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继位不到十年,就统一了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屡挫败大明官兵,将其父努尔哈赤的伟业推向新阶段。他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他博览群史,可谓是气度恢弘。在军事方面,有勇有谋;在政治方面,极富开拓精神。他在兴利除弊的同时又优礼汉官,堪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
崭露头角的王子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清太祖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建州各部。正是在这一年,他娶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妻子,她这就是皇太极之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可以说,努尔哈赤与孟古哲哲的结合,是难得的姻缘。
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号孟古哲哲,她是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努的女儿,是纳林布禄的同胞妹妹。1582年,杨吉努一来是为了能够与努尔哈赤结盟,二来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归宿,于是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努尔哈赤,那时候孟古哲哲刚刚八岁。
六年后,纳林布禄亲自陪送胞妹孟古哲哲来到努尔哈赤这里。为了表示重视和友好,努尔哈赤率领诸贝勒、大臣前往迎接,并在费阿拉城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结婚宴会。当时,孟古哲哲14岁,努尔哈赤30岁,已经有了众多妻子和儿女,那时候最得宠的是富察·衮代,她是建州右卫名酋莽色督珠乎的小女儿。但是,自从努尔哈赤迎娶了孟古哲哲以后,以前的那几位妻妾就明显有些失宠了。不管是看长相,还是论人品,谁也比不上孟古哲哲的聪明伶俐、美丽纯正、彬彬有礼。而且,她还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从来不和奸佞小人来往,也从来不干预闺门以外的事情,而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侍奉努尔哈赤身上,所以努尔哈赤对她更是宠爱有加。
万历二十年(1592年),孟古哲哲顺利生下了爱新觉罗·皇太极,这是他们相亲相爱的结晶。在努尔哈赤的诸多儿子中,皇太极排行第八。他生得眉清目秀,十分讨人喜欢;再加上他的聪明伶俐,但凡接触到的事,几乎可以达到“一听不忘,一见即识”的境界,因此,努尔哈赤也十分疼爱这个儿子。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受努尔哈赤的喜爱,不外乎有两大原因:一是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曾是努尔哈赤宠爱的妃子,爱屋及乌,她生的儿子自然也会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二是皇太极本人无论从相貌还是智慧,都特别优秀。
皇太极很爱看书学习,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唯有他识字。当父亲率领兄长们奋战沙场、长年累月、驰驱在外的情况下,年仅七岁的皇太极便主持家中一切事务,他样样干得出色,承担起了一般孩子不能承受的重任。此后,他便负责日常家务。不管是钱财收支、送往迎来,还是大事小情;不管步骤如何繁杂,事情如何细碎,只要他参与,就一定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妥妥当当,这更是让努尔哈赤看在眼里、爱在心里。
就这样,从万历十六年(1588年)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孟古哲哲同努尔哈赤朝夕相伴、相亲相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15年。就在这对夫妻如胶似漆、相处正欢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万历三十一年秋天,年岁不满三十的孟古哲哲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医治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为此,努尔哈赤心痛不已,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太极只有12岁就失去了母亲,这给他的童年留下了一道阴影。从此,努尔哈赤更加疼爱这个失去母亲的可怜孩子。
少年时代的皇太极,在父亲的教导和关怀下,一天天成长起来。皇太极自懂事起,就受其父亲思想和作风的不断熏陶,不仅吃苦耐劳、意志顽强,而且小小年纪就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成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传闻说,沈阳“实胜寺”曾经藏有皇太极使用过的一张弓,箭长四尺有余。这张弓或许只有他一人能够拉得开吧?在当时,对于这张弓,不仅一般人不敢问津,就连那些壮士、勇士也很难拉得开。可是,对于皇太极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运用自如。后来,皇太极在协助努尔哈赤治理国家、参加作战的过程中,逐渐显露了头角,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慧才智。
万历四十年(1612年),21岁的皇太极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傲视沙场、并肩作战,参加了大规模的行军作战。那年,乌拉首领布占泰居然背信弃义,干起了掠夺、屯寨等罪恶勾当。努尔哈赤得知后暴跳如雷,一气之下决定发兵往讨,给布占泰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这一次,皇太极也随军出征。同年九月二十二,努尔哈赤便调集了建州部队起程了。七天后,建州部队顺利到达乌拉部。随后,努尔哈赤便命令军队在距离布占泰所居住的城池二里处安营扎寨,并没有着急开战,而是与乌拉兵整整相互对峙了三天。其实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三天时间里他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派遣了数百名身强力壮的建州将士,偷偷袭击了乌拉部运粮队,焚烧了他们的粮草。当然,丧失这点粮草,对乌拉部来说并不算什么。他们依然每天大鱼大肉、吃香喝辣,日子过得甚是安逸。白天的时候,乌拉军队从城池里冲出来,与建州军队对垒。到了夜晚,他们就退回城池内,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一连数日都是这样。不知内情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打仗,以为他们是在演练呢。
就这样几天过去了,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对父亲的安排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俩属于那种性子急、闲不住的人,根本忍受不了这样的作战方式。他们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出去痛痛快快打一仗。于是,他们私下里达成了共识,决定前去劝说父亲率领建州精锐将士,杀进乌拉军队的城池。努尔哈赤认为他们的行为过于莽撞,一口否决了他们的建议,还给他们讲了一个“砍伐大树”的故事,告诫他们对于势均力敌的敌人,交战时千万不能急躁,而应该采取逐步削弱敌人的方式。于是,努尔哈赤只命令建州军队毁掉了乌拉部八个村寨的城墙,并烧毁了他们的房屋,然后就回到了赫图阿拉城。第二年,乌拉就被歼灭了。“伐大树”的故事,对皇太极后来与明朝作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元旦,努尔哈赤正好过五十八岁生日,群臣很有心,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庄严隆重的上尊号仪式。此前,皇太极等诸贝勒、大臣们在一起商议,一致赞成说:“我国没有汗时,忧苦极多,蒙天保佑,为使人民安生乐业,如今降下一位汗,我们应给抚育贫苦人民、恩养贤能、应天而生的汗奉上尊号。”于是,在努尔哈赤生日当天,贝勒、大臣们便为他上尊号“覆育列国英明汗”。从此,在东北大地诞生了一个和明朝对立的国家政权。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终于下定决心要对明朝发动一次猛烈的进攻,但是具体怎样行动,却久久议而不定。在关键时刻,皇太极献上了绝妙之计,他说:“抚顺是明军出入之地,必先取得它。”接着又用“向里放炮、内外夹击”的谋略,没过多久就成功攻占了抚顺。在接下来的萨尔浒战役中,皇太极凭借自己的智勇,终于大获胜利。看得出来,在后金从事的主要战争活动中,皇太极斗智斗勇、献智献勇,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发动了辽、沈大战,皇太极成为了这次大战的策划者和冲锋陷阵的前线指挥官。他果然不负众望,奋勇参战,顺利占领了沈阳。就在后金军攻下沈阳城后的第五天,努尔哈赤又率领大军攻向辽阳。这一次,皇太极又是指挥官,他率后金右翼四旗兵冲锋在前,在左翼四旗兵的积极配合下,在辽阳城外打败了明军。辽、沈大战的胜利,对当时来说影响很大。也是从那时起,后金把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纳入了它的统治范围。
