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与色彩文化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与演变

自夏朝开始,我国古代先民一直使用农历进行日常的时间计量,农历是通过观察月球绕行地球的规律制定的。我国是农业大国,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农业生产作为生活生产的支柱。然而对于农作物而言,太阳的运行规律更加重要,因此先民观察太阳的运行而提出了节气。由此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的太阳历。

最初被确定的节气是夏至和冬至。古人将一根直立的、长度固定的杆子(古代定为八尺)立在地上,这根杆子称为表。在杆子的下边向北的方向,修成一条土埂子,称土圭。当太阳升至中天,也就是正南方时,太阳光照射在直立的杆子上,杆子的投影就落在了北面的土圭上。北半球的冬天,太阳照射地球角度偏低,夏天照射角度偏高,所以照在圭上的杆影,会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测出冬天杆的影长,夏天杆的影短。人们把一年中的天数分成二十四等份,每一份的测量点就是这个节气的日影长度。人们把杆影最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叫作“日长至”,也就是“夏至”;把杆影最长、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叫作“日短至”,也就是“冬至”。

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周朝时便增加到了八个。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八个节气处于季节转换的时候,清楚地划分出了一年四季,因此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气。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确立,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初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1]

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2]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根据动植物的生态和天气变化来判断和掌握农事季节。例如,布谷鸟叫,就该插秧;野菊花开,就该种麦子。这些内容也被纳入节气中,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应”。即五日一候,一节气三候,一年共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

[1]梅子。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常识[M],北京:线装书局,2015年6月,第4-7页.

[2]宋敬东。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知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8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