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六十一【不乘马匹 梁州城内】

随即邓奎又讲道取下梁州后,各部牙兵皆有赏赐,诸路将领,按功劳皆有官衔,说了好大一通。

底下众将闻言,更是神情振奋,都起身请为先锋,一时间气氛诸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钟七在底下听得无聊,想起自家新炼的法术,便念颂咒语,睁开法眼,使望气术去看众人。

只见一团朦胧花团锦簇,转瞬渐渐清晰,正对面梅文化头上一团祥云缭绕,略染几分灰气,中间却是一缕红光。

朝下望去,诸将头顶皆是白气云团,有几个甚至灰黑云气气缭绕,钟七也不知是甚意思,只是猜测有乌云盖顶者,近期肯定要走霉运。

又望向辛成棕,朱贵二将,这俩人头顶也是云气缭绕,云团中间一条红光,与梅文化一般模样,没有丝毫黑气,灰气,显然是气数昌隆。

四下撇了一眼,发现厅堂中十余将,气运皆是白色,与街上的平民百姓相比,除了气运旺盛一些,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唯有梅,辛,朱三人气运中有一道红光,显然比之其余人,更显得稀少不凡。

最后望向上首,眯眼朝高谈论阔的邓奎打量去,不料这一望去,差点亮瞎钟七的合金狗眼。

与走夫贩卒,将士军官头顶气运不同,这些人不管是白色气运,好似稀少的红色气运,都是一团云雾状。

而邓奎的气运,却是一顶红罗伞盖,丝丝璎珞垂下,氤氲气运流转,驱赶虚空中的想要入侵的污秽,恶浊,犹如鬼神易辟。

而在外圈红罗伞盖里面,也与其它人仅仅只有一缕,一条气运不同,而是由气运组成的一条蟒蛇,摇头摆尾,盘旋于华盖之下。

蟒蛇不断从底下众将头顶,抽取丝丝气数融入自身,又吞云吐雾,缕缕气运也飞入底下众将佐头顶。

钟七心下若有所悟,原来这蟒蛇是由底下众将佐气运汇聚而成,代表了一方势力的气数,要是蟒蛇崩散,也就意味者邓军消亡,若是蟒蛇化蛟,也寓示者邓军势力大增。

正瞧着稀奇有趣,吞云吐雾的蟒蛇却似有所感,摇头摆尾看了一眼钟七,随即邓奎顶上气运具被浓浓白雾遮蔽。

还想再去细看,望气术时间已到,双眼一股酸涩伴随麻痒感传来,眼眶渐渐湿润,钟七连忙停了法术,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而邓奎等人依旧在长篇大论探讨未来,对于钟七方才窥探之举,自然是毫无所觉。

这场会议,从下午一聊到深夜,邓奎安排酒席,众将佐,文吏都饮的醉熏熏,才带着满腔激情,各自归营。

翌日清晨,固城各营号角呜呜,点将台下黑压压一片,军卒人头攒动如蝼蚁,喧哗吵嚷不绝,最终在各营头目的勒令下,才勉强恢复安静。

钟七等人或站,或坐,也在将台一侧观看,见时候已到,梅文化先持绢书上台,念了一篇讨逆檄文。

大略意思就是告诉军卒,他们才是正经官军,而现在缩聚梁州的,只是叛逆云云,众将士一听,士气高涨。

随即邓奎上台,点朱贵,邓昌衡领前锋开道,以梅文化管控辎重后营,押运粮草,挥师出秦巴讨贼。

“这一路有数百里,若泓师不嫌弃,还请上马…”大军陆续开拔,见钟七负手矗立,邓奎牵来自己的宝马踏雪红,朝钟七拱手道。

钟七连忙还礼道:“不敢乘邓公坐骑,我这一门,自有规仪,不得乘轿,乘舆,乘马…”

邓奎有些无语道:“泓师即已脱凡俗,还尊个甚么清规戒律,这些东西,总不过前人对后人的束缚,守之无益,破之无碍…”

钟七当然知道,而且他为一脉祖师爷,规矩啥的,其实都由他自个儿说了算。

这段儿时间以来,他也常随口扯些戒条,来推脱一些俗事,不觉之间,已经给自己门内定下五荤三厌等戒律。

而若无意外,方才所言的道人不得乘舆,坐轿,骑马,日后也会被钟七写入门规,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因为钟七不会骑马,害怕出丑。