到后来,后金军迁都辽阳,五年后又迁都沈阳。皇太极就以辽、沈为中心,统一了全东北及蒙古的一部分地区。再到后来,皇太极做后金汗和建立大清,也都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浴血奋战夺取的。
扫除障碍,登上汗位
努尔哈赤一生之中有16个妻妾、16个儿子、8个女儿。在他的16个儿子中,天命之初为首的和硕贝勒就有4人,按照年龄大小的次序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侄子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统称为四大贝勒。四大贝勒这一职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当时看来,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只有他们四个人。而四贝勒皇太极为了能够夺得皇位,真的是费了一番心机。
在谈论大贝勒代善之前,先来了解下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在古代,向来有嫡亲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为什么褚英没能够继承父亲之位呢?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佟佳氏(后称元妃)所生的孩子,也是努尔哈赤的第一个儿子。待褚英成年后,曾多次随父亲行军作战,战场上的他骁勇多谋、屡立战功。后来,努尔哈赤决定让褚英带兵并主持一些军政事务。褚英柄政之后,或许是因为年纪较轻、资历较浅,再加上他心胸偏狭的性格,做事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一番考验之后,努尔哈赤发现他不能够执掌大政。但由于嫡长继承陈例,努尔哈赤决定继续让他执政,希望他执掌大政后可以改掉心胸狭隘的毛病。然而这只是努尔哈赤的妄想,褚英执政后不仅褊狭如故,而且心术不正。更过分的是,褚英居然强迫自己的四个弟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向自己立誓“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所说的各种话告诉父汗……”之后,努尔哈赤便逐渐削弱了褚英的势力。褚英也因此对努尔哈赤及诸大臣产生怀恨之心,于是开始结交党羽,意图报复曾经打压他的那些人。努尔哈赤得知后十分震怒,一气之下便下令将褚英监禁在牢中。
长子褚英伏诛后,努尔哈赤又立即立大贝勒代善为嗣子,并明确称之为太子。然而在天命五年(1620年)的一天,代善的太子之位也被彻底废黜。被废的理由是这样的:代善不仅是一个才疏学浅、放荡不羁的庸夫,也是一个狭隘自私、碌碌无为的凡人。后来,有传闻说,他竟然与自己的继母,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大福晋富察·衮代有染。提及富察·衮代,她曾经与努尔哈赤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那时候她位高望重,并生有两子,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努尔哈赤以四罪休弃了。四罪分别是:勾引大贝勒代善;私藏财物3包,金帛300;私赐衣帛与二将之妻;私赐财物与村民。很显然,其中后三罪都不能成为休妻的正当理由。最关键的是第一罪,她与大贝勒代善有着暧昧关系,也正是此举深深伤害了努尔哈赤。虽然努尔哈赤十分气愤,但是为了避免家丑外扬,只是取消了代善继位的资格。
接着说二贝勒阿敏,他是努尔哈赤的同胞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但是,阿敏的父亲舒尔哈齐曾经参与过分裂叛逃的活动,后来被圈禁至死。再加上阿敏自己又不争气,在南征的过程中犯下了大错,丢弃了好不容易才攻打下来的永平四城;这还不算,他还屠城劫掠而归。待他回来后,自然免不了要受到惩处。如此说来,他也没有资格、没有条件争夺汗位。
再说三贝勒莽古尔泰,为什么也没能夺得汗位呢?事情是这样的,在富察·衮代被休的事件中,莽古尔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富察·衮代是莽古尔泰的生母,她被休后,莽古尔泰不知所措,整天紧张兮兮,生怕哪一天受母亲连累,小命不保。为了取悦于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也为了能够提前结束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他竟然将自己的母亲富察·衮代亲手杀死,可见他的心肠十分歹毒。从此,他的声名一败涂地,与汗位彻底无缘。
代善被废去了太子之位,阿敏失去了争夺汗位的条件,莽古尔泰又失去了做汗位的资格。此时,最得利的自然便是皇太极,他离继承人的位置又近了好大一步。然而,皇太极并没有就此而罢手。他想到他身后还有三个弟弟,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当时,努尔哈赤很喜欢多尔衮,而他们弟兄三人的母亲是大妃阿巴亥,她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汗位。这时候,皇太极心里着了急。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削弱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人的力量,只有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处死大妃阿巴亥。
于是,皇太极为了彻底消除潜在的隐患,就谎称努尔哈赤临死前曾有遗言,要大妃阿巴亥殉葬,那年她才37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妃阿巴亥“奉命”自缢而死。大妃一死,她的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因为失去了母亲的支持,失去了最大的依靠,自然也就不可能同皇太极争夺大位了。通过一系列的阴谋,皇太极终于有条件、有资格继承汗位了。
看得出来,种种事情的发生,一定是有人搞了鬼。他们在暗中联合起来,通过诬陷富察·衮代,来打击大贝勒代善,紧接着又使用阴谋,废除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倒嗣政变。其中,富察·衮代和代善成为了这场政变的“牺牲品”。毋庸置疑,皇太极不仅参与了这些阴谋,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他还是策划这场阴谋的核心人物。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登汗位的仪式在沈阳隆重举行。当时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及其众贝勒、文武大臣统统聚会于朝,由皇太极带领他们焚香告天,行九拜礼毕,皇太极正式继承汗位。之后,皇太极转过身来,诸贝勒、大臣们都向他行朝贺礼。那一年,后金国汗刚刚三十五岁;第二年,改年号为天聪元年,皇太极也因此被称为“天聪汗”。
汉蒙兼顾,笼络民心
在人才济济的诸多兄弟子侄中,皇太极能够顺利登上汗位,真是一件艰难又幸运的事情。既然这个汗位来得如此不易,他更加没有理由昏昏然而不知所措。这位从小就在开国创业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不仅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皇太极唯一的理想是:继承父汗的大志,入关统一中原。谈及治国之道,他见解精辟、头头是道;论起人君之道,他有理有据,依然头头是道。他曾说:“若治国之道,如筑室然,基础坚固,庀材精良者,必不致速毁,世世子孙可以久居。其或苟且成工者,则不久圯坏,梓材作诰,古人所以谆谆垂诫也。”
皇太极继位之初,要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阶级矛盾尤其是民族阶级矛盾变得十分尖锐;汉族奴隶开始大量逃亡,满族人不断遭受汉族奴隶的袭击;更为严重的是,武装暴动震撼着后金在辽东的统治。而出现这一严重局势的“导火线”,就是努尔哈赤在进入辽东地区后,用残酷的手段奴役汉人。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当时军事上也连遭挫折,使得整个局势充满了危机感。即便如此,皇太极依然不肯放弃,继续联合蒙古各部落,对大明展开了强大的攻势。为了巩固后金这个国家,使其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他决心再一次开创崭新的历史局面。
然而,经过战争蹂躏和摧残的辽、沈地区,经济方面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又由于当时后金实行了屠杀与奴役的政策,人口在大量逃亡,壮丁在日益减少,田园也在日渐荒废。再加上天灾接踵而来,经济情况更加恶化。皇太极即位不到半年,就经历了各种是是非非,或许这是老天对他的考验。那一年,又遭遇了严重的大荒年,“国中大饥”,粮食奇缺也就算了,物价居然也跟着飞涨起来,每斗米价银八两。社会秩序开始异常混乱,一时间盗窃盛行,凶杀、抢劫也到处发生。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皇太极忍不住叹息说:“民将饿死,是以为盗耳。”可以说,当时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破产的地步。
