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工作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工作专业委员会
- 28833字
- 2020-12-10 15:39:56
年鉴创新研究综述
刘波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年鉴事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以来,“创新”研究与实践就成为年鉴界讨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同时,创新也成为当今年鉴界所共同面临的迫切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根据中国知网全国期刊数据库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至2011年底,各种杂志刊发直接以年鉴创新为标题的文章200余篇。以刊物计算,《年鉴信息与研究》刊发此类论文最多(1995~2007年发表与创新有关的文章191篇);以时间计算,则主要集中在2001~2006年。年鉴创新研究热集中在《年鉴信息与研究》及这一时间段,一是与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的大力推动有着巨大的关系,二就是年鉴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高速发展后面临着一些发展的困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到研究过程、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的特征,即创新共识基本达成、创新起因清晰、创新目标明确、创新方式多样、创新理论多付诸实施。
一 创新共识基本达成
创新就是破除年鉴内容单薄、资料单一、表现手法枯燥、管理体制落后等弊端,全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使其具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研究一致认同:不求创新、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年鉴势必失去读者,终将被淘汰。年鉴创新的研究涉及年鉴的方方面面,从定位(性)到框架设计、内容设置、出版形式、组稿方式、经营模式等,在研究细节与表述上有所差异。内容虽多,观点虽杂,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基本形成一定的共识。
许家康《年鉴的实用性、读者定位及创新方向》[1]提及关于年鉴创新问题,大致可以概括出三条:一是特色化风格化,二是多样化系列化,三是数字化网络化。所谓“特色化风格化”,是指现有年鉴通过创新框架,充实内容,张扬个性,办出特色,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进而形成不同的流派。其根本出发点是要打破年鉴“千人一面”的格局,进一步提高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所谓“多样化系列化”,是指通过创办一批有市场潜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年鉴(如啤酒年鉴、花卉年鉴等)和区域年鉴(如港澳台年鉴、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鉴等),并对现有年鉴的品种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加年鉴的品种数量,逐步形成年鉴品种多样化、系列化的新局面,进一步繁荣年鉴出版事业。所谓“数字化网络化”,是指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年鉴的编纂出版方式,使年鉴出版业在多种传媒、多种出版物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孙关龙《从年鉴评奖看年鉴创新和编校质量》[2]提出,创新的内涵是全方位的,创新应包括6个方面:内容创新、品种创新、形式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思想理论创新;创新的方向则是“六化”:即年鉴的个性化、风格化、系列化、多样化、数字化、集约化。具体说,每一部年鉴应该走个性化、特色化之路,进而形成风格化,在手段上或形式上则要走数字化道路,在体制上经营上则走集约化之路。认为基本矛盾有两个:一是迅速发展的社会客观实际与年鉴客观记述之间的矛盾,二是愈来愈迫切的社会信息需求与年鉴所能提供信息之间的矛盾。许家康的《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将年鉴界关于创新的共识进一步总结为10个方面:创新是年鉴题中应有之义;年鉴随社会转型必须创新;创新的迫切性由年鉴面临的主要矛盾所决定;创新的动力是居安思危;思想理论创新是年鉴创新的关键;创新的切入点是提高现有年鉴的内容质量;年鉴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内容创新与经营创新相辅相成;创新与规范不构成对立;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
二 创新动机清晰
研究多认为,创新是年鉴同步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同时认为年鉴界发展中的困境是年鉴创新的主动力。在动机清晰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把年鉴的生死存亡寄托在年鉴创新上。方继红《一员年鉴新兵对年鉴创新的感悟》[3]分析年鉴创新的动力,得出“年鉴创新的动力=正确的从业心态+不灭的创新激情+无限的创新知识+多维的创新思路+可塑的创新环境”的公式。《上海宝山年鉴》编辑部胡新力《也谈年鉴规范与创新》[4]一文提到,年鉴的创新来自对年鉴的理性认识,即对年鉴的属性、作用、环境的要求的认识,以及对年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理性认识等等,也来自对形势发展的高瞻远瞩,即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见。创新的意识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现状的不满足,二是前瞻性。张芝慧《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5]指出四个方面的原因: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和创新的世纪,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化,没有创新,年鉴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年鉴创新是时代的需要;年鉴创新是年鉴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并不是人为强加规定的,而是年鉴发展的必然规律;提高年鉴质量需要不断创新,质量是生命,为了更好地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色、专业特色、行业特色,满足读者需求,年鉴需要创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年鉴创新,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规律,年鉴作为出版物的一种,需要创新来巩固市场、开拓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创新是年鉴发展的应有之义
年鉴要发展,离不开创新,离开创新的年鉴,则必然丧失发展乃至丧失生命力,这些论断使“创新”成为年鉴的属性之一。如黄丽、屈洪斌《专业性年鉴发展及理论研究初探——兼谈专业性年鉴创新发展的原动力》[6]提到,年鉴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其能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强大的生命力。不创新则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7]指出,“年鉴作为信息产业,作为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要适应时代变革,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年鉴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一味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只会使年鉴事业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沈红岩《另类“年鉴”》[8]通过对《2003文化年鉴》这一所谓另类“年鉴”的评述以及和其他专业年鉴的对比,提出年鉴的改革问题。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年鉴也必须发展创新。《上海经济年鉴》执行副主编张兆安《年鉴编纂与创新的若干要点》[9]认为,“年鉴编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协调创新的发展过程。”于友先在《〈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序》[10]中高呼:创新是中国年鉴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不二法门。
(二)发展困境是年鉴创新的主动力
年鉴创新的主动力来源于发展中的困境。发展困境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年鉴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年鉴与时代脱离这两个方面,并且已经影响到年鉴自身的发展,不创新则无出路,从而进一步提出创新的紧迫性。
1.年鉴本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年鉴编纂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及年鉴本身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年鉴创新的直接动因。陈仁礼《创新既要力度大又要步子稳》[11]指出,大多数年鉴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较深,普遍存在着框架老化、千鉴一面、内容单调、发行量下降、经营困难、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新变化等问题。朱建新《关于年鉴创新与规范的思考》[12]提到年鉴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活、市场意识淡薄、编辑力量薄弱、编辑质量不高,特别是表现在编纂形式和体例多样,无章可循,以致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等方面。许家康《地方年鉴创新的几个问题》[13]总结了年鉴编纂出版存在着几个突出问题:框架越来越刻板。刻板之一是一成不变,十多年来没有大的调整。某些地方年鉴的框架虽年年有微调,但大的格局并未改变。刻板之二是严重雷同。省、地(州、市)、县三级地方年鉴的框架设计和栏目设置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同级地方年鉴的框架差异性更小,雷同性很大。内容越来越单调。由于框架长期稳定,栏目未能及时推陈出新,年鉴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相对减弱,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热门话题和重要资料很难收入年鉴。发行量越来越少。谭惠全《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城市年鉴创新发展》[14]概括目前影响城市年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对城市信息的广泛需求与年鉴反映社会现实功能减弱的矛盾。蒋新甜《年鉴风格与形式、内容创新的逻辑思考》[15]认为,当前年鉴框架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计划经济痕迹、雷同化以及处于常态下的老面孔现象。前者抹杀了时代的区别,中者淹没了地域特色,后者淡漠了年度特点,其结果必然使年鉴的使用价值受到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年鉴风格是年鉴特色化和规范化的统一。谭惠全在《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1期上发表《把年鉴创新的讨论引向深入》中再次提到,对目前年鉴编纂出版存在的积弊,如框架越来越刻板、内容越来越单调、发行量越来越少等问题,逐步取得了共识。目前实现年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对信息的广泛需求与年鉴反映社会现实能力不足的矛盾。年鉴囿于体制上的缺陷、传统采编手段的制约、惯性思维的影响,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鲁孟河《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路径选择》[16]指出年鉴存在的问题:反映在结构上,不少年鉴工具书的基本要素不全,条目编写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记述程序要求,只是按机关部门工作加以罗列汇总。反映在内容上,有的年鉴条目标题大而空洞,资料既缺乏概全性也缺乏准确性。反映在形式上,有的年鉴片面追求精美印刷、豪华装帧,读者定位和价格定位发生较大偏差,异化了年鉴的本质属性。年鉴界创新不足。金明德《论年鉴创新及编辑素质》[17]指出,某些年鉴的创新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模仿、一种时髦、一种口号,而其实践却步履维艰。无论创新的广度还是深度,远未达到时代发展要求,时效性差。杨振明、张东晓《创新是年鉴发展的动力》[18]指出,年鉴编纂的劣势首先是出版周期比较长,上年的内容最快也得到次年的九十月份才能与读者见面;其次是雷同现象比较普遍,此企业与彼企业年鉴在内容、篇目设置等方面均存在雷同现象,本企业年鉴更是在篇目、内容、装帧设计等方面年复一年地沿袭,像是重复往年的故事。这些都制约着企业年鉴的发展与提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曲宗生在《影响年鉴创新发展的两个根本问题》[19]概括为工具书定位的掣肘等因素。曹玉琦、李维怡《创新——年鉴生存的基本方式》[20]则指出,中国年鉴大部分为政府主办,受政府影响和制约巨大。年鉴不免由此沾染一些“官腔”、“官架子”,在思想上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想法,疏离了市场。
