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郑州市第九批援疆工作综述
- 援疆岁月:2018-2019
- 马宏伟主编
- 9735字
- 2021-01-22 10:28:12
马宏伟
这三年,在新疆发展稳定史上注定非同寻常。对于郑州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而言,尤其如此。
2017年以来,全疆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着力构建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的反恐维稳机制,以临战标准落实各项维稳措施,“一年稳住,两年巩固,三年常态”目标的如期实现,全疆呈现出大局稳定、形势可控、趋势向好的态势。
长风猎猎,大潮澎湃。岁月奔流,心逐浪高。
三年来,郑州援疆工作队始终牢记组织嘱托,积极融入依法治疆、长期建疆、团结稳疆的时代洪流,与哈密市伊州区干部群众风雨同舟,并肩奋战,坚决贯彻豫新两省区援疆工作重大决策,认真落实哈密市委、前指党委、伊州区委各项工作部署,始终以“当先锋、打头阵、扛大梁、走前头”的干劲、拼劲、韧劲,不遗余力地深化维护稳定、民族团结、产业互动、脱贫攻坚、民生改善,最大限度提升郑州援疆综合效益,在“情况特别复杂、任务特别艰巨、要求特别具体”的复杂条件下,开创一流业绩,打造一流团队,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郑州党员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奉献,传递着亿万中原儿女与哈密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谊。
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从2017年到2019年,历经三年贯穿四季的砥砺前行,岁月流岚;1000多个昼夜的精耕细作,春华秋实。三年来,郑州援疆人以创新的思路、自觉的担当、扎实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稳稳站在全省8个援疆地市的最前列。
这一切,数字最有说服力。
三年来,实施援疆项目13个,下达援疆资金计划6.67亿元;先后协助招聘辅警近千人,人员到岗率位居8个援疆城市首位;多渠道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扶贫济困的范围和力度前所未有;200名贫困学生脱困资助、200名困难群众就近就业的“民生双百目标”提前7个月实现。三年来,援疆专列累计达163列,游客近11万人,位居全疆第一;其中由郑州中原铁道国际旅行社引进的旅游专列96列,游客7.2万人,分别占比58.9%和65.5%,是绝对的主力。援疆干部人才派出单位高度重视援疆工作,主动安排伊州区对口业务骨干500多人次到内地学习交流。
一个很动听的称呼
在哈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郑州援疆人。
漫步哈密街头,随处洋溢着来自郑州的温暖。功能完善的幼儿园、生态优美的哈密河、枝繁叶茂的援疆林、常开常新的月季园、物美价廉的慈善超市……到处传扬着豫哈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故事。
在当地群众眼里,他们是修桥铺路盖房的建设者;是慷慨解囊、解贫济困的好心人;是妙手回春、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的白衣天使;是无所不知、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是操着河南式普通话、天天在太阳下奔走的“大忙人”……
几乎没有人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这群可爱的人,来自两千多公里外的大城市郑州,是习近平总书记派来的,是来帮着抓稳定、搞建设的!
一段艰辛的奋斗史
与以往不同,这一轮援疆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复杂,责任和压力前所未有,对于单枪匹马、初来乍到的援疆干部而言,尤其如此。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困难和危险激荡起大家更强烈的家国情怀,更坚定坚决地与当地党员干部风雨同舟、并肩战斗,义无反顾地担当起24小时维稳值班、结亲下沉、抢险救灾、除雪保通等急难任务,多少人通宵达旦地加班、打着哈欠坚持开会,多少人深更半夜还在一线坚守,多少人自掏腰包帮助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多少人为了灾区重建、灾民安置彻夜难眠、汗流浃背。此情此景,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这是援疆常态,更是使命所需、责任所在,尽管不容易,毕竟渐成功。
一份浓郁的家国情
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
援疆人都明白:新疆不稳,天下难安。来援疆就要珍惜机会,好好干上三年,不负组织重托,不负青春韶华。援疆人的亲属更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援疆工作很光荣,援疆干部不容易,把家操持好就是对援疆的最大支持。
因为援疆,亲情更显珍贵且惆怅。因为深知援疆不易,家里大事小情都是报喜不报忧,孩子成绩波动、老人生病住院也都尽可能地瞒着。因为使命特殊和时差,先进的现代通信未必能时时畅通。时间长了,无论是对家人的不舍和愧疚,还是对援疆干部的牵挂和担忧,都变成了一句“这也好,那也好,放心吧”,彼此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三年来,在郑州援疆干部直系亲属中,亡故6人,其中,2名援疆干部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其间,父母子女因病住院11人,因情况特殊,大多援疆干部不能回家探望。
环境考验人,环境锻炼人。三年来,援疆干部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和钢铁一般的意志,经受了异乎寻常的艰辛和孤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就像沙漠戈壁的胡杨,始终挺立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推进发展的新战场、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书写忠诚,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站位更高,落点更实