天命十一年(1626年),后金军在宁远城下遭到了明兵的重击,这是努尔哈赤兴兵以来第一次大失利。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他个人的一次大失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皇太极必须要迅速做出一个抉择:要么维持现状,继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么采取新政,力挽狂澜以度过危机。很显然,拥有远大抱负的他选择了第二种。在极度复杂的形势面前,他依然胸有成竹、临危不惧、应付自如,毅然实行改革。对于父亲努尔哈赤的遗策,皇太极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整:有继承,有发展,也有改变,充分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
皇太极也清醒地看到,社会不安主要是满、汉两族的尖锐对立,才构成了国中肇乱之源。所以在他即位没多久,就提出了“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总方针。针对当时人心不稳、汉人大批逃亡的这一现实,皇太极把重点放在了安抚汉人上。他宣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强调,对待“满洲、蒙古、汉人视同一体”,“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若满洲庇护满洲,蒙古庇护蒙古,汉官庇护汉人,是犹咸苦酸辛之不得其和。”这一次,皇太极通过改善汉人的政治状况和经济状况,来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以求同心协力共襄国事。从皇太极的一举一动中,的确看到了一项全新的、实实在在的国策,即“安民”政策。
在努尔哈赤执政时期,凡是在战争中被俘虏的明兵,或者是被掠夺的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百姓,都统统沦为奴隶。天聪元年(1627年),也就是皇太极执政以后,便采取了“编户为民”的政策,具体的做法是,将“降户”和俘获的人们大量编为农户,使他们成为独立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农民。此外,皇太极还派人丈量土地,把各处多余的土地归公,然后分给那些农民耕种,不许那些旗主、贵族再立庄田。他又将原来每十三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八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他又恢复了他们自由农民的身份,成为个体农民,安置到那些丈量后多出来的土地上去。同时,他又把满、汉两族人分开,自立一庄,让汉人来管理,并派遣一些汉族官员前去监督。如此一来,一度紧张的满、汉关系就得到了缓和。这一改革在解放了生产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后金的经济发展水平。
皇太极深知,他要想入主中原,必须首先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于是,他坚持优礼汉官的政策,在这方面他比他父亲努尔哈赤做得更有成效。对于现有的汉官,皇太极都给予足够信任,量才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不仅如此,皇太极还准备招揽更多的汉官,加入后金政权。此外,皇太极还不断笼络汉族士人,并说“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随后,皇太极下令对汉儒实行两次考试,选拔428名秀才。凡是成绩优异者,就会被起用到文馆中去工作。皇太极对汉人的调整,起到了“民心大悦、仁声远播”的效果。这些调整政策,不仅顺应了民心,也得到了部分汉族人民的认同。
与此同时,皇太极还十分重视学习汉族文化。他认为,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有丰富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对于日后指挥打仗具有借鉴作用。于是,他命令大学士达海把这部书翻译为满文。达海可谓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兼通满文、汉文,并有“满洲圣人”之称。他曾经受命翻译了《孟子》《通鉴》《六韬》。后来,皇太极命他翻译《三国演义》,他虽然接受了任务,可是没等全部译完就遗憾离世了。此后,皇太极又交给大学士范文程来继续翻译。这个范文程是什么人?他曾侍奉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四代帝王,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都出自于他手,因此被人们视为“文臣之首”。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范文程才译完,并颁发全军,使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大清将领。
与对待汉族不一样的是,皇太极把联姻当做笼络蒙古贵族的政治手段,以达到合作结盟的目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正式由汗位改称皇帝,称“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为“大清”,族名满洲,改元为崇德元年。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呢?传闻说,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早年逃难时骑着一匹大青马,因为日夜赶路不休息,他的马被活活累死了。努尔哈赤很是难过:“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国号就叫大清!”所以,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就是为了表明:自己不仅是满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汉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国臣民的皇帝。
也就是在那天,后金军正式被改为清军。之后,皇太极封多尔衮为睿亲王,多铎为豫亲王,阿济格为英郡王,豪格为肃亲王。同年七月,皇太极又定五宫制,中宫为清宁宫皇后(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东宫为关雎宫宸妃(即海兰珠)、次东宫为麟趾宫贵妃、西宫为衍庆宫淑妃、次西宫为永福宫庄妃。这“一后四妃”,都是蒙古族人,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分别属于蒙古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联姻是皇太极提出的,于是他想要以身作则,将自己的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下嫁给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并命令长子豪格和二兄代善、七兄阿巴泰分别和蒙古察哈尔部联姻,化敌为友,化仇为亲,构成错综复杂的姻盟,以达到联合蒙古的目的。
皇太极还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他在位期间,提出了“四个禁止”:禁止妨碍农业生产的建筑工程,禁止屠杀牲畜,禁止满人擅取汉人财物,禁止放鹰糟蹋庄稼。此外,他还实行了“三丁抽一”政策。何为“三丁抽一”?指的是一家三丁,一人出去打仗,两人留下从事生产,以保证劳力。正是这些措施,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使后金经济有了很大改善。
此外,皇太极还重视风俗习惯的改革,使族众观念得到了大解放。满洲曾有乱伦的婚俗:比如,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子可娶后母;兄死,弟娶嫂子等。皇太极决定改革满洲的婚姻习俗,并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永远禁止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妇、侄妇……
屡败朝鲜,统一漠南