2.与社会脱离,影响了年鉴的存在空间
许家康《年鉴的实用性、读者定位及创新方向》[21]指出,有些年鉴甚至成了官不爱、民不理、学者不实用“超凡脱俗”的装饰品和奢侈品。杨立鑫《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22]指出,相当部分综合年鉴时代特点不鲜明,地方特色不明显,框架雷同,栏目老化,内容质量、服务功能未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知识含量、信息含量、科技含量普遍低,所反映的多是一般工作类、事务类、社会表层类信息,不能及时把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成果,因而整体实用性、可读性不强,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不相适应。刘小波《略论地方年鉴的创新问题》[23]认为,政府办年鉴更多地导致年鉴市场狭窄,销售渠道单一,竞争力十分有限。拓展年鉴生存空间,唯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背靠政府,面向市场”创新发展之路,才能使年鉴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刘瑜在《年鉴创新是现实的要求、是年鉴的生命所在》[24]中分析了出现年鉴与社会脱离的原因:目前面临的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作为信息载体,年鉴与其他信息传媒间的竞争加剧,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生存压力逐渐增加。第二,有关出版管理法规的出台,会使年鉴出版、经营逐渐受到限制。第三,不论是综合性年鉴还是专业性年鉴多由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办,随着国内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深入,财政逐渐减少补贴,“断奶”势在必行。第四,党政机关领导、工作人员是年鉴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将读者群定位于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寻常百姓,能满足各色人群需要,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五,年鉴发行一直是行政手段在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政府行政职能的变化,年鉴发行量逐步减少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房德胜《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25]认为,市场经济的倒逼机制是年鉴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并指出年鉴形成单方面供给信息,不考虑受众需求,不需要受众反馈。
3.创新的紧迫性突出
许家康《地方年鉴创新的几个问题》[26]一文,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主要传媒应对信息的情况、年鉴出版现状三个方面分析了年鉴创新的紧迫性,认为年鉴从整体上看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年鉴面貌依旧、栏目依旧、内容编排依旧,一本书编到老。面对信息技术的革命,年鉴不创新,将不会有读者,不会有市场,不会有前途。年鉴创新动因基于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变化。为此,年鉴专家学者对年鉴生存的命运登高而呼,如许家康在《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第2期撰文《改革创新继往开来》中指出:唯有改革,才能闯出新路、永葆活力;唯有创新,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只有推动整个年鉴界走上改革、创新之路,才有可能实现中国年鉴出版事业的第二次辉煌。许家康在《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3期再次撰文《地方年鉴创新的几个问题》提出,“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年鉴不创新,将不会有读者,不会有市场,不会有前途。”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27]也得出了“创新是年鉴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的结论。
三 创新目标明确
虽然创新的目标表述不一,但都紧紧围绕着年鉴的质量与生存空间这一主题思想展开,围绕“提升年鉴编纂质量,打造品牌年鉴”这一目标展开。研究也规划了年鉴创新的近期努力方向与远期奋斗目标。如许家康在《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第2期撰文《改革创新继往开来》中指出,年鉴“改革创新的目标:就个体而言,是将年鉴办成特色鲜明、拥有广大读者、靠发行量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出版物;就总体而论,是造就一批过得硬的年鉴品牌,并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使年鉴出版业在多种传媒、多种出版物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石黎明《年鉴的多样化趋势及其对城市综合年鉴的影响——谈年鉴的创新问题》[28]提到,多样化是年鉴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取向。最终构筑起中国年鉴多门类、多层次、多侧面的品种体系。除综合年鉴外,中国也应该出版其他多种多样的年鉴。《上海宝山年鉴》编辑部胡新力《也谈年鉴规范与创新》[29]认为,年鉴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年鉴的质量。年鉴质量的内涵:一是符合资料性工具书的属性特征。年鉴是工具书,不是功劳簿、记事本,也不是总结报告、典型经验材料,只能按工具书的模式创新年鉴。二是符合年鉴属种对该种年鉴内容的要求。不同属种的年鉴,其目标读者是不同的,既不能在其应涵盖的资料范围内出现缺门,也不能漫无边际地追求“飞入寻常百姓家”,去解决本不该由它解决的问题。三是符合我国出版物的质量规定。陈斌《浅谈行业年鉴的创新》[30]一文把“官离不开,民用得上”定为年鉴的新目标。杨隽《浅析年鉴品牌创新与市场营销策划》[31]提到,年鉴创新是大势所趋,品牌创新是首要因素,建立一个更适应读者群体的年鉴品牌势在必行。孙关龙《编校质量和年鉴创新》[32]研究提出,编校质量是年鉴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确切地说是年鉴创新的基础。王莹《强化服务功能是年鉴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33]指出,年鉴创新应达到的目标是:各类人员翻开年鉴,各有所需、各有所用、各有所获,并将其作为工具书保存珍藏。张芝慧《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34]概括年鉴创新的目标为:年鉴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目标,就是要通过创新年鉴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百花齐放和推陈出新,提高年鉴的出版质量,并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孙颖《〈大连年鉴〉在创新中成长》[35]提到,《大连年鉴》坚持把创新作为年鉴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把质量作为年鉴的生命。张涛《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年鉴创新与提高》[36]提出,要正确处理提高年鉴质量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增加价值最高、特点鲜明条目的比重,压缩常规性、一般性条目的比重,淘汰一些价值不高、信息陈旧、特点不鲜明的条目。曹玉琦、李维怡《创新——年鉴生存的基本方式》[37]一文希望年鉴部门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智库,从面脱离简单的文字资料存储、编辑,摆脱边缘化,向核心层进发。张子忠《年鉴创新、年鉴属性及其功能作用与自主知识产权刍议——以综合年鉴为例》[38]提议,年鉴编辑部门应该而且必须时时刻刻把提升队伍素质作为首要的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同时致力于在资讯管用、好使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上,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在创新目标研究过程中,年鉴界试图理顺创新与规范、年鉴与地方志书等几种关系。理顺关系的根基都是从实际出发,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发展年鉴事业服务。
1.试图理顺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研究认为两者互为补充,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年鉴编纂质量,不能简单地否定任何一方。朱建新《关于年鉴创新与规范的思考》[39]提到,规范是年鉴工作的立身之本,创新是年鉴事业的发展之路。《上海宝山年鉴》编辑部胡新力《也谈年鉴规范与创新》[40]指出,规范与创新本身不构成尖锐的对立,而是互动的。不能讲创新就不要规范,全盘否定规范化;也不可讲规范而限制创新,把创新视为不规范行为。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41]一文从真实性这一方面,论述了真实性与创新的关系,认为真实性是年鉴的基本性质,谈年鉴创新不能离开真实性这个根本,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姚应懿《正确处理年鉴规范、改革与创新的关系》[42]指出,规范是改革创新的前提,年鉴改革创新是对年鉴规范的补充和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好坏是检验年鉴改革创新成败的唯一标准。鲁孟河《谈谈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规范与创新》[43]指出,同一类型的年鉴,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设计,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分工的实际,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个性创新、特色鲜明。规范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本质要求,是第一位的;创新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化基础上的必然要求。阳晓儒《关于“规范”与“创新”关系的思考》[44]强调在规范中创新,以创新促规范。年鉴首先要求的是规范,是为读者提供有效信息。规范是基础,是年鉴工作的前提,也是年鉴成熟的标志。规范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可以进一步促进年鉴的规范、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规范与创新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关系。在年鉴编纂工作中,既要强调规范,又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年鉴事业才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王芳《对地方综合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45]认为,加强年鉴的规范性是年鉴创新的基础。年鉴创新要在坚持规范的前提下,张扬个性,推陈出新。刘小波《略论地方年鉴的创新问题》[46]认为,创新是时代赋予年鉴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创新,不是对现在的年鉴事业予以全盘、彻底的否定,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使之从体例、内容到形式更趋合理与完善。