰克林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又有一次,妈妈想说服富兰克林穿苏格兰短裙,富兰克林又拒绝了妈妈的好意。最后,富兰克林和妈妈一致同意穿水手服。

关于这段故事,富兰克林的母亲萨拉在《我的儿子富兰克林》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做妈妈的对于衣饰的品位虽然高雅,可是我们执拗的儿女却并不喜爱。”可敬的是,富兰克林的妈妈并没有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而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萨拉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从来不曾试图对他施加影响来反对他的喜好,或者按我们的模式规定他的人生道路。”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只要父母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做决定,孩子会让父母惊喜于他的成长。所以要想让孩子具有自主性,妈妈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信任他、尊重他,不要横加干涉,孩子会在家长的信任中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