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年人居住模式之变迁
- 沈可
- 1594字
- 2021-01-06 17:46:04
前言
老龄化是21世纪人口转变的重要特征,银发浪潮漫卷全球使如何养老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作为养老的物质载体,对居住模式的探究无疑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多代同堂居住模式长久以来位居社会主流,承载了家庭养老的重要功能,成为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由于生育率持续走低、迁移频繁发生、传统观念弱化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逐年递减,空巢现象逐成蔓延之势。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城乡空巢老年家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49.7%和38.3%,大中城市的空巢比例更是高达56.1%。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要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不常看望老人属于违法。这一条例的执行彰显了政府对空巢现象的高度关注以及对老年人的民生关怀。审视国情,我们需要对中国老年人口的居住模式进行客观、深入、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政府预测与规划中国未来养老模式的走向以及权衡不同居住模式的利弊,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本研究主要基于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跟踪调查(以下简称CLHLS调查)以及家庭动态社会调查的数据。前者的调查对象为全国22个省、区、市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80岁以上高龄老人样本量最大的数据,涵盖了老年人的家庭结构、婚姻生育史、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兄弟姐妹以及子女特征等丰富的信息;后者的调查对象为CLHLS调查中被访老年人的成年子女,包含了子女的教育、就业、婚姻、健康和父母照料等变量。整个研究以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变迁为核心论题,对其影响因素和福利效应进行多维度的审视与多层次的探究,具体归结如下。
第一层次的研究细致描述了老年人居住模式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演变,并单独刻画了老年人临终前的居住模式(第二章)。这一研究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老年人的居住模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或者队列差异?多代同堂模式、空巢模式、机构养老模式是否为稳态的居住模式?如果结论为否,相互转换的概率又是多少?老人临终前的居住模式会呈现怎样的特征?
第二层次的研究探讨了城镇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影响(第三章)。城镇养老保险是政府养老支持的主要形式,而多代同堂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重要载体。因此这一研究旨在回答两个问题:政府养老支持与家庭养老支持之间是否存在替代抑或互补关系?换言之,政府养老支持力度的加大是否会“挤出”家庭养老支持?二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究竟是逐渐加强还是趋于减弱?
第三层次的研究着眼于居住模式对老年人福利的影响(第四章)。“空巢”经常被解读为老年之殇,然而对于空巢是如何影响老年人各方面的福利这一问题尚缺乏严谨的科学探讨。本研究回答了以下问题:空巢是否会损害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空巢如何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空巢是否会挫伤老年人的幸福感?空巢对老年人健康与幸福感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第四层次的研究侧重于多代同堂居住模式对子女福利的影响(第五章、第六章)。老年家庭的空巢化正对应了多代同堂家庭的弱化与中年家庭的核心化。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多代同堂家庭内部的代际交换非常密切,其间不仅包含了子女对于老年父母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心理慰藉,也蕴含了父母对子女在时间、精力、物质等方面的扶持与资助。因此,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多代同堂模式的弱化是否会影响子女,特别是女性的劳动参与?如果是,影响的渠道是什么?多代同堂模式的弱化是否会影响子女的自评健康?
这项关于中国老年人口居住模式的综合研究,结合了经济学与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立足于实证依据并反思现有理论,着眼于中国问题的同时也借鉴了他国经验,从而得出颇有意义的结论。对于“80后”和“90后”的一代而言,“老年空巢化”似乎还是一个遥远的话题,然而研究告诉我们,它同样关乎我们当前的福祉,更将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沈可
2013年8月于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