但由于我们自身对新情况、新观念、新思想接触了解不多、接受不够,少数人思想观念保守、认识滞后,在实际工作中过分偏重于前人所制的“规范”,不敢大胆创新,以至于束缚了年鉴事业发展的步伐,脱离了时代需求。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前言》谈到:规范和创新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得益彰。创新是新世纪年鉴发展的主题,也是时代赋予年鉴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年鉴不创新,肯定难有大的作为,甚至完全没有出路。创新与规范的关系。普遍认为年鉴创新与规范的关系是两者为一共同体,相互依存,创新必须以规范为基础,离开规范的创新是无本之源。陈子明《年鉴规范与创新》[47]认为,年鉴首先要规范,其次才是创新。但无论是规范还是创新都必须以提高年鉴的质量为宗旨,以年鉴的生存和发展为最终目的。鲍秋芬《年鉴规范化与创新之我见》[48]认为,年鉴规范只是对年鉴的性质和总体编纂原则的规定,各年鉴完全可以在遵守年鉴规范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年鉴所反映的领域、专业的具体情况,衍生出自己独有的框架、栏目,选题内容更是自由掌握的范围。江飒英《高校年鉴规范与创新的关系》[49]提及只有做到按规范编纂,才能满足年鉴科学性、资料性、全面性、权威性和连续性特点的要求,体现年度资料性工具书的作用。规范和创新的内涵决定了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高校年鉴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首先,规范是年鉴存在的基础,不求规范只讲创新,难以保证年鉴的基本质量。其次,创新是年鉴发展的动力,不求创新只讲规范,难以实现年鉴质量的逐步提高。阳晓儒《规范与创新:年鉴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50]则认为,年鉴只有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保持其长久的生命活力。过分强调创新,就会使年鉴丧失其赖以生存的基石,使年鉴不成其为年鉴,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唐剑平《关于年鉴创新与规范的思考》[51]总结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认为规范与创新是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两个重要手段,不是目的,两者不构成对立,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一般而言,规范在先,创新在后,规范是基础,创新是提高。
2.试图理顺年鉴与地方志的关系
年鉴的创新往往离不开年鉴与地方志的关系的研究,各种研究都在肯定地方志对年鉴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认为地方志与年鉴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借鉴,但也普遍担心年鉴方志化的倾向。周俊岭《试论年鉴创新的切入点与走向》[52]认为,一部分年鉴编纂者往往要求年鉴要像志书那样承担“存史、资政、教化”三大功能。这种影响使年鉴的条目资料完全背离了年鉴最本质的信息性工具书的基本属性。曹玉琦、李维怡《创新——年鉴生存的基本方式》[53]认为,年鉴编纂要突破地方志的影响。如用地方志的模式创新年鉴编纂,则处处受掣肘,少有更高层次的提升。也有持相反意见者,如黄玲《简论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的合作与创新》[54]则认为,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两个载体在篇目框架、体例与文风等方面又各有自己的特点,特别在资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编写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地方综合年鉴是完全可以与地方志书合作并进行创新的。也只有创新,才能保证地方综合年鉴和地方志书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促进两者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试图理顺创新与反创新的关系
在全国年鉴界一片创新声中,少数年鉴界同人强调不能简单地把常编常新理解成创新,创新只是提高年鉴质量的一种手段。创新需要特殊的能力,非一般人所为。此类声音甚少,但值得年鉴界同人思考。崔先立《县市年鉴功能再认识——兼谈年鉴创新》[55]提出县市年鉴创新应遵循的原则:稳中求变原则、求实避虚原则、和谐统一原则。金明德《论年鉴创新及编辑素质》[56]提出年鉴反创新传统,指在长期的年鉴编纂过程中,由早期的模仿学习、照搬照抄起步,逐步形成一套套一成不变的年鉴编纂思想、观念、方法、模式和组织管理机制以及利益格局。胡新力《试谈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的创新》[57]认为,不能把调整、完善一概称为创新,把什么东西都贴上创新的标签。当然,我国的年鉴虽然借鉴于国外的年鉴、发端于国外的年鉴,但毕竟多为中国特色的年鉴,与国外年鉴还是有巨大的差别(例如体例不同、编纂组织方式不同、读者对象不同等)。国内年鉴面临的发展困境也与国外不同,所以不能把创新简单化。浙江省临安市志办唐剑平《关于年鉴创新与规范的思考》[58]认为,创新是人无我有的,具有独特性,并且是有价值的新事物或新思维。任何仅仅利用已有成果或思维来改变自己的做法都不应称为创新,只是与时俱进而已;任何有悖于常规的做法不能称为创新。在年鉴编纂实践中,我们不能把一般意义上的改变和进步统统称为创新,也不能凡事必讲创新,不要过度强调创新,不要把年鉴创新标签化,因为年鉴创新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年鉴工作者编纂年鉴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不断提高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而年鉴创新仅仅是实现这个任务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准确地讲,年鉴编纂工作中的许多创新应该称为与时俱进和常编常新。
4.年鉴创新多立足于现实
创新非凭空创新,所有创新都立足于年鉴现状,为解决年鉴存在问题出谋划策。张磊《论地方年鉴创新的首要目标——个性化》[59]提到:年鉴的创新目标必须和读者的关注点紧密相连。唐剑平《论地方年鉴的创新》[60]认为地方年鉴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基于地域特色,使地方年鉴具有个性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诸如产业结构、资源、区位、文化、习俗、市场等框定年鉴收录的内容、体例及容量。袁太平、陈战洪《地方综合年鉴在编纂创新中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61]指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新目标、新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集中记载小康和现代化指标体系,体现年鉴编纂的时代性。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和规范,把握年鉴编纂的规律性。增加记载问题的篇幅,富于年鉴编纂创造性。尚庆元、郭恩革《年鉴要创新、角度要转换》[62]认为:一是从本地角度换位于更高角度看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突出年鉴个性特色;二是从编者角度换位于读者角度,增强年鉴的实用性;三是从评论员的角度换位于学生的角度,学习先进单位年鉴的创新经验。马国顺《论市场需求是年鉴信息选择的价值取向》[63]一文认为,市场需求应是年鉴信息选择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框架结构、条目的选择和内容、收载资料等方面都要运用市场需求为价值取向的原则。年鉴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关注研究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年鉴的内容和形式。王爱敏《年鉴创新中应准确把握的几个问题》[64]认为,年鉴的创新必须是在保持其基本属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任何创新,如果脱离或改变了事物的基本属性,就不成为创新。李元强《浅析年鉴的发展与创新》[65]认为,年鉴创新要在框架结构、稿源渠道、内容主体、发行载体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深化。年鉴创新要符合地情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现状,贴近群众生活,满足读者求知欲望,年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下去。王芳《对地方综合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66]提出,增强年鉴的实用性是年鉴创新的核心。最大的问题是年鉴的实用性不强,具体表现在载录内容狭窄,要找的内容找不到,政务信息多,官腔官调,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信息少;内容平淡肤浅,歌功颂德的信息多,深层次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信息少,资料庞杂,越编越厚,越编越大,无效信息多,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少,致使编出来的年鉴当官的不想看、老百姓不要看。陈仁礼《关于地方综合年鉴定位和提高编纂质量的几个问题》[67]指出,《嘉兴年鉴》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徐诚《年鉴创新势在必行》[68]认为,年鉴必须基于传统鉴文化,必须面对时代的现实,必须回应西方的鉴文化。梁晓燕《关于年鉴创新问题的思考》[69]认为,年鉴编纂者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原则。创新应是在遵循年鉴工作的规范性、原则性及把握年鉴整体本质属性下进行,不能太随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调整篇、章、节、目内容,更好地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不断提高年鉴质量,充分发挥年鉴的作用,以创新精神不断拓宽年鉴工作思路。
四 创新方式多样
创新涉及年鉴方方面面,创新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从创新编纂思想到创新内容记述、框架设计,从创新体制机制到创新经营理念,从创新出版印刷形式到创新编辑主体需求等。陈仁礼《创新既要力度大又要步子稳》[70]提出,要用新观念、新思路、新内容、新办法、新途径、新举措思考和规划新世纪的年鉴发展之路。姚金祥《创新,年鉴的生命所在》[71]提出,摆脱对“常规”的依赖便是创新的开始。阳晓儒《谈谈地方年鉴的定位与创新》[72]认为年鉴的创新只能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提高年鉴编辑出版的质量,创新的途径是增强年鉴的时代性、实现年鉴的特色化,使年鉴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许家康《地方年鉴创新问题研究》[73]指出,创新的途径有如下几条可供选择:一是推倒重建,彻底革新。即对原有框架推倒重建,真正从实际出发构建独具个性的新框架,并全面创新年鉴的内容。二是出两种版本。现有地方年鉴大多数离“官书”较近,离资料性工具书较远。可否考虑推出两种版本:一种面向官方,为官服务,这种版本可以以现有年鉴为基础;另一种面向老百姓,为社会大众服务,这种版本可以称为大众生活版、实用版或别的什么名称。第二种版本还可以演化成系列出版物。三是渐进式创新。朝着一个目标,逐年调整框架设计,不断创新年鉴内容,经过三五年、七八年的运作,全面创新年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唐剑平《论地方年鉴的创新》[74]把创新形式概括为:载体创新、内容创新、编辑创新、机制创新。通过研究表明,创新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个是思想层面,另一个是具体操作层面,也就是:一是创新内容,二是创新形式。杨立鑫《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75]提到,年鉴创新应包括年鉴思想理论创新、年鉴机制创新、年鉴形式创新、年鉴内容创新、年鉴组稿方法创新、年鉴队伍培训创新、年鉴品种创新、年鉴载体创新。施永培《浅谈专业年鉴创新中的“四特”》[76]认为,在创新中,要围绕“新”字(新情况、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坚持做到“四特”,即体现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特征、记述专业特点、表现年鉴特性。许家康、杨锦霞、张磊《年鉴评价标准和创新重点及主攻方向》[77]认为,年鉴创新的重点及主攻方向宜围绕完善体例、创新框架、充实内容、讲求实用、改进版式、缩短周期六个方面进行。张芝慧《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78]指出,年鉴创新的范围大到宏观上整个年鉴事业的创新,小到微观上每本年鉴的创新,年鉴创新的内容始终贯穿于年鉴工作的全过程。不仅在内容上、形式上创新,而且在组织管理、技术、经营方式、理论上等全方位地进行创新。金明德《论年鉴创新及编辑素质》[79]认为,年鉴创新的重点应落实到具体业务实践,首先要体现为内容创新、功能创新并辅以形式创新。至于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最终则要落实到编纂人员的素质上,即年鉴创新主体——编辑素质(政治素质、专业和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王爱敏《年鉴创新中应准确把握的几个问题》[80]认为,年鉴的创新应是全面的创新,具体应包括品种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编纂思路与经营机制创新、思想理论创新。许家康《出版改革与年鉴创新》[81]提出,年鉴的创新应是全面的创新,至少包括品种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思想理论创新。陈时雍《年鉴运作体系的“性属”概念及其创新意义》[82]认为,创新的起始点是“五求”,求全、求新、求实、求变、求特。雷鸣《年鉴编撰创新的思考》[83]认为,年鉴创新要体现时代性、要遵循客观真实性、要注重服务性、要追求框架的多样性、要拓宽载体的单一性。杨启燕《企业年鉴创新探说》[84]认为,创新的重点应该着重从“重彩、注特、显实、扩录”四个方面入手。“重彩”就是重视彩页的内容取材、表现手法、版面设计。“注特”就是注重“特载”栏目的编辑加工。“显实”就是在条目编写时,注意充分展示企业的生产经营实力,体现企业年鉴的社会价值。“扩录”就是要扩大“附录”的内涵,增强其实用性和可读性。郭永冰《规范与创新并重,不断提高年鉴编纂质量》[85]提出,规范编纂组织工作,注重年鉴信息可靠;规范条目选题标准,注重搜集实用信息;规范条目写作要求,注重提高信息质量。陈颖《打造年鉴亮点提高出版质量》[86]把年鉴创新的方式归结为八种方式:调整创新框架结构、突出彰显地方特色、着力渲染年度大事、特载内容改颜换面、以人为本宣扬正气、剖析不足发人深省、版式设计各有特色、借鉴报刊导读评论。