新疆局势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援疆不仅要主动融入、自觉担当,还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实际行动把党中央治疆方略落到实处,持之以恒,久久见功。
群众工作,让我们“亲上加亲”
结亲更结心,心近情更深。三年来,郑州援疆人严格落实“两个全覆盖”“七个一”要求,利用15个结亲周和重点时段走访,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惠民富民政策,先后举办了返乡大学生足球联赛、国家公祭日缅怀先烈、红色电影周、我为亲戚来义诊、一起收看两会实况、一起过“七一”等集体活动,“我与亲戚一起学普通话、学法律、学政策”蔚然成风,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联合郑州慈善总会及两地团委,连续三年组织“郑州援疆助力,边疆学生圆梦”系列活动,100余名新疆学生利用暑期到河南郑州、首都北京,走亲访友,与当地青少年探讨交流。他们一路登嵩山看黄河游少林,品中原文化;游故宫登长城看升旗,促文化认同,各族孩子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全国援疆总领队、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曹远峰副部长给予高度评价,央视新闻频道跟踪报道。
“一带一路”,托起郑州援疆新高度
郑州和哈密同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相互借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两地经济互动、产业互融、发展互助。
郑州陆、空、网三条“丝绸之路”飞速发展,不仅让郑州在“一带一路”中脱颖而出,也让郑州援建有了更多可能。三年来,郑州援疆人借助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亚欧博览会等平台,协助哈密市举办了招商引资专场说明会、新疆农副产品推介会以及新疆特色商品展销等活动。以占地11000平方米的新疆哈密农产品郑州交易馆为引领,形成了“郑州销售终端平台+哈密物流基地+新疆农产品原产地”完整产业链。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资金、技术、品牌优势,在哈密建设冷冻干燥果蔬产品深加工产业化项目,每年可加工各类鲜果8000吨以上,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
“好想你”犹如领头的大雁,已吸引众多河南企业跟随,抱团入疆,他们将以哈密为基地,探寻中亚一带一路商机。河南中原情乳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注册成立新疆天山情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航空港区格威特污水净化有限公司、洛阳市浪潮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河南大中企业纷纷进驻哈密……
精耕细作,春华秋实
基层工作,贵在精准,重在务实。必须坚守“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以“钉钉子”的精神,拿出“绣花”的功夫,因地制宜,科学运作,方可日有所进,久久为功。脱贫攻坚、文化旅游合作是深化豫哈互助互动的重要抓手,必须以更精准的思路、更扎实的作风、更持久的韧劲去推进、去实施。
分类施策,扶贫工作精准有效
鉴于伊州区已全面脱贫,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稳定就业、支持创业,杜绝因病、因学、因灾返贫。
对能外出务工的待业青年,主要通过普通话技能培训提升应聘能力,实现转行就业。2018年,通过郑州援疆引进企业、赴豫务工等渠道累计安排贫困群众207人。对于无法外出且创业意愿强烈的,依托帮扶基金支持其自主创业。五堡镇贫困户帕丽旦·苏来曼靠3.9万元资金的帮助购置了卤肉加工设备,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
郑州援疆工作队筹措资金8万元,购置具备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等功能的“健康一体机”和常用药品,组织4名援疆医生开展义诊活动,实现贫困村义诊全覆盖。
沁城“7·31”洪灾发生后,在郑州市捐赠500万元救灾资金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向灾区送去了米面油、棉被、衣物等急需物资。
郑州16个县(市、区、开发区)与哈密18个乡(镇、街道办)结成帮扶对子,不仅解决了无人机、扫雪车、洒水车、商务车、中巴车、垃圾压缩车等急需物资,双方还围绕产业互动、就业互助、基层党组织互学共建展开系列行动。
交融互鉴,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
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的贸易之路,更是一条中原文化与西域文明交流交融之路。唯有文化间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心相通”。
郑州市文联、郑州援疆工作队共同举办的“河南·新疆百名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相继在乌鲁木齐、哈密和郑州巡展,3000多名书画爱好者观看了展览。
组织伊州区文化馆和歌舞团一行赴郑州参观学习、交流演出,并诚邀其参加2017年度郑州慈善颁奖典礼演出。
支持哈密民歌事业创新发展,历经三载艰辛打磨,《一带一路 甜蜜之旅》音乐专辑在郑州成功发布。音乐专辑携西域文化的悠久和中原文化的厚重,以音乐艺术为媒,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文明交融和民心互通。
协调海燕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等单位,先后举行了两次图书捐赠活动,为哈密市第七小学、伊州区柳树沟乡小学等7所小学捐赠优秀图书7000余册。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捐赠了价值46万元的10000册豫版图书,“郑州书屋”落户哈密。郑州援疆工作队资助的《国画哈密瓜技法初探》一书已出版发行。
旅游援疆,交出亮眼“成绩单”
以河南为主要客源的“豫哈情·丝路行”旅游援疆专列达到163列,哈密市伊州区接待专列游客近11万人,接待专列总数及游客量位居全疆第一。
