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巴菲特的思想与哲学

彼得·林奇

1994年10月

1989年年初一个周日的晚上,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我11岁的二女儿安妮接起电话,她说是沃伦·巴菲特打来的。我心想这可能是个恶作剧。电话那头说:“我是沃伦·巴菲特,从奥马哈打来(好像我会将他与另一个沃伦·巴菲特搞混了似的),我刚读完你的书,很喜欢,我打算在我们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上引用一段你的句子。我一直想写本书,但计划一直没有实现。”他说话热情,语速飞快,15~20秒能说40个单词,伴随着笑声。我即刻同意了这个要求,我们聊了5~10分钟。末了,他说:“如果你来奥马哈不到我这里来的话,你会在整个内布拉斯加州名声扫地的。”

毋庸置疑,我可不想在内布拉斯加州名声扫地。6个月后,我去拜访了他。沃伦领着我参观了办公室的每个角落(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整个办公室还没有半个网球场大),总共只有11个员工,既没有计算机,也没有股票行情机。

一小时后,沃伦领我去了当地一家餐馆,牛排很不错,我还喝了樱桃可乐,这是我30年来的第一次。我们讨论了很多话题,包括童年、棒球、桥牌,以及曾经投资过的公司的故事。沃伦谈了许多伯克希尔(他从来不用伯克希尔-哈撒韦称呼他的公司)旗下公司的运营情况。

为什么沃伦·巴菲特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为优秀的投资家呢?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怎样的持股者、怎样的管理者、怎样的老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报为何如此独一无二?他到底做了什么以及人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为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我直截了当地询问他,并重新阅读了过去五年的年报以及早期的报告(1971年、1972年这两年的报告短到仅有两页)。此外,我还和九位与沃伦交往多年的人进行了多角度访谈,包括杰克·伯恩、罗伯特·德纳姆、唐·基奥、卡罗尔·卢米斯、汤姆·墨菲、查理·芒格、卡尔·赖卡特、弗兰克·鲁尼、赛斯·斯科菲尔德,他们交往的时间从4年到超过30年不等。

就人品而言,反馈相当一致。沃伦是个非常有内涵的人。他热爱事业,与人和睦相处,阅读无数的年报、季报和大量的报纸杂志。作为一个投资者,他具有自律、耐心、灵活、勇敢、自信、决断的品质。他总在寻找风险可控的投资。此外,他精于概率,善于发现和创造机会。我相信这种能力源自对简单数学计算的内在热爱、对桥牌游戏的积极参与,以及在保险和再保险领域长期的高风险产品的承销经验。当向下损失的风险有限,而向上的收益可观时,他是乐意承受这样的风险的。他列出曾经的失败和错误,并愿意认错。他喜欢自嘲,但对于伙伴们却不吝赞美之词。

沃伦是个很好的企业学习者,能够快速、精确地分辨出一个公司的关键所在。他能在两分钟内否决一项投资,也能在两天之内做出重大投资决策。他时刻准备着,正如他在公司年报中所言:“诺亚并不是等到下雨时才开始建造方舟。”

在投资购买一只股票或购买整个企业之后,他会成为啦啦队长。但作为一个管理者,他从来不主动打电话给公司CEO或部门的头头,他是一个好听众,喜欢听他们汇报公司事务,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借用一个棒球界的比喻:“在伯克希尔,我们不会教一个优秀的棒球手如何挥动球棒。”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沃伦愿意学习和改善自我:公开演讲和使用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沃伦投资100美元参加了戴尔·卡耐基演讲课程,这个课程“并不能让我在演讲时膝盖不发抖,但能让我在膝盖发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演讲”。在伯克希尔公司年会上,沃伦和芒格坐在主席台上,面对2000个股东[1],没有现成的稿子,即席演讲和直接回答股东的各类问题,其精彩程度足以迷倒威尔·罗杰斯、本·格雷厄姆、所罗门王、菲利普·费雪、大卫·莱特曼、比利·克里斯提尔。