1.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年鉴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创新年鉴就是要紧跟时代变化,抓住时代脉搏,记录新事物新情况,从而获得发展空间,这些都需要创新的思想观念作为支撑。张子忠《年鉴创新应予解决的几个问题》[87]认为,年鉴创新涉及年鉴的整个编纂出版流程,但最主要的是编纂理论与宗旨。就编纂理论与宗旨而言,年鉴应以全面、系统地刊载时效性强的信息资料为己任,坚决摒弃工作总结、领导讲话、新闻报道式的所谓资料,抑或只记述“光彩”而不反映问题的所谓信息。把年鉴观念归结为“鉴以致用和用之方便”。周俊岭《试论年鉴创新的切入点与走向》[88]认为,年鉴创新的切入点就是要更新计划经济观念和年鉴的志书理念,重新建立起一整套信息服务型和实用效益型的新观念。尚庆元、郭恩革《年鉴要创新、角度要转换》[89]谈到,坚定创新意识是年鉴创新的前提条件,而思维角度转换则是创新的关键。陈仁礼《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创新》[90]认为,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而只有思想解放了,才敢于改革创新,强调年鉴工作者唯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对年鉴的创新理论理解更深,从而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和迫切性。王莹《强化服务功能是年鉴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91]提出彻底改变出鉴理念,强化年鉴服务功能,认为这是年鉴未来创新发展的突破口。陈仁礼《解放思想是年鉴创新的前提》[92]提出,要跳出年鉴、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和更开阔的视野上,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站在时代的高度,探讨年鉴的创新问题。张仁祥、周宏文《按“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年鉴工作创新》[93]认为,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是年鉴创新的前提条件。具体体现在:编纂观点要创新、社会效益要提高、知识要更新。吕惠聪《关于创新企业年鉴编纂的思考》[94]认为,年鉴创新不只是简单的业务问题,而首先是思想观念问题。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是谈不上什么创新的。胡林《更新观念,着力做好年鉴创新工作》[95]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放在创新工作的首要一条。年鉴工作者如不能先从思想上深化创新认识,则创新工作将无从谈起。曹玉琦、李维怡《创新——年鉴生存的基本方式》[96]认为,创新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观念的改变、更新可以改变我们现在对年鉴的认识。年鉴不仅需要丰富、翔实的资料,更需要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这包括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的研究特色,自己的理论思想,形成中国年鉴自身的研究风格和潮流。王芳《对地方综合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97]以为,更新观念是年鉴创新的前提。更新观念,就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更新观念,就要破除畏难发愁、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更新观念,就要破除安于现状、盲目乐观的小农意识。沈国晴《对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98]提出,年鉴创新应从观念创新中求突破。认为年鉴编纂工作处于自编自忙自用的状态,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年鉴是什么,利用它的人也相对固定,大量的年鉴被束之高阁。改变年鉴面临的四平八稳、死水微澜的现状,必须破解年鉴定位的老观念,在观念创新中求得突破。
2.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创新是年鉴创新的主要阵地
此类研究涉及问题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唐剑平《论地方年鉴的创新》[99]认为,地方年鉴收录信息内容的时间,应以上一年度为主,以市场为准则,适当放宽,灵活掌握,保证地方年鉴的年度性和连续性,又兼顾地方年鉴的实用性。至于生活类实用年鉴信息,收录的时间则可以更为灵活,以实用为准绳。谭惠全《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城市年鉴创新发展》[100]主张增大年鉴内容的信息含量。具体的做法:一是处理好稳定与纳新的关系,二是严格信息资格的“准入”标准,三是建立多元的稿件征集渠道。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01]认为,年鉴创新首先是年鉴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要在年鉴的内容上进行扩展与创新,就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需求,增设一些具有知识性、科技性的条目,充分反映最新的知识创新、技术革新和科技攻关等成果。只有通过内容创新,才能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最新动态,以增强年鉴的新颖性、实用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阳晓儒《关于年鉴创新的随想》[102]提出,年鉴创新需要努力的目标是如何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全貌。年鉴的创新应在更准确、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域、一个行业或领域的基本面貌上下功夫,努力拓展年鉴内容的覆盖面,努力展示一个地域、一个行业或领域发展变化的全貌,在全的基础上力求真,力求真实地再现。年鉴的创新应该是内容广度和深度以及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不是内容的变更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姚亚青《年鉴创新贵在彰显地方特色》[103]认为,年鉴在选题和编写条目时须注意多选一些本地区百姓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和一些知识性、实用性资料,让读者能从年鉴中增长知识,利用年鉴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突出体现地方特色。胡林《更新观念,着力做好年鉴创新工作》[104]认为,年鉴创新应重点在年鉴的内容上进行创新。具体方法:一是增加实用信息含量,以适合不同读者群的需要。二是关注重大题材和热点、焦点问题。三是增加年鉴中“鉴”的内容。只记录成绩,不涉及问题或很少涉及问题,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四是要善于捕捉一些新人、新事、新风尚入鉴。林小静《年鉴创新与主编作为》[105]认为内容创新要与城市发展同步更新类目、与时代同步更新分目、与实际同步更新条目。李成铎《关于年鉴内容创新的思考》[106]以每年出版一部《邯郸县年鉴》为例,提出删减空泛的总结资料,增强年鉴的实用性。注重纵向和横向资料对比,增强年鉴的综合性;加大图表和照片数量,增强年鉴的直观性;丰富资政材料,增强年鉴的权威性。选登文学艺术精品,增强年鉴的可读性。收录服务社会内容,增强年鉴的指南性。年鉴内容创新还应改革年鉴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重大刑事案件、企业亏损等如实记载,并分析问题或事故发生的原因,记录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使年鉴的借鉴功能更加显现。沈国晴《对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107]提出,年鉴在内容创新中求质量。具体做法是:创新框架,突出亮点,重点记述;创新栏目,不断策划和打造新的品牌栏目,同时应深挖材料。梁晓燕《关于年鉴创新问题的思考》[108]总结创新年鉴的方法为:年鉴可专设重大决策章、可增加对妇女社会地位变化的记述、可在文化体育编里专设民族文化章、年鉴在社会生活编里对居民生活内容的记述应有所侧重、年鉴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在所需要的篇章里增设如教育调查、人口调查、家庭婚姻调查、生活方式调查、工矿企业调查、社区调查、犯罪案件调查、民意测验等社会调查内容。孙学民《要在“鉴”字上狠下功夫——地方综合年鉴创新之我见》[109]认为,在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上,应该大力挖掘“鉴”字的内容,在框架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政治上的深邃目光和深刻思想,从不同角度汇集和显示“鉴”字的年度内容,并用探讨的方式提出:在编写总体的设置上,是否可以改变通常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分大类或者按部门横向排列作为一级框架的做法,变依“类”分类为依事分类,开阔视野,抓住年度的精髓和要害,进行醒目的编排。黄玲《简论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的合作与创新》[110]认为,年鉴在内容上要充分反映地方年度所发生的重点事件、亮点事件和热点事件;要重视对网络信息与民生问题的关注,以提高年鉴贴近现实、贴近民众、贴近时代的“三贴近”性;综合年鉴的编纂要突破行政区域的局限,放眼世界,扩大记录范围;年鉴要突出可读性,做到资料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结合;年鉴图片选取与设置要去除广告宣传色彩,增强全面性、典型性和存史价值;要讲究年鉴封面与版式的创意设计,以增强年鉴的吸引力。周丽霞《谈企业年鉴及其创新》[111]认为,企业年鉴在内容上应紧扣企业发展主题,紧跟企业发展形势,紧贴企业发展实际,紧随企业发展步伐。