皇太极继承皇位之后,在大力实行改革时,依旧奉行努尔哈赤提出的“对外进行扩张”这一政策。他认为,要想彻底战败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鲜。这样不仅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又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共同对付明朝。原来,皇太极一直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皇太极不宣而战,命令二贝勒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三万大军进攻朝鲜,就这样,在朝鲜土地上点燃了战火。其实,在进攻朝鲜之前,阿敏早已罗列了朝鲜不遣使吊努尔哈赤之死等七条罪状,才率兵猛攻的。阿敏用“潜师夜袭,急如风雨”的战术,渡过鸭绿江,攻陷义州,占领平壤,可谓是势如破竹。当时,朝鲜内部一片混乱,战守无策,朝鲜国王李倧被清军追得无处可逃时,才不得不丢弃城池,带着妻子、儿女逃到了江华岛。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倧才决定派其弟弟原昌君与后金讲和。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终于顶不住后金军的军事压力,答应了后金军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只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最后阿敏也退让了一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同年三月,阿敏作为后金军的代表人,与朝鲜在江华岛按照女真人的习俗,杀白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了“兄弟之盟”。然而,阿敏虽然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撰写的誓文还是不太满意。于是,阿敏又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之后,奉皇太极传来的命令,后金军撤退到平壤就不再后撤,并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过了没多久,后金军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经过一番折腾,皇太极才率兵返回到了沈阳。
在与朝鲜签订了“兄弟之盟”之后,皇太极依然不肯闲着,又将军事触角伸向了明朝的辽西地区,一心只为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宏图。同年五月,皇太极回到沈阳没多久,部下又向他报告了一个重要情报:明军正在加紧修筑锦州、大凌河、小凌河诸城,并在其周围屯田耕种,似乎有固守之意。得知这个消息后,皇太极瞬间觉得产生一种危机感:这些位列辽西前锋的军事要地,一旦经过修缮和完整,日后会给他进军带来巨大障碍。于是,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五月初六,皇太极便让贝勒杜度(即皇太极的长兄褚英的第一子)、阿巴泰(即皇太极的七兄)留守沈阳,自己则率领大军向锦州进发。当时的他是这样想的:如果他能够抢在这些城堡完工之前,对明军发起猛烈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肯定会一举歼灭明军。
从五月初六发兵,一路上连续行军作战,为了能够早点到达锦州,皇太极命令军队乘夜前进。经过了五天五夜的艰难行进,在五月十一那天,军队才兵临锦州城下,随后在距城一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第二天早晨七八点,皇太极就立即发起了战争。这一战一直进行到晚上七八点,锦州城墙下到处堆积了后金兵的尸体,从当时的战况来看,后金军损失相当严重。但是固执的皇太极还是不肯退兵,还想凭借强大的军事压力,逼迫明兵放弃抵抗。皇太极派遣使者去了三次,三次都被明军打发走了。当时守卫锦州的是一个叫赵率教的大将,这个人文武双全、忠义贯日,说什么都不准使者进城;他站立在城上,对城下的后金使者说:“城可以攻,但不可以游说。”
皇太极见锦州城久久不能攻下,只好留下部分将士继续围攻,他自己则率领大军向宁远进发。殊不知,明军早已经做足了准备,派名将袁崇焕坐镇于此。当时,袁崇焕已向朝廷请来各路援兵。巧的是明军的援军刚来,皇太极也正好率军来到阵前,他看到明军距城很近,如果用骑兵纵击,几乎没有可能取胜。在这样的情形下,皇太极只好下令暂时退军。就这样,几天过去了,皇太极不想再等下去了,计划发动一次争夺战,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都认为,明军离城太近,万万不可以强攻。皇太极怒气冲冲地说:“当年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现在我又未能攻克锦州,似此野战之兵不能取胜,还如何能张扬我大金国的威风?”说完,他立即下令开战,并命令其弟阿济格率领部分将领、侍卫发起战斗。就这样,后金兵与明军展开了一次争夺大战,袁崇焕在城上指挥,放射大炮,只见后金军一个个倒下去。
这一战役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明军发挥枪炮的威力,使得后金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皇太极不敢再执拗下去了,只好放弃攻打宁远,再一次返回到锦州,准备再夺锦州。天聪元年(1627年)六月初四,皇太极驻营教场,并亲自督战攻城。一直到傍晚,死伤越来越多。又赶上当时是暑天,大多数将士们因中暑得病,士气和战斗力都被大大削弱了。看到将士们日渐颓废,皇太极终于决定班师回朝。六月初五,后金军开始从锦州撤退,持续了整整一夜。到了第二天黎明,路经小凌河城时,皇太极命令部下把明军已经修好的城墙和工事全部毁掉,然后挥军离开了。
宁锦之战的失利,大大挫伤了皇太极的锐气,他渐渐意识到,在短时间内,他是无法攻克辽西的,但如果不能攻取辽西,就永远进不了山海关,更别提夺取北京了。在攻取辽西受阻之后,皇太极决定改变进攻路线,他的首要目标是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蒙古。在那个时期,蒙古被分成三大部落: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漠南蒙古位于明朝和后金中间,曾经和明朝签订过一封盟约,盟约的内容是一同抵御后金。皇太极为了能够顺利统一漠南,开始对蒙古各部进行征抚工作。他一方面屡派使者,招诱巴林等部归附后金军;另一方面,他又集中兵力对付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这位林丹汗算得上是一个大人物,据说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
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初一,皇太极再次率军离开沈阳,开始西征林丹汗。路途中,蒙古各部贝勒纷纷遵奉,并率兵从征谕旨前来相会,来会者有喀喇沁、土默特、喀喇车里克、伊苏忒、扎鲁特、敖汉、奈曼、阿禄、巴林、科尔沁等部及北边蒙古诸部奥巴等数十位贝勒,他们不仅献酒献马,还设大宴相待。同年四月十六,皇太极谕:“朕以察哈尔不道,整旅往征,先期谕令尔等率本部兵来会。今尔等所领之兵,多寡不齐,迟速亦异,惟科尔沁部土谢图额驸奥巴率来军士甚多,又不惜所蓄马匹,散给部众,疾驰来会,足见立心诚意,忧乐相同,朕甚嘉之。”皇太极的这次训谕,大大激励和鞭策了蒙古各部踊跃从征。
随后,皇太极率领将士们,日夜兼程,往林丹汗住地赶去,想要一举荡平察哈尔。四月二十二,后金军经过兴安岭,行军路程已达1300多里(从沈阳算起)。然而奇怪的是,他们连一个察哈尔人影子都没看到,原来是有人通风报信了。当时,镶黄旗固山额真达尔哈家有两名旧蒙古人,一直潜伏在后金军中,当他们打探到后金军要攻打自己的部落时,便趁着夜色飞奔察哈尔。皇太极知道这个消息后,谕领兵诸贝勒大臣:“察哈尔知我整旅而来,必不敢交锋,追愈急,则彼遁愈远,我军马疲粮竭,不如且赴归化城暂住。”
同年五月二十三,皇太极率领大军向归化城前进,到达木鲁哈喇克沁时,兵分两翼:左翼以贝勒阿济格为帅,率科尔沁土谢图额驸奥巴及巴林、扎鲁特、喀喇沁、土默特、阿禄等部兵1万,往掠大同、宣府边外一带察哈尔部民;右翼命济尔哈朗、岳托、德格类、萨哈廉、多尔衮、多铎、豪格等贝勒领兵2万,往掠归化城黄河一带部民。五月二十七,林丹汗听闻清兵已经入境,一时间惊慌失措,“尽携部民、牲畜、财物,渡黄河以遁,所遗止穷民耳”。在这一天里,大军行驰七百里,西至黄河木纳汉山,东至宣府,自归化城南及明国边境,“所在居民逃匿者,悉俘之,归附者,编为户口”。
对于蒙古,皇太极采取了“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因为他吸取了此前的教训,没有采取强攻的方法,而是首先争取了多年来受察哈尔林丹汗欺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后来经过几次征战,林丹汗的势力大衰。两年后,也就是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因为一场大病去世了。
天聪九年(1635年)初,皇太极命令多尔衮、豪格等人率1万人渡黄河西进,至托里图,俘获了林丹汗的妻子囔囔、儿子额哲及其部众一千余户,终于统一了漠南蒙古。此后,皇太极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上层分子,开始采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袭职例、崇奉喇嘛教、与西藏僧俗头领建立联系等手段,征服了蒙古诸部,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效忠。
反间计除袁崇焕