亮丽成绩的背后,是各级各界围绕“万人游哈密”升级版计划积极推进、综合施策的结果。三年来,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高度重视援疆工作,多次入疆考察对接,与哈密市旅游局、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政府深入座谈,并签订合作协议。2017年10月,哈密旅游宣传片在郑州地铁1号线上滚动播出;2018年4月,哈密旅游宣传片在郑州高铁站、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到达厅大型液晶屏专屏播出。同时,将哈密旅游推广纳入郑州市旅游宣传计划,同台推介。2018年5月、2019年4月,来自郑州的国家金牌导游朱建平、李娜、郭垭峰和郑州旅院教授张楗让、王少华等先后入疆,组织演讲培训,与哈密同行深入交流。2017年以来,连续四批次组织伊州区旅游管理干部到沪、深、郑、洛等地参访交流。
援疆专列不仅让哈密美景名扬天下,在西北旅游市场异军突起,还有效促进了旅游诸要素的高效衔接,通过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互动,增进了团结,在“旅游兴疆”时代洪流中彰显满满的“郑”能量。
心系群众,大爱涌动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三年来,我们在严格落实80%以上援疆资金投向基层的同时,还广泛动员和组织后方单位、社会组织和慈善团体,支持援疆,参与援疆,深化援疆,做实援疆,共谋民生之利,共解群众之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群众解难题、渡难关。
改善民生,不遗余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援疆项目民生优先。三年来,援建富民安居房2576户、困难群体安居房1197户;豫哈实验幼儿园等8所双语幼儿园建设完成;投资建设“援疆林”、月季园,助力哈密河生态功能恢复,基层群众居住、就学、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2019年1月,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鹏率郑州市代表团入疆对接推进援疆工作,代表郑州市捐款500万元,用于沁城“7·31”洪灾后的灾区重建。
动员组织郑州慈善总会、郑州市冀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先后两次入疆,进学校、进社区,进灾区,对灾区群众开展免费心理辅导、特情抚慰、危机干预,10000余名干部群众及学生从中受益。
顺应受援地需求,努力解决困扰基层的民生难题。冬季给牧民送去急需的牧草和玉米;筹措资金9万余元,每天三趟从甘肃马莲井取水,有效缓解星星峡镇居民阶段性“吃水难”问题。
慈善援疆,大爱越千里
上善若水,大爱无声。以民生疾苦为重,从具体事做起,用心用情、久久为功,郑州、伊州人民,就像天山上的松柏,心贴心,根连根。
2017年11月,郑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马义中带队入疆,捐赠各类物资近4万件,郑州慈善总会现场募集善款130万元;2019年1月,郑州慈善总会二次入疆,捐赠价值187万元的慈善物资,并现场募集善款160万元,先后实施白内障免费筛查治疗等六大援疆慈善项目,数以万计的普通群众从中受益。
2018年1月,郑伊慈善超市揭牌。超市内摆满了来自郑州市民捐赠的棉衣、棉被、图书、文体用品等各类爱心物资2万余件。在接到毛绒玩具和篮球、足球等新年礼物后,一棵树村20多个孩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河南“她世界”女企业家、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等先后入疆助学,向贫困学生和部分小学捐赠电脑、打印机、衣物和助学金。
让群众在家门口把病看好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既是生活保障的基本内容,更是关乎普通群众民生福祉的大事、实事、具体事。
为解决基层慢性病患者体检难问题,郑州援疆工作队出资购置一台健康一体机,用于检测心电图、血糖、血脂和常见高发病健康体检。按照“病人不动医生动、送医送药到家里”的基本原则,下乡义诊送医上门120余次。在健康一体机的帮助下,患者有了健康档案,人人心里都有本账,自觉地去预防,有效防止病情恶化。
2017年6月,针对受援地群众高发的骨病、心脑血管疾病,专门协调北京阜外医院骨科、北大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进疆义诊,300多名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北京专家的诊疗。
2017年10月、2018年9月、2019年6月,先后三批次组织河南省会著名眼科专家入疆义诊,他们带着技术、带着设备、带着进口晶体,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为36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治疗。
互动互助,互融互促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对口支援新疆是否可持续,关键在于两地是否找准产业契合点,以互补互助促互动互融。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产业经济、技术运用、人才培训为引领,全力推进产业、人才的互补、互利,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血脉相通、互动共赢的援建之路。
互动互补,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三年来,我们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引领推进作用,从项目谋划前期手续一直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跟进协调、服务、督促,大大加快了好想你冻干果蔬食品深加工项目、豫新能源研究院建设项目、哈密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新疆天山情乳业等援疆项目的前期建设。
与河南省共建“飞地园区”合作机制。反复与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漯河经开区衔接共建,有效促进豫哈经济融合发展。目前,总投资2.8亿元、规划面积约3000亩的“河南援疆特色产业园”建设正有序推进。
充分运用北京科博会、新疆科洽会、深圳高交会、郑州商交会等国家级展会,设置“哈密形象”展示平台,面向全国大力推介哈密“新型综合能源、新型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加工、现代物流和服务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建设发展概况及重点招商项目和优惠政策,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近百亿元。