年鉴创新形式主要是调整框架设计。在研究内容创新的同时,年鉴界同人提出框架结构的设计必须适合时代的需求而有所创新。许家康《地方年鉴创新问题研究》[112]认为,创新年鉴的框架,实现框架个性化,是地方年鉴创新的当务之急;充实年鉴的内容,增加其有效信息容量,是地方年鉴内容创新的主攻方向。地方年鉴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实年鉴的内容,增加年鉴的有效信息容量,而增加有效信息容量的有效办法,是要努力挖掘、拓展深层次资料,大量增加统计图表数量,成批量增加指南性资料,以及荟萃地方知识性资料。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13]强调,年鉴栏目设置要根据内容的变化而改进。栏目设计既能反映全局,又能突出重点、热点问题。同时及时总结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据此设置新条目,不断扩展实用信息的覆盖范围,使年鉴所收信息更具广泛性、实用性、时效性。陈仁礼《城市年鉴要走在开拓创新的前列》[114]认为,城市年鉴要根据所在市的发展模式定位,在框架、版式设计和条目编写上显示特色。具体做法:一是强化自己的强项和优势。二是反映发展变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如应对入世的举措和效率,解决下岗再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及效果等。三是克服一般化和陈旧感,体现年鉴界整体及发展趋势的现代感和多样性,突出实用性。四是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看本市与其他城市有什么特点和个性。为了突出各城市的强项和比较优势,栏目设置可以不拘一格,把自己的强项、优势破格升级,靠前安排或增加分量,充分显示强项优势和个性特色的新发展新变化。突出强项,适当充实栏目。具体做法:一是努力拓展二次文献,主要有文摘、文献目录、大事记、专项年表、统计表、示意图、照片等。二是增加贴近群众生活的信息资料以及服务便民指南。三是增加可供社会历史借鉴的内容,如反腐倡廉、警世档案、腐败实录、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放火投毒等突发性事件等。四是可以参照“新闻调查”对重大事件及突破性的发展变化,进行一些较有深度的剖析,如审计出的问题,可以写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特点等。五是增加在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出现的新动态。比如,城区扩张导致人们上下班交通越来越远等。六是可增加城市的建筑风格问题。张玉荣《关于医学年鉴创新的思考》[115]认为,医学年鉴框架结构的创新应分为医学年鉴框架结构的创新和医学年鉴内容的创新。俞富江《年鉴创新初探》[116]认为,篇目设计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年鉴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年鉴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王芳《对地方综合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117]提出,框架结构的推陈出新是年鉴创新的标志。认为年鉴框架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符合实际,符合年鉴作为地情资料工具书的属性,符合读者需要,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陈仁礼《关于地方综合年鉴定位和提高编纂质量的几个问题》[118]提出,在框架创新方面,《濮阳年鉴》提出采用增减法、移位法、升降法。林小静《年鉴创新与主编作为》[119]以《南宁年鉴》为例,总结年鉴形式创新,认为应主要抓篇目设置、图照运用、装帧设计三方面。认为篇目设置应突出城市亮点、图照运用应适应读图时尚、装帧设计应力争稳中出新。
创新年鉴必须张扬个性。针对“千鉴一面”的现状,强调年鉴特色的重要性。许家康《地方年鉴创新的几个问题》[120]提出,要创新年鉴的框架,实现框架个性化。要创新年鉴的内容,增加年鉴的有效信息容量。翁梅依《对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121]认为,年鉴地域特色的加强,是年鉴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年鉴的地域特色,一定要避免地域上的“泛”。武星斗《年鉴创新必须张扬个性》[122]明确要求年鉴张扬个性,突出特色。张扬个性必须准确定位,正确把握特色。必须准确地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认为年鉴创新,贵在坚持个性化,努力培育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王爱敏《年鉴创新中应准确把握的几个问题》[123]认为,年鉴创新的根本是走个性化发展道路。不同种类的年鉴应“走自己的路”,避免雷同。郭永冰《规范与创新并重,不断提高年鉴编纂质量》[124]认为加强创新实践,尽力打造个性年鉴。具体做法是:突出重点内容,彰显地方特色;丰富表现形式,增强记述效果;拓宽采编渠道,促进可持续发展。
3.体制机制创新是年鉴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
研究普遍认为,体制机制的落后是制约年鉴创新发展的重要障碍。研究涉及管理体制、编辑体制、运营机制、组稿机制等。众多研究中,对组稿机制创新关注度较高。陈仁礼《创新既要力度大又要步子稳》[125]提出,年鉴编纂机制上应朝着自收自支的目标前进,同时提出综合年鉴在体现新变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同时,要考虑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要求、内容要以政府公报性为主、党委和政府的新的重要资料一定要刊载、热点难点亮点问题适当反映,常编常新。房德胜《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126]对组稿渠道进行了探讨,提出除了政府主渠道之外,还应增加新闻媒体、专家学者、专业撰稿人员队伍、政府网站信息、编辑部自己采编五类信息来源。张子忠《年鉴创新应予解决的几个问题》[127]认为,在搞好年鉴总体框架设计的前提下,应首先改革以往的组稿方式。变被动地让各有关单位供稿,为主动地进行采编。要借鉴或套用新闻记者采编新闻的办法来组编年鉴的稿件。李云奇《年鉴发展出路浅析》[128]认为,年鉴的创新不论“官办”还是“民办”,重要的是应在年鉴内容的编纂上下功夫。提出“二次组稿”的概念。二次组稿就是在正常组稿收稿后,编辑人员要及时审阅,将信息含量高、资料性强的材料提取出来编辑成条目。然后对剩余材料进行二次审阅,从中发掘信息点,命题向有关人员二次组稿。陈仁礼《城市年鉴要走在开拓创新的前列》[129]认为,机制创新是城市年鉴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议建立起既依靠行政又按市场规则运行的机制。具体来说,在组稿方面,实行以政府部门和新闻单位提供为主与年鉴社(编辑部)自己重点采编相结合的组稿联络机制。政府职能改革以后,组稿渠道要重新整合,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的作用。在发行方面,实行以行政支持为主与社会力量帮助相结合的多渠道发行机制。在广告采集方面,实行以自己组织高品位图片资料为主与广告公司代理相结合的多层次广告采集机制。在经营品种方面,实行以年鉴编纂为主与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多种经营相结合的机制。在经营管理方面,实行以财政包干(或实报实销)为主与积极经营创收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机制。在载体形式方面,实行以书本型为主与光盘发行并上网相结合的载体运用机制。在人事管理方面,实行以聘用制为主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和培训机制。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30]提出,组稿方式的创新,改变过去一般由承编单位组织专人撰写,撰写人员多为机关在职干部的做法,改为向改革后转变职能的有关综合部门征稿组稿、对一些大公司大商场企业集团进行约稿、向权威统计部门索取数据、与传播媒介各行业协会等联手收集信息、组织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调研、实行下级年鉴向上级年鉴直报制度。杨立鑫《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31]认为,目标管理制和岗位责任制是年鉴工作实施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年鉴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奖惩激励机制是实现年鉴编辑部门高效廉洁的重要保障。晏埝《关于改革地方年鉴编纂运行机制的思考》[132]一文认为,要使地方年鉴有所创新,必须改革现有编纂运行机制。近期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党委、政府领导及编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不变,现行政府经费投入的渠道暂不改变,逐步实行政府投入和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年鉴编纂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主编负责制,强化编辑部的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年鉴编、审工作机制。目前可以从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专业撰稿、审稿人队伍入手。张玉荣《关于医学年鉴创新的思考》[133]提出,医学年鉴编辑工作的创新,可分为广泛征集资料、严把材料质量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增加彩色照片。《常德年鉴》总纂齐绍正《年鉴创新琐谈》[134]认为,创新工作模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断扩大年鉴资料的搜集面,改单一的供稿制为采编与供稿相结合的机制。俞富江《年鉴创新初探》[135]总结机制创新的内涵,认为应包括四个“转变”:从简单行政命令式管理到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的转变、从被动征稿到主动征稿的转变、从单纯编挑到采编合一的转变、从传统落后的编排手段到现代电子化编排手段转变。刘小波《略论地方年鉴的创新问题》[136]认为,创新组稿方式应实行编辑主体变革,彻底改变“编辑围绕作者转”的状况;在信息收集方面实行动态流程化管理等。杨振明、张东晓《创新是年鉴发展的动力》[137]认为,创新一是放宽收集信息量的视野;二是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三是加强交流、形成信息共享的局面;四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育固定的撰稿人员队伍;五是创新要表里如一。林小静《年鉴创新与主编作为》[138]提出创新工作流程,建议编辑工作实行“四级负责制”,即撰稿人对责任编辑负责,责任编辑对分管副主编负责,分管副主编对主编负责,主编对编委会负责。做到环环相扣,层层负责。同时,也介绍了本单位的一些做法:如为了优化组稿条件,给每个科室订阅各级特别是当地的党报党刊、安装电脑。形成了撰稿队伍供稿、从报刊上采稿、在网络上搜稿、向特约供稿人约稿等多渠道的新的组稿方式,进一步拓宽了稿件来源,增加了资料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为年鉴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黄玲《简论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的合作与创新》[139]认为,在供稿渠道上要破除以部门供稿为主渠道的局限,广开供稿大门,面向全社会收集入鉴资料。《深圳年鉴》经过实践在网络上采编的资料已超过30%。
4.出版创新是年鉴创新的有效途径
这一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年鉴数字化、信息化,研究年鉴创新与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密切关系,言明是年鉴未来发展的趋势。唐剑平《论地方年鉴的创新》[140]认为,年鉴载体已呈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的书本年鉴、电子(光盘)年鉴、网上年鉴三种形式。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41]认为,年鉴的编辑出版也必然向电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赵海涛《迈上年鉴创新的新台阶》[142]提出,年鉴信息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年鉴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不能等同于电子书和网络出版。年鉴信息化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可以概括为“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化—集成化—产业化”。只有随着年鉴信息化的逐渐启动和不断深化,年鉴创新的步伐才能真正加速迈开。赵海涛《试论年鉴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143]认为,年鉴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战略,其根本目的首先在于增强年鉴界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年鉴界的社会认知度,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序列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是宏观的发展趋势;另外更重要的是每个年鉴单位在整个年鉴界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影响下,都能带动自身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的务实建设和发展,促进并完成自身的创新式发展,是微观的发展趋势。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不均衡的发展必将导致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战略的偏差。李目宏《年鉴的属性定位和网络化编辑出版创新》[144]认为,年鉴的编辑出版实行网络化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已没有问题。分析其理由为: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已联网,普遍建立了各自的网站或网页,信息传播已实行网络化;二是各年鉴编辑部均已使用计算机处理稿件。武汉年鉴社傅万铭《刍议年鉴的数字化、网络化及编纂出版创新》[145]对数字化网络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年鉴的数字化、网络化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年鉴文字、图片、表格等诸多信息转换成数据存储,然后通过互联网与读者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的过程。”韩世韬《企业年鉴编纂创新刍议》[146]认为,年鉴信息载体的创新可以节约纸张、携带方便、信息海量、便于检索等,还可以结合运用多媒体、影音技术,使得年鉴内容图文并茂、声影互补,更加生动活泼。光盘版年鉴和网络版年鉴使年鉴的形式更能符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使用要求。