一直以来,皇太极的目标是夺取大明天下。但他也深知,明军虽然屡次败于后金军,国力的确在日渐削弱。然而,大明毕竟在中原地区绵延了数百年,根基还算牢固,并不是轻易就能够战胜的。努尔哈赤去世以后,袁崇焕特地派使者前去沈阳吊丧,或许他是真心想去探望努尔哈赤,也或许只是为了打探后金的实际情况。此时的皇太极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儿,一向不肯认输的他,居然好几次都败在袁崇焕手里,他对袁崇焕窝了一肚子的怨恨。但因为顾忌到后金军刚打完败仗,还需要一段时日休整;同时,他也想试探一下明朝的态度。所以,皇太极热情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此后,他还亲自派使者到宁远去表示后金的答谢之意。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的关系似乎缓和下来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明熹宗时期,也就是朱由校执政期间,大宦官魏忠贤权倾一时,还自封为“九千岁”,对当时的时政影响颇大。魏忠贤嫉功妒贤,向来看不惯袁崇焕。当时的袁崇焕,即便多次打了胜仗,但还是一度受到魏忠贤的排挤。后来,袁崇焕知道魏忠贤有心跟他为难,只好主动提出辞职,准备回老家养老。直到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之后,袁崇焕才再次被起用。因为崇祯帝早就了解魏忠贤作恶多端、飞扬跋扈、民愤太大,所以即位没多久,就立即宣布了魏忠贤的种种罪状,并把魏忠贤充军到凤阳。魏忠贤自己知道翻身无望,在路途中畏罪自杀了。
崇祯帝在惩办了阉党魏忠贤的同时,又平反了杨涟、左光斗等人的冤狱,当时的他一心只想做个好皇帝,很想有一番大作为。之后,朝中许多大臣纷纷上奏,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了大臣们的提议,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并让他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为了考验这位众臣推荐的袁崇焕,崇祯帝特意召他入宫,并询问他日后有什么计划。袁崇焕说:“只要给我指挥权,朝廷各部一致配合,不出五年,可以恢复辽东。”崇祯帝听后十分满意,觉得袁崇焕是一个有勇有谋之士,于是赏赐他一把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就这样,袁崇焕再次回到了宁远,并开始选拔将才,重新整顿队伍。但是,当时东江总兵毛文龙对袁崇焕很是不服,总是跟袁崇焕唱反调,不服从指挥,袁崇焕说往西,他偏偏往东。这个毛文龙,到底是什么人呢?原来他在与后金的战争中立有战功,但是他为人骄恣、独断辛辣,让袁崇焕很是头疼,劝说再三,他依然不肯听从袁崇焕的命令。无奈之下,袁崇焕只得使用尚方宝剑,斩杀了毛文龙。毛文龙被杀后,皇太极脑子里顿时产生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念头:避开宁锦防线,绕道内蒙古,突袭京师,来个调虎离山,将袁崇焕“调”到京师,并将其除掉。
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也就是毛文龙被杀后的三个多月,皇太极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绕道进关,准备突袭京城。这次出征,皇太极让熟悉道路的蒙古喀喇沁部台吉布尔葛做向导。在他的带领下,清军浩浩荡荡开出沈阳,并向西北行军,路经都尔鼻(今辽宁彰武),后来进入今内蒙古科尔沁地,最后到达青城,随后便安营扎寨。这时候,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等人都不太同意深入大明境内。他们认为,劳师袭远,处境实在太危险,建议皇太极立即班师,另找机会进攻,也为时不晚。就因为这件事,他们争论到半夜,还是没能定下来。皇太极心中很是不悦,他只对诸贝勒说了一句话:“我谋既隳,又何待为?”“密谕之曰:‘我已定策……’”其实皇太极说的“定策”,就是利用这一迂回进攻,借机除掉袁崇焕,以解他心头之恨。
这一次,后金军突然袭击京城,引起了全城上下很大的震动。崇祯帝得知后金军向京城进发的消息后,更是心慌意乱,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于是立即下令,让袁崇焕速速赶来救驾。很快,袁崇焕八百里加急,只身一人先赶到了京城,他的军队随后赶到。崇祯帝得知袁崇焕赶来,心里这才安定了一些。随后,崇祯帝还亲自召见了袁崇焕,并慰劳了一番。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魏忠贤的余党却散布了这样一则谣言:这次后金军绕道袭击京城,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大阴谋呢。
崇祯帝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当他听到这些谣言后,即便他知道魏忠贤余党的话不可信,但心中还是有一些疑问。他回想了下袁崇焕的种种举止,并不断告诉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想得越多,心里的疑虑就越大。正在崇祯帝疑虑重重之际,有一个被后金军俘虏去的杨太监从后金军营逃了回来,随后,急匆匆地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早已经私下里订下了密约,商量好要一起进攻京城。当崇祯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整个人都不好了,简直接近崩溃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当时明军有两个太监,不幸被后金军俘虏一直关在军营。有天傍晚,杨太监正睡得香,却突然被门外两个人的谈话吵醒了,他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后金兵在聊一些事情。只听一个士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知道吗?”另一个士兵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士兵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向明营的方向走了。巧的是,明营也正好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说了好半天话才回去的。听说那两人是袁崇焕袁将军派来的,他早就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杨太监听到这番话,瞬间没了睡意。他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跑了出来,一口气逃回了明宫,并立即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后,居然也信以为真,发誓一定要好好惩治袁崇焕。他哪里知道,这个情报完全是假的,这两个金兵的谈话也是皇太极特意安排的,那个杨太监也是皇太极故意放走的。
此时的崇祯帝,崩溃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立即命令袁崇焕前来觐见。袁崇焕接到命令后,预感到事情不妙,但也具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他从宫中回来没多久,为什么又要急匆匆召他入宫呢?崇祯帝看到袁崇焕后,满脸不悦,大声呵斥他说:“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我军大将毛文龙?为什么金军已经到了京城,而你的援兵却还迟迟没到,只有你自己赶到了京城?”袁崇焕听完这番话,不禁怔了一下,对于崇祯帝的这些话,他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他正想答辩,崇祯帝却不给他任何机会,早已经喝令锦衣卫把袁崇焕捆绑起来,押进了大牢里。
当时,有一位大臣和袁崇焕交往甚好,他知道袁崇焕平日里忠心为国,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觉得这件事情肯定有蹊跷,于是前去劝阻崇祯帝:“请陛下慎重考虑啊!”崇祯帝说:“什么慎重不慎重?慎重只会误事。”很显然,崇祯帝不愿意听任何大臣的劝告。那些魏忠贤的余党自然不怕事大,又趁机诬陷,这让崇祯帝更加确信了袁崇焕跟皇太极是早有密谋的。
半年以后,崇祯帝便将袁崇焕判处最残酷的磔刑,就是俗话说的千刀万剐,死得极惨。据说在袁崇焕被行刑后,许多人都争食其肉,以泄心中之愤。袁崇焕被处死后,他的家产也都被没收入官,他的兄弟、妻子都统统被流放三千里。在当时和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都认定:袁崇焕资敌通敌,背叛大明,死有余辜。直到大清朝入关后,人们在修撰清太宗皇太极的实录时,真相才大白于天下,袁崇焕的冤死才得以昭雪。
这一次,踔厉风发的皇太极,巧妙使用反间计,并借崇祯帝之手,顺利铲除了他的对手袁崇焕,然后退兵回到沈阳。后来,再联系到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这一套纵横捭阖可称为“连环计”。看得出来,皇太极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出类拔萃,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那以后,大清王朝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盛了。
收降三顺王
在清朝,汉族一般是没有资格被封为王的,清朝初期却是个例外。当时,清廷破例册封了五个汉族将领为亲王,他们曾经都是明朝大将,后来才投降清朝,成为清朝大将。这五个人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恭顺王孔有德(后改定南王)、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后改靖南王)、义王孙可望。其中,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因名字中都有“顺”字,因此被称为“三顺王”。
