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v苏格兰
1969年5月
尽管我曾无数次沉浸于肯尼斯·沃斯滕霍尔姆[14]的精彩解说当中,回味英格兰夺冠的美妙一刻,但我心里明白,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些事情比较好,有些事情则比较糟。英格兰队,毫无疑问,那时比较好:仍然是世界冠军,拥有众多伟大的球员,而且看起来非常有可能在下一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上卫冕。
我为英格兰队感到骄傲,为父亲带我去温布利,看一场他们在强光灯下进行的大赛而欣喜若狂(能在联赛杯决赛后这么快回到那里颇有疗伤功效,这将是一次成功的驱魔行动,否则那些噩梦会困扰我许多年)。虽然科林·贝尔、弗朗西斯·李和鲍比·穆尔毫无疑问要比格夫·托马斯、丹尼斯·怀斯和特里·布彻尔好得多,但我对英格兰抱有绝对信心并不仅仅因为比较上的胜出,模棱两可是随着年龄而增长的:当我十六七岁时,我比教练更了解英格兰队。
批评的才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我十一岁时,没有坏的电影,只有我不想去看的电影,没有不好的食物,除了球芽甘蓝和卷心菜,更没有不好的书——我所读过的书都非常好。但是突然地,我在一个清晨醒来,发现一切都变了。我的妹妹怎么就搞不懂大卫·卡西迪和布莱克安息日[15]不在同一档次?凭什么我的英文老师会认为《博利先生的历史》[16]比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要好?从那一刻开始,享受具有了难以言表的内涵。
但是在1969年,在我看来,没有什么踢得不好的英格兰球员。阿尔夫爵士[17]怎么可能挑选一个不称职的球员上场?那有什么意义?我信任那天晚上这十一个把苏格兰队灭得很惨的球员——霍斯特和彼得斯各入两球,科林·斯德因为苏格兰扳回一分——都是这个国家最好的球员。(阿尔夫爵士对所有阿森纳球员都视若无睹,这似乎也证明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另一方面,没有电视直播意味着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知道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赛事集锦只会重放好球员得分的场面,而对蹩脚球员的失误忽略不提。
在70年代初我已经成为了一个英国人——那是说,我就像半数同胞一样痛恨英格兰队。因为球队教练们的无知、偏见和畏手畏脚让我感觉疏远,我肯定我的选择能够击败世界上任何球队,我对托特纳姆、利兹、利物浦以及曼联的球员们怀有深刻的憎恨。我在观看英格兰队比赛时开始局促不安,然后发现——就像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发现,我和我看到的这支球队没有任何关系;我更像是一个威尔士人、苏格兰人或荷兰人。这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吗?我知道过去意大利人当他们的子弟兵带着羞辱从海外归来时,会用烂西红柿在机场迎接他们,但是他们的投入程度真的超出我的理解。“我希望他们被打败”,我听见英国人在提起英格兰队时经常这么说。意大利人、巴西人和西班牙人也会这样说吗?这实在难以想象。
这种轻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有太多的球员,全都具有不相上下的平庸才华;威尔士和爱尔兰在组建球队时选择余地有限,球迷们知道他们的主教练只能勉力将就。在那种情况下,表现差劲难以避免,而胜利则是小小的奇迹。当然还在于英格兰的主教练们对真正具有技艺和天赋的球员抱以其他人对待恋童癖一样的鄙视。——瓦德尔和加斯科因,霍德尔和马西,卡里和鲍尔斯,乔治和哈德逊,这些球员才华横溢但难以约束,不过他们总比只凭一张大嘴吹牛的家伙有价值得多。(世界上哪支球队能没有查理·瓦德尔的位置?他可是1991年在AC米兰四大后卫之间任意穿梭的那个人!)最后还有英格兰球迷(在后文会专门就此讨论),他们在80年代的一些行为让我们其他人实在无法认同。
球迷们在国际比赛中并不经常如此。例如,如果英格兰队没能出现在1966年世界杯的淘汰赛阶段,球迷们都会或多或少感到一点痛楚。在那场朝鲜和葡萄牙在古迪逊公园球场进行的著名比赛中(默默无闻的亚洲球队一度以3—0领先那支世界劲旅,最终却以3—5输掉了比赛),你能看到现场三万多球迷,其中大部分是利物浦人,为每支球队的进球大声欢呼。而现在很难想象会有同样的尊重了;更可能的是,你会看到数以千计的无赖对那支亚洲球队的球员猛翻白眼,而对另一支球队的尤西比奥[18]发出猴叫声。所以,是的,我当然喜欢怀旧,即使我久久期盼的时刻从来没有真正属于我们:就像我所说,有些事情更好了,有些事情更差了,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少年时代的唯一途径就是:同时接受这个命题悖然相反的两端。
那一夜的球迷们中没有一个古迪逊圣人,但他们和我在剩下的赛季里所加入的球迷群体并没有任何不同,除了那个坐在第一排、过分情绪化的苏格兰人,站在他的座椅上狂热地摇晃了整个上半场,而在下半场却再没有出现。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享受这场比赛,仿佛仅仅在这个夜晚,足球成为了另外一种娱乐方式。也许,和我一样,他们也在享受这种无需承受俱乐部足球的沉重责任和痛苦的自由:我希望英格兰队赢,但他们不是我的球队。对于我这个来自家乡郡的十二岁的男孩子来说,与那支我在九个月以前从未想过也从未听说过的、离我家足足有三十英里的北伦敦球队相比,我的国家究竟有什么意义?