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陵:死去惟留酒与书

人物小档案

姓名:仲子陵,据《仲子世家世系》,仲子陵为孔子弟子仲子路第四十二代,其性格方正刚直敢言,时人谓之“小子路”

生卒年:743~802年

主要事迹:仲子陵出生于今峨眉山市绥山镇斗量村,幼年读书于峨眉山神水阁,精研《礼记》《后氏曲台记》等著作。大历十三年(778),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常侍郎,同官县尉,醴泉县尉,太常博士,主客员外郎,黔中选补使,博士祠部郎,司门员外郎等职。贞元十八年(802)病逝于靖恭里第,享年59岁。著有《通难》《五服图》。仲子陵去世后,与其同朝的礼部尚书权德舆为其撰墓志铭,铭文后来收入《全唐文》流传至今。铭文对仲子陵的评价是:“复命踰年,稍进郎位,循性诣理,恬于声荣,隤然放怀,以冯唐彦驷自况,修词甚博,推本六经,赋诗类事,往往有卓异不羁之韵,邃于礼服,上下古今仪制,著《五服图》十卷,自为一家之言。起庸蜀诸生,以文义自达,至礼官元士,三登于朝,讲义洽闻,不疚不跲。舆夫凭覆露……”

影响乐山指数:★★★

相关人物:唐求


兰为国香,生彼幽荒。贞正内积,芳华外扬。和气所资,不择地而长。精英自得,不因人而芳……柔条独秀,芳心潜结……比德者以之守贞,赠离者以之伤远……篇章间起,比兴俱入。道之废可锄而去,道之兴可俯而拾。为君洒微芳于素衿,希见宝于重袭。


仲子陵可算得上是乐山土生土长的第一位文章大家。《全唐文》收录其《断织赋》《清簟赋》《辘轳赋》《珊瑚树赋》《洞庭献新橘赋》《幽兰赋》《五色琴弦赋》《五丝续宝命赋》8篇和1篇《献懿二祖迁禘于德明兴圣庙议》。上文即摘自其《幽兰赋》。他出身寒微,却痴爱幽兰之高洁,著《幽兰赋》以明志。后来当了官,仍以清操自守,专好学问,不治家财。辞官归隐时,拒绝皇帝封赏,回家后同家人一道躬耕自食,清贫简朴。与世长辞之日,惟书籍满室,幽兰几盆,白酒数斛而已,清寒之状,世所少见。

但仲子陵名垂青史的不是赋,而是其“礼制”之学。800多年后的清代宰辅、井研人胡世安这方面的学问如他,清贫亦如他。据《新唐书·礼乐志三》载:“禘、祫,大祭也,祫以昭穆合食于太祖,而禘以审禘其尊卑,此祫、禘之义,而为礼者失之。至于年数不同,祖、宗失位,而议者莫知所从。”唐初虽有孔颖达、贾公彦等经学名儒和魏征、房玄龄等礼学专家,但都没有搞清楚这些祭祀大礼。到了建中二年(781)、贞元六年至八年(790~792),仲子陵两次奉诏入京,与颜真卿、韩愈等一干名士高官共同研讨“禘、祫”大礼,其学问见解主张令众儒叹服,被誉为“元士”,即“第一人”。这是唐代至高的儒学荣誉。后来,仲子陵担任太常博士,专门负责朝廷掌引导乘,撰定五礼(吉、嘉、宾、军、凶)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仲子陵精修二戴礼,对后来学界所谓“蜀学”的兴盛,功不可没。

其学问之道,在《断织赋》中有形象的阐述:“……夫丝可以众而不可以寡,织可以勤而不可以舍。一丝所累,以倍乎寻常;一织所工,而衣乎天下。因兹细故,以及大者。彼妇道之信然,况君子之事也。故形于织,女思其功;移于学,士念其终。业畅于外,美归于中。则以顾绡之理,宏素王之风。我友我生,无落无废。学若山积,心无蓬秽。当求断织之义,若之何以自艾。”这些都是其一生“心无蓬秽”专心求“织”的凝练总结。

唐末,嘉州又出了一人,和仲子陵一样极具才华,一样恬淡寡欲、品格高洁。此人名唐求,又作唐俅或唐球,人称“唐山人”或“唐隐居”。他曾在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任青城县令,后看破红尘归隐桑梓,过着诗酒文章的生活。常骑一青牛往来山水间,访师求道,诵经听琴,往往至暮醺酣而归。他酷爱写诗,不为名不为利,仅仅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写诗每有所得,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将诗葫芦投于江中任其漂去,且祝愿说:“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方知吾苦心耳。”因此,时人称其为“一瓢诗人”。唐求一生苦吟,刻意求工,作品传世不多,仅存35首半,在《全唐诗》中自成一卷。《唐才子传》称其诗“新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

一瓢诗人唐求塑像(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