天启年间,明朝几乎没有发生过将领叛逃的事件,因为在那个正统观念极强的时代,作为一军之主如果是带头投敌叛变,是会遭到许多人的耻笑和唾骂的。但自从崇祯继位以来,却发生了众多叛逃事件,而“三顺王”投降清廷,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起叛逃事件。不过发生这样的事情,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提及崇祯帝,他为人刻薄、治国乏术,再加上他求治心切,难免会遭到朝中大臣们的非议,这是叛明事件众多的原因之一。
崇祯帝执政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被辽东战事和国内流寇搞得入不敷出,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最困难时期。当时,明末虽然拥有八百万在编军队,但是能按时领到军饷的只有辽东的四万人,那些普通的明朝将士都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有的将士为了能够正常生活,甚至把妻子、儿女、兵器都典卖一空。再加上崇祯帝施法极为严明,动辄把大臣治以重罪,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人心离散、众叛亲离的现象。原本可以安抚的小事件,却被慢慢激化了,甚至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但是自皇太极即位以后,就对投降清军的人们采取怀柔政策,这是叛明事件众多的原因之二。
而要提及“三顺王”背叛大明的具体经过,得先从孔有德、耿仲明他们说起。他们二人都出生在辽东,是地地道道的辽东人,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进攻辽沈时,孔、耿二人就曾经逃到皮岛(今朝鲜湾椴岛),投奔了东江总兵毛文龙,充任末弁,没过多久便跟着毛文龙改姓毛氏。后来,毛文龙因为不服从命令,被袁宗焕斩杀后,孔、耿二人又被山东登州(今蓬莱)巡抚孙元化看中,随后被征用。孙元化任命孔有德为步兵左营参将,任命耿仲明为游击。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将士们大举围攻大凌河城。登州巡抚孙元化派遣孔有德等人率兵三千渡海增援。不幸的是,士兵们在渡海的过程中遭遇飓风,孔有德作为参将也差点命丧黄泉,经过垂死挣扎后才捡回一条命。同年十一月,孙元化见渡海不成,于是又派孔有德率800骑兵从陆地赶去救援。就这样,孔有德在邹平县(今山东邹平)滞留了足足一个月,心中着实窝火。
之后,孔有德改变了策略,赶到吴桥县(今河北吴桥)。可是他们又遭遇了大雪天气,真是应了那句话,“人要是倒霉起来,喝水都塞牙”。在那段日子里,孔有德干什么,什么不成。因为天气的缘故,他们被困在同一个地方好久,眼看着粮草所剩无几,士兵们缺吃缺喝,一时间军心混乱。被逼之下,士兵们开始丧心病狂地掠夺百姓们的财物。或许这是上天的安排,孔有德在途中遇到了孙元化派遣去塞外购买马匹的参将李九成。他们二人“一见如故”,在营帐里密议了半晌,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叛明。一切商量妥当之后,孔有德立即率军回师,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县(均在山东济南市北)等地。
天聪六年(1632年),孔有德的军队重振旗鼓,挥师登州城下。这时候,耿仲明也答应做内应,在内外夹攻之下,他们很快夺取了登州。孙元化看到眼前的情景,悔恨当初不该重用孔、耿二人,绝望之下想要了断自己。没想到的是,孔有德竟然念及旧情,不忍心看着他曾经的主子就这样死去,而是专门给他安排了一条船,放他离开了。孙元化航海到天津后,正准备去拜见崇祯帝。没想到崇祯帝早已经得知他逃回的消息,根本不愿听其辩解,立即下令处决了他。就这样,孙元化白白丢失了一条命。此事发生后,大臣们非议了数日,都认为崇祯帝不该如此决断。
孙元化去世后不久,留驻旅顺的明朝参将陈有时、广鹿岛副将毛承录等人,听闻孔有德在登州自立军队,于是率领自己的士兵们渡海到登州,投奔了孔有德的部队。这样一来,孔有德的兵势大盛,他们一致推举孔有德自立为王。孔有德这个人有点奇怪,居然谦让不受,并自称都元帅,任命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从此,他们一群人就在山东登州一带攻城略地。当崇祯帝得知自己的将领们背叛了他,哪里忍受得了,他立即调集各路兵马前来镇压,孔有德等人自知兵马有限,只好暂时退守登州。当时,崇祯帝派大将祖大弼率兵数万,把登州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即便如此,这一次战争也是不相上下,双方相持了整整五个多月,副元帅李九成战死。孔、耿二人的军队最后还是因为众寡悬殊,没能一举攻破明军。后来,他们二人实在筋疲力尽、力不能支,一鼓作气之后,他们决定逃出重围,投奔后金,并真诚地向后金廷表示了他们的投降之意。
同年五月,孔、耿二人率领剩余的士兵们来到镇江,并提前派人向皇太极报告他们到达沈阳的具体时间。皇太极听闻明将要来投奔大金,为了表现他们对此事的重视,他命令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的第六子)、阿济格等人率兵前往镇江迎接,并带去两千匹马,供孔有德等部众上岸之后乘骑。可见皇太极不仅行事谨慎,处事也十分周到。正在这时候,留驻宁远、登州、旅顺的明将听闻孔、耿二人要去投金,也乘船从海上尾追而来,朝鲜也出兵助威。更巧的是,济尔哈朗等人率军也刚好赶到镇江,与明兵隔江立营。明将与朝鲜将领见金军如此强盛,顿时被这阵势吓住了,不敢轻易开战,只好悄悄撤退。孔、耿部众才得以顺利靠岸,并把携带来的大量兵器枪炮全部搬运上岸。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孔、耿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胜利来归。皇太极对孔、耿二人以礼相待、关怀备至,让他们受宠若惊。
同年六月十三,皇太极按照孔、耿二人原来的自封号,正式宣布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并赐给敕印,其他各官也根据功劳大小进行封赏。之后,皇太极决定打破民族界限,选拔汉族中的一些优秀人才为国效力。天聪七年(1633年)七月的一天,皇太极命令分隶满洲各旗所属汉人壮丁,每十名抽一丁披甲入伍,共有1580人组成一旗汉兵,并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为黑色,这是后金军正式建汉军旗的开始。
天聪八年(1634年),大明广鹿岛副将尚可喜也率领数千名官兵叛明来归。他曾经是明东江总兵官(驻皮岛)黄龙的部下,也是辽东人士。孔有德登州叛变发生后,黄龙便提升尚可喜为广鹿岛副将。当时,孔、耿二人引后金兵攻打旅顺,黄龙不幸兵败后自杀。后来,大明又任命沈世奎为总兵,代替了黄龙一职,部校王廷瑞、袁安帮构陷尚可喜,尚可喜依然占据广鹿岛。有一点需要透露,尚可喜与孔、耿二人曾经都是毛文龙的部下,私下里交情甚是不错。不久后,尚可喜效法孔、耿二人的行动,也决定投奔皇太极。就这样,孔、耿、尚三人都归附了大金,皇太极对他们三人也是极为优待。不仅为他们营建府第,同时还保持他们军队的编制,让他们继续统帅旧部。因此,孔、耿、尚等人背叛大明,成为皇太极编制汉军旗的最好契机。
后来,皇太极发现他们三人的军队有着很大的优势,不仅“谙水战”,而且“习地利”。在这方面,满族骑兵是不能与他们比的,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望尘莫及。由此看来,他们三人如果联合起来,的确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努尔哈赤时期,曾采取的做法是“俘掠辽沈之民,悉为满臣奴隶”。而到了皇太极执政以后,随着军事行动规模的不断扩大,皇太极意识到单用满洲兵的局限性。于是他开始打破民族界限,着手将他统治下的辽人及归顺的明兵武装起来,创建汉军编制。
到了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终于接受尊号为“皇帝”,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将汉人组成的部队特许三人独立分管,使他们获得八旗旗主一样的权力。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皇太极又将一旗汉军分为左右翼两旗:以汉官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马光远为右翼固山额真,并按照满八旗的体例编壮丁为牛录。崇德四年(1639年)六月,皇太极又将汉军两旗分为四旗,每旗设牛录18人,固山额真1人,梅勒章京2人,甲喇章京4人,四旗一共有7000人左右。
后来,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于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皇太极又将汉军四旗改为八旗,旗色、名称、官员设置与满洲八旗相同。加上原有的满洲八旗,合满、蒙、汉一共24旗,八旗制度这才臻于完备。与之前所不同的是,汉军八旗的旗主可以由皇帝随时撤换或任命,而满洲八旗旗主之位则是世袭。同年八月,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上奏“以所部兵随汉军旗下行走”,皇太极听后欣然同意。
因此,“三顺王”投降大清,是当时很重要的事件,不仅壮大了皇太极的军事力量,与皇太极编制汉军八旗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然而,对于皇太极这种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松锦之战,错在谁?