5.经营理念上的创新是年鉴与社会接轨的有效选择
许家康《地方年鉴创新问题研究》[147]认为,要使年鉴在创新、裂变中前进并处于有利的地位,就必须放下“官书”的架子,克服地方志情结,把年鉴作为信息载体和普通出版物来办,并努力扩大发行量,使年鉴主要靠卖书赚钱,靠发行量维持生存和发展。姚世刚《关于行业年鉴创新的思考》[148]提出经营上创新的主要方式(思路):一是缩小开本,大幅度压缩文字总量,变精装为简装,易携便检,降低定价,以扩大读者面;发行求数量,广告求效益。二是加入年鉴网集团,上网有偿服务。三是在行业内寻求大型企业或品牌产品企业的支持,以赞助、基金形式,支持行业年鉴的发展。唐剑平《论地方年鉴的创新》[149]指出,从广大市民的实用方面来说,地方年鉴的开本宜向小而薄、小而精方向发展,面向广大市民的年鉴最大不宜超过32开,字数宜在20万字以内。徐荣奎《年鉴创新的困难与对策》[150]认为,年鉴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年鉴的主办权与经营权实行分离,主办方只对年鉴资料进行审核,以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其资料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科学性;年鉴杂志社(编辑部)应成为独立事业法人(其性质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负责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并自主经营,使年鉴渐离“官本位”。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51]认为,年鉴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努力在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一是树立竞争意识,二是努力开辟、疏通销售渠道。努力探索建立一个符合年鉴读者需求的立体化、多层次、网络化的营销体系。在发行上提出“网络发行”的新方式。周宏文《年鉴运行机制创新之我见》[152]主张出版年鉴附属产品,认为应实行综合性年鉴与附属产品功能分离,与其将一些政策性、指南性的内容收入综合性年鉴,不如另外编辑专门性的小册子,更能适应读者的需求。编辑生活年鉴,将生产生活常识、新知识、交通、通信、旅馆饭店、投资政策、土地政策及房改、医保、新型合作医疗政策、重要文件汇编、趣事逸闻、风范录、警世录、荣誉名录、当代名人选、地方名人小传等分门别类地汇编成小册子,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在20万字以内,最好10万字左右,标价以10元左右为宜。王芳《对地方综合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153]认为,加强年鉴的宣传、发行和利用是年鉴创新的途径。认为年鉴工作存在着重编纂、轻宣传,重质量、轻发行,重出鉴、轻用鉴的问题。刘小波《略论地方年鉴的创新问题》[154]认为,经营创新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在广告征集、扩大发行、充实内容及降低成本等方面下功夫。高燕妮《浅议创新“节约型”年鉴》[155]提出创新“节约型”年鉴,一方面是物质上的节约,另一方面是非物质上的节约。非物质上的节约主要指:减少毫无价值的泛泛而谈、减少妄加猜测推断的资料信息、减少重复资料,善于使用“参见”,减少官话。
6.年鉴编纂主体创新是保障年鉴发展的基础
年鉴创新的主体无疑是年鉴编纂者,年鉴创新对年鉴编纂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年鉴编纂者应具备基本编辑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策划能力、超前眼光、胆略、胸怀等;年鉴主编是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的核心人物。杨汉平[156]认为,年鉴编辑没有创新意识,断然办不成精品;忽略编辑工作的创造性,是导致年鉴多年一个面孔的重要原因。张子忠《年鉴创新应予解决的几个问题》[157]认为,称职的年鉴编辑人员,应当具备报社、期刊社记者和专栏作者的业务素养和工作水平,其综合素养和整体创意、策划能力及举重若轻的业务技能,对于年鉴的编辑出版是相当重要的。《上海宝山年鉴》编辑部胡新力《也谈年鉴规范与创新》[158]提出创新意识应包括:创新的欲望、目标、胆略、胸怀、实践行为、突变形态等。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59]提出,年鉴编纂者要与时俱进,首先更新专业知识,不仅要深化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具备广博知识的编辑;其次更新观念,观念创新包括现代意识和未来意识。金明德《论年鉴创新及编辑素质》[160]提出创新运用于年鉴编纂,要求年鉴主体牢固树立年鉴工作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感,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高起点、高目标的事业心,牢固树立并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密切关注社会改革动态,把握时代特征,认清发展趋势,破除由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所产生的一切与年鉴编纂有关的陈腐理念、机制和方法。曹玉琦、李维怡《创新——年鉴生存的基本方式》[161]认为,年鉴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年鉴工作者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拥有先于读者的超前眼光,学会筛选信息奉献给读者。年鉴工作者只有广泛涉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学、环保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用跨科学的眼光研究年鉴,才能实现年鉴的创新。林小静《年鉴创新与主编作为》[162]认为,年鉴主编是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的核心人物。沈国晴《对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163]认为,创新不仅要求编辑具备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问题的敏锐性,而且应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
其他问题研究。主要是创新面临的困境、创新中省级年鉴如何发挥作用、创新中要处理的几种关系、年鉴的开发利用等。第一,创新面临的困境,许家康《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164]认为,创新的最大难处,莫过于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主管偏见的禁锢,年鉴创新必须要在年鉴性质和读者定位、年鉴出版管理和经营机制管理、年鉴内容选择和编排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金明德《论年鉴创新及编辑素质》[165]指出,年鉴创新已成为年鉴界的共识,其实践却步履维艰。原因在于:一是客观存在一股反创新传统势力。二是对创新的含义缺乏本质的意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三是创新主体——编纂人员的素质不适应年鉴事业发展要求。第二,省级年鉴在创新中的作用。许家康在《省级年鉴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66]中指出,省级年鉴至少在如下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在年鉴由分散走向联合和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先行一步,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在增加年鉴的品种数量、壮大中国年鉴出版事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在促进年鉴特色化、风格化方面起较大作用。第三,注意创新中各种关系的处理。李洪民《年鉴创新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67]提出,创新中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其一,贴紧中心与服务大众的关系。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中心和大局服务。其二,背靠政府与面向市场的关系。该靠的还是要靠。其三,与时俱进与循序渐进的关系。但是改革创新要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不能一哄而起,不能大翻盘子,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其四,追求全面与突出特色的关系。综合年鉴必须实现“全”与“特”的统一。第四,明确创新的基本原则。金明德《论年鉴创新及编辑素质》[168]提出年鉴创新的基本原则:准确定位原则、地方的年度特色原则、与时俱进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自我否定的原则。第五,年鉴开发利用方面的创新研究。年鉴创新中也要关注到年鉴的开发利用。徐荣奎《年鉴创新的困难与对策》[169]认为,年鉴作为信息载体十分强调其时效性,出版周期越短,其现实指导性越强,使用价值越大。杨颖《关于年鉴创新的思考》[170]提出,年鉴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更高层次表现为对现有的年鉴信息资源的再利用。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读者的不同阅读愿望,然后利用已有的年鉴资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确立选题,进行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以拓展年鉴信息的利用空间,使年鉴产品形式更具多样化。沈国晴《对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171]认为,年鉴要在地方文化建设中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扩大年鉴的影响力。提出开发利用的一些具体做法:比如在两会期间,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年鉴,扩大影响;制作宣传地方志书和年鉴的文化产品,发放到基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历史文化及相关内容的设计和制作,积极主动参与到主要工作中;在广播、电视、报刊开设专栏,帮助媒体作好宣传,等等。同时认为,年鉴的功能不仅仅是为了存史、记录时代,年鉴的第一要务是要为现实服务。年鉴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服务社会和百姓方面多下功夫,用多种手段、多种表现方式做好服务工作。开发利用年鉴时,应注意年鉴的时效性。
五 创新理论付诸实施(实例)
年鉴创新的理论在一些年鉴上得以尝试,取得的成果也普遍得到年鉴界认可,在历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版协年鉴研究会组织的年鉴评比中,具有创新意识的年鉴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创新的成绩。朱彩绵《浅谈行业年鉴的规范与创新》[172]指出,年鉴系列规模的扩大(从最初的1种年鉴发展到现在的15种年鉴)得益于年鉴的持续创新,在创新的同时也格外重视质量的提高。张芝慧《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173]指出,年鉴组稿实现了稿件传输、编辑的现代化后,2002年来稿中65%以上是通过电子邮件投稿,2003年增加到90%以上。
思想创新实例。柯小敏《以人为本特色创新》[174]提到,《温州年鉴》以“解放思想、以人为本、特色创新、与时俱进”的编纂思想为指导,目光对准了千千万万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温州人,把目光对准了体现温州特色的事物。像反映温州人的“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外地人在温州”、“温州人在世界各地”、“温州学者论著”等栏目,像反映温州经济和产业特色的“特色工业”、“民营经济”、“温州企业”等栏目,还有像反映温州人文特色的“人文历史”栏目等,充实了年鉴记述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时代性。
