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弦外之音”艺术的韵味

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弦外之音”总是在人们的心中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人们借“话外音”或进行幽默性的调侃,或进行暗指性的讽刺与泄愤,或进行试探性的摸底……

在古代,因为制度的限制,很多话不能摆在明面上说,“弦外之音”成了人们交流中一个普遍形式。在说话时,他们故意隐藏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或说得不显露,做到不直陈本意,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若对对话进行进一步揣摩,含义便会更加深远,因而也就使整个对话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甚者,有的对话甚至能够达到逢凶化吉的神奇效果。

这种逢凶化吉的效果在君臣之间往往表现得尤为明显。僚臣和君王打交道,砍头灭门的杀身之祸可谓是像悬在臣子头顶的一柄剑,随时有着掉落的可能。而有些话是必须要说出口的,当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他们便会采用“弦外之音”婉转地陈述,从而到达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

春秋时期,烛邹替齐景公饲养爱鸟,但一天一不留神,不小心让鸟儿飞走了。景公震怒,称要杀烛邹。千钧一发之际,宰相晏婴站出来说:“烛邹这书呆子有三大罪状,请大王让我列举完以后,再按罪论处。”得到景公的默许,晏婴把烛邹拉到景公的面前:“你为大王饲养爱鸟,却让它飞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我们大王因为鸟的事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更严重的是各国诸侯听了这件事后,便会以为大王重视鸟而轻视臣子,这是第三条罪状。”说完,便请景公把烛邹杀掉。景公尽管残忍,但从晏婴的话里听出了利害,就对晏婴说:“不杀了,让他走吧,不要让我再看到就是了。”

这巧含话外音的对话无疑是“弦外之音”艺术的最高表达。但是,在当下的社会,对于说话的限制已经降低了太多,人们基本上可以用最直白最准确的词汇和话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降低了沟通成本。在这时,很多没有接触过“弦外之音”艺术的女生便会说“既然能够用直白的话来表述,为何还会有话外音的存在?”

其实不然,虽然在说话方面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限制,但是“弦外之音”已经成为一门艺术,而艺术便会有着美的成分——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技巧,而且也表现了说话者对听者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信任。

更具体而言,当下的话外音很多都蕴藏着说话者的情绪。人们在沟通里一般只会说他们遇到的各种事情。如果你不会听,那你就只能听到他们在讨论这些表面的事情。如果你会听,你就会知道,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背后都有另外的含义。

这时,想要听懂弦外之音,就需要读懂说话者的情绪,因为很多时候语言不过是情绪的发泄而已。要化解的是语言背后的情绪,而非语言所传达出来的直意本身。在一本心理学的书中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在少年宫门口,一对夫妻在为孩子是否该报奥数班而不停地争论,留儿子在一旁等着两人最终的决定。

妈妈:“别的孩子都在报奥数,我们家孩子当然也应该要报!”

爸爸:“孩子这么小,现在就学奥数,让孩子这么累干吗?”

妈妈:“他明明有天赋的,认字都比别的孩子早,当然应该报。”

爸爸:“小孩子,学习抓这么紧,别到时候学废了!”

我想请你思考一下:这段对话所表达的关系的语言是什么?

从内容上来说,这对父母是在讨论孩子要不要报奥数。如果你去问他们吵什么,也许他们会说,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分歧。可是,如果脱离了内容,从关系上来看,他们其实都是在跟对方说:“我比你更懂我的孩子,所以在这件事上,我比你更有发言权。”

这就是关系的语言。一旦这个关系的问题没有解决,我相信不只是奥数,他们对于孩子的很多问题,都会有类似的争论。如果是在咨询室里遇到这样的夫妻,也许我就会跳过他们吵架的内容,直接问他们:“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比你的老公(老婆)更懂你的孩子呢?”

通常这样问的时候,父母们会愣一下。然后,他们也许会开始思考他们的关系。妈妈也许会说:“我老公成天加班,很少参与孩子的生活,他怎么会知道孩子的需要?”而爸爸也许会说:“我老婆跟孩子黏得太紧了,有时候我想插话都插不上,我真担心她把孩子教坏了。”

在这里,便有着“内容是表,情绪是里”的情况,想要准确地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必须得先弄懂当下的背景和对方的情绪,然后才能对问题有一个本质上的解决。

纵观“弦外之音”的使用场合,主要便是因为不方便直接说出、维护对方的自尊和心情等情况,当我们在倾听的时候结合一下当下的语境、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便会对一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弦外之音”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我们熟悉了这一套“弦外之音”的语系时,便可以像古人一样感受到其中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