皇太极称帝之后,一方面,不断派遣精兵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只为了沉重地打击大明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又在关外宁、锦一线与大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到最后,这场争夺战终于发展成为一次规模巨大、震惊全国的松锦决战。同时,这也是继萨尔浒战争之后,明清兴亡史上的又一次战略性的大决战,它把皇太极的军事实践成功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提及锦州,它不仅是宁、锦防线的主要环节,也是大明设置在辽西的军事重镇之一。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都设在这里。自从明清交战以来,锦州的战略地位显得日益重要。当时,明廷特意派遣重兵驻守锦州一带。即便有重兵、精兵把守,还是不够放心,明廷又下令尽快加固城池,力图使锦州成为阻止清军西进的一座坚固堡垒。皇太极知道,“以大军屡入塞,不得明尺寸之地,皆由山海关阻隔;而欲取关,非先取关外四城不可”。这里的四城指的是锦州、松山、杏山和塔山,而锦州则首当其冲。皇太极也清楚,只有先打下锦州,然后从山海关进攻北京,才能给大明致命的一击。
天聪五年(1631年),也就是后金军在夺取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后,因为受辽西前哨重镇锦州、松山等城的阻拦,他们暂时无法逼近山海关一带。直到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鉴于漠南蒙古归附,朝鲜(今朝鲜、韩国)也随之称臣,他的后顾之忧已经完全解除了,且经过多次绕道入关作战,大大消耗了明廷的实力,于是决计以十万兵力夺取锦州,打通辽西入关通道,为入主中原彻底扫清道路。
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任命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多罗贝勒多铎为左翼主帅,各统兵开赴义州(今义县)驻守,开始筑城屯田;在筹措好攻城的器具后,对锦州形成了合围之势。到了四月末,皇太极亲自前往义州、锦州察看地形,并想尽一切办法探听明军的态势。这一回,皇太极吸取了天聪元年(1627年)宁锦之战强攻受挫的教训,他决定对锦州采取长期围困、断其饷源、歼其援军、迫使守军出降的战策。济尔哈朗、多铎二人听从皇太极的命令,率领大军由远及近,进围锦州。为了实现长围久困之计,清军士兵每三月进行一次轮换,只是为了让士兵们能够及时休整、养精蓄锐。
崇祯帝听闻后,立即诏令督抚镇臣进宫商议此事。朝中大臣听后议论纷纷、主张不一。正在这时,蓟辽总督洪承畴站了出来,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清军屯兵锦、义之间,实为持久之计,绝对不可轻视。只有做到‘力主战、守双筹’,才能守住锦州”,洪承畴的想法刚一说出口,崇祯帝就采纳了。随后,崇祯帝指派了一支精兵去支援锦州,但是当时据守锦州的祖大寿,是大明的一员猛将。在他的奋力反击下,清军根本无法靠近城前;再加之清军围城不严、日久懈怠;就这样一年过去了,他们依旧一无所获,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极又命令济尔哈朗替代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清军已经渐渐逼近锦州城垣,并在明炮火射程之外绕城四面扎营,掘壕堑,设栅木,封锁了各条通路,使得锦州外援顿绝。清军在奋力攻打锦州,而祖大寿却十分镇定,一直坚守城内,不肯出战。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明廷发出一条急令,派驻守在宁远的洪承畴速速率领宣府杨国柱、大同王朴、密云唐通、蓟镇白广恩、玉田曹变蛟、山海关马科、前屯卫王廷臣、宁远吴三桂等八镇总兵,共13万大军赴援锦州,欲解其围。同年七月二十六,洪承畴率军来到了松山,与清军针锋相对。洪承畴首先占据了松山与锦州之间的乳峰山东侧。到了黑夜的时候,洪承畴又挥军抢占其西侧,并分驻东西石门,环松山城结步兵大营七座,营外掘长壕,树木栅护卫,骑兵则驻于松山东、西、北三面,防御十分严密。
同年八月初二,锦州明军配合援军出城突围,被清军逐回城中,宣府杨国柱不幸战死。八月初八,清军又向乳峰山西侧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不曾想又被明军击退,继攻又败。八月初十,清军与明援军交战,再次受挫。再度接防的多尔衮等在明援军的强大压力下,不敢进攻,接连向沈阳求援;皇太极听闻后,也十分焦急,决定亲自征战。八月十四,皇太极率精锐3000先行,大军随后跟上。在皇太极的率领下,军队不分昼夜地赶路,终于在八月十九那天,正式抵达松山附近的戚家堡。皇太极都顾不得歇息,立即登山观察,见明援军后阵颇弱,且首尾不相顾,于是决定断明军粮道,掘壕筑垣围困。随后,又将大军部署在松山与杏山之间,切断了两城间的通道。
同年八月二十,皇太极又派遣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与固山贝子博洛等攻塔山,夺取明军在笔架山(今锦州南)储备粮12垛。就在当天,清军从锦州西往南,穿越松杏大道,直至海口,连掘三道大壕,深八尺、宽丈余,人马不得过,把明军置于包围之中。八月二十一,洪承畴挥军反击,企图突围;皇太极临阵指挥,将明军逐回营地。之后,皇太极又重新部署兵力,严堵要道,设伏待机。明援军只带了三天口粮,原本想速战速决,没想到的是他们屡战不胜,导致军心恐慌。而此时的洪承畴,却拒绝了诸将回宁远取粮的建议,决计与清军拼死一战。
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王朴总兵于当晚率部先逃,其他总兵也相继溃逃,步骑兵大乱,自相蹂践;早已严阵以待的清军迎头堵截,明军一时间死伤累累,坠落壕堑者不计其数。王朴、吴三桂二人率残部自杏山遁逃,遇清伏兵于高桥,其众被歼,二人仅以身免,逃回宁远;监军张若麒也深夜乘船,从海上逃生;只有洪承畴、曹变蛟、王廷臣以及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仓促撤回松山城坚守。至八月二十六,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明军被歼的人数达到五万四千余人,损失战马七千余匹,甲胄九千余件。清军乘胜追击,转而严密围困松山。此时的明军已经无力救援,城内的粮食也即将耗尽。
到了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松山副将夏成德也密约投降大清,并答应做内应,执洪承畴、邱民仰等人献城投降。皇太极下令就地斩杀曹变蛟、王廷臣、邱民仰等人,唯独留下了洪承畴,并把他押解至沈阳,引诱其降清,但是洪承畴始终不肯屈服。后来,皇太极委派范文程劝降他,就在他们谈话之际,梁上掉下一点灰尘,撒在他的衣服上,他拍了又拍。正是这样一个无意之举,范文程发现洪承畴是一个爱惜衣服之人,由此可见,洪承畴更爱惜生命。皇太极听完范文程的报告后,决定亲自去看洪承畴,并将自己身上的御衣解下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感激地看着皇太极,叹息说:“真命世之主也。”随后便归顺了大清。
崇祯十三年(1640年)年至十五年(1642年),明军与清军在松山、锦州一带进行的决战,就是历史中的“松锦之战”。这次战役持续了两年多,最终还是清军取得了决战胜利。而当时关外的明军精锐已经损失殆尽,宁锦防线也已经彻底崩溃了。由此看来,清军入关,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之势。
皇太极的“生死恋”
如果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创了“王基”,那么毫无疑问,是清太宗皇太极成就了大清“帝业”。皇太极在位期间,清朝虽然还没能够入主中原,但他先后通过“宁锦之战”“松锦之战”等战役,不仅生擒明军将领洪承畴,还逼迫锦州守将祖大寿叛明降清。不仅如此,皇太极还先后绕道蒙古地盘突破长城,多次偷袭关内,使得明军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时间久了,明军的精锐也几乎被消耗殆尽,这就为后来的清兵入关扫清了道路。了解了皇太极的辉煌业绩之后,再来了解下他的私生活。还真是不说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皇太极,居然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多情种。怪不得后来人说他是一位“因爱而亡的皇帝”。仔细算来,皇太极一共娶了15个老婆,并生有11个儿子,14个女儿。这不仅需要有财力、体力、精力,更关键的是需要有智慧。其中,大老婆元妃是钮钴禄氏,是皇太极的原配夫人,也就是大福晋,生一子名叫洛博会,不幸早殇;二老婆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的继妃,生二子一女,两个儿子分别叫豪格、洛格;三老婆是孝端文皇后,是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哲哲,生有三女;四老婆孝庄文皇后,也是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生一子三女,她唯一的儿子就是后来的顺治;五老婆是敏慧恭和元妃,也是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哈日珠拉,又名海兰珠,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妃子。
