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就像左宣的猜测一样,左家母亲的奶奶曾经的爱人,就是前国师的爱人,她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又毫不相干的关系。
前国师高寿,她的爱人也高寿,但是再长高寿也有终点。
在五年前,前国师爱人预感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回首过往,心中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年无能为力,被迫离开了心爱之人的身边。这一分开,就是百余年,曾经的爱人也早已作古。
他没有后代,听闻他曾经的爱人有后代,但过得不算好,他想看看她的孩子,看看她的后代像不像她,看看能否寻到她当年的模样。
前国师知道自己的爱人心里住着一个人,她吃味过,嫉妒过,也曾想过要斩草除根。
可是他摆脱了左家庄人的纠缠后,一直安分的呆在清修院,日常起居比前国师还要清心寡欲,久而久之,前国师就不计较了。
前国师收到女皇指令,要暗中协助大皇女时,她的爱人已进入弥留之际,一天里清醒的时候就没超过三个时辰。
日日目睹他生命流逝,前国师心中哀痛不已。
悲伤之下,前国师想要填补他的遗憾,派人带了信物乔装打扮去左家沟请来左家夫妇。
左鸢母亲想到就是因为他,她奶奶才会被诬陷,被排挤,这会儿还想见奶奶后人,她一想就十分的生气。
冷静下来后发现,其实她奶奶是受害者,他又何尝不是?
当年他做错什么了?
他寻到了此生最爱之人,欢欢喜喜的跟她回家,日日期待着和跟她成亲,跟她好好的过一辈子。
他有错吗?
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来讲。
他有错,他不该张有那样一张脸,不该跟她回家,不该因为当时的家主是他爱人的姐姐而释放善意……
他就该拉着她在外面私定终身,过隐居的田园生活。
做错事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已经死,左家母亲知道自己不该去迁怒那个最无辜的男子。
她想,假如她奶奶还在世,面对这一份重逢邀约,她奶奶应该会欣然赴约的吧。
因着这一份心情,左家夫妇好一番收拾,带着一些地理长出来的农作物进京了。
前国师这一举措挺好,她的爱人身体果然有好转,能下地,能坐着交谈。
他和左家夫妇不认识,就算双方都知道她们能坐到一起的缘由,话题也是干巴巴的。
左家母亲没见过奶奶,只是从她母亲口中听到一两件往事,但都不涉及奶奶的感情,所以面对奶奶曾经的爱人,她不知道该如何交谈。
而他看着曾经爱人的孙女,从她的眉眼中依稀看到那人曾经的模样,千言万语都哽咽在喉咙,除了转身淌泪,他发不出一点声音。
一位期颐老人无声痛哭,左家夫妇顿时慌了手脚,着急之下像个孙女孙女婿一样伏到他跟前连声安抚。
当前国师亲自下厨,将左家夫妇带来的农作物做成菜品端过来时,那三人堪堪收拾好情绪,聊着左家沟的日常,有说有笑的。
前国师没有孩子一直挺遗憾的,所幸有在带徒弟,可对待徒弟不能像亲人那样亲近纵容,心里还是缺了一块,如今左家夫妇把自己摆在孙女孙女婿的地位逗趣,前国师也看得乐呵。
四人相处得很和谐的,左家夫妇在京城停留了六天,每天都来清修院报道,本来按前国师爱人的意思,直接安排她们住在清修院就好,反正清修院地方大,空余院子有好几处。
但前国师想着大皇女把清修院当成说秘密的地方,时常与手下在这密谋什么,前国师担心左家夫妇闲暇时为看景色到处走动,不小心撞见什么,危及性命就不好了,就没安排她们住下。
可即便是那样防着,左家夫妇一次离开时的路过,还是让大皇女注意到她们,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理念,大皇女派人跟随她们离开的轨迹,途中暗杀。
前国师由仆侍禀报,说左家夫妇可能有危险,急忙去找大皇女,跟她说起左家庄和皇室的渊源,大皇女心动了。
说起来她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她只是不甘心,只是嫉妒左轩而已,她没想过要取左轩性命,因为她们是同一血脉的。
在知道左家夫妇是左家庄那一脉的远亲后,左星就敛去杀意了。
可是更改的命令来不及发出去,左家夫妇已经死了,前国师没能救她们。
前国师的爱人知道左家夫妇身亡后,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觉得要不是自己想要见见她们,她们就不会到京城来,就不会碰到大皇女,不会被怀疑,不会被杀,他觉得一切都怪他。
气血攻心之下,前国师甚至没来得及请大夫,他就断气了。
本来用药温补着还能活个半年的人直接被气死,前国师心中怒火腾腾燃起,她誓要大皇女付出代价。
前国师分析现状,她知道自己老了,没有精力去算计,也没有寿命去等待,而星轩国里大皇女的最大的对手就是太女,甚至大皇女都还没资格算作太女的对手。
在安葬了爱人之后,前国师以哭灵为由,暂时不与大皇女来往了,暗地里开始策划。
她算到太女命劫,找到秘术阵法,开始暗中布控。
也许有人说她直接把事情捅到太女面前,让太女收拾大皇女就好,可那样的话,女皇就会一气之下毁了清修院,清修院数百年名声会因形象的颠覆而被颠覆。
前国师不能因为一己之怨连累清修院。
更何况还有女皇盯着,有可能事情还没通道东宫,女皇就先派人暗杀她了。
前国师在给爱人置办葬礼时,还派人去了一趟左家沟,去吊唁左家夫妇,表达自己的哀思,以及……把一样东西带回来,那是她爱人送出去的情。
她认为自己灵魂生祭设局为左家夫妇报仇,能抵得过她和他当年深情,能理所当然的把那份深情抢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