互助互学,科技威力有效释放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与伊州区城乡规划局建立了互学共建关系,安排资金帮助伊州区编制《哈密市伊州区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健全办公自动化系统、规划管理“一张图”系统和廉政管理系统。
援疆农技干部沉到一线开展培训,指导农作物田间管理,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助力科学种田。三年来,“请进来、走出去”专业技术培训20余批次,自主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累计60余次,一线蹲点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20余天次,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先后化验土壤养分指标350余项,制定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000余份,积极协调引进了4个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共育共享,人才支撑坚实有力
以“师徒结对、以会代训”强化传帮带,创立兴趣小组,“手把手、一对一”交流学习培训,携手破解疑难问题,两年多来开展传帮带活动200余课时,5000余人次参与。协助完成技术攻关16件次,助力12名技术人员在自治区技能竞赛中获奖,一批热爱钻研、技术精湛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双向培养模式,及时启动“英才计划”,建立伊州区基层干部赴河南挂职交流长效机制,制定了《伊州区社区干部赴对口援疆省市挂职工作实施方案》,先后选派近千名优秀乡镇领导、村(社区)两委成员及区直机关有关人员赴豫培训或挂职锻炼,实现伊州区基层干部培训全覆盖。
结合郑州市各派出单位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培训受援单位干部及乡镇分管领导百余人次,人才援疆规模、渠道逐步拓展。
见贤思齐,创新实干
尊新必兴,守旧必衰。新形势、新任务既要更新理念,又需要创新精神。既要有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和霸气,又要有勤学善做、见贤思齐的劲头和雅量。在实干中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发现规律,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才能在实践中创新创优,打开新局面。
创新思路,开创社会援疆新格局
坚持“顺应基层需求、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组织自愿”的原则,结合基层工作需求,动员全体援疆干部人才挖掘整合资源,全方位调动各类社团组织参与援疆。
动员集体经济强村河南登封老井村和伊州区一棵树村达成帮扶共建协议,并制定结对帮扶共建方案,发挥老井村集体经济优势和经验做法,村村联建,以强帮弱,带动伊州区村集体经济发展。
动员组织哈密河南商会会员企业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与卡拉卡依提、塔拉提等伊州区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企业结合帮扶对象特点及自身优势,开展就业、销售、就医帮扶,深化社会组织扶贫,并按照一村一品要求,谋划和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五堡镇博斯坦村、西山乡卡拉卡依提村成功创建了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村。
动员协调援疆企业安排就业。好想你冻干果蔬生产线用工是贫困群众一律优先,160多户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实现脱贫。
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做起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群众工作无小事,基层工作多琐事。它们很具体,很复杂、很现实,需要以绣花的耐心,剥丝抽茧,找准支点,取得突破。尽管资金、人才、力量有限,但我们始终坚持从点滴小事入手,持之以恒,终有所成。
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张书军代表郑州市公安局向伊州区公安局赠送了500套特警服等警用装备;郑州市、伊州区两地电视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技术支援、栏目共享、人才培训合作,并以哈密瓜节三台互动、卫星直播提升节会及整个城市的知名度;郑州援疆工作队筹措资金10万余元,购置了100辆垃圾清运车,从而结束了伊州区重点路段“先扫后运常返工”的历史;郑州市旅游协会牵头组织郑州中原铁道国际旅行社等西北线组团社龙头企业,持续开展社区、广场、报媒、地铁广告等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哈密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勇当先锋,善打头阵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当先锋、打头阵,体现的是先行先试、积极担当、敢于负责的干劲和闯劲;扛大梁、走前头,昭示的是对党忠诚、引领发展、砥砺奋进的主动和自觉。
三年来,郑州援疆工作队自觉对照豫新两省区和上级党委援疆工作部署,团结和带领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强化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统筹推进郑州援疆工作,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做出应有贡献。