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当年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了,比妹妹孝庄晚嫁皇太极九年。海兰珠入宫以后,清宫中就流传出了姑侄三人——即姑姑孝端文皇后、侄女孝庄文皇后和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三人一同伺候皇太极的故事。古代蒙古有这样一句谚语:“姑娘家没有辈分。”所以,在满族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不足为怪。
海兰珠不仅相貌过人、聪慧能干,而且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一个贵族家庭。在古代,像她那样的美人胚子,找另一半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她到了26岁才嫁给皇太极呢?因为在那时候,如果女孩到了20岁后仍然没有许配人家,就真属于凤毛麟角了。有传闻说,海兰珠以前可能嫁过人,后来她的丈夫去世或者离异。还有一种传闻说,海兰珠当时可能已经被许配给了察哈尔的林丹汗,后来林丹汗病逝后,她才有机会嫁给皇太极。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并非豆蔻年华。虽然她早已经过了女人最佳的年龄,但由于她“冰肌雪骨、丽质天成”,仍然是一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貌,与宫中那些正处于豆蔻年龄的女子相比,她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她那贤淑文雅、成熟女性的独特魅力,更是让皇太极一见倾心、为之痴迷。当时,皇太极已经42岁,比海兰珠年长整整16岁,但是海兰珠的出现,使已过不惑之年的皇太极心中重新燃起爱情之火。此后,他们二人更是情投意合、形影相随。
崇德元年(1636年)七月初十那天,皇太极遵循古制,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册封后妃典礼,正式封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宸妃海兰珠也正是从那天开始,成为了关雎宫(今沈阳故宫的凤凰楼上)的主人。这样一来,海兰珠的地位便仅次于她的姑姑孝端文皇后,位居四妃之首。皇太极觉得这样还不够好,还赐其宫室名为“关雎宫”;此名取之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充分表达出皇太极对海兰珠德行与魅力的极力赞颂。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在关雎宫发生了一件大喜事,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在皇太极的诸多儿子中排行第八。在古代,向来有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的说法。爱妃诞下爱子,皇太极更是欣喜若狂,他的第一个念头是: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第二天,皇太极就迫不及待召集文武群臣,在盛京皇宫举行了一次重大的庆典活动,还颁发了大清第一道因诞育皇子而发的大赦令。皇太极签署的告国中文告称:“今蒙上天的特别关怀,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看得出来,他把这个刚来到人间的婴儿称为“皇嗣”,也就相当于在告知天下,这个婴儿就是未来的皇太子。果然子凭母贵,这或许就是“爱屋及乌”吧。
同年八月,海兰珠所生的皇子刚刚过满月。那些与皇太极有姻亲关系的皇亲国戚,纷纷携带厚礼前来拜贺,就连那些远在千里的蒙古部落,也不辞辛苦,带着各种土特产闻风而至。如此盛大的场面,一时间轰动了沈阳城内外,城里城外热闹无比。然而,之前已有元妃钮祜禄氏、继妃乌拉那拉氏、庶妃颜扎氏、侧妃叶赫那拉氏、庶妃纳喇氏、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等生有七个皇子,但是对这些皇子们的诞生,皇太极并没有如此重视,也没有举行过什么庆典活动,更别说颁布大赦令。
当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已经30岁了,可以帮助皇太极处理一些国事。皇太极也已经把豪格当做一位得力助手了。按照常理,豪格作为长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皇太极却始终没有任何暗示,会让豪格继承皇位,哪怕是一丁点儿表示,他都不曾有过,可见皇太极心中自有打算、不便透露。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无可比拟,也表现出海兰珠在宫中的地位显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小结晶,这个高贵又幼小的生命,在来到世界还不满一年,于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不幸夭折,这个可怜的孩子连个名字都没来得及起。哪一个母亲能够承受得了失去爱子的痛苦,海兰珠也不例外,当她的孩子只剩下最后一口呼吸时,她的精神几乎崩溃了,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从失去孩子的那一刻起,她整个人就越来越恍惚了,无论白天黑夜,她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一哭一笑。由于她终日郁郁寡欢,没过多久就染上了重病。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海兰珠弥留之际,皇太极却率领军队在松山战场上御驾亲征。当手下的人向他报告了海兰珠病重的消息后,皇太极心如刀割、心乱如麻,实在无法控制内心的焦虑。此时此刻的皇太极,只想快点赶回去,最后看一眼这位爱妃。可一边是帝王江山,一边是心爱的美人,他作为三军统帅,在战争结束之前是绝对不可以轻易离开战斗前线的。纠结半晌之后,皇太极立即召集这次参战的王公贝勒、八旗固山额真以及海兰珠和庄妃的哥哥科尔沁亲王乌克善和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等人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在做完军事部署后,最后还是决定回宫看海兰珠最后一眼,要不他永远不能原谅自己。于是,他便乘马启驾返回盛京(今沈阳城)。
交代完战事之后,皇太极一路上马不停蹄,恨不得立即出现在海兰珠面前,替她喂水喂药,最后照顾她一回。当他刚刚抵达距离沈阳城不远的旧边驻跸歇宿时,当夜一鼓,皇宫内立即遣人来报海兰珠病笃的消息。皇太极听闻后,立即下令摸黑拔营启程,连夜赶奔宫中。同时,他还派遣大学士希福、刚林等人先行快马急驰,先趋问候。此时的皇太极,真是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步就能飞到海兰珠的身边。五鼓,天尚未明,皇太极的銮驾刚入沈阳城,就传来了海兰珠薨逝的噩耗。年仅33岁的海兰珠,就这样撒手人寰,随爱子离去了。
这个消息对皇太极而言,犹如五雷轰顶,悲不自胜。他三步并两步走进大清门,直扑关雎宫。当出现在他面前的竟是海兰珠的遗体时,皇太极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痛,声泪俱下、涕泣不已。面对此情此景,诸位贝勒大臣们只得以保重“龙体”为要,纷纷跪在地上劝皇上节哀。经过众大臣的力劝,皇太极方才稍止悲痛,随后便下令:“宸妃丧殓之礼悉从厚。”
皇太极从海兰珠的殡所归来之后,没有入宫歇息,而是居住在临时搭设的“御屋”中。“上天造就朕的目的是为抚世安民,今乃过于悲哀,不能自恃。天地祖宗知道朕这样太过,以此示警。朕应该戒哀才对。”虽然皇太极嘴上这样说,可是他对海兰珠的魂牵梦萦,仍然难以自拔。虽然贵为“九五之尊”的他,拥有众多妃嫔,天生丽质者亦不乏其人。然而,他唯独钟爱海兰珠一人,只有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夫妻间的全部感情。此后,皇太极总是睹物思人、黯然神伤,久久不能走出这段阴影。
自从失去海兰珠,皇太极就没能再振作起来,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自然一天不如一天。诸位大臣担心皇太极会这样颓废下去,于是他们主动向皇太极提议,一起去蒲河涉猎,顺便可以散散心。可是海兰珠的殡所就在城北,他们去狩猎肯定要经过此地。众贝勒大臣们一心只想为皇上消愁解闷,却反而让皇太极更加触景生悲,引得他又一次大哭。谁又能想到,在战场上皇太极铁石心肠、勇猛果敢,没想到在感情方面,他居然跟常人一样,是那么的脆弱不堪。自此,这位戎马一生、驰骋疆场的皇太极,不再奔赴战场,就连猎场他也再没有去过。
在海兰珠去世后不到两年,也就是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的一个傍晚,在金碧辉煌的崇政殿里,皇太极召见完诸位贝勒、大臣后,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寝宫清宁宫,静静地躺在东暖阁炕上小憩,端坐而崩。有人说,皇太极是无疾而逝;也有人说,皇太极是因为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而死。那年,皇太极刚刚52岁,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可想而知,海兰珠的离开,对皇太极的打击实在太大,皇太极对海兰珠的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几乎是不多见的。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的去世,标志着大清王朝一个朝代的结束,也标志着大清王朝奠基工程的完结。大清王朝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整整60年的奋争,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