为了能更好地玩桥牌,1994年年初,沃伦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这样他就可以通过网络与全美范围内其他地方的人玩牌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使用计算机搜集公司信息和数据用于投资研究。

沃伦不关心短期股市的走势如何,强调确定公司内在价值和一个公平安全的价格是投资的要素。在1988年、1989年他花了10亿美元投资可口可乐,在此之前可口可乐的股价在6年里已经上升了5倍,在过去的60年上升了500倍。在可口可乐的案例里,他在3年里赚了4倍,并计划在未来的5年、10年、20年赚更多。1976年盖可保险公司从每股61美元跌到2美元,当大家都认为会跌到零时,他却大举买入。

普通投资者如何使用沃伦·巴菲特的方法呢?他从不投资于自己不懂的公司或能力圈之外的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投资者通过参与或研究,都可以构建自己的能力圈。一个人在一生中并不需要做对很多次,巴菲特指出,在他已有的40年职业生涯中,12项投资决策带来的结果已经使他与众不同。

即便只集中持有少数公司的股票,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可以减少风险。通常,伯克希尔75%的普通股投资集中于五只股票。在这本书中,一条被反复提及的投资原则就是,买入那些暂时遇到麻烦的优质公司。那些优秀的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在股市遇到危机时提供了诱人的价格。停止预测股市走向、经济状况、利率升降或选举结果,不要在以预测为生的人身上浪费金钱。研究公司基本面和财务状况,衡量公司未来的价值所在,买那些你感兴趣的企业。有些人不进行调研就投资,这就像打扑克却从不看牌一样。

极少有人有胆量买入跌到2美元的盖可保险,或陷入麻烦的富国银行、通用动力,因为那时很多见多识广的、有经验的投资人都在说它们会陷入更大的麻烦。然而,沃伦·巴菲特买入了大都会/ABC公司、吉列、华盛顿邮报、联合出版公司、房地美、可口可乐(这些投资为伯克希尔带来了60亿美元的利润,即新增股东资产100亿美元中的60%)。这些反转向好的公司都拥有良好的盈利历史、占有主导地位的特许经营权。

除了公司股东之外,沃伦的公司年报也帮助大众成为更好的投资者。他的父母都是报纸编辑出身,姑妈爱丽丝在一所公立学校任职超过30年。沃伦喜欢讲课和写作,在他21岁的时候,曾在奥马哈的内布拉斯加大学义务教课。1955年,他在纽约的斯卡斯代尔高中教授股票市场的成人课程。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他用10年的时间在克瑞顿大学义务教课。1977年他服务于小艾尔·索默领导的委员会,为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公司信息披露顾问服务。有了这样的经历,沃伦在1977年年底至1978年年初所写的伯克希尔年报的篇幅有了巨幅增长,其形式越来越像他1956~1969年所撰写的合伙公司年报。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伯克希尔的年报开始向股东披露所持有公司的表现和新的投资项目,更新关于保险和再保险的信息。从1982年开始,年报开始写到并购其他企业的条件。年报中常常引用案例、比喻、故事对投资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进行生动的说明。

沃伦·巴菲特为公司未来的表现设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长期而言,每年增加15%的内在价值。1956~1993年,这个纪录除了沃伦本人之外,几乎没有人做得到。他说由于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个标准越来越难以达到,但公司为那些可能出现的机会年复一年地积累更多的现金。他的自信如同他在1993年年报第60页的最后所强调的:“伯克希尔自1967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现金分红。”

沃伦·巴菲特一直打算写一本关于投资的书,希望这个计划有朝一日能实现。在这之前,我们可以阅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977~1993年的年报相当于巴菲特亲自著述的17个章节。现在,我们有了这本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写的《巴菲特之道》,它描述了巴菲特的职业生涯,例证了巴菲特的投资技巧与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书中也披露了那些巴菲特所做的重要投资决策,这些决策令其投资表现无可匹敌。这本书包含了一个成功投资家的思考与哲学,它提到的方法值得任何财务等级的人践行。

[1] 这是1994年左右的数字,2014年股东年会的规模已达4万人。——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