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锅店经营从入门到精通
- 程霄
- 1943字
- 2021-01-08 17:52:37
1.1 餐饮业的走势规律简介
近年来,餐饮业发展的格局和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融入,给餐饮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一批成功运营的餐饮店,也随之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习惯,使餐饮变得更加便捷化、个性化,也使行业细分更加明确。整个餐饮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1.1 规模上越来越“小而美”
传统餐饮店规模大,一直以“大”来体现品牌吸引力。自从搭上了互联网这辆“快速列车”,新型餐饮规模却越来越小。第一个原因是庞大的店面就像笨重的大象,在新局势来临时“转身”困难,不能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节奏,很难有快速的转变,因此“量体瘦身”是现在很多传统大型餐饮店的做法;第二个原因是顾客消费思维和习惯发生转变,轻便型餐饮更受大家欢迎,选择去规模庞大的餐厅就餐的消费者越来越少;第三个原因是顾客需求变得更多样化、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细分品类越来越受欢迎,顾客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而不是餐饮店提供什么顾客就吃什么,做目标人群的针对性生意成功率更高。
Tips(小提示):根据受众定位,细分型餐饮更受欢迎。因此简便化、自由化、简约化成了主流,也只有“小而美”的餐饮,才能做得更细分、更直接。
1.1.2 投资上越来越“小而美”
由于顾客消费需求不再是大,而是精,要求品类专一、具有特色,所以很多餐饮投资者更趋向于“小而美”,专注某一个品类即可开店。就像火锅行业从大火锅逐步发展成小火锅,而小火锅又开发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都是在根据顾客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投资上不要过分地强调“大”,小而多元化的“蜂巢模式”才是未来餐饮业发展的重点。开很多家小的店,而不是开一家过于大的店,这样资金和风险相对分散,而且投资上也容易“转身”。
1.1.3 策划上越来越“网络化”
互联网的宣传模式带动了一大批新餐饮店的崛起。例如,以信息化手段传播一个好故事,一个社交平台就可以帮你完成,因此越来越多的餐饮店更注重利用互联网策划进行传播。这种裂变式的传播给很多餐饮人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尝到了“一夜成名”的滋味。这是现在餐饮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当然,只注重互联网策划体现出来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其一,店面的宣传很多仅仅停留在互联网“概念化”的宣传上,因此,我们看到很多“网红店”,网上说的是一个模样,实体展示的店面是另一个模样,很多店没有落实其概念。其二,产品的宣传偏重于“虚”,而不注重保障产品品质,他们忽略了店内及产品的品质与互联网策划的强效结合作用,以致品牌生命力变弱,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做餐饮需要反思的地方。
正确地理解互联网对餐饮消费的实质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餐饮的消费过程是一个集刚性需求、服务、社交为一体的体验过程,因此互联网的作用应该是考虑怎么让顾客吃得更好,怎么将服务做得更好,怎样开展有利于顾客的社交活动。比如,利用网络下单、顾客信息管理、顾客服务自动化,再加上概念包装的宣传、互联网的宣传来达到传播作用。
1.1.4 发展上越来越“标签化”
餐饮业发展到现在越来越体现出个性化的标签属性。“标签化”能让餐厅更有辨识度,有辨识度才有差异化,有差异化才有竞争力。“标签化”还能加深顾客记忆。现在品牌众多,可选项很多,给自己的餐厅贴上一个不同的标签,更能让消费者记得住,像海底捞火锅的“视顾客为亲人式服务”,像西贝莜面村的“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就是一种服务的“标签化”和产品的“标签化”。
“标签化”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人设”说法,通过人为的塑造,让大家对这个“人”形成某种特定的印象。小米给大家的印象一般是性价比,华为给大家的印象一般是硬件质量过硬。
当然,“标签化”需要建立在创新模式上。餐厅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才能形成一个“标签”。
餐厅的“标签化”是宣传和长远发展的有效策略。
Tips:餐厅的“标签化”需要通过“消费舆论场”的构建来塑造,即通过一个或者几个独有的特点,让消费者形成舆论,形成传播,进而变成餐厅特有的“标签”。
1.1.5 管理上越来越“功能化”
以前餐饮业很注重人员及规章制度管理,现在则更注重“功能化”管理。餐厅“功能化”是目前及将来都比较重要的衡量标准。砍掉多余的功能,不仅能够节约成本,也能让餐厅运转得更迅速灵活。老的管理模式下人员庞杂、效率低、环节多、浪费严重;“功能化”之后,实行扁平化运作,可减少层级、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功能化”,一是以功能来衡量某个环节和人员存在的必要性;二是内部资源整合,让很多没必要单独设立的部门和人员组合在一起,承担更多的功能;三是减少人工操作环节,用机器替代人工。
“功能化”之后,餐饮业整体体量会缩小,精简后更专注,会做得更好。
现在的餐饮店不必求大而广,去服务所有的顾客,只需要满足目标顾客群体的需求即可。人群细分、市场细分、产品细分、服务细分,更注重个性化消费,更注重性价比提升,这是“功能化”管理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