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刘桢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家。他与王粲合称“刘王”。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合称“建安七子”,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是五言诗颇负盛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赠从弟·其二

汉魏·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

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风声。

一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罹(lí):遭受。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组诗《赠从弟三首》中的第二首,主要赞扬松柏坚贞不屈的品性,这也是诗人借此自喻,标明自己也具有和松柏一样的气节。“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写的是高山上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写出了在猛烈的寒风中,松树依然展现出其刚劲的特征!“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写了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任凭满天冰霜,惨惨凄凄,但是松树依然终年端端正正地挺立在人间。“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使用了设问句,说难道松柏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吗?不是!松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可以说,“松”自古以来为文人们称颂,它也就成了坚贞不屈形象的象征了。诗人写松树主要是勉励自己的弟弟要学习松的精神,越是风声凄惨、环境恶劣,就越要挺立在风中,从而告诫世人,一个人应当具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

背景

该诗具体创作背景不可考。

名家点评

〔清〕陈柞明:翠峰插空,高云曳壁。(《采菽堂古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