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虚心听取万人意见  周昉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一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以仕女画最为突出,代表作品有《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周昉是唐代非常有名的宗教画家兼人物画家,他对自己的画要求很高,所以作画时非常认真,有时因为过于投入,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自己所画的形象。他曾和韩干同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郭子仪的女儿评论韩干画出了样貌,而周昉却能得神韵,这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

周昉能够在绘画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一直保持虚心的态度是有关系的。有一年,长安通化门外章明寺重修,周昉被邀请去画壁画。周昉力求完美,花了不少工夫,先画好了草稿。京城人士都知道周昉的名气,想要先睹为快,争着前来观看,把章明寺围得水泄不通。周昉不知道寺外的事情,只是在寺中专心作画。寺庙住持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对他说:“现在外面来了很多人,想观看您画画,我怕会使您分心,就把他们拦在外面了。”周昉一听,立即搁下笔问住持:“壁画画好以后是不是让天下人看的?”寺庙住持不知道周昉的意思,茫然地回答:“当然了。”周昉笑着说:“既然是画给天下人看的,那就要听听天下人的意见,您不妨让大家都进来,给我提提意见。”

当时周昉已经是很有名气的大画家了,却还这么虚心,能主动让人提意见,这让住持非常意外,也非常敬佩。住持忙命僧人打开寺门,让人们进来观画。当人们看到周昉的草稿后,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周昉就对说不好的人说:“你们有什么意见就告诉我,我一定好好修改。”说完,他就在旁边的屋子里坐下,谁有意见就过来告诉他,他再把这些意见一条一条地记下来。

当时佛教十分普及,人们对心目中的佛教人物都有自己的想象,所以提出来的问题千奇百怪。周昉却一点都不觉得麻烦,他认真地听取这些意见,又进行了筛选,还加入自己的理解,又按照这些意见修改草稿。就这样日复一日地修改下去,起初人们的意见很多,慢慢就变得少多了。一个月后,人们都说周昉的草稿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了。这时住持建议说按照草稿的样子开始画壁画,周昉却说:“再等三天,假如没有人来提意见就正式作画。”就这样,周昉又等了三天,直到没有一个人来提意见了,他才按照草稿画完了壁画。

壁画完成时,又有很多人来观看,大家都对周昉的画技大加赞赏。后来,章明寺的壁画还被推许为当时第一的佛教壁画。

故事启发

周昉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再根据意见修改自己的作品,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画家所具有的谦虚的美德,同时也体现了一个艺术真理:艺术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只有能够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到满意的艺术,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