内容创新实例。黄瑞禄《百尺竿头继续创新》[175]总结回顾《广西年鉴》20年发展历程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适时调整框架,创新栏目,逐渐完善体例,规范写作,认真改进版式装帧设计,增强时代性。在内容和形式创新方面,本着实用性原则,适当放宽题材时限和范围,有选择地收入一些回溯性资料或利用历时性资料与现时性资料进行对比,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还运用外地资料对比说明本地的发展状况。孙颖《〈大连年鉴〉在创新中成长》[176]总结《大连年鉴》在实现年鉴信息的全面性、资料的翔实性、出版的及时性上下了一些功夫。《大连年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卷首策划上进行创新。从2003年卷起取消前后环衬广告,2004年卷把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以彩图专辑的形式置于卷首。二是在框架设计上进行创新。2003年卷新增要闻类目,使过去一直缺失记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大连的重要信息有所反映,使大连发生“五七”空难的大事有了显要记述位置;在特载类目下增设纲要和专文分目。三是在年鉴内容上进行创新。2004年卷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分目中重点记述了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定位、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举办“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论坛”等内容。曹玉琦、李维怡《创新——年鉴生存的基本方式》[177]认为,创新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转变,更要在细节上给予落实。《绵阳年鉴》2006年卷篇目设计在探索创新方面十分重视在年度化、城市化、个性化方面不断开拓。陈子明《年鉴规范与创新》[178]提到年鉴增加横向对比资料。在记载相关内容时,要增加横向对比资料,如《青岛年鉴》、《杭州年鉴》等,在部分资料信息处理上,把自己和全国各重要城市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本地的优势、劣势,以存史借鉴。刘瑜《年鉴创新是现实的要求,是年鉴的生命所在》[179]提到,《南京年鉴》创新一是不断调整框架结构,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二是不断增加实用性内容,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三是不断缩短编纂出版周期,力求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四是不断提高年鉴队伍的素养,是创精品关键所在。黄仲一《同中求异,创立品牌——地方综合年鉴的创新之路》[180]提到《泉州年鉴》在内容设置上进行大幅度调整,并服从新编内容的需要,把政府系列的工作部门全部摆在政府分目下,其年度工作情况各浓缩成千字以下的工作综述。部门稿件所提供的社会性材料分别编入经济、文化、城建等各部类,把部门性材料和各领域的情况剥离开来。华山青《略谈工会年鉴创新的现实意义》[181]提到,《上海工会年鉴》力求避免仅仅记录表面的局部的没有内在联系的非本质现象,而是必须抓住最能反映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以及最能代表工会工作发展方向和生命力的典型工作事例予以记载。莫声光《展广西特色,创年鉴精品》[182]提到《广西年鉴》2009年卷创新栏目,突出年鉴的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突出反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内容,增加辅助资料,充实年鉴内容。
体制机构创新实例。缪凤鸣《质量管理体系与年鉴创新》[183]提到,2001年的《张家港年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为年鉴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顾客满意。年鉴的顾客是读者,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顾客(读者)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增长,因此也就为年鉴创新提供了客观依据。薛志文《提高年鉴组稿质量,拓展工作新途径》[184]提到,为了做好机制创新工作,2009年制定实施《北京市卫生局工作信息月报制度》。制度要求卫生局各处室在每月初的10个工作日之前将上月的工作内容按年鉴条目要求及书写格式要求通过局域内网上报到编辑部,年终时再将各处室的信息内容汇总反馈给各处室,由他们据此编纂年鉴稿。
总之,创新早已开始,共识也已形成,找到了一些方法,进行了多种尝试。创新也促使年鉴编纂亮点频出,促使年鉴内容与形式、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变革,增强了年鉴工作者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推动了年鉴编纂出版水平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年鉴编纂质量。创新的初衷、方式虽有很多,但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摆脱困境,为年鉴发展赢得一席之地。困境之下,年鉴的创新也多属于“冲击式革新”(“干扰式革新”)。此时或今后一个时期的年鉴创新(改变),更多的是在一个体系无法正常更新、用户深感不满的情况下,另辟蹊径的创新(改变)之举,年鉴的创新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线装书局,2006。
许家康:《许家康文集》,线装书局,2011。
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一辑)》,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二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期。
[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5期。
[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3期。
[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4期。
[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3期。
[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8] 《北京地方志》2004年1、2期合刊。
[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1期。
[10] 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线装书局,2006。
[1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1期。
[1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3] 《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3期。
[1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期。
[1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1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1期。
[17] 《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2期。
[1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4~6期。
[1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2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2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期。
[22] 《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6期。
[2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6期。
[2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1期。
[2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2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第4期。
[2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2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3期。
[2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4期。
[3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期。
[3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3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3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6期。
[3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3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1期。
[3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2期。
[3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38] 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一辑)》,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3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4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4期。
[4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4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4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4~6期。
[4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6期。
[4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3期。
[4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6期。
[47] 《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
[4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年第4期。
[4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2期。
[50] 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一辑)》,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51] 《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12期。
[5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4期。
[5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54] 《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6期。
[5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1期。
[56] 《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2期。
[57] 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一辑)》,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58] 《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12期。
[5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4期。
[60] 《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6期。
[6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6期。
[6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4期。
[63] 《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1期。
[64] 《新疆地方志》2005年第2期。
[6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6期。
[6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3期。
