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三分法辩证法研究
- 黄永奎
- 5748字
- 2021-08-20 16:33:26
三、康德哲学二元论的形成过程
康德的哲学二元论并不是突然之间心血来潮的产物,它经历了长时期思想孕育过程,几经曲折变化,受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而综合统一,才得以形成。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受到的是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哲学教育。这种哲学在当时德国是旧形而上学的典型代表。《纯粹理性批判》最后一段中,康德曾经对沃尔夫哲学做出这样的评论:
“至于那些遵循科学性的方法的人,那么他们在这里有一个选择,要么是独断论地来操作,要么是怀疑论地来操作,但在一切情况下他们都有义务系统地进行操作。如果我在这里为前一种方法举出著名的沃尔夫,为后一种方法举出大P·休谟,那么根据我目前的意图,我就用不着举其他人的例子了。”22
沃尔夫哲学就是独断论唯理论,它追随莱布尼茨,禀承莱布尼茨单子论,倡导纯粹理性哲学,它绝对地主观武断,把观念确立为唯一本原。康德受沃尔夫哲学教育的影响有多深,是否影响到了整个哲学体系,可以从这样一件事的解剖中得到明示:1783年康德出版《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他自己在《导言》中说到,多年以前休谟的提示首先打破了他的独断论迷梦,使他扭转了对哲学研究的完全不同方向。这就是说,在此之前,康德是全部沉浸在独断论迷梦中了,哲学研究的方向完全是沃尔夫唯理论。康德把休谟的提示比喻为一颗火星,引导着从黑暗走向光明。康德在大学学习期间这种情状可能是真实的。
大学毕业以后,康德较多地转向研究自然科学。这种研究与当时哲学研究完全不同。那时,哲学研究专精于思辨探究,沉迷于纯粹理性推论,而自然科学研究则直接以自然为对象,必须对自然事物进行深入观察、思量与分析,还时时要进行科学实验,所取得的知识主要来自自然,立足于坚定的客观事实。因而,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很可能使康德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1747年康德写第一部著作《活力的真正测算》,属于自然科学研究作品。其中对莱布尼茨一沃尔夫派的“活力学说”提出了批评。这部著作中虽然提到有关哲学的根本性问题,但主要还是讨论自然科学理论,因而不能说,康德的哲学思想已经发生变化,但也表现出康德与沃尔夫哲学之间已经出现裂缝。
1755年,出版《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一书。这部著作既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著作,记叙了康德的伟大天文发现,也标志着康德哲学思想的重大转折,至少在自然宇宙形成上、自然存在的本原这个根本大问题上,康德已经转到唯物论立场上。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发生的第一次转折。康德运用牛顿力学原理探索了从大自然的初始状态推演出天体以及天体体系形成及其运动的起源,确认宇宙存在的本原在于物质自身,大自然是听任自己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而形成的,康德明确地指出:
“如果秩序井然且美好的世界结构服从其普遍运动规律的物质的一种结果,如果各种自然的盲目机械性能从混沌中如此美妙地发展出来,并且自动地达到如此的完善性,那么,人们在观察世界大厦之美时所得出的神性创造者的证明就完全失效了。大自然本身就够了,神的统治是不必要的。伊壁鸠鲁就又在基督教里面复活了,一种神圣的世俗智慧,就会把信仰踩在脚下,而信仰本来奉献给世俗智慧一片灿烂的明光,照耀着世俗智慧。”23
同年,康德写《形而上学认识各首要原则的新说明》一篇长篇论文。主要讨论存在的另一个重要本原问题,即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比较深入地分析与研究了普通逻辑的“不矛盾律”,指责这条规律是一种简单化思维——即“赌单双”,猜测“先迈右脚还是先迈左脚”。论文中,虽然还没有肯定地形成康德自己建立的辩证逻辑规律“矛盾律”,但却明确指出了“彼此不同的实体相互作用(因为一个在另一个里面规定着一些东西),众实体总是必然与某种反作用相结合的复杂作用就构成了空间概念。普遍的作用与反作用……通过……空间的整个范围相互接近,这种表现就被称为引力”。由此显然可以看到,1755年对天体问题的研究所取得的对自然存在辩证法的认识已经开始引入哲学。这是一个相当显著的变化,显示出在思维方式上已经与沃尔夫派独断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裂痕。这篇论文还严重地谴责了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哲学理论。
第二年,即1756年,写《物理单子论》一文,这是明显地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唱对台戏,莱布尼茨的“单子”是纯粹观念性的东西,康德却提出“物理单子”与它相抗衡。不过,康德的批判还主要依据于自然科学理论。康德借助于当时所取得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分析论述。不过,哲学的色彩和成分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康德依据1755年关于天体问题的著作中形成的基本物质微粒内在结构的学说,即论述基本物质微粒是由斥力与引力两种基本力相结合而构成的学说,用以反对莱布尼茨单子论。康德阐明物质的存在即为在空间中出现在场,而物质在场的实态即为基本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排斥与吸引、作用与反作用。因而“单子”,即物质原子,构成各种物体最原初的单位元素不是不可分割的。其内在部分也是有结构的。在这篇论文中,康德对对立面统一这一伟大准则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1758年写短文《运动与静止的新学术概念》,反对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绝对概念论。认为所谓运动固然指空间位置的改变,但实质上却是指物体与物体之间相对关系的改变,而不是绝对的运动。而所谓静止也是相对的,它实际上是速度接近于零的运动,对一物说来,它可能是不动的,但是对于另一物说来,其空间关系在改变,它不是不动的,因而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的。