入疆首月,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率先细化了《消防应急预案》和《反暴恐应急预案》,并组织了多次演练;率先编制完成了《郑州援疆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了《河南援疆伊州区指挥部援疆干部人才绩效考核办法》《河南援疆伊州区指挥部援疆干部人才“三比三争”实施方案》,开援疆八地市之先河。2017年11月,伊州区指挥部作为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规范化管理会议唯一现场观摩点,供其他指挥部现场学习观摩,河南省委巡视组、省委组织部、省直工委、哈密市委、兵团十三师党委领导,对该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2018年11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第九批全国援疆干部总领队曹远峰专程到伊州区调研民族团结和社会援疆工作;同年12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专程到一棵树村调研郑州援疆民族团结工作和社会组织援疆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河南援疆前指党委、哈密市委、伊州区委也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场合,高度评价郑州援疆工作。
郑州援疆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被央视采访报道4次,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00余次。郑州援疆工作队连年被评为民族团结工作先进集体;吴小波、葛咏等同志先后荣获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第九批援疆工作,正值新疆稳定发展两个“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恰逢反恐维稳的人民战争全面打响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在这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郑州援疆注重“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政策激励”,团结和带领全体援疆干部人才,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担当,树立了郑州干部的良好形象。
党建引领,点燃发展“红色引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寻郑州援疆工作队领跑全省援疆工作的发展路径,其核心之一就在于始终牢牢守住党的建设这个“根”与“魂”。
党支部定期研究重大事项、分析形势、安排工作;定期梳理援疆项目进展,研究产业合作事项,解决突出问题;先后三次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后组织了“我来援疆为什么”“来到新疆干什么”大讨论,动员大家开展思想交锋,达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订阅并组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学习资料,扎实推进“学习强国”网络学习,教育和引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理论武装。
按照前指党委“五个一”要求,组织开展七一专题党日活动,通过观看电影《焦裕禄》、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学习、学习王国生书记的《努力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党课等方式,进一步激励广大援疆党员干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充分利用哈密红色教育资源,先后组织重走红军西路军进疆路、参观屯垦博物馆、参观党员先进性实践活动展、观看红旗渠精神图片展、参观反暴恐成果展等,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学习先进、赶超先进。
严管厚爱,让大家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定期通报稳定工作和援疆干部人才管理动态信息,深入学习贯彻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精神,坚定坚决地、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与“三股势力”做坚决斗争。
在严格执行援疆干部“三条铁律”以及日常行为准则“十不准”的基础上,研究细化了安全管理、请销假、网格化管理、集中学习、定期汇报等规章制度,层层签订、递交安全责任承诺书,压实了个人安全防范的主体责任。依托网格化管理监督办法,实行每天晚上10:30(夏季11:00)面签制度,压实了安全监管责任。
定期向援疆干部家属及派出单位通报在疆工作情况;在援疆干部父母和爱人生日时,以指挥部的名义送上生日祝福;定期慰问来队家属亲属;千方百计为大家干事创业、争先创优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正向激励,激发担当活力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教育援疆干部人才自觉摒弃“宁可少干事,千万别出事”消极观念,着力强化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
持续实施《援疆干部人才绩效考核办法》,通过每月加扣分、季度通报等方式,加强平时考核,树立了争先创优的正确导向,哈密市委副书记,河南援疆前指党委书记、总指挥李湘豫,郑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河顺给予充分肯定。
岁月轮回转,历史的车轮驶过又一个三年。
郑州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在新疆这片广阔天地,全力以赴保稳定,不遗余力促发展,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热火朝天、气壮山河的时代颂歌,如松涛阵阵,响彻天山南北,如清风徐徐,滋润着各族群众的心田。
三年来,27名援疆干部人才舍小家、顾大家,认真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勇敢奋战在反分裂斗争一线,用青春践行忠诚,以实干诠释大爱,把民族亲情播洒在天山脚下,用忠诚担当铸就人生丰碑。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2020年,援疆工作仍将接力前行,而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将告别哈密,卸甲回乡。他们将始终铭记援疆历练,继续弘扬“三股劲”精神,以更大的热情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祖国为人民再立新功。
2020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