[6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5期。
[6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5期。
[69] 《新疆地方志》2010年第1期。
[7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1期。
[7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1期。
[7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73] 《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74] 《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6期。
[75] 《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6期。
[7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77] 《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3期。
[7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79] 《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2期。
[80] 《新疆地方志》2005年第2期。
[8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8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4期。
[83] 《黑龙江史志》2007年第5期。
[8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1期。
[8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1期。
[86] 《江苏地方志》2009年第6期。
[8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8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4期。
[8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4期。
[9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5期。
[9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6期。
[92] 《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6期。
[93] 《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1期。
[9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3期。
[9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6期。
[9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9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3期。
[98] 《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1期。
[99] 《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6期。
[10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期。
[10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0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103] 《江苏地方志》2004年增刊。
[10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6期。
[105] 《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
[10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4期。
[107] 《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1期。
[108] 《新疆地方志》2010年第1期。
[109] 《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期。
[110] 《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6期。
[111]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第24期。
[112] 《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11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14] 《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2期。
[11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6期。
[11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1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3期。
[11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5期。
[119] 《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
[12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第4期。
[12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2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23] 《新疆地方志》2005年第2期。
[12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1期。
[12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1期。
[12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2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28] 《中州今古》2002年第5期。
[129] 《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2期。
[13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31] 《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6期。
[132] 《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6期。
[13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6期。
[13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3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3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6期。
[13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4~6期。
[138] 《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
[139] 《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6期。
[140] 《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6期。
[14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4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4期。
[14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6期。
[14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4~6期。
[14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2期。
[14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年第4期。
[147] 《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14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3期。
[149] 《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6期。
[15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期。
[15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52] 《广西地方志》2005年第5期。
[15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3期。
[15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6期。
[15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2期。
[156] 《年鉴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2期。
[15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5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4期。
[15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60] 《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2期。
[16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62] 《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
[163] 《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1期。
[16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1期。
[165] 《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2期。
[16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3期。
[16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68] 《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2期。
[16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期。
[170]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71] 《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1期。
[172] 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二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7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17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1期。
[17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1期。
[17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1期。
[177]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78] 《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
[179]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1期。
[180] 《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1期。
[181] 《工会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182] 《广西地方志》2010年第5期。
[183]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84] 《沧桑》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