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丧葬礼仪

远古时代,早期的原始人尚无安葬死者的习俗。《孟子·滕文公上》说:“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人死之后最初是被随意丢弃在野外沟壑间的。

大约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开始有了丧葬习俗。这种葬俗的形成,源自人们对灵魂不死的恐惧。我们的先民认为,人死之后,原依附于人体的灵魂就离开了肉体成了鬼魂。鬼魂独来独往,无处不在,具有超人的力量,并能对生人产生种种或好或坏的作用,因此就在心理上引起了恐惧。为了取悦鬼魂以避灾求福,先民们改变了原先随意丢弃死者的轻慢态度,于是就有了相应的丧葬习俗,以表达对死者的关爱之情。

传统的人生礼仪中,丧葬礼仪恐怕是最繁琐复杂的。在周朝,这套礼仪已经相当完整而严格了。人们在丧葬的过程中,把对祖先的崇拜和对父母的孝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基本原则。这套礼仪从春秋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深远。

以下就先秦有关文献的记载,简述我国传统丧葬礼仪的一些主要程序。

人死之后直至安葬之前的所有的治丧活动,古人统称为丧仪。由于古人认为灵魂不死,死亡只是现实生活的终结,却也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所以死亡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就此烟消云散,这就形成了一整套为死者送行的复杂的礼仪习俗。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死

初死的主要仪式有:易箦、属纩、复、初哭、沐浴、饭含以及为铭和设重等。

“易箦”是指给弥留之际的人换个地方。源于《礼记·檀弓上》所载曾子之“起易箦”。箦是竹席。曾子在临死前让儿子把自己躺着的竹席换掉,刚换好就咽气了,所以死也叫易箦。后来这种仪式演变为将将死之人从卧室移到正屋的厅堂,也就是“正寝”中,就有了“寿终正寝”的说法。

“属纩”是测试弥留者是否断气的一种仪式。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丝绵。拿很轻的丝绵置于弥留者口鼻前来鉴定是否还有呼吸,是否真的咽了气。

“复”就是回来的意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招魂。属纩确定弥留者确实已经死亡,亲人就要开始哭喊着招魂了。其仪式为一人拿着死者的上衣,登上屋顶,朝着据说是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挥舞,并长声呼喊死者名字三遍,然后拿着这件上衣覆盖在死者身上,似乎这件上衣已经裹着了死者的灵魂,希望鬼神能开恩,让死者灵魂重返人间。

“初哭”是指亲人开始哭丧。死者既然复而不醒,亲人就要哭丧了。哭丧是办理丧事的准备和预告。

“沐浴”就是给死者洁身,要修理头发、胡须、指甲等。沐浴是办理丧事的开始。

“饭含”是指把米粒和珠玉放在死者口中。放米粒叫饭,放珠玉叫含。饭含之物依死者身份和地位有所区别,饭含的用意则都是相同的,即不忍心让死者空着口离去。后来饭含的内容有所变化,珠玉换成了三枚小钱,是因为珠玉容易招来盗贼掘墓的缘故。

“为铭”和“设重”就是制铭旌和刻牌位。按死者生前的地位和身份制成一面旗幡,放在灵柩之前,也就是堂前的西阶之上,这就是铭旌。用木板刻制牌位就是设重。牌位象征着死者的亡灵,置于中庭。设重的目的是为了让死者的灵魂能有所凭依。死者下葬后,“重”也随葬,另以神主(写有死者名字的小木牌)作为死者亡灵的象征,供在宗庙里,接受亲人的祭祀。

以上为逝者初死当天所要完成的一些主要仪式。

二、告丧和奔丧

“告丧”是把死讯告之于众。人死之后,丧家就要在门上挂出死亡的标志,俗称挑钱。钱就是纸幡,有的地方叫通天纸,也有叫岁数纸的,意思是纸幡的张数要和逝者的岁数相等。纸幡挂的位置在院门口,男左女右。长辈去世后,孝子有时还要亲自到亲戚朋友家去告丧。

“奔丧”是指在外的亲人一接到噩耗就应火速回家。做官的若遇亲戚亡故,一般也应去职奔丧;若是父母大丧,更是必须离职奔丧,否则会被看作大逆不道,将为朝野舆论所不容。战国名将吴起,年轻时因游仕不遂而为人耻笑,遂投名师曾子,发誓不为卿相不回家。不久母亲亡故,吴起坚守誓言不回家奔丧,曾子就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后来吴起虽位至卿相,此事却始终为人诟病。西汉时有一个叫陈汤的,因才高而被列侯推举为茂才,但就在等待赴任之际,父亲病故了,他因担心错过仕宦机会不回家奔丧,结果被人告发,竟以大逆之罪下狱。可见古人对奔父母之丧的重视。

三、装殓

《释名·释丧制》:“殓者敛也,敛藏不复见也。”给死者穿上送终的衣服,放进棺材谓之殓。这里又有大小之分。

以衣衾裹尸谓之小殓。时间一般在去世的第二天,后世多改在弥留之际。死者入殓时穿戴的服饰称为殓服,俗称寿衣。寿衣一般是棉的,鞋也必须是布底,还要做成莲花图案,以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

把死者放入棺木谓之大殓,也叫入木。一般于小殓之次日举行。大殓意味着与死者的最后诀别,所以亲人要守在旁边,称“亲视含殓”,入殓时孝子更要抱着尸体顿足号啕。棺木中要放置四季衣物和死者生前珍爱的陪葬物。棺盖钉封之后,就要设置灵座,摆放供桌和供品,以行祭奠之礼。大殓的仪式也随之结束。

四、出殡

棺在死人入殓之后便称柩,也叫灵柩或灵榇。灵柩一般要停放一段时间再行安葬,停柩待葬就叫殡。殡取义于宾。待葬的灵柩即将离家远行,犹如宾客之暂留将行。周朝时灵柩一般停放在正堂的西阶(东阶为主,西阶为宾),也有殡于宗庙的。后世常暂寄佛教寺院。

停柩待葬期间还有一些礼仪要进行,如接三、成主等。

接三也叫迎三,丧主要延请僧众念经礼忏,让阿弥陀佛接亡灵去西方极乐世界。从亡者儿女说,则是送亲人上西天,所以也叫送三。送亲人上西天要有车马,所以常有纸做的车马、箱笼乃至桥梁等,送行时僧众还要念经,有一系列仪式。现在也叫“水陆道场”。《金瓶梅》中李瓶儿之死和《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对此都有很详细的描写。

成主也叫点主或题主。“主”就是神主,就是牌位。牌位上“神主”的“主”字上那一点,原先是空着的,最后才专门请人点上。整个丧礼过程中,成主是唯一一件喜事,所以孝子要换上吉服来完成这个仪式。

出殡图

丧仪的最后是出殡,也就是送葬。送葬的前一夜,众孝子要坐夜伴宿。那天一早就要清扫棺上浮土,然后扶柩出堂。此时孝子须手执纸幡前行,披麻戴孝,齐声号哭。灵车上路前还要摔盆碗。出殡途中,送葬者要拉着灵车的绳子(古称绋)。《礼记》有“助葬必执绋”之语,所以后来“执绋”就成了送葬的代称。一路上还要为死者唱挽歌。富贵人家还常有路祭,《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出殡,就有规模盛大的路祭场面。功臣出殡还常用军队仪仗,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殡,送葬的军队蜿蜒百余里,从长安一直排到墓地茂陵。

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后,众孝子还要列位嚎啕尽哀,作最后的告别。棺木下葬后,孝子们要沿墓边圆坟洒土填土,最后还要烧化纸制的明器(冥器)。

丧仪至此才算告了一个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