1763年,《证明上帝唯一可能的证据》一书出版,它对于康德哲学的形成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它名义上是要证明上帝的存在,实际上却是去否定上帝的存在。它首先对哲学的最根本问题即哲学存在本原论初步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明确地指出,哲学自从产生以来,哲学家一直在使用“存在”这一概念。它的本原性含义是指宇宙存在的总体,泛指一切存在物总和,但是后来它的使用被泛化了,与“有”“是”等等混为一谈了。或者“存在”一词最初是当作“出场”“在场”来表示,也就是“有”某物,“是”某物。后来哲学家使用时,用它特指存在的总体世界的存在。在哲学理论上,它成了一个特指的宏大庄重的范畴。不可以同“有”“是”这些日常普通含义混为一谈。康德认为,“存在是一个事物的绝对肯定”,是对我们这个无限宇宙最具总体属性、最有总体性意义的概括和表述。它与普通用以表示“有”“是”含义,用作谓语的“存在”不同。在哲学理论上,它根本上就不应该当作“谓词”来使用。康德对“存在一般”做出这样的界定从逻辑根据上就否定了哲学中讨论“上帝存在论”的任何意义。这种逻辑定位给了宗教神学以及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的上帝存在论证明以极为沉重的打击。后来,黑格尔了解到康德的这种理论以后,竟然气急败坏地说什么“存在”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字眼,不值得大惊小怪,大费周章弄出一套东西来蒙人。但是,黑格尔这种说法却与他的实际做法自相矛盾。他的整个哲学理论正是从作为哲学范畴的“存在”出发的,把它作为一个最基本概念进行反复分析论证,怎么会是无足轻重呢?
康德在《证明上帝唯一可能的证据》中,重新论述了1755年的天体理论,再次指出天体和天体体系是按照自然普遍规律而形成与运行的。最值得我们注目的、显示出他的哲学思想发生转变的,是这一部著作中开始明确谈论认识的二重性问题;认为认识有后天的道路和先天道路的区别,并且指出,通过借助于经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属于 “成熟判断”。这种见解在此前著作中并未出现过。这是否意味着,在这段时间中,康德已经受到休谟的影响,开始从独断论那里退出,从迷梦中醒悟过来,转向哲学二元论?在这部著作中有一个明显的例证,这即他的时空二重论开始发芽。在这部著作中,除了继续确认“物质空间”这个概念之外,还提出“几何学空间”这一说法。到1766年情况又有了发展。《一位视灵者的梦》一文中,明确地把世界分为“物质世界”与“非物质世界”,认为既有自然的生命与无生命的物质存在,也有非物质性存在的存在,不仅有物质直观也有非物质直观。
这样,1770年发表《论可感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形式及其原则》这部著作,借助于分析与综合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康德的哲学二元论正式确立。其中主要论据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涉及。这是一部标示着康德哲学思想大转折的著作。在哲学存在论方面,明确确认可感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划分;认识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理性认识中又有知性认识与纯粹理性认识的差异;康德竭力推出的思维方式也有了雏形;批判哲学由此正式开始。
经过长时期的艰辛探讨,康德的哲学二元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得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种种基本概念、各种各样基本原理、丰富复杂的理论论证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展示。
通过以上简略的分析与阐述,可以看到,康德的二元论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其相当复杂的过程,形形色色因素发生着影响,以至于几经曲折变化。当初,青年康德被笼罩在唯理论迷梦中;后来,由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萌发了自然唯物论思想,确认客观事物的物质存在;在这个时期中,康德思想上唯理论的哲学观念与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物质本原观似乎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各自在所在领域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影响,并不存在什么关联。这种状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直到大约1763年前后一段时间接触到休谟哲学思想才开始发生转折性变化。这是第二次大转折。这里之所以初步断定这个时间,是因为在1763年分析上帝存在论著作中,对后天知识与先天知识的道路做出了分析,确认后天感性认识的确实性,感性直观的必要性。康德说到,“借助空间的属性引导出事物本质的杂多的统一性”,“空间的必然规定性使几何学家通过信念中的直观性,阐释方面的精确性以及广泛的运用而体验到一种非同一般的快乐。”24这些概念、这些探原在康德此前著作中还未出现过,似乎是受休谟影响的结果。1764年《关于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一文则以人的“感受”作为研究对象,从感性直观中去研究关于美和崇高这两种理念,因而更为鲜明地显现感性现象被当作了研究对象,感知直观被看作直接的认知方法,康德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概念分析、唯一的命题推理了。