见邓奎还欲再劝,钟七一脸淡然的摆摆手道:“邓公不必管我,你们军务繁忙,战机紧迫,没有一匹好马可不成。”

“如此,只得劳烦泓师,受这奔波之苦了…”邓奎歉意道。

钟七嘿嘿一笑道:“这个无碍事,你们只管打马往前走,我随步卒后续尾随跟来就是。”

邓奎见此,也不再多说,只是嘱咐几个步营统领,照顾好钟七便翻身上马,领中军数百骑杨长而去。

巍峨秦岭,山峦叠嶂,近万步骑行走其间,犹如长龙,见首不见尾。

步军匀速小跑,骑军打马前行,一路拨土杨尘,卷起满天黄沙。

钟七一身广袖长衣,大袖飘飘,使身法随军奔行,一个纵跃便是丈许,把一溜步卒远远吊在后面,紧挨着骑军,不急不缓纵跳飞腾。

“这道人好脚力,若是太平年间,去邮驿当个铺兵,与人送信递报,定是个好手…”骑卒中一个小校见钟七以步撵马,不由称赞道。

“这钟泓师,真神人也…”

众骑卒无不啧啧赞叹,他们骑马奔行,尚觉疲惫,这钟道人跑得虽无马快,但翻山越岭,脸不红气不喘,身上半点汗渍都无,当真奇异。

自钟七吞服金丹之后,肉身污浊渐清,呼吸一次就是盏茶时间,气息悠长,体力耐力也是蹭蹭上涨,加上轻身功夫,能日行数百里而不觉疲倦。

邓军一路疾行,一日走数十里山道,只花了数日时间,便走出大山,进入梁州盆地。

……

梁州城,一股浓浓的哀愁之感,笼罩在知州衙门当中,厅堂内,满坐官员,或青袍,或蓝袍,或朱袍,皆是头戴乌沙,神情凝重。

“何大人,据军报,邓贼前日北出巴山,鏖战半日,夺下南郑县地,其兵锋直指梁州,距我州城,不足数十里…”一青袍官员起身向上首说道。

梁州即是州城,也是府治,原有府衙,和州衙俩个衙门,天下变乱之后,知府大人就携着小姨子溜到南方去了。

兴元府辖下各州也是各玩儿各的,随即知府衙门便被梁州的州官架空,由州衙自己掌管梁州地方。

上首一人,朱色官服,乌沙璞头,面目方正,颔下短髯,望似威严刚正,此人正是知州何应功。

见下发众文武不发一言,气氛压抑,何应功轻笑道:

“邓贼不过是些土寇罢了,诸公何至于此,城中还有数千兵马,攻他不足,守城足矣…”

“何大人,邓军来势汹汹,可是号称有数万大军,敌数倍于我军,且久守必失,如之奈何…”梁州步骑都尉陈敬之说道。

“是啊,城中人口众多,粮草不足,如何能久守…”

“陈都尉所言甚是,邓军数倍于我,咱们耗也耗不过他们…”

一时间众文武议论纷纷,众说纷纭,但大抵就一个核心概念,就是都想投降,不想硬抗。

何应功笑而不语的看着众人讨论,听众人都有投降之意,唯有眼中寒光不断闪烁,而脸上依旧是乐呵呵的模样。

许久之后,下面也没个结论,都默不作声的闭了口,望向何应功,都想投降,奈何无人敢作出头鸟。

何应功见众文武眼神闪躲,如何不晓得他们意思,只是装作不知,反而嗤笑道:“诸位勿怕,有本官在,邓贼翻不起波澜的…”

众人闻言纷纷白眼,不是何应功主政,想要投靠胡虏,邓奎又怎么会造反,不过心里想,众人嘴上却齐声道:“下官等,全听大人安排…”

何应功满意点头道:“我已谴快马,往关中急报,不出十余日,秦国派铁骑南下,区区邓贼,翻掌可灭…”

“守城事物,一切由本官主持,你们只管操持内政,准备粮草,滚木擂石便是…”何应功起身身道。

见这何大人是铁了心要和邓奎杠上,众人相顾摇头,也只得起身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