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这里特别要提到“考虑周全的维鲁兰姆的培根”对康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至深至巨的。它促使康德去进行思维方式革命。不过,在这章中不打算予以讨论,在后面有关章节中再作详细探讨。
给予康德哲学以巨大影响的有一大批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牛顿、伽利略、哥白尼等等。在康德看来,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创立自然科学的伟大学说,显然同他们的思维沉思密切联系着,依靠着先天性想象力的功能而形成的。牛顿的发现力学原理固然受着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这一经验事实的启迪,他思考这一经验事实,但是这一经验本身并没有直接告诉人们,这是万有引力的结果。万有引力律是根据对事实在直接经验之外反复思量的产物。在哥白尼发现“日心说”之前,人们普遍地每天经验到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从这个经验事实中得出的结论是“地心说”,地球被误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而旋转。从这种普遍而广泛的经验事实中得出的所谓“自然法则”支配了人们万万千千年,宗教势力还把它确立为绝对的教旨信念,不得违背,违背者必受严惩。但是,哥白尼通过对经验事实的反复考察,经过在经验之外先天性思维想象力的持久运作和长时期艰辛的数学运算,终于发现了与经验现象有别的“太阳中心说”。哥白尼发现了经验本身的缺陷,经验现象本身不是绝对的,它具有明显的狭窄性,甚至还会产生假象,愚弄人们;因而需要有先天性知性力以辨识,消除缺陷;依靠理性的思量,从现象进入本质,把法则性东西揭示出来。康德同样明白,先天性思维本身同样有严重的缺陷,往往容易丢开经验现象,脱离实际,陷于虚构幻相,因而需要经验来验证。这就产生先天认识与后天认识这种二重性认识活动的结合。
需要看到,康德对哥白尼伟大发现从哲学上进行的思索和认识有足够的长期性。1755年康德自己创立的天体与天体体系形成与运行的学说,同样足以证明哥白尼的伟大经历。康德没有也不可能在整个太阳系之外遥远的太空中去直接观察、直接经验几十亿年中发生的种种经验事实,这就需要对天体与天体体系长时期观察,深入地了解与认识对象本身,同时也需要有思维本身的持乆运作,以弥补经验观察的不足,这也就是认识二元论发生的根源。康德深有体会地说:
“所以,天体运动的核心法则使哥白尼一开始只是认作假设的东西获得了完全的确定性,同时还证明了那使宇宙结合的看不见的力(即牛顿的引力),这种力如果不是哥白尼大胆地以一种违背感官的、但毕竟是真实的方式,不到天空中的对象那里,而是到这些对象的观察者那里去寻求所观察的运动的话是永远地不会被发现的。”25
在以上种种复杂因素共同影响下,康德哲学二元论的形成也就具有其必然性了。
1《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李秋零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05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2。
3《康德论上帝与宗教》,李秋零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03页。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420。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471B499。
6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版,第84页。
7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版,第173页。
8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120。
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126-127。
1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72。
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275。
1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版,第16页。
1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7页。
14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版,第62页。
15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版,第9页。
16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版,第9-10页。
17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389。
18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版,第142-143、134页。
19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版,第114页。
20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版,第119页。
2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版,第152页。
2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A856B884。
23《康德著作全集》,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第一卷第218-219页。
24《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第100页。
2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版